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057
題名: 荀子論禮思想及其運用-以<禮論>為核心的研究
作者: 盧中偉
貢獻者: 林啟屏
盧中偉
關鍵詞: 荀子
禮論
先秦儒家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Mar-2013
摘要: 本論文主旨在以荀子〈禮論〉為主軸,進而建構荀子禮論思想之架構。\n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論題之緣起、論題研究之概況、及本文研究進路。第二章論述荀子禮論思想之哲學基礎,主要從同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探討二者對禮之看法。第三章則是分別從禮之起源、內容及功用,說明荀子禮論之內容特色。第四章說明荀子禮論在政治的運用,荀子以禮為其治國原則,因此他將禮延伸具法的意涵,擴大禮之意義﹔並主張以聖君賢相為其用人原則,亦將禮融入教育,全面拓展了禮之廣度與寬度。第五章則為結論,希望透過本文之分析,了解荀子論禮思想之豐富與多彩,及奠定荀子儒學地位之深層原因。
參考文獻: 一、 古籍\n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台北:新興書局,1971年。\n《四部叢刊 禮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n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十三經注述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n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述附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n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n司馬遷撰,會合三家注:《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世界書局,1978年。\n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n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n朱熹:《四書集注》,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n\n二、 中文專著(依姓氏筆劃排序)\n方穎嫺,《先秦之仁義禮說》,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王國維:《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n王熙元:《論語通釋》,台北:學生書局,1981年。\n李宗侗註譯:《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n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n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n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n尼微遜等著,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n成中英:《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先秦篇),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n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n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n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2》(名家與荀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n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9》(歷史哲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n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n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n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n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n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n李澤厚:《論語今讀》,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0年。\n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n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李明輝:《儒學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李哲賢:《荀子的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81年。\n李宗侗註譯,《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n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台北:桂冠,1994年。\n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n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n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n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n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2002年。\n林師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n林師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東方朔(原名林宏星),《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n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台北:學生書局,2011年。\n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80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出版社,1969年。\n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n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學生書局,1970。\n韋政通:《先秦七大哲學家》,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n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n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n韋政通:《儒家與現代中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n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上冊)》,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n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政大出版委員會,1964年。\n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n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n陳大齊等,《孔子思想研究論集(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83。\n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n陳大齊:《中國聖哲的智慧──與青年朋友們談孔子思想》,台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n陳飛龍:《孔孟荀禮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n陳飛龍:《荀子禮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n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2005年。\n陸健華:《荀子禮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n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n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n程發軔等:《儒家思想研究論集(一)》,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n華仲麐等:《儒家思想研究論集(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n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n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n黃俊傑:《儒家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n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n黃俊傑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n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n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n雅斯培著,魏楚雄、余新天譯,《歷史的起源和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n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n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張德文:《先秦儒家思想三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n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n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n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n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n鮑國順:《儒學研究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n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n蔣伯潛廣解:《新刊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商周出版,2011年。\n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楊寬:《戰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n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n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n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n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n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n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n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n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臺北:學生書局,2005年。\n錢穆:《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n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n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n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n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n三、期刊論文\n王詳齡,〈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7。\n尤銳,〈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3。\n何淑靜,〈論荀子的「心」在道德實踐上的意義〉,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63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1月。\n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4年10月。\n李哲賢,〈荀子禮論特質研究〉,收入《哲學與文化》第廿一卷第十二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4。\n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上)〉,《鵝湖》第20卷第7期,台北:鵝湖月刊社,1995年1月。\n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下)〉,《鵝湖》第20卷第8期,台北:鵝湖月刊社,1995年2月。\n林師啟屏,〈荀子思想中的「身體觀」與「知行觀」〉,收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拓新――經學的流衍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2009。\n林俊宏,〈荀子禮治思想的三大基柱-從「化性起偽」、「維齊非齊」與「善假於物」談起〉,收於《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台北:台大出版社,1998。\n林文華,〈荀子天論思想探究〉,《中國文化月刊》第21卷第9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98年6月。\n林素英,〈從『修六禮明七教』之角度論荀子禮教思想之限制〉,《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台北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年12月。\n吳進安,〈荀子「名分使群」觀念解析及其社會意義〉,《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台北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年12月。\n吳元鴻,〈荀子聖王思想之歷史意義〉,《東師語文學刊》第八期,臺東市:國立臺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1995年6月。\n周天令,〈荀子的禮法思想〉,《中華文化月刊》第19卷第7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6年7月。\n周天令,〈荀子「隆禮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第26卷第1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87年4月。\n周德良,〈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臺北:國立臺北大學,2008年3月。\n邵漢明,〈荀子天人觀論析〉,《孔孟月刊》第30卷第9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2年5月。\n施銘燦,〈荀子的尚賢使能思想〉,《高雄師大學報》第3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991年3月。\n馬國瑤,〈荀子禮學思想探索〉,《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l期,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1994年5月\n馬國瑤,〈荀子教育思想探析〉,《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2期,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1995年5月。\n陳來,〈春秋禮樂文化的解體和轉型〉,台北:《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n陳福濱,〈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7年。\n陳福濱,〈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卅五卷第十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8年。\n陳貞秀,〈禮義之統――荀子「道」的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1990年6月。\n陳德和,〈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其價值〉,《鵝湖》,第20卷第3期,台北:鵝湖月刊社,1994年9月。\n陸建華,〈論荀子禮法關係論〉,《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十期,台北:孔孟月刊社,2003年6月。\n梅貽寶,〈孔子學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8年3月。\n許倬雲,〈論雅斯培樞軸時代的背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n曾春海,〈《荀子》的社會思想研究〉,收入《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五期,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系,1992。\n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大學‧人文藝術之部》第二十七期,台北:輔仁大學,1990年12月。\n菅本大二,〈荀子對法家思想的接納:由「禮」的結構來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3。\n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台大中文學報》第二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88。\n張亨,〈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二十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71年6。\n張懷承,〈孔子禮論的倫理意義探微〉,《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一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3年9月。\n張登及,〈荀子政治理論的宏觀考察與時代〉,《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七卷第七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0年7月。\n張才興,〈荀子的禮義之治與法治〉,《逢甲中文學報》,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1994年4月。\n黃信二,〈反思「禮」觀念:論儒家之「禮」從「樂中禮」向「法中禮」轉變之意義〉,《哲學與文化》第卅五卷第十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8。\n傅佩榮,〈解析孔子的人性觀點〉,《哲學與文化》第廿五卷第二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8。\n曾世煌,〈孟子心性論初探兼論與荀子心性論的差異〉,《語文學報》,第8期,2001年12月。\n楊素珍,〈荀子「禮」論與其政治思想的關聯〉,《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5年6月。\n楊國榮,〈儒學的衍化與轉向一荀子思想新論〉,《孔孟學報》,第66期,1993年9月。\n簡淑惠,〈分的起源及其在荀子思想系統中的地位〉,《孔孟月刊》第29卷第5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1年1月。\n蔡仁厚,〈禮與法的層位及其效用〉,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59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4。\n蔡仁厚,〈從「天子不禪讓」論荀子的政治思想〉,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61期,台中: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4年11月。\n蔡忠道,〈孟子「法先王」與荀子「法後王」思想識析〉,《高雄師大學報》,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2年4月。\n劉真倫,〈論荀子禮論的道德屬性〉,《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5年12月。\n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卅五卷第十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8年。\n蔡德貴,〈孔子、孟子、荀子:早期儒家三大師思想之演變〉,《暨南學報》第21卷第4期,南投:暨南大學,1999年7月。\n賴慶鴻,〈荀子禮治思想之功用〉,《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8期,台北:東吳大學,1984年4月。\n鮑國順,〈論荀子善從何來與價值根源的問題〉,《孔孟學報》第62期,1991年9月。\n韓德民,〈孔孟荀:儒家社會理想的歷史形成〉,《孔孟學報》,1997年9月。\n韓德民,〈荀子性惡論的哲學透視〉,《孔孟學報》第76期,1998年9月。\n韓德民,〈荀子天人觀的哲學透視〉,《哲學與文化》,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00年2月。\n\n三、 學位論文\n林師啟屏,《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源問題及國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 : 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n梁右典,《荀子論「學」硏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n徐佩茹,《荀子禮論思想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n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591202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202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2301.pdf1.8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