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499
題名: 屈原氏族意識下的人物探述──以《楚辭》神話觀時期為例
作者: 余曼琪
貢獻者: 陳睿宏
余曼琪
關鍵詞: 氏族意識
楚氏族
屈原
楚辭
炎帝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1-Jul-2017
摘要: 氏,是原本同血緣的一群人因族群擴大,而產生多個生活於不同地域的支族;姓,則凝聚氏族血緣力量,傳承了民族的本源神話。屈原所屬的楚氏族以祝融及炎帝為先祖,將其氏族意識形諸於《楚辭》文本中。本文以顓頊以前的神話人物:黃帝、炎帝、夸父、蚩尤等為主要探述對象,從〈遠遊〉、〈九歌〉等篇章,來看屈原對南、北神話人物的描述,據此以了解屈原的氏族意識。\n  在探看神話時期人物形象、地域、文化特色及先秦民族觀時,多採用《山海經》、《左傳》、《國語》、《禮記》等資料從旁徵引,也自出土文獻中得到不同於大一統世系的不同譜系,印證出多研究屈原思想時,多民族的研究視野是必要的。  《楚辭》為南方文學代表,屈原明志的傾訴;神話所記英雄人物,常是氏族的認同與精神的依歸。藉由神話與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探析炎黃神話群中的人物,所蘊藏的氏族意識與意義。以較忠君愛國思想下更為原始、強烈,鎔鑄於屈原血緣的、土地的氏族意識,解釋司馬遷所提出的:「怪屈原以彼之才,游諸侯,何國不容」的議題。\n  第一章為緒論,概述研究動機、目的以及前人對《楚辭》在文學、歷史、文化、思想上的研究等。第二章解釋氏族、姓氏與民族的別異和發展,略敘近代中國神話的研究概況、定義、功能、分類等並說明神話與《楚辭》的關係,最後則確認神話時期,民神雜揉的歷史與時代意義。第三章以黃帝為探述中心,從黃帝神話起源、形象著手,以黃帝北方民族的人物形象及崇高地位,注意到南、北方於帝王世系上的不同,提出《楚辭》中對於黃帝神話的不經意,是詩人氏族意識的偏廢取捨。第四章以炎帝、蚩尤、夸父、祝融等炎帝神話群人物,在《楚辭》中的書寫,表現出濃厚的楚氏族意識,肯定了上古多民族文化圈中,屈原身為楚氏族一員的驕傲及堅持。藉由著對這些神話人物探述,屈原的氏族意識浮現於《楚辭》中。第五章為結語,針對前面幾章的論述總結此文,使得藉由神話人物所呈現的氏族意識更為明晰以及氏族意識對屈原生命抉擇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與姓氏筆劃排列)\n[周]左丘明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n[周]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n[周]辛鈃:《文子》,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8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n[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管子》,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9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n[漢]王逸:《楚辭章句》,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 \n[漢]毛公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n[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史記》(臺北:大申書局,1977年)。\n[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畧出版社,2004年)。\n[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n[漢]班固:《白虎通德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n[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前漢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9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頁481。\n[漢]袁康撰:《越絕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袁康,吳平輯錄,俞紀東譯注:《越絕書》(臺北: 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n[漢]髙誘注:《呂氏春秋》,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n[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1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趙岐注,[宋]孫奭音義并疏:《孟子注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5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頁125。\n[漢]劉向:《列仙傳》,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8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劉安著,[漢]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頁28。\n[漢]鄭玄:《駁五經異義補遺》,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蔡邕撰:《獨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n[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n[漢]劉安著,[漢]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n[漢]劉向撰:《戰國策》(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n[漢]劉向:《新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6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漢〕應劭撰:《風俗通義》,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魏]何晏集解,[唐]陸徳明音義,[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5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n[吳]韋昭注:《國語》,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6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孔頴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晉]郭璞注:《山海經》,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晉]郭象:《莊子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晉]張湛注:《列子》: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5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晉]劉煦:《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n[梁]沈約:《竹書紀年》,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0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梁]劉勰著,劉永濟校釋:《文心雕龍》(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n[梁]劉勰著,劉永濟校釋:《文心雕龍校釋》(上海:中華書局,1968年)。\n[梁]劉勰撰,[清]王叔琳注,李詳補注:《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n[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n[梁]鍾嶸:《詩品》(臺北:台灣古籍書版社,1997年)。\n[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畧出版社,2004年)。\n[唐]孔穎達等注疏《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n[唐]孔穎達等注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n[唐]孔穎達疏引:《春秋左傳注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4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唐]李善等《六臣注文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30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宋]王堯臣等撰:《崇文總目》(北京:華聯出版社,1985年)。\n[宋]任廣撰:《書叙指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0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宋]朱熹:《四書集注讀本》(台南:大孚書局,1992年)。\n[宋]朱熹:《楚辭集注》(北京市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n[宋]朱熹:《楚辭辯證》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宋]李昉:《太平御覽》,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9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n[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0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宋]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宋]羅沁:《路史》,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3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元]祝堯撰:《古賦辯體》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6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明]毛晉《陸氏詩疏廣要》(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0冊,1986年)。\n[明]李賢等撰:《明一統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4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n[明]陳第撰:《屈宋古音義》,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9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清]王先謙撰:《詩三家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清]王夫之:《楚辭通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n[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n[清]朱駿聲:《離騷箋二卷》(北京 :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n[清]朱駿聲編著:《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n[清]林雲志銘:《楚辭燈》(上海 : 華東師大,2012年)。\n[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清]袁枚:《隨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n[清]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n[清]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出版社,1984年)。\n[清]高士奇:《左傳記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n[清]胡文英:《屈騷指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頁93。\n[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清]孫懿行:《山海經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n[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n[清]畢沅撰:《山海經新校正》(臺北:新興書局,1962年)。\n[清]劉寶楠撰:《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清]劉夢鵬:《屈子章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n[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n[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86年)。\n[清]戴震:《楚辭賦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n[清]戴震:《屈原賦注》(臺北:世界出版社,1999年)。\n\n二、當代學者專著(依姓氏筆劃排列)\n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61年)。\n王德明主編:《孔子家語譯註》(南寧:廣西人師範大學版社,1998年)。\n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n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n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n王孝廉:《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n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出版社,1992年)。\n王守謙等譯註:《戰國策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n文崇一:《楚文化研究》(臺北:東大出版社,1980年)。\n玄珠:《中國神話研究》(臺北:廣文圖書公司,1979年)。\n任映滄:《中國遠古史述要》(臺北:政治書刊出版合作社,1954年)。\n田兆元:《神話學與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書版社,2007年)。\n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8年)。\n田繼周:《先秦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n田昌五:《古代社會型態研究‧周先祖以熊為圖騰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n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n李亦園:《說文化,談宗教──人類學的觀點》(臺北:台灣大學,2003年)。\n李炳海:《部族文化與先秦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n李豐楙編:《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文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n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77。\n吳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臺北:三三出版:遠流發行,1989年)。\n周振甫譯注:《詩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周繼田:《先秦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n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成都 : 巴蜀書社,2012年)。\n呂培成:《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n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第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n姜亮夫:《屈原賦校註》(臺北:文光圖書,1974年)。\n姜義華注釋,黃俊郎校閱:《新譯禮記讀本》(臺北 : 三民書局,2007年)。\n高秋鳳:《天問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n高明注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n馬茂元《楚辭注釋》(湖北:新華出版社,1985年),頁107-108。\n郝志達,楊鍾賢譯註:《史記》(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n袁康,吳平輯錄,俞紀東譯注:《越絕書》(臺北市 : 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n袁珂:《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n袁珂撰:《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n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2004年)。\n袁珂:《中國神話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n袁珂:《神話論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n袁業裕:《中國古代氏姓制度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n徐客:《圖解山海經》(臺北:西北國際文化,2014年)。\n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出版,1999年)\n徐傑令:《先秦社會生活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n徐志嘯:《楚辭綜論》(臺北:東大出版社,1994年),頁217-218。\n涂又光:《楚國哲學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年)。\n孫淼:《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頁608-612。\n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局,2013年)。\n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n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n陳啟云:《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n唐嘉弘:《先秦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n郭沫若:《屈原賦今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n郭精銳:《中國神話與英雄傳說》(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n張正明主編:《楚文化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n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n張中一:《屈原新考》(貴陽:貴州出版社,1993年)。\n黃授祺、梅桐生:《楚辭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n黃文弼:《西北史地論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n黃靈庚:《楚辭與簡帛文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n黃碧璉:《屈原與楚文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湯炳正:《楚辭講座》(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n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n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n馮天策:《信仰導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n楮斌傑:《楚辭要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n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n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出版社,1990年)。\n游國恩:《楚辭論文集(下)》(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n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n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n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n楊麗娟:《世界神話與原始文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發行,2004年)。\n楊義:《屈子‧楚辭還原》(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頁998。\n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n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n趙德馨主編,吳劍傑,馮天瑜副主編:《張之洞全集》第12冊,(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年)。\n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 : 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n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書局,2005年)。\n蔡守湘:《先秦文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n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局,1996年)。\n盧元駿註譯:《新序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n蕭兵:《楚辭與神話》(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n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正中書局,1948年),頁1。\n龍必錕譯注:《文心雕龍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n顏平原:《從左傳說說春秋時代列國事》(臺北:河中文化實業,2015年)頁58。\n羅立乾注釋;李振興校注:《新譯文心雕龍》(臺北 : 三民書局,1994年)。\n羅竹風編:《宗教學概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n蘇雪林:《屈賦論叢》(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n蘇雪林,《屈原與九歌》(臺北:廣東出版社,1973年)。\n黨晴梵:《先秦思想史論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n饒宗頤名譽主編,何志華注譯:《呂氏春秋》(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n釋印順:《中國古代民族神化與文化之研究》(臺北:華岡出版公司,1975年)。\n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n鐘敬文主編:《民間文藝學文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年)。\n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n顧頡剛:《古史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n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頁194。\n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察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頁36。\n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察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頁36。\n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頁272。\n\n三、外國譯作\n[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水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1989年)。\n[日]石川三佐男:〈《河伯》篇中美人與《山鬼》篇中山鬼的關係〉,(《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第37卷),頁39-45。\n[日]森安太郎〈黃帝傳說〉,(《京都女子大學紀要》18期,昭和34年),收錄於王孝廉譯,《黃帝的傳說──中國古代神話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也有限公司,1988年。\n[瑞士]榮格著,褚昭華等譯:《心理類型學》(北京:國際文化,2011年)。\n[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n[英]摩爾根:《古代社會》(上海:商業印書館,1977年)。\n[德]恩格斯著,中央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編譯局譯:《反杜林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頁333。\n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n丁濤:〈從指代關係看《山鬼》的對歌性質〉,(《紅河學院學報》,2012年第10卷第6期),頁48-50。\n王志鵬:〈神話、傳說、歷史──從軒轅黃帝的史蹟看古代祖宗信仰〉,《西夏研究》,2014年2月,頁46。\n王汝弼:《左徒考———屈賦發微之一》,《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學術季刊》,1946年第2期。\n牛貴琥:〈彭咸新說〉,《山西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頁56-59。\n牛貴琥:〈高陽顓頊新解〉,《山西大學學報》,1991年第4卷第14期,頁63-67。\n朱天文:〈《悲情城市》十三問〉,《今天雜誌》1992年2月,頁100。\n安海霞:〈淺談《遠遊》結構研究〉,(《科技訊息》,2011年),頁681-682。\n成瑤瑤:〈近二十年國內宗教研究綜述〉,《文化學刊》2015年第10期,頁195-200。\n江林昌:〈試從彭咸形象的系統性談屈賦有關問題〉,《浙江學刊》1990年第3期,頁65-79。\n何淩風:〈彭咸:屈原私營的個人抒情意象──試從《桔頌》、《離騷》等看彭咸的形象蘊涵〉,《宜春師專學報》1994年第6期,頁31-34。\n沈薇、解華頂、凡曉琴:〈論中國史前器物上有關太陽崇拜圖案的種類〉,(《時代人物》,2008年),頁209-210。\n沈建華:〈由出土文獻看祝融傳說之起源〉,《東南文化》1998年第2期,頁79-81。\n李霽:〈屈原是效法彭咸沉江嗎〉,《長沙大學學報》2007年第21卷第4期,頁49-50。\n李零:〈楚國族源、世系的文字學證明〉,收錄於《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213-226。\n李濟:〈北京人的發現和研究及其所引起的問題〉,《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灣省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頁71。\n李進寧:〈山鬼考略〉,(《才智》,2009年),頁206-207。\n李延陵:〈關於山鬼──和郭沫若、姜亮夫、馬茂元三位先生商榷〉,(《文史哲》,1962年,第5期),頁66-68。\n李華,曾振宇:〈試論鄒衍五德終始說中五德與帝王的配置關係〉,(《理論學刊》,2012年第8期,頁100-103。\n李修松:〈上古時期中國東南地區的太陽崇拜〉,(《歷史研究》,2012年),頁21-31。\n李惑之:〈試論楚先祖祝融譜系〉,《江漢考古》1988年第1期,頁74-80。\n宋一曉:〈祝融一族南遷及其對楚文化的影響〉,《卷宗》第三期,2015年,頁417-428\n何幼琦:〈論祝融及其後八姓〉,《江漢論壇》1994年第4期,頁55-60。\n周生春,孔祥來:〈田齊高祖黃帝考辨〉,(《浙江社會科學》第12期,2012年),頁132-164。\n邵炳軍、楊秀禮:〈祝融、蚩尤、三苗種族概念關系發微〉,《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205期,頁36-48。\n胡雪穎:〈傳統詩歌中祝融形象的變遷〉,《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7卷第2期,頁30-35。\n侯哲安:〈 略談荊楚與祝融〉,《 貴州民族研究》1984年,頁78-84。\n高莉芬:〈導言:通過神話思考──神話研究的新視野〉,(《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頁21。\n高強:〈炎黃子孫為何重黃輕炎〉,(《華夏文化》,1998年第4期),頁18-20。\n高華平:〈《九歌‧山鬼》源於祀夔樂臆說〉,(《江海學刊》,2004年),頁180-184。\n耿華玲:〈從《山海經》看早期的幽冥世界〉,(《文史博覽》,2013年12期),頁21-22。\n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的發展階段與特徵〉,《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頁22-31\n馬世之:〈關於楚族的族源及其發祥地〉,《江漢論壇》,1983年,11期,頁63-67。\n袁方成:〈從原始孵化到成長建構:氏族與國家起源的再識〉,《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2013年 第6期,頁627- 632。\n徐敏:〈從祝融之興到熊繹建國的再考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6年第3期,頁33-46。\n徐少華:〈祝融八姓之坛姓、曹姓诸族历史地理分析〉,《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頁15-20。\n徐元濟:〈鯀化黃龍考釋〉,《民間文藝集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頁42-43。\n孫飛燕〈《容成氏》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0年第7期),頁13。\n陳子展:〈天問題解〉,《復旦大學學報》第五期,1980年,頁10。\n陳錦劍:〈屈賦「彭咸」形象考述〉,《常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14卷第6期,頁50-54。\n陳世驤:〈論中國抒情傳統──一九七一年美國亞洲研究學會比較文學討論組致辭〉,收錄於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局),2013年,頁14-25。\n張正明〈雲中君為雷神說〉,(《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6卷第5期),頁54-56。\n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頁47-74。\n張瑞芳:〈鳥、蛇圖騰與氏族過渡的文化遺跡——《搜神記·羽衣人》的文化解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年 第1期,頁98-101。\n張立新:〈關于「夸父逐日」的象征性解讀〉,《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頁202-206。\n張光直:《黃土期中國高級舊石器文化與現代人類的出現》,《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一本,台灣省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n張光直:《華北農業村落生活的確立與中原文化的黎明》,台灣省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2分,1970年。\n張京華:〈月令──中國古代的「時政」思想〉,《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3年,頁95-98。\n張文安:〈道家寓言與「夸父逐日」神話〉,《求是學刊》,2004年第3期,頁110-114。\n斯維至:〈論楚辭的形成及秦楚文化圈〉,《陝西師大學報》,1994年第23卷第4期,頁23-29。\n傅錫壬:〈楚辭中夏族神話解析〉,《中外文學》,1986年,15卷3期,頁146-169。\n黃崇浩:〈屈原時代:楚與齊之文化交流〉,《中國楚辭學》2007年第1期,頁11-20。\n萬春,楊敏的《古代先民跨越時空的心靈遠遊──中國古代文學中「東」與「西」的文化解讀》(《黃山學院學報》,2005年第7卷第4期),頁77-81。\n董楚平:〈《離騷》首八句考釋〉,(《浙江學刊》,1984年第5期),頁31-40。\n董運庭〈《離騷》前四句與屈原家世再考釋〉,《重慶教育學報》2005年第18卷第5期,頁30-37\n賈海燕:〈從楚先祖看顓頊、帝嚳的生活區域〉,《殷都學刊》2008年第4期,頁28-32。\n賈雯鶴,梁艷敏:〈試論《九歌》之「山鬼」原型〉,(《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30卷第1期),頁25。\n葉文憲:〈楚、秦、吳、越國家形成之路〉,《鐵道師院學報》1991年第4期,頁30-36。\n葉舒憲:〈黃帝名號的神話歷史編碼——四重證據法再釋軒轅與有熊〉,《百色學院學報》,2012年第25卷第3期,頁5-13。\n楊孟珠:〈「絕地通天」的神話學解釋脈絡考〉,《興大文學報》第54期,頁167-201。\n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台大中文學報》2013年3月第40期,頁101-144。\n楊茂盛:〈試論中國古代的宗族部族及其國家的形成〉,《北方文物雜誌社》1997年,第3期,頁51-65。\n楊鄧旗:〈楚王族起源與《天問》中所見夏王朝初期事蹟的關係〉,《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第二期,頁127-129\n熊紅菊、徐明英:〈論《離騷》的主人公是祝融〉,《江漢論壇》2011年第5期,頁132-135。\n熊繼龍:〈淺析《楚辭》中《山鬼》篇的矛盾心理〉,(《安徽文學》,2009年第2期),頁20-21。\n廖建新:〈氏族研究宗述〉,《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5卷3期,2008年,頁16-18。\n趙章超:〈夸父逐日新說〉,《天府新論》2009年第2期,頁147-149。\n劉朝飛:〈夸父神話流變考論〉,(《社會科學論壇》,2013年12期),頁90-96。\n劉建國:〈論楚鬲文化特徵的兩重性——兼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係〉,《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頁4-13。\n劉錫誠:〈梁啟超:第一個使用「神話」一詞的人〉,(北京:《今晚報》,2002年7月9日第18版)\n劉師培:〈讀書隨筆〉,《國粹學報》,第四卷第4期,頁7。\n劉文學:〈黃帝在河洛地區所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黃帝王朝〉,《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頁,614-621。\n蔣觀雲:〈神話歷史養成之人物〉,收錄於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 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頁1-2。\n蔣南華:〈雲中君即楚之先人吳回考〉,(《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頁48-50。\n潘天罡:〈略談屈原一生不離開楚國的原因〉,《中國青年文學家》,2015年第35期,頁44-45。\n蔡靖泉:〈炎帝‧顓頊‧祝融──楚人始祖論〉,《江漢論壇》2014年第12期,頁77-81。\n閰德亮:〈《山海經》與屈賦關係考〉,《中州學刊》第四期,2005年,頁195。\n鄭新躍:〈彭咸考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16卷第5期,頁591-594。\n鄭志強〈屈原「左徒」、「三閭大夫」新詮〉,(《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頁75-79。\n霍然:〈顓頊絕地天通與巫咸國的悲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第8期第3卷,頁29-32。\n盧欣:〈《山海經》中夸父形象研究〉,《安徽文學》,2008年第6期,頁195。\n曉峰、曉燕〈《九歌‧山鬼》所祭祀對象辨〉,(《大連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27-30。\n顏崑陽:〈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2009年12月第三期,頁113-154。\n蹤凡:〈論司馬遷對中國楚辭學和中國賦學研究的貢獻〉,《濟南大學學報》第16卷3期,頁29 – 35。\n羅家云:〈論南詔從氏族、部落到國家的演進〉,《玉溪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6年,頁 31 – 34。\n龐國凭:〈談宗族文化〉,《中國地方誌》2005年,第五期,頁33-36。\n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2008年12月第十期,頁39-52。\n龔維英:〈國殤祭戰神蚩尤說〉,(《活頁文史叢刊》,1985年),第225號。\n龔維英〈關於屈原族別之我見〉,《貴陽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4期,頁48。\n龔維英:〈《九歌‧山鬼》探幽〉,(《中洲學刊》,1987年),頁97。\n戴永新:《《遠游》五行思想探析》(《齊魯學刊》,2015年第2期),頁108-112。\n五、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n王志:《屈原與巫文化關係》(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n朱佳莉:《帝顓頊故事研究》(臺北:佛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何錡章:《史記楚世家疏證》(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66年)。\n何淑媛:《戰國楚簡中的楚國人名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n李紫琳:《詩意地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臺北: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n李路兵:《《楚辭·遠游》與戰國哲學思潮》(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李楊:《論《山海經》與屈賦中的神話》(蘭州: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吳淑凡:《神話與圖騰系統下的變化意涵──以《山海經》為例》(臺北:實踐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n林國瑋:《〈天問〉中的神話研究》(臺北:成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n林慧瑛:《《楚辭‧九歌》神祇結構關係淺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宣釘奎:《楚辭神話之分類及其相關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3年)。\n胡孜:《《國語‧楚語》的地域文化內涵和文學價值》(銀川:寧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n高圓:《古代北方民族造型藝術中的動物圖騰及其文化內涵》(呼和浩特:內蒙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n許嘉玶:《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悲劇思想》(臺北:華梵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n傅士欣《先秦兩漢東海神話研究》(臺北:中央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n郭永秉:《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n張偉恩:《楚辭中的圖騰相關研究》(臺北:臺北教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n張玲敏:《屈原的生命風姿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n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臺北:中興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n陳逸根:《屈賦神話與屈原審美精神研究》(臺北:成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n黃碧璉:《屈原與楚文化》(臺北:成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n黃慧珊:《蚩尤形象與遺蛻研究》(臺北:中興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n黃哲安:《《山海經》中的「死亡」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n曾紫雲:《屈原之從政及其〈離騷〉研究》(臺北:玄奘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n蘇毓玲:《理性與感性的共鳴──《楚辭‧九章》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391202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202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2401.pdf2.9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