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245
題名: 中共一胎化政策及其影響之研究
Studies of Chinese One Child Policy: Consequence and Influence
作者: 郭克誠
貢獻者: 施哲雄
郭克誠
關鍵詞: 一胎化政策
計劃生育
人口政策
人口理論
one child policy
birth control
population policy
population theory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7-Dec-2010
摘要: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公元2000年已達12.6億人,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強,因此,中國的人口政策及其成敗受到全球普遍的關注。其人口政策50餘年來的發展,呈現著左右搖擺的反覆現象。\r\n  1971年~1998年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期間,人口效益共計少生了3.38億人;經濟效益則為國家和家庭節省了7.4萬億元;社會效益有:1.減緩社會的就業壓力;2.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3.改善健康狀況;4.提高婦女地位,以及其他的資源效益和環境效益等等。\r\n  計劃生育的負面效應則有:1.「四.二.一」綜合症;2.人口高齡化;3.獨生子女教養問題;4.性別比失調;5.人口素質逆淘汰;6.徵兵困難;7.體壇後繼乏人;8.幹部與群眾之間矛盾日益尖銳。\r\n  對大陸未來人口政策可能走向的研析:\r\n  甲案為:全大陸普遍允許雙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二孩,此方案影響最小。城鎮夫婦雙方為獨生子女的概率將從目前不到1%升至2020 年的40%,農村則一直為1%。據預測,2010年總人口為13.8億,2040年達到峰值15.5 億後進入負增長,2050年減至15.2億。\r\n  乙案為:全大陸城鄉只要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包括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生育二孩。此方案影響較大,據估計,城鎮夫婦中一方為獨生子女從2000年的15%增至2020年的87%,農村則從1%增加到19%。2010年總人口為13.88億,峰值在2045年將接近15.9億。\r\n  丙為折衷方案,即在城鎮允許雙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在農村允許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二孩,影響介於甲乙案。即2010年為13.77~13.88億,峰值在2040~2045年約為15.5~15.9億然後進入負增長。
  Presently, China is the most populated country in the world. Its population has reached 1.26 billion in 2000-more than one fifth of the worldwide population. As a result, the outcome of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has become an issue of global concern. However, China has been swung back and forth on its \"birth control\" policy in the past fifty years.\r\n  During 1971~1998, when Chinese government enforced the \"one child\" policy, the birth rate ha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population growth by 338 million, and a saving of a total of $74 zillion dollar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 society also benefits on: (1.) less pressure and competition on the employment ; (2.) more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people ; (3.) more improvement on health condition ; ( 4.) a promotion of social status for women ; (5.) better distribution of other resource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r\n  The downsides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one child\" policy are: (1.) a syndrome from the [4-2-1] family structure ; (2.)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3.) difficulty in discipline the single child of the family; (4.) inappropriate gender ratio ; (5.) reverse selection of population quality ; (6.) difficulty in military draft ; (7) inferior outplays in athletic performance ; (8) confliction between birth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ffic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r\n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ree population policies China may adapt in the future. To be qualified to have two children,\r\n  A) For families in both villages and cities, allow parent who were both from single child families to have a second child. However, this scheme has the least impact with a predict population of 1.38 billion in 2010. In the long term, the low rate of birth will create a peak population of 1.55 billion followed by a negative population growth after 2040.\r\n  B) For families in both villages and cities, parents who were either or both from single child family are allow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 However, this scheme has most impact with a predict population of 1.388 billion in 2010. In the long term, the low rate of birth will create a peak population of 1.59 billion followed by a negative population growth after 2045.\r\n  C) For families in cities, parents who were both from single child families, and for families in villages, parents who are either or both from single child family, are allow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 However, this scheme has the mediate impact with a predict population of 1.377~1.388 billion in 2010. In the long term, the low rate of birth will create a peak population of 1.55~1.59 billion followed by a negative population growth after 2040~204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著作專書
尹文耀著,21世紀中國人口系統模擬與決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放勛,馬爾薩斯「人口論」和新馬爾薩斯主義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
王亞南,馬克思主義的人口理論與中國人口問題,台北:科學出版社,1977年,頁15。
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中心編,中國人口年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1986年。
中共年報,青海省西寧市計劃生育試行辦法,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85年。
中國人口學培訓中心 組編,人口理論.國情.計劃生育實踐,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
李建民,「我國老年人口負擔的經濟分析」,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1期,1999年3月,頁29~34。
李澤華,「科教扶貧與人口可持續發展」,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1998年10月,頁60~64。
林富瑞,「對當前中國大陸老年人口中值得研究幾個問題的思考」,台北:人口研究通訊,第25期,1999年7月,頁33~36。
林毅,「人口理論學人洪北江與馬爾薩斯年表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社會建設,24號,1975年9月。
洪朝輝、梁紅,「城市因素與大陸農村剩餘勞力的轉移」,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6期,1999年6月,頁31~42。
哥舒梵,「中共『一孩政策』衍生嚴重社會問題」,台北:大時代,第一期,1990年4月。
孫惠英等著,「人口:人口一切「麻煩」的根源!」,北京:瞭望周刊(內部版) ,第九期,1995年2月27日。
唐治誠、向連華,「我國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及對策」,昆明:生態經濟,第5期,1999年8月,頁71~72。
桂世勛。「中國人口增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1998年第6期,1998年12月,頁13~19。
喬曉春、陳衛,「中國人口老齡化:世紀末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人口研究,第6期,1999年11月,頁28~37。
中國人口與發展叢書編委會編,楊魁孚等主編,中國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彭希哲,「可持續發展的人口經濟學思考」,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4期,1998年10月,頁14~19。
莊衛民,「關於中國人力資源戰略的若干思考」,北京:人口與經濟,第114期,1999年5月,頁17~21。
國家計生委「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研究課題組」,「我國計劃生育效益研究」,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5期,2000年10月,頁14~24。
郭志剛,「新形勢下對中國人口發展的思考」,北京:人口與經濟,第101期,1997年3月,頁3~8。
郭志剛,「新形勢下對中國人口發展的思考」,北京:人口與經濟,第101期,1997年3月,頁3~8。
陳友華,「中國生育政策調整問題研究」,北京:人口研究,第6期,1999年11月,頁21~27。
陳基湘、姜學民,「人口老齡化對自然資源代際轉移的影響」,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3期,1999年7月,頁27~31。
張文范,「中國人口老齡化與戰略性的選擇」,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3期,1999年7月,頁25~26。
張保民,「人口爆炸—中國大陸社會的最大危機」,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2期,1995年2月,頁54~66。
張維慶,「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人口問題」,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6期,1997年12月,頁1~7。
中國老年學學會編,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年。
游豐吉,「大陸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之研析」,台北:中共研究,第9期,1999年9月,頁23~34。
程超澤,「人口轉變的『中國大陸模式』」,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6期,1993年4月,頁149~157。
程超澤「人口爆炸的危機—寫在中國大陸『十二億人口日』之際」,台北:中共研究,第4期,1995年4月,頁74~85。
童玉芬,「人口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探討」,長春:人口學刊,第4期,1999年8月,頁3~9。
馮立天、馬瀛通、冷眸。「50年來中國生育政策演變之歷史軌跡」,北京:人口與經濟,第113期,1999年3月,頁3~12。
鄒平,「關於建國初期大陸人口政策轉變的回顧語思考」,北京:人口研究,1986年第六期,1986年11月29日,頁1-5。
葉顯恩,「人口與現代化」,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4期,1998年10月,頁40~43。
隗斌賢。「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昆明:生態經濟,第2期,2000年2月,頁11~16。
翟振武,「關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若干思考」,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1998年10月,頁28~35。
趙大治,「愚昧還是文明,哪一個離我們更近-中國人口逆淘汰的實證分析」,北京:人口與經濟,第4期,2001年8月,頁73~80。
田雪原,跨世記人口與發展,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1月。
解振明,「引起中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三要素」,北京:人口研究,第26卷第5期,2002年9月,頁14。
劉志文、王錫桐、肖焰恒,「農業可持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昆明:生態經濟,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頁13~17。
劉家偉編譯,「人口增長的影響」,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5期,1999年11月,頁113~115。
鄭生,「大陸教育改革現狀與問題」,台北:中共研究,第7期,1998年7月,頁69~76。
鄭淑賢,「提高人口質量:跨世紀的課題」,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5期,1999年11月,頁107~110。
鄭曉瑛,「關於人口增長過快對可持續發展制約的分析」,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4期,1998年10月,頁20~23。
戴星翼,「人力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2期,1999年5月,頁34~38。
龔颯、萬小豔,「人口、資源、環境的良性運行研究」,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5期,1999年11月,頁68~70。
樊恭嵩,「我國未來人口發展與其兵源分析」,北京:社會,1990年。
(三)中文報紙:
田雪原,大國之難-當代中國的人口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中時晚報,「小皇帝長大了,就業綜合症跟著來」,2002年19月9日,6版。
中時晚報,「中國人口增長率已降至1%以下」;「若非中共一胎化早就達60億大關」,1999年10月12日,7版。
民生報,「世界人口50年內將增一倍」,1999年10月13日,1版。
聯合報,「世界人口破60億」;「開發中國家人口趨穩」;「中共一胎化有成」;「全球每分鐘增加148人」。1999年10月13日,5版。
工商日報,寇比著,天和譯,「中共區的人口問題」,1958年6月19日。
人民日報,「邵力子在第一屆全大陸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發言」,1954年9月18日。
新華社,「『三要』,農村幹群矛盾的焦點」,內參選編,1988年第19期(總第16期),1981年5月18日,頁12。
二、英文部分:
(一)著作專書
Barclay, George W. Techniques of Population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6.
行龍,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Belshaw, Horace. Population Growth and Levels of Consumption. London: GeorgeAllen & Unwin, 1954.
Bouge, Donald J. Principls of Demog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Brewer, Michael, Ed. Population: The Future is Now. Washington,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72.
Buchanan, Keith. China:The Land and the People. New York: Crown,1981.
Caldwell, John C. Towards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New York: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76.
Caldwell, John C. 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Carr-Saunders, A.M. The Population problem-A Study in Human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22.
Carr-Saunders, A.M. World Population: past Growth and Present Trends London: Frank Cass & Co., 1964. pp.36-45.
Christopher, Wilson. The Introduction of Demograph. Roland Pressat: Basil Blackwell Co. Ltd., 1985.
Coale, Ansley J. Population Trends, Population Polic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朱芳芳編著,安全網和減震器一中國社會保障問題,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1年1月。
Coale, Ansley J. and Edgar M. Hoover.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opment in Low-Income Counries: A Case study of India’s Prospect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Cornelius, Diana, and Jane Cover.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Dynamics.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7.Crews, K. and Stuffer C. World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Date Sheet.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7.
Crews, Kimberly. Making Connections: Linking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2.
Crews, Kimberly. World Population: Toward the Next Century.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4.
Fik, Timothy J. The Geograph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Regional Changes, Global Challenges. Boston: McGraw-Hill, 2000.
Falkenmark, M., and C. Widstrand. Popul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 A Delicate Balance.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2.
Gelband, Alene. Global Population: The Facts and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6.
Gelband, Hau, and Kent. World Population Beyond Six Billion.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 Inc., 1999.
Global Studies, China: Sluice Dock Ct.: McGraw-Hill, 1999.
Geisert, Harold L. World Population Pressure. Washington, D.C.: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58.
呂榮侃,人口理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Goldscheider Calvin Population,modern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1.
Hauser, Philip M., and Otis Dudley Duncan, eds.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1972.
Hauser, Philip M.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79.
Heer, David M. Society and Popul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75.
Hertzler, J.O. The Crisis In World Popul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1956.
Hutchinson, E.P. The Population Deb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licting Theories up to 1900.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7.
Haupt, A. and T. Kane.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Handbook.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8.
Kent, M. and K. Crews. World Population: Fundamentals of Growth.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1995.
Livernash, R.,and E. Rodenburg. Population Chang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8.
Leeming, F.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China. New York: Blackwell , 1993.
沙吉才主編,改革開放中的人口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McCheary, G. F. The Malthusian Population Theory. London: Faber & Faber Co., 1952.
Malthus, Thomas Robert.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or a View of its Past and Present Effects on Human Happininess. 6th ed., Vol.1, London: John Murray, 1826.
Malthus, Thomas Robert.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or a Petty,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 London: Reeves & Turnerin Economic Writings. n.d., 1872.
Notestein, Frank W. Economic Proplems of Population Chang. London: 8th internation Con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1953.
Pearl, Raymond. The Biology of Population Growth.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5.
Pearson,Frank A., and Floyd A. Harper. The World’s Hunger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5.
Petersen, William. Popula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69.
Pittinger, Donald B. Projecting 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s. Cambridge, Mass.: Ballinger, 1976.
Renwick, W. People, Place, and Environment, 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Englerwood Cliffs New J.: Prentice-Hall, 1995.
Reuter, Edward B. Population Problem.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 1937.
吳斐丹,人口問題與人口理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Schultz, Theodore W. Food for the Worl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1945.
Shryock, Henry Siegel, Jacob S. and Associates.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condensed Edition by Edward G. Stockwell,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Smith, T. Lynn. Fundamentals of Population Study. New Jersey: Lippincott Co., 1960.
Spengler, Joseph J. and Otis Dudley Duncan, eds. Demographic Analysis. Glencoe Illinos: The Free Press, 1956.
Spengler, Joseph J., and Otis Dudley Duncan, eds. Population Theory and policy-Selected Readings glencoe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56.
Spengler, Joseph J. Hauser Philip M. and Otis Dudley Duncan, Eds.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1959.
Spiegelman, Mortimer. 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Stockwell, E.G. Population & People. Chicago: Quadrange Books, 1970.
Tietenberg, T.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4.
Thomlinson, Ralph. Population Dyam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65.
吳忠觀主編,人口科學辭典,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Thompson, Warren S. Population Problem.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53.
United Nations. Th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Treads. Vol.1,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73.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Treads and Prospects by Country, 1950-2000: summary Report of the 1978 Assessment.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79.
United Nations. The Population Debate: Dimension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74.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Monitoring 1991-,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Age Structu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2.
United Nations. World Resources 1992-93,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United Nations. World Resources 1994-95.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pects. The 1998 Revision Vol. 1 compresive tabl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9.
Weeks, John R.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4th Edi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Zhao, Songqiao. Geography of China: Environment, Resources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1994.
李文朗,中國社會與人口分析,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Zhao, Songqiao. 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 New York: John Wiley, 1986.
Yuan Tien, Zhang Tianlu, Ping Yu, Li Jiagneng, and Liang Zhongtang. China``s Demographic Dilemmas. Washington, D.C. U.S.A: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Inc., 1992.
(二)期刊論文:
Clausen, J.A., and S.R. Clausen. \"the Effects of family size o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J.T.Facewcett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3.
Davis, Kingsley. \"The Changing Balance of Births and Deaths.\" in Harrison Brown and Edward Hutchings, Jr. eds. Are our Descendents Doomed? The Viking Press., 1972.
Davis, Kingsley.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in Population and Society.edited by Charles B.Na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68. p.407
Davis, Kingsley and Judith Blake. \"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 An Analytic Framework\"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4, 1956, pp.211-235.
Freeman, R. \"The Sociology of Human Ferility. \" Current Sociology ,Vol. 5,6 New York: Irvington Publishers,Inc., 1975.
Petersen, William, \"Marx Versus Malthus: The symbols and the men.\" in The Politics of Popul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 Co. Inc., 1965.
Keyfitz, Nathan. \"Population Theory and Doctrine: A Hostical Survey.\" in william Petersen, editor, Readings in Popul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72.
李小江,挑戰與回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Malthus, Thomas Robert. \"A Summary View of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in Malthus et al., Three Essays on Population, New York: Mentor, 1960.
Notestein, Frank W. \"Population-the Long View.\" in T. W. Schultz editor, Food for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5.
Robbins, Lionel. \"The Optimum theory of Population.\" in T.E. Gregory & Hugh Dalton, eds. London Essays in Economics in Honour of Edwin Cannan. London: Routledge, 1927.
Spengler, Joseph J. \"Population Optima: Overview\" in S. Fred Singer, editor, Is There an Optimum Level of Popula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1.
Thompson, Warren S.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ety. Vol. 34, May, 1929.
Tien, H. Yuan. et al. \"China’s Demographic Dilemmas.\" Vol. 47, NO.1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Bulletin, 1992.
三、網路資源:
大英百科全書網http://www.britannica.com
大陸短波http://www.shoenet.org.tw/chinese/info/china/main.htm
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http://www.mac.gov.tw/rpir/sumain.htm
李建民等著,持續的挑戰:21世紀中國人口形勢、問題與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http://www.future-china.org.tw/fcn-tw/
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http://www-ms.cc.ntu.edu.tw/~psc/
社會科學研究http://www.carleton.ca/~cmckie/research.html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http://www.cuesun.org/datasets/irss/irss.html
社會科學研究院http://www.irss.unc.edu
社會科學資訊通路http://sosig.esrc.bris.ac.uk/
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密西根大學人口研究中心http://www.psc.lsa.umich.edu/pubs
普林斯頓http://opr.princeton.edu/archive/archive.html
雅虎社會科學網頁http://www.yahoo.com/Social_Science/
林逸著,人口問題與研究,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85年。
浩竹獵頭中心-人才信息人力支援動態網http://www.topjobway.com/tw/news12.html
經社研究會議資訊檔案http://dawww.essex.ac.uk
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cepd.spring.org.tw/
林金水,中國大陸的人口問題與中共人口政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查爾斯‧哈珀,環境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侯文若,走出人口爆炸的困境,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年。
姜蘭虹編,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1995年。
姜蘭虹等主編,中國人口問題-計劃生育和人口遷移政策,中國人口城市與區域發展,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華人研究室出版,1999年。
姚敏華,人口與環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唐琰,中國人口潮-跨世紀的挑戰,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桂世勛等編,人口與我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
桂世勛著,人口社會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
袁方,中國社會結構轉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年。
袁永熙主編,中國人口總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
馬爾薩斯,人口論,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
馬寅初,新人口論,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9年。
孫得雄編,人口教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孫津,轉型的中國,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年。
孫沐寒,中國計劃生育史,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0年。
陶在樸,中國大陸經濟問題,台北:五南,1997年。
馮佺光,資源大會診,四川: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國立編譯館編,人口教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公司,1987年。
郭志剛,當代中國人口發展與家庭戶的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2年。
曹占泉,人口環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許滌新主編,當代中國的人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許向陽,轉型期中國的困惑,台北:華夏出版社,1998年。
梁中堂,中國人口問題的熱點-人口理論、發展戰略和生育政策,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88年。
梁中堂,論我國人口發展戰略,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梁中堂、閻海琴著,中國農村婦女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問題研究,山西: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年。
陳丹燕,獨生子女宣言,廣州: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
陳玉光、張澤厚,中國人口結構研究,山西:經濟出版社,1991年。
陳學藝,當代中國農村與當代中國農民,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年。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程超澤,社會人口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程超澤,大陸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10月。
彭希哲主編,傳統變革與挑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農村人口問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
彭發祥、劉守恆主編,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第7次印刷。
彭佩雲主編,「鄧小平對鄧穎超來信的批示」,中國計劃生育全書,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3月。
張興杰,跨世紀的隱憂-影響中國穩定發展的主要社會問題,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張德粹,人口問題要義,台北:正中書局,1965年。
張純元編著,中國農村人口研究,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4年。
張志鴻編著,人口浪潮與對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
鄔滄萍、穆光宗合著,中國人口的現狀與對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鄒平,中國人口法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年5月。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1988年。
楊中新,西方人口思想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翟泰豐,解開經濟與人口之惑,青島:青島出版社,1990年 。
熊郁主編,面對21世紀的選擇,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辛未,中共計劃生育的分析,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蔡昉編,2001年人口綠皮書-中國人口問題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蔡綺妮編,人口教育,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1986年。
蔡宏進、廖正宏合著,人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年8月。
劉少奇,劉少奇全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劉錚等,中國人口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年。
劉錚主編,人口理論教程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黎宗獻,人口質量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3年。
魏津生,現代人口學,青島:重慶出版社,1992年。
顧寶昌,總論中國人口態勢,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
(二)期刊論文
于學軍,「人口與計劃生育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2期,1999年4月,頁19~23。
尹文耀,「關於21世紀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的八點思考」,北京:人口與經濟,第109期,1998年5月,頁13~19。
毛鋒、葉文虎,「論適度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3期,1998年6月,頁11~17。
方山,「生育轉型與改革形式下的大陸人口新問題」,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12期,1998年12月,頁23~33。
方天戟,「人口:大陸面臨的跨世紀難題」,香港:亞洲研究,第18 期,1996年6月,頁205~224。
方海、楊珂,「中國人口質量與可持續發展」,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1998年10月,頁44~46。
王瑞梓、王其榮,「兩個『3億人口』的思考」,杭州:人口與優生,第75期,1999年11月,頁1。
本刊編輯部,「中國人口政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北京:人口研究,第24捲第4期,2000年7月,頁23。
本刊編輯部,「中國人口數量:究竟多少億才合適?」,北京:人口研究,第26卷第4期,2002年7月,頁40-42。
王慶石、包曉輝、郭霞,「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分析及國際比較」,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2期,1999年5月,頁16~21。
田雪原,「21世紀中國人口發展趨勢與決策選擇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1期,1998年1月,頁1~9。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人口研究,第24卷第5期,2000年5月,頁18-26。中共國家計委會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北京:人口研究,第24卷第3期,2000年5月,頁19。
田雪原,「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其理論體系」,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3期,1999年7月,頁19~24。
任燕,「中國耕地潛力與保護對策」,昆明:生態經濟,1999年第5期,1999年8月,頁41~42。
朱寶樹,「我國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不同步現象」,北京:人口與計劃生育,第3期,1999年6月,頁17~18。
沈益民、童乘珠,「中國的人口與經濟發展」,台北:人口研究通訊,第22期,1997年12月,頁18~20。
宋旭光,「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數量論」,北京:中國人口科學,第5期,1998年10月,頁36~43。
李建民。「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台北:人口研究通訊,第25期,1999年7月,頁15~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9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