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406
題名: 青少年時期經歷親職化者經驗之探究─以單親家庭為例
Parentifi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dolescent children of single-parent family .
作者: 張榕芸
貢獻者: 謝美娥
張榕芸
關鍵詞: 親職化
家庭系統
家庭資本
單親家庭
社會工作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當子女承擔父母親的角色與任務時即為親職化(parentification)的表現,親職化的孩子在看似成熟懂事的背後,這樣的責任和心理負擔對孩子而言可能是沉重的重擔,親職化的孩子在台灣的社會可能受到不同的讚揚與鼓勵,但也可能因此受到更多的忽略,或因為文化的壓力下而更加壓抑個人的需求。那麼具有親職化經驗之個體,在日益重視個體自我與社會文化強調「孝道行為」的思維下,擔任家中親職化的經驗是否對個體產生影響?影響究竟為何? 在傳統的文化影響下,親職化經驗者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承擔家庭責任的角色?\n為探討此一問題,本研究以質性的深度訪談為方法,透過於在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有過親職化經驗的個體以回溯的方式,分享自己在面對親職化的經驗與自我的看法,共成功訪問了七為具有親職化經驗者,並進一步分享這樣的經驗對成長過程的影響,研究發現如下:\n一、結構性、功能性之單親家庭以及衝突的家庭中較容易出面親職化現象。然家庭缺位情形,並不必然為形成親職化的現象。需分析家庭資本的變化,由於經濟條件不佳,或是因為家庭結構的改變影響身心適應,而造成在照顧、陪伴的改變,並由於社會支持的不足使得父母親的情緒受影響,而為因應家庭中的改變,家庭中會出現新的懸缺賦予某位成員改善這些狀況的職責。\n二、在親職化的表現上,以工具性親職化任務而言,包含家庭的「經濟支持與補充」、「家庭勞務協助」、「管教照顧手足」以及「照顧家庭成員」;在情感性親職化任務方面則包括「衝突協調」與「情緒安撫」兩大面向。\n三、在影響方面,親職化經驗者表示親職化經驗使得「活動時間受限制」以及對人性「抱持懷疑不信任」,且內在心理感受趕到「辛苦疲累」、「協助有限,擔心愧疚」、「自貶自卑,缺乏自信」、「故作堅強,內心脆弱」、「獨自承擔,負荷沉重」、「責任加重,壓力龐大」,「悲觀絕望,期待解脫」;但表示此一經驗使得自己「成熟獨立」、「社會歷練,處事圓融」、「面對困境,勇於承擔」、「將心比心,鼓勵協助他人」、「自我要求,表現突出」,而在內在心理表現部分則包含「協助家庭,肯定自我」。\n四、親職化為一歷程現象,可以區分適度低親職化、適度親職化、過度親職化及破壞性親職化,而親職化可以區分為主要原因在於家庭資源無法有效獲得或是隨時間推移而使得家庭支持系統不斷弱化,將使得親職化子女角色與任務將隨年齡而不斷加深與加廣,家庭責任不斷轉移造成家中某位子女過度承擔,而親職化子女心境表現開始產生變化,家庭界限也愈趨模糊,使得親職化者由適度低親職化逐漸走向破壞性親職化。\n五、親職化者多數認為自己在家庭中是受到忽略、不被重視的,期待父母關注的心情。但若能獲得來自父母的適切回應,將是影響正面的自我感知的契機,親職化者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因此對於家庭的付出感到驕傲與自信。\n\n據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n一、正視親職化現象\n不論是家庭、學校或是社會都應正視親職化可能對於個體的不利影響。應開始體認對家庭的付出不應是被無限上綱的,對家庭成員的犧牲與付出也不應被視為完全地理所當然。對於過度承擔家庭責任超齡負擔家庭任務的孩子,不應僅為提供表揚或讚賞,而應重視其年齡發展上之需求,適時給予協助與資源,提供關懷與之支持。\n二、發展兒童照顧政策\n政策上可設立社區照顧中心,安排夜間照顧以及寒暑假照顧課程,訓練大專以上學生擔任,一方面可提供工讀機會避免因工作影響學業,一方面也提供家庭管道以減輕父母或是親職化者擔負家庭照顧責任的壓力。此外,社區的照顧中心應有專業人員更能第一時間掌握家庭的相關狀況,提供必要的協助。\n三、擴大脫貧就業方案實施\n脫貧就業方案目的在於使家庭中子女不需擔負過多家庭經濟壓力,防止兒童或少年被迫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持者與協助者,避免剝奪他們應有的「適當的童年」(吳書昀,2010)。僅有當家庭的壓力能夠有機會獲得舒緩,家庭的需求能夠獲得滿足的情形下,孩子才有機會卸下過度的責任。\n四、在實務工作面向增進家庭的支持系統及提供親職化子女支持\n社會支持較為薄弱的家庭,孩子會傾向於表現他們對於父母親的擔心與關懷,會試著去照顧他們的父母而成為親職化子女,因而陷入保護與功能障礙的角色中。\n未來實務工作上,可以更關注於單親父母的身心適應,提供親職諮詢、舉辦親職講座或是協助辦理自助團體或是支持性團體,以增進單親父母親職能力獲得支持,以直接間接協助家庭中所有成員。
參考文獻: 一、中文
內政部統計處(2004)。《中華民國九十年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內政部網頁( 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07)。《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內政統計年報》。(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13.xls)
內政部統計處(2010)。《人口婚姻狀況統計》。內政部網頁(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網頁
(http://win.dgbas.gov.tw/fies/index.asp)
王孝仙(1991)。《單親的支持系統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大維、翁樹澍譯,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原著(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市︰揚智文化。
王慧玲、連雅慧譯, N. P. Nichols & R. C. Schwartz原著(2002)。《家族治療概論》。台北︰洪業文化。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兒童網。行政院兒童網網頁(http://kids.ey.gov.tw/ct.asp?xItem=23568&CtNode=559&mp=61#no1)。
吳就君譯,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原著(1992)。《家族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M.Q.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
吳秀莉(2002)。《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吳嘉瑜、張盛堂(2004)。(叫「好孩子」太沉重!?幼年具親職化經驗之性犯罪的人際特色及處遇)。《中華團體心理治療》,第10卷第2期,頁19-26。
吳嘉瑜(2005a)。(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刊》,第41卷第1期,頁21-28。
吳嘉瑜(2005b)。(「小大人」長大了—當親職化兒童成為治療者)。《輔導季刊》,第41卷第4期,頁29-36。
吳嘉瑜 蔡素妙(2006)父親派外對家庭的影響─從成年前期學生的回溯經驗中探討中華輔導學報,第十九期,頁137-174 。
呂寶靜 (1979)。《 台北市婦女離婚後社會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民璿、 莊耀嘉(1992)。(單親家庭與青少年違規犯罪刑诶),《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十一期,頁247-284。
呂寶靜 (1994)。(從貧窮文化談社工員對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的省思)。《社會福利》,第113期,頁8-10。
李美枝(2001)。(手足與朋友關係的內涵與功能:從猩種與人種的表現看演化的藍圖與文化的加工),《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6期,頁135-182。
李伊文(2008)。《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承擔親職角色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秦文力(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萬億(2002),(台灣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台大社工學刊》,第六期,頁35-88。
林荷芳(2007)。《諮商心理師的親職化經驗及其在諮商專業中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書昀(2010)。(「甜蜜的負荷」外一章: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境遇與福利建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第二十一期,頁153-190。
邱秀燕(1999)。《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 、心理分離- 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季吟(2007)。《弱勢家庭子女親職化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孫中肯(2009)。(離婚者的衝擊與調適)。《諮商與輔導》,第284期,頁35-39。
孫頌賢、修慧蘭(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測驗學刊,51(1),45-78。
徐秋央(2001)。《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栗珍鳳(1999)。《大學生自我分化和心理社會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柴蘭芬(2006)。《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毓秀(1995),(單親家庭問題與處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六十九期,頁158-169。
張英陣、彭淑華(1996)。(從優勢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期,頁227-272。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頁12-30。
張虹雯(1998)。《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虹雯、郭麗安(2000)。(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第8期,頁77-110。
張貝萍(2000)。《單親家庭青少年自我分化、情緒穩定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惠譯,Wallerstein, J.S., Lewis, J. M., & Blakeslee, S.原著(2002)。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台北:張老師。
張博雅(2004)《親子三角關係與大學生親密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進上,郭志通(2005)。(客體關係治療在父母化個案之應用)。《輔導季刊》,第41卷第一期,頁29-37。
張博雅(2007)。(家庭系統「三角關係」概念介紹)。《諮商與輔導》,第259期,頁41-45
張進上、郭志通(2007)。(兒童父母化的評估與治療)。《諮商與輔導》,第263期,頁42-29。
莊淑晴(1991),《女性戶長單親家庭問題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雯(2006)。《從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探討兒童知覺父母衝突與其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孟瑜(2003)。《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人際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 (2003),(台灣社會福利實施現況:從單親家庭觀點分析),《華岡社科學報》第17期,頁117-141。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金定(2007)。《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姚文(2009)。《社福體系中青少年的親職化經驗之初探》。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喬、鄭麗珍(2003)。(破繭而出—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7卷第1期,頁35-97。
陳瑛吟(1998)。《低收入戶喪父家庭對青少年期子女自我分化之影響》。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珊(2008)。《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欣等(1990)。《家庭生命週期的親密關係,家庭教育叢書系列四》。教育部社教司。
彭淑華、張英陣(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四期,頁12-38。
彭懷真(1994)。(運用家庭系統強化專業服務)。《社會福利雙月刊》,第113期,頁11-13。
黃斐莉(1993)。《台北市單親家庭子女照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鄧煌發 (1998)。 (單親家庭與少年非行之探討),《警學叢刊》,第29期,頁117-152。
黃馨嬅(2001)。《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打工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文鍠(2009)。《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時報網頁(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13/today-love2.htm)。
楊雅華(2002)。《請戴上綠色眼鏡進入我的翡翠城堡: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的生活世界》。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利、董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台灣社會學刊》,第38期,頁135-173。
楊佳穎(2008)。《大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親職化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
葉光輝(1997a)。(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2期,頁65-114。
葉光輝(1997b)。(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見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籌備處專書。
葉致芬(2004)。《孝悌楷模的家庭系統運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碩士論文。
葉光輝、楊國樞(2008)。《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葉光輝(2009)。(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 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1期,頁97-141。
廖育青(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初探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姿婷(2006)。《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母親代間情感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碩士論文。
管貴貞(1992)。《單親青少年的壓力因應策略及其社會適應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善如、鍾鳳嬌、江玉娟(2007),(影響外籍暨大陸配偶學童子女學業成績關鍵因素:以個人人口特徵、學習行為能力、家庭環境探討之)。《教育心理學報》,第39 卷第1 期,頁129 ─147。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秋雄、高淑清(2006)。(再見童年:國小單親女童親職化經驗的看見與省思)。《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第1期,頁1-28。
蔡嫈娟(2005)。《大學生子職知覺、親職化與子職實踐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英(1993)。(由家庭系統看家庭功能)。《觀護》,第9期,頁6-8。
鄭淑君(2001)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子女三角關停運作情形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論丈。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41期,頁10-18。
賴宜櫻(2003)。《獨當一面-單親家長親職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2)。(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1990年與2000年普查的比較)。《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六期,頁1-33。
謝麗紅(1992)。(團體諮商對離異者自我觀念、親子關係、社會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輔導學報》,第15期,頁233-286。
謝麗紅(1993)。(為單親兒童加油),《婚姻與家庭》,第七卷第八期,頁4-5。
謝美娥(1998)。(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的類型、(人力)資源與居住安排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報 》,第28期,頁117-152 。 ( 係國科會補助計NSC84-2421-H-004-010-K6 改寫 )
謝秀芬(2005)。《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謝喆瑋(2008)。《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之程度、情緒安全感受與親職化的相關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修訂版)》。台北:巨流。
顏碧慧(1994)。《家庭系統取向訓練方案對單親母親親職效能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2413-H-031-004-G11),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Bali Ram , & Feng Hou(2003).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 Outcomes︰Roles of Economic and Familial Resources. 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31(3),p309-330
Barnett, B.,& Parker, G.. (1998). The parenified child: early competence or childhood depeivation.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Review, 3(4), p.146-155.
Bowen,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Basic Books.
Brotherton, W. D. (1989). The Assessment of Parental Triangulation of Chil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urton(2007),L. Childhood Adultification i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 :A Conceptual Model. Family Relations,56(4), p.329-345.
Byng-Hall ,J.(2002).Relieving parentified children’s burdens in families with insecure attachment patterns. Family process,41(3),p.357-38
Byng-Hall,J.(2008).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ren fulfilling parental role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0,p.147-162.
Castro, D. M.; Jones, R. A.; Mirsalimi, H. (2004). Parentification and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Vol. 32 ,Issue 3, p205-216
Cameron ,L.(2008).The Possible Negativ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in Children of Divorce.ESSAI,vol.6,25-30.
Chase ,N, D.(1999).Prentification An Overview of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etal Issue .In Chase,N.D.(1999).Burdened children :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Parentification .p. 3-33.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hase, N.D., Deming, M.P., & Wells, M.C.(2000). Parentification, parental alcoholism, and academic status among young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6(2),p.105-114.
Crossen-Tower, C.(2007). Exploring child welfare: a practice perspective.4thed. Allyn and Bacon.chap 7: Protecting Children When Families Cannot Child Abuse and Neglect.p.
DiCaccavo,A.(2006).Working with parentification : Implications for clients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Psychology and Pssuchotherap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6(79),469-478.
DiLauro,M.D.(2005).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ypes of child maltreatment .Child Welfare ,83(1),69-99
Earley, L. & Cushway, D.(2002). The parentified child.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7(2),p.163-178.
Goglia, L. R., Jurkovic, G. J., Burt, A. M. & Burge-Callaway, K. G.. (1992). Generation boundary distortions by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Child-as parent and child-as-mat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4), p291-299.
Hooper,L.M (2007a).Expanding the Discussion Regarding Parentification and Its Varied Outcomes: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Oct2007, Vol. 29 Issue 4, p322-337
Hooper,L,M.(2007b).The 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family system theory to the phenomena of parentification .The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 Couple and Families,15(3),217-223
Jurkovic, G.J.(1998). Destructive parentification in familie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 L.L’Abate(Ed.). Family psychopathology: The relational roots of dysfunctional behavior (pp.237-255).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Jurkovic, G. ,Morrell,R. ,&Thirkield,A.(1999).Assess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Clinicians . .In Chase,N.D.(1999).Burdened children :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Parentification.p.92-113.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Jurkovic , G.J ,Thirkield , A. ,Morrell ,R(2001). Parentification of Adult Children of Divorce :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0(2),p.245-252
Jurkovic、Jesse & Goglia(1991). Treatment of parental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conceptual and technical issu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19,302-314.
Jones, Rebecca A.; Wells, Marolyn (1996).An empirical study of parentification and person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Vol. 24 Issue 2, p145-152
Jones, Rebecca A.; Wells, Marolyn (2000).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Vol.28, p19-27.
Keller, J. & McDade, K.(2002)Attitudes of low-income parents toward seeking help with parenting: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Child Welfare 79(3)285-312.
Koerner,S,S.,Jacobs,S,L.& Raymond,M.(2000).When Mothers Turns to Their Adolescent Daughters: Predicting Daughters’Vulnerability To Negative Adjustment Outcomes .Family Relations,49,301-309.
Lamorey,S.(1999).Parentification of Siblings of Children Disability or Chronic Disease. .In Chase,N.D.(1999).Burdened children :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Parentification.p.75-91.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amborn, S. D., Mounts, M. S., Steinberg, L., & McDornbush, S. M. (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1065.
Marolyn Wells、Rebecca Jones(2000)。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P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8(1), p19-27
Martin, M. T.(1996).Mother-daughter relations in divorced families: Par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ing and relationship problems.(Abstract).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56,5176
Mayseless,O.;Bartholomew,K.;Henderson,A.;Trinke,S.(2004).I was more her Mom than she was mine : role reversal in a community sample. Family relation,Vol.53,No.1,p.78-86
Peris,T,S.,Goeke-Morey,M,C.,Cummings,E,M. & Emery,R,E.(2008).Marital conflict and support seeking by parents in adolescence :empirical support for parentification construct.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vol.22,No.3,633-642.
Stalker,C.A. & Hazelton,R.(2008) .Chap 6 Attachment Theory. In Coady ,N & Lehmann,P(ed).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2nded .New York :Spring.
Stein, J.A., Riedel, M., & Rotheram-Borus, M.J.(1999). Parentific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dolescent children of parents with AIDS. Family Process,38(2),193-208.
Stein, J.A., Rotheram-Borus, M.J., & Lester, P.(2007). Impact of parentification on long-term outcomes among children of parents with HIV/AIDS. Family Process,46(3),317-33.
Riggs, B. A. (1990). Routine-work-relater-absence:The effects of families.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5, 147-160.
Valleau, M.P., Bergner, R.M. & Horton, C.B.(1995). Parentification and caretaker syndrom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amily Therapy,22(3), 157-164.
Walker, J. P., Lee, R. E. (1998). Uncovering strengths of children of alcoholic paren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4), 521-538.
Walsh, S.; Shulman, S.; Bar-On, Z.; Tsur, A. (2006)。The Role of Parentification and Family Climate in Adaptation Among Immigrant Adolescents in Israel .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 Vol. 16 , 2, p321-350
Weiss, R.S.(1979). Growing up a little faster: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in a single-mother househol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5(4), 97-111.
Wells, M., Glickauf-Hughes, C., & Jones, R.(1999). Codenpendency: A cross roots construct’s relationship to shame-proneness, low self-esteem, and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1),63-71.
Wells, M. & Jones, R.(2000).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 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8(1),19-27.
Winton, C.A.(2003). Children as caregivers: Parental and parentified children. Boston, MA: Pearson.
Zimmerman, S.L(1995). Understanding family policy:theoretical approaches.Beverly Hills:Sage Pub.Chap9:Families as social systems and systems of exchange and choice.p173-19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726400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64009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9201.pdf10.0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