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519
題名: 2008年北京奧運與中國對大國外交的互動
作者: 黃藹岑
貢獻者: 朱新民
黃藹岑
關鍵詞: 北京奧運
大國外交
軟權力
和平崛起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中國的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積極在外交政策上有所變革,更逐步引導中國形成大國外交的基本架構;而北京奧運則使奧林匹克精神在全中國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並以「新北京,新奧運」為口號,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主題,北京讓世界親身體驗到一個全新的中國正在形成。\r\n\r\n而本文試圖探討北京奧運的舉辦對中國大國外交的影響,並探討以下各個觀點:中國向世界傳達了這個新興經濟大國希望和平、和諧的訊息;大國政要雲集北京,中國「奧運外交」以及中國「後奧運外交」的轉捩點;中國藉由奧運圓夢,徹底改觀世界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中國藉由奧運與與國際接軌,中國的對外政策未來必將更加開放,北京奧運的落幕為中國大國崛起的象徵意義。\r\n\r\n因此本文企求能透過探討北京奧運結束後是否能帶給中國與世界更同渴望的理想結果,並評析各國對中國舉辦奧運之後觀點的改變與否,故在決定論文題目的同時,選擇了研究在舉辦北京奧運之後對中國與大國外交上所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專書
一、 中文書籍
王逸舟,國際政治析論。臺北:五南,1998年。
王逸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科院,2001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2003年。
王長勝主編,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全球化下的經濟環境治理與市場
開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王樹春,冷戰後的中俄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王兆星、戴德錚,國際競合與升沈──紅色觀點。臺北:天肯文化出版有
限公司,1994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張炳清、韓永學,大賭局──冷戰後地緣政治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張幼文、黃仁偉,2005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生
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張玉良,面向廿一世紀的國際戰略謀劃──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國
際戰略的論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約瑟夫‧奈伊著,蔡東杰 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袁 易、嚴震生、彭慧鷥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上、下)。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
利而奮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1年。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一很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1998年。
俞可平,全球化與國家主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星野昭吉、劉小林,冷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變化與發展。北京:北
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臺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陳一新,斷交後的中美關係:1979-1994。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
司,1995年。
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陳有為。天安門事件後中國與美國外交內幕。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臺北:寰宇出版社,1997年。
陳峰君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陳峰君,當代亞太政治與經濟析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陳鴻瑜,2001年臺灣安全展望白皮書。臺北:臺灣綜合研究院戰略
與國際研究所,2001年。
陳 勁,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王緝思,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臺北:生智文化事業
郭觀橋,一個大國崛起的困擾──二十一世紀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報告。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郭樹勇,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
郭陳魯,二十世紀的中國──內爭外患的交錯。孟津: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6年。
郭萬超,中國崛起一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黃 立,WTO國際貿易法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黃碩風,綜合國力新論:兼論新中國綜合國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黃琛瑜,歐洲聯盟──跨世紀政治工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年。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 & 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4年。
有限公司,2001年。
施正鋒,台中美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臺北:前瞻出版社,2001年。
時殷宏,中日接近與「外交革命」。北京:戰略與管理北京,2003年。
時殷弘,敵對與衝突的由來──美國對新中國的政策與中美關係。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許利平,亞洲極端勢力。北京: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7年
許志嘉,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文化,民國93年。
陸忠偉,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
出版社,2000年。
陸建人,亞太經合組織與中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一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問題及戰略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王緝思,文明與國際政治:中國學者評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上
葉自成,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葉自成,東擴:克林頓與葉利欽。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傅啟學,世界史綱(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當代世界出版社編輯部編。大國走向。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
楊中美,胡錦濤—中國跨世紀接班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楊福昌,主編跨世紀的中國外交──「中國外交輝煌50年」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楊潔勉,大合作︰變化中的世界和中國國際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劉同舜,戰後世界歷史長編,第6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年。
謝小韞,當代國際體系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謝益顯,當代中國外交思想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蔡 武,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中國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蔡 瑋,中國的涉台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
司,2000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魯 毅主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潘錫堂,中國外交與兩岸關係──兼論國際變局、蘇聯轉型與國家發展。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王泰平,新中國外交50年(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
蔣立峰主編,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政治外交發展趨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熊志勇,中國與美國──邁向新世紀的回顧。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閻學通主編,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國際形勢分析報告1997-1998。北
京: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1998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閻學通,中國崛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閻學通,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鄭竹圍,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蘇 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臺北:三民,1992年。
1999年。
蘇 起,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蘇長合,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蘇長和,安全困境、安全機制與國際安全的未來。2001年。
蘇 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龐中英,中國與亞洲──觀察.研究.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騰 藤,鄧小平理論與世紀之交的中國國際戰略。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
Waltz, Kenneth N. 倪世雄譯,人、國家與戰爭──一種理論分析。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
二、英文書籍
Abramowitz, Morton. 2002. China-Japan-U.S. Relations: Meeting New Challenge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Babbie, Earl R.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Babbage, Ross & Sam Bateman ed.1993. Maritime Change: Issues for Asia, St. Leonards, NSW: Allen & Unwin.
Bradley, John H.; Jack W. Dice and Thomas E. Griess. 1984. The Second World War-Asia and Pacific New Jersey:Avery Publishing Group Inc.
Barnett, Doak A. 1960. Communist China and Asia.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for the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Barnett, Doak A. 1977.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Buzan, Barry & Little, Richard. 2000.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 Richard, Munro, Ross H..1998.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Random House In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4. China’s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Washington, D.C.: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lubb, Edmund O. 1971. China and Russia: the 「great gam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rawford, Robert. 1996. Regime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artmouth: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王 瑋,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濟南:山東人民出版
Christoffersen, Gaye, 1998. China`s Intentions for Russian and Central Asian Oil and Gas. Seattle: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published.
E. H. Carr. 1956.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 1989.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Avery. 2003.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Consequences for Asian Security Order, in Muthiah. Alagappa ed., Asian Security Ord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Avery. 2005.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 Joshiua S.1988. Long Cycles: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Gries, Peter Hays. 2004.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gstrom, Linus. 2005. Japan`s China policy: a relational power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Harding, Harry. 1984. China’s Changing Rol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ed. Harry Harding, 177-223.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社,1995年。
Hilpert, Hanns-Gunther, & Rene Haak. 2002. Japan and China: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New York: Palgrave.
Hinton, Harold C. 1966.Communist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kenberry, G. John, ed. 2002. America Unrivaled: 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riye, Akira. 1987.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 New York:Longman Inc.
Kaplan, Morton A. 1957.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John Wily and Sons, Inc.
Kapur, Harish. 1986. China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The New Connection.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Kennedy, Paul. 1989.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New York: Wiley.
Keohane, Robert O. 1984.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Keohane, Robert O.and Joseph S. 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3rd. New York: Longman.
王玉琮,當代世界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會出版社,2003年。
Kesselmann, Mark, and Joel Krieger, ed.1992.European Politics in Transition. Lexington, MA: D.C. Heath and Company.
Kim, Samuel S. 1979.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Ord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earsheimer, John.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Modelski, George. 1987. Long Cycle in World Politic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orgenthau, Hans J. 1978.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A. Knopf.
Waltz , Kenneth N.1959.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ltz ,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ston, Burns H. 1992. 「Human Rights.」 In Human Rights in the World Community: Issues and Action, 2nd ed. Richard Pierre Claude & Burns H. Weston, 14-31.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王英津,國家統一模式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04年。
Wyatt-Walter, Andrew. 1995. Reg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Order. “Reg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Order.”, ed. Louise Faweett and Andrew Hurre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e, Herbert and Storey, Ian. 2002. The China Threat: 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期刊
一、中文期刊
于有慧,「後冷戰時期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2001年2月,頁57-75。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2。
王邦佐,「現實與展望 : 世紀之交的東亞格局」,《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二期,1996年,頁22-26。
王士錄,「東盟合作機制與合作原則改革的爭論及前景」,《東南亞》,第2期,2007年,頁39-46。
王金標,「在新形勢下構建中國與德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1998年,頁19-23。
王彥智,「地區認同與論析」,北京:《俄羅斯研究》,第4期,2007年,頁63-68。
方柏華 ,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忠祥、趙俊鋒,「經濟全球化環境下的國家主權」,《中國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第3期,2005年,頁56-58。
王崑義、蔡裕明,「和平崛起:轉型中的中國國際戰略與對台戰略思考」,《全球政治評論》,第9期,2005年,頁43-84。
王建設,「從北京奧運探析中國外交」,《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3月,頁116-117。
中國評論月刊,「軟權力與中國的和平發展」,《2007第十一次座談會》。
中國評論月刊,「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與其他大國關係的發展」,2008年。
參考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左鳳榮,「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2001年,頁53-55。
石之瑜,「現實主義以外的人權外交」,《美國月刊》,第6卷,第10期,1991年,頁34-43。
石之瑜,「解讀『大國外交』:論兩岸的差異」,《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2000年12月,頁147-164。
朱新民,「中國改革開放之政策評析:經濟、政治的改革與外交政策的調整及挑戰」,《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2005年,頁1-48。
丌成章、何中順,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
朱新民、陳梓龍,「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趨勢」座談會,台北:遠景基金會主辦,2002年6月13日。
朱聽昌,「新世紀中國安全戰略構想」,《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頁11-15。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國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75-108。
朱奕冰,「試論『和平發展』外交戰略提出的背景」,北京:《求索》,第10期,2004年10月,頁75-77。
李登科,「柯、江高峰會及對我國可能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0期,1997年。
宋鎮照,「美國霸權在亞太地區之挑戰」,《美歐月刊》,第11卷,第3期,1996年,頁23-39。
宋國誠,「美國對中共人權外交的迷惘」,《美歐月刊》,第9卷,第7期,1994年,頁63-74。
宋興洲,「中國崛起:修正型強權或現狀型國家」,《全球政治評論》,第11期,2005年7月,頁19-60。
辛翠玲,「從中國人權問題看國際人權團體的影響力」,《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2003年12月,頁181-202。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二十一世紀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求是雜誌》,第18期,1997年。
社,1998年。
李 和,「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4期,2004年,頁4。
李文瑞,「美國貿易政策之演進」,《美歐月刊》,第9卷,第2期,1994年,頁28-37。
李正信,「看重中國-美國亞太戰略調整之我見」,北京:《世界知識》,第10期,1998年,頁4。
李英明,「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與社會建構論之反思」,《國政研究報告》,2002年7月。
參考網址: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74.htm
李 明 計畫主持人,「中共『大國外交』及其對我國外交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0年10月30日。
李 焰,「新外交改變東南亞的政治地圖」,《華盛頓觀察週刊》,2007年4月18日。參考網址: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30&charid=2
李德芳,「體育外交:公共外交的「草根戰略」」,《國際論壇》,第6期,2008年,頁55-60。
李德芳,「公共外交與中國軟權力建設」,《理論學習》,第2期,2008年,頁58-59。
尹慶耀,中國外交與對外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3年。
李德芳,「體育外交的作用及其運用─以北京奧運會為例」,《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8年,頁58-60。
林碧炤,「國際新秩序的挑戰與轉機」,《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2期,1991年2月,頁1-19。
林利民,「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與中國的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3期,2002年,頁26-31。
李寶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北京:教學與研究,第11期,1998年,頁 18-23。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3-38。
邱坤玄,「中共大國外交與獨立自主外交」,《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1期,2000年,頁5-7。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頁1-14。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7月,頁3-29。
吳朝旺,「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研究」,《復興崗學報》,第80期,2004年,頁195-222。
吳福寶,「中共「夥伴關係」之理論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2期,2001年2月,頁40-49。
中國外交。北京:世界出版社,1994年。
吳福寶,「夥伴關係重塑中共大國地位之成效分析」,《中國研究》,第35卷,第2期,2001年2月,頁107-117。
吳大輝,「防範中的合作--俄羅斯關於中國和平崛起的心理圖解」,《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5期,2005年,頁52-60。
吳東野,「後冷戰時期德國亞洲政策之研究」,《國際論壇》,第1卷,第1期,1998年7月,頁106-118。
吳建民,「北京奧運影響深遠」,《今日中國》,第9期,2008年9月,頁1-3。
耿 風,「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與歐盟關係」,《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04年,頁16-20。
徐 堅,「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抉擇」,《問題與研究》,第2期,2004年,頁24-25。
徐語曈,「文化中國——中國式的文藝復興 北京奧運與大國形象的成功塑造」,《大眾文藝》, 2009年7月,頁36-37。
姜家雄,「中國與歐盟政經關係:二十五週年回顧」,《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91-119。
姜家雄、蔡育岱,「國際關係與非政府組織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24期,2007年7月,頁115-144。
彭 迪,「救救中國的軟權力」,《動向》1月號、《爭鳴》2月號合刊,2009年1月,頁41-42。
中國山東省委黨校科研處,新中國五十年發展論。濟南:山東大學出
莊國平,「國家形象與公眾外交:中國新國家形象建構之分析」,《復興崗學報》,第92期,2008年,頁317-346。
畢英賢,「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從正常化向夥伴關係過渡」,《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1期,1994年11月,頁1-10。
高 朗,「後冷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第21期,2004年9月,頁19-48。
高崇雲,「中共積極介入東南亞教育研析」,中共一崛起的文化強權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臺北: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14日。
唐仁俊,「冷戰結束後中國對美國外交政策之轉變」,《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5期,1999年5月,頁33-41。
唐小松、王義桅,「美國公共外交研究的興起及其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反思」,《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03年,頁22-27。
唐 磊,「北京探求後奧運出路」,《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08月。
參考網址:http://jjnews.zjol.com.cn/News/2009/29956.shtml
唐家璇,「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北京:《瞭望新聞週刊》,第44期,2002年11月4日,頁37。
萬志強,「北京奧運與中國和諧社會建設」,成都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7月,頁9。
版社,2000年。
張登及,「發展中的中共大國外交的新構思---兼論對兩岸關係形成的挑戰與契機」,《中國事務》,第3期,2001年1月,頁34-65。
張登及,「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涉外言論的內容分析」,《東亞季刊》,第32卷,第1期,2001年1月,頁53-82。
張啟雄,「冷戰後中國與東北亞的國際關係」,《臺灣與四鄰討論會》,台中: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5年11月。
張惠玲,「中國力爭「市場經濟地位」國家之議」,《展望探索》,第3卷,第3期,2005年3月,頁16-27。
張雅君,「中共與俄羅斯戰略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基礎、阻力與動力」,《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3期,2000年3月,頁1-25。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國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2001年4月,頁33-54。
張清敏,「中國的國家特性、國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太平洋學報》,第2期,2004年,頁47-55。
俞曉秋,「大國關係與冷戰後的亞太地區安全形勢」,《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1997年。
參考網頁:http://www.people.com.cn/wsrmlt/jbzl/2000/11/09/yu/9812.html
俞 邃,「世界格局和大國關係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1998年,頁38-44。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再版。
俞 邃,「政策平衡與大國外交」,《瞭望新聞週刊》,第52期,2000年,頁34。
孫 哲,「結構性導航: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80期,2003年,頁58。
鄒念祖,「聯合國國際人權外交一中共的認知與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8期,1999年8月,頁89-102。
陳一新,「美國在『單極為主多極政經體系』中的新地位與新挑戰」,《美國月刊》,第7卷,1992年,頁4-16。
陳子平,「中共「法律戰」的意涵—以「武裝衝突法」實踐為例」,《國防雜誌》,第20卷,第2期,2005年,頁51。
陳子平,「中共『和平崛起』的戰略思維與涵義—兼論對臺灣亞太安全環境的影響」,《國防雜誌》,第19卷,第9期,2004年,頁81-92。
陳建民,「中共國家新安全觀的戰略思維與外交實踐」,《東亞研究》,1月第40卷,第1期,2009年,頁75-106。
陳湘永,「從歐盟對華新經濟政策看中(共)歐經貿關係的發展前景」,《國際經濟合作》,第11期,1995年,頁15-17。
郭旭魁,「中國奧運意義的建構:對北京奧運宣傳片的符號學分析」,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10月,頁4。
郭立亞,「論我國舉辦第 29 屆奧運會的形象價值」,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88-590。
方連慶主編,戰後國際關係史(1945-1995)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項 喧,「探析北京奧運之年的中國經濟」,《現代商業》,2009年12月,頁125-126。
黃仁偉、張來春,「試論中共和平戰略中的新觀念」,《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6期,2004年,頁5。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頁5-10。
葉雲龍,「冷戰終結之爭論」,《美國月刊》,第7卷,第10期,1992年10月,頁11-23。
傅豐誠,「中國大陸因素對東亞區域整合的影響」,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學術研究會。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2005年11月。
傅 勇,「中亞在冷戰後國際格局中的戰略地位」,《世界經濟研究》,第1期,2002年,頁60-65。
楊志誠,「後冷戰時期美國的中國政策」,《海峽評論》,1995年12月號,原載美歐月刊,1995年10月號,頁4-22。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頁29-43。
楊順利,「廿一世紀中共國家安全戰略趨勢探討」,《中國研究》,第36卷,第9期,2002年,頁26-27。
楊魯慧,「論世紀之交的中國亞太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2001年,頁15-18。
古茲尼(Stefano Guzzini),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經濟學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鄭又平、黃烈修譯。臺北:韋伯,2000年。
馮仲平,「50年的中歐關係及其特點」,《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1999年,頁15-19。
馮昭奎,「如何分析中日矛盾」,北京:《外交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頁73-79。
馮昭奎,「中日關係今後怎樣?」,《世界知識》,第10期,2009年。
參考網址: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05/22/htm
馮昭奎,「日關係︰從歷史到未來」,北京:《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2005年,頁33-19。
馭 志,「從『十四大』看中國對外關係」,《中國研究》,第26卷,第11期,1992年11月,頁55-63。
劉復國,「國家安全定位、海事安全與臺灣南海政策方案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4期,2000年,頁1-15。
劉青建,「21 世紀初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層次分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12期,2006年,頁65-70。
劉兆懷,「後奧運時代中國如何保持北京奧運會的輝煌」,《華章》,2009年 05月,頁8。
趙龍庚,「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邁向堅實之路現代國際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1999年,頁32-34。
艾德曼.史伯樂(Joan Edelman Spero),國際政治經濟學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楊鈞池等譯。臺北:五南,1994年。
蔡昌言、連弘宜「『中國崛起』對中美與中俄關係發展之戰略意涵」,《遠景季刊》,第9卷,第3期,2008年,頁81-128。
蔡 瑋,「亞太新局勢與美國之角色」,《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9期,1993年,頁38。
楚樹龍,「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國際政治與安全》,第9期,1999年,頁45-50。
楚樹龍、彭春艷,「冷戰後國際安全理論的發展」,北京:《現代國際關係》, 第4 期,1999 年12月,頁28-33。
曉 光,「中俄關係的建立、發展與走向」,《東亞季刊》,第29卷,第1期,1998年1月,頁79-104。
羅 琨、黃 旭,「從國家角色理論淺析冷戰後中國安全觀的變化」,《河池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4年8月,頁119-122。
羅永義,「2008『人文奧運』理念涵義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9月,頁39-43。
繆開金,「中國軟權力外交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6年,頁110-117。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1997年,頁28-32。
閻學通、秦亞青、倪樂雄、李強、張文木,「『大國崛起與中國的選擇』筆談」,《中國外交》,第12 期,2004年12月,頁16-26。
巴忠倓主編,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軍社科學出版社,2003年。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評析」,《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2003年3/4月,頁1-22。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1-22。
蘇芳誼,「90年代歐洲聯盟的中國政策研究」,《問題與研究》,41卷1期,2002年1/2月,頁51-72。
龐中英,「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北京:《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2006年,頁17-21。
滕 彪,「奧運後的中國人權」,《議報》,第377期,2008年。
參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8/10/24/n2307376.htm
戴炳然,「歐盟東擴的政治含義」,《國際觀察》,第2期,2004年,頁7-18。
黨炳康,「北京奧運會的回顧與展望——兼談北京奧運經濟及後奧運問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2月,頁78-80。
二、英文期刊
Ahrari, Ehsan. Spring2003. “The Strategic Future of Central Asia: A View from Washingt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63-164.
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
Bachman, David. September 2001. “The Ullited States and China: Rhetoric Reality,” Current History, Vol. 100, No. 647, 22-34.
Baldwin, David A. 1997.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3, No.1, 5-26.
Brooks, Stephen G. 1997. “Dueling Realis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1, 445-477.
Christensen, Thomas J. September/Octobe1996. “Chinese Realpolitik.” Foreign Affairs 75, 37-52.
Dent, Christopher M. 1997.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and East A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tereconomics 32, no1, 7-13.
Der-Chin, Horng. July 1988. “The EU’s New China Policy: The Dimension of Trade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34, No.7, 85-115.
Doyle, Michael W.1986.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0, 1151-1169.
The Economist. “A New World Order .” Economist , 17 April, 2003 .
The Economist,“Re-Ordering theWorld.” Economist 17 April, 2003.
Friedberg, Aaron L. Fall 2005.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7-45.
互動為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Fukuyama, Francis. Summer1989. “The End of History?” National Interest 16, 3-18.
Glaser, Bonnies. March 1993. “China’s Security Perceptions: Interests and Ambitions.” Asian Survey 33, 252-271.
Goldstein, Avery.2003. An Emerging China’s Emerging Grand Strategy: A Neo-Bismarckian Turn?” in G. John Ikeilberry and Michael Mastandur’o,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Asia-Pacifi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7-106.
Goldstein, Avery. December 2001.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China Quarterly, no.168, 835-864.
Halloran, Richard. Summer1998. “China: Restoring the Middle Kingdom.” Parameters, 56-86.
Huntington, Samuel P. March/April 1999.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Issue 2, 35-49.
Kang, David C. Spring 2003.“Getting Asia Wrong: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 57-85.
Keohane, Robert O. 1989.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35-74.
Krasner, Stephen D.1982.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86.
Krauthammer,Charles. 1995. “Why We Must Contain China,” Time, July 31, 23-33.
田克勤,當代中國發展大戰略: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研究。長
Kristof, Nicholas D. November / December 1993.“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59-74.
Lardy, N. August 1, 2003, “The Economic Rise of China: Threat or Opportunity,” Economic Commentary, 1-3
Mearsheimer,John. April 2006. “China’s Unpeaceful Rise,” Current History: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World Affairs, Vol. 105, No. 690, 47-48.
Nye, Joseph S. Jr. July/August 1995 . “East Security: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Vol. 74, No. 4, 90-102.
Nye, Joseph S. 2001. “The Nye Report: Six Years Lat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l.1, 95-103.
Nye, Joseph S. 2004.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 Public Affairs, 8-10.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A.1996.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Vol.75,No.2.
Nye, Joseph S.1995, Jr. January August 1995. “East Asian Security: The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4, 20-36.
Rosalie Chen. May 2003. “China Perspectives America: Perspectiv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xpert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2, No. 35, 285-297.
Roy, Denny. Winter 2003 . “Rising China and U.S. Interests: Inevitable v.s. Contingent Hazards,” Orbis, Vol. 47, No.1, 125-137.
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Sharma, Shalendra D. April2006. “Asia’s Challenged Giants,” Current History, Vol. 105, No. 690, 170-175.
Shambaugh, David.September 1995.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 New Cold War?” Current History, Vol. 94, No. 593, 243-247.
Shambaugh, David. Fall1996.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2, 180-209.
Sutter, R. G.2006. “China’s Rise: Implications for US Leadership in Asia,” East-West Center Washington, March 14, 62.
Sutter, Robert G. September1990.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Adversity,”Current History, Vol. 89, No. 548,160-162.
Waltz, Kenneth N. Summer2000.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1, 5-41.
Zheng, Bijian. September/October 2005.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 84, N. 5, 18-24.
Zhang, Biwu. September/October 2005. “Chinese Perception of American Power, 1991-2004,” Asian Survey, Vol. 45, No.5, 667-685.
網路資料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中美建交30年中5位美國國務卿」,原載《人物》雜誌2009年001期。
米爾斯海默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參考網頁:http://www.tourtw.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0879419&page=9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辦2008年奧運會對北京發展的影響分析」,2007年9月。
參考網址:
http://big5.bjpc.gov.cn/fzgh/qqyj/200508/t270.htm
外交部,「我們對中國崛起的看法」,2005年12月年。
參考網址:
http://www.mac.gov.tw/big5/gov/941227.htm
中評社評 北京奧運影響兩岸關係 2008年08月25日
參考網址:http://big5.am765.com/sp/xwzt/lasp/200808/t20080825_386037.htm
石之瑜,中國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紀與政治研究所。
參考網址:
http://www.iwep.org.cn/info/content.asp?infoId=2823
中評社評,北京奧運影響兩岸關係,2008年08月25日。
參考網址:
http://big5.am765.com/sp/xwzt/lasp/200808/t20080825_386037.htm
中國展開「後奧運外交」,文匯報社評,2008年8月26日。
參考網址: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8/26/WW0808260001.htm
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溫家寶。
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臺北:五南,1995年。
參考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06/content_7019693.htm 2007
日本關於建立致力于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係的聯合宣言,1998年11月26日。
參考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26/content_331597.htm,
新華僑報,「中國應向日本學習「軟權力」外交」,2009年。
參考網址;http://big5.chinanews.com.cn:89/hb/news/2009/03-23/1613165.shtml
葉江,「略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全方位外交中的大國戰略調整」,2009年。
參考網址:
http://big5.xjass.com/ll/content/2009-05/05/content_76130.htm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 2003 年博鼇亞洲論壇的演講」, 2003 年11月3日。
參考網址:
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1995年。
http://mag.epochtimes.com/b5/011/2789.htm
滕彪,「奧運後的中國人權」,原載《議報》第377期,2008年。
參考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8/10/24/n2307376.htm
石之瑜,兩岸關係概論。臺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朱新民,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臺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朱新民,中國大陸研究。臺北 : 五南,1990年。
朱新民,1978-1990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 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臺北 : 永然文化,1991年。
朱新民、陳銘顯,胡溫體制平衡戰略的評估與展望,收錄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朱新民主編。臺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
朱張碧珠,國際關係。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朱瀛泉,國際關係評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朱明權,美國國家安全政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朱維瑜,2001年世界年鑑。臺北:中央通訊社,2000年。
朱維瑜,2002年世界年鑑。臺北:中央通訊社,2001年。
朱陽明,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
朱松柏,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西元、夏立平,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任 曉主編,國際關係理論新視野。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
余永定,1999-2000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社,2000年。
余永定,中國入世研究報告/進入WTO的中國產業。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社,2000年。
余 非,當代中國國情與外交拓展。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林正義,未來台海衝突中的美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
林正義,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1985年。
林正義,臺灣安全三角習題──中國與美國的影響。臺北:桂冠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1997年。
林毅夫,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7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李登科,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的中國外交政策分析,收錄趙倩主編鉅變與未來-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的中國大陸情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年。
李英明,中國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
李寶俊,從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看中國外交理念的變化。收錄於李景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論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社,1999年。
李忠誠,跨世紀的世界政治。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年。
李善同,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臺北:憬藝企業有限公司,1997
年。
李 銓,美國史。臺北:財團法人陽明管理發展中心,1990年。
李英明,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臺北:揚智出版社,2004年。
邱坤玄,後冷戰時期東北亞國際政治結構。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5年。
周弘主編,共性與差異一中歐夥伴關係評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周 煦,國際新秩序。臺北:政大外交研究所,1992年。
周 琪,美國人權外交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門洪華,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國1998戰略評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1999年。
吳心伯,「冷戰後的國家安全與中國外交」,載於劉山、薛君度主編,前引書。
吳福寶,伙伴關係重塑中國大國地位之成效分析。中國研究,2001年。
吳東野,歐洲聯盟對臺海兩岸跨世紀政策走向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0年。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吳安家,中國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
關係研究中心,1995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國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
張登及,冷戰後中國「大國外交」之硏究 : 理論與實踐的分析。臺北:撰者,2002年。
張 清,申奧紀實︰親歷中國重返奧運及兩次申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張五嶽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亞中等,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 2003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6253016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301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