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7
題名: 《劉子》的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 張雅華
貢獻者: 劉榮賢
張雅華
關鍵詞: 劉子
禮法
人才
軍事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9-九月-2013
摘要: 《劉子》一書共五十五篇,所探討的內容涵蓋範圍非常廣泛,是北朝最優秀的子書。但《劉子》一書於底柱漂沒後便亡佚了。現今能再見到《劉子》,即因其在底柱漂沒前,即有人抄寫過此書,而後再幾經流傳,造成現在所見《劉子》的眾多版本,以及書名、卷數、作者的各種不同說法。本論文則根據史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出《劉子》為原書名,全書共五十五篇,作者為劉晝。接著分析劉晝的生平,並透過了解北齊的政治軍事狀況、《北齊律》的制定與律法的規定、北朝「四姓」門閥制度下的士人仕進之途、以及北朝的相關學術著作,來探討劉晝所處的時代背景。\n而本論文所探討的政治思想主題,分為禮法、人才、以及軍事三個部分來討論。《劉子》談禮法,是在「愛民」的基礎上來使人民達到「寬宥刑罰,以全人命;省徹徭役,以休民力;輕約賦斂,不匱人財;不奪農時,以足民用」的基本生活富足的目標,並在百姓衣食足之後,以「禮樂」來教化人民,使民風淳樸;並以「法術」來約束人民,使人民能趨善離惡,其原則是「德主刑輔」、「先賞後罰」。而「愛民富民、禮樂化民、法治治民」,正是《劉子》法治思想的主要內容。\n人才思想部分,探討考察人才的困難,以及薦賢的重要;對於人才的任用,希望能按人才的質性來區分工作,又按人才能力的大小,來決定授與官爵的高低,以及俸祿的多寡。而由於作者劉晝終身未仕,因此有關「人才際遇」的論述,受到王充「自然命定說」與「自然稟氣論」的影響,充滿宿命的思想,認為一個人的際遇完全由「命」來支配,與個人的賢愚並沒有關係。《劉子》的人才思想,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充滿了矛盾。\n至於軍事思想的部分,則從《劉子》的「戰爭無可免」的觀念中,探討《劉子》以「愛民」為出發點,以「愛國」為原則,站在百姓的立場,來思考軍事預備的方式;以及站在國家的立場,來思考以「仁愛」為本,以「修德」為上,「謀攻」為次,「武力」又次之的戰勝策略。透過這樣的論述,剖析《劉子》以「愛民」做為基調,強調「透過戰爭使國家達到安定,使百姓過安居樂業的生活」的思考理路。\n 談到「政治」,《劉子》心中的理想當然是積極入仕,因此透過禮法、人才,以及軍事這三方面的論述,分析《劉子》在政治上歸心於儒家的思想;至於道家的「清靜無為」的思想,則只是劉晝個人修養的一部分而已。劉晝心裡為自己所規畫的理想人生藍圖,絕不只是做好「清靜無為」的個人修養而已,而是希望能夠有機會為國家服務,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在這樣的思想之下,其政治方面的理論,自然就呈現出儒家積極進取的一面。因此《劉子》在政治方的思想面,最終仍是歸心於儒家的。
參考文獻: 一、《劉子》相關文本(依姓氏筆畫排列)\n1、王叔岷,《劉子集證》,(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年8月初版,1992年10月景印1版。\n2、汪建俊校注,《新編劉子新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3月。\n3、林其錟,陳鳳金輯校,《敦煌遺書劉子殘卷集錄》,(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10月。\n4、林其錟,陳鳳金集校,《劉子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n5、傅亞庶,《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1版,2010年4月北京第3次印刷。\n6、楊明照校注,《劉子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4月。\n7、楊明照校注,陳應鸞增訂,《增訂劉子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9月。\n\n二、原典(依姓氏筆畫排列)\n(一)經部\n1、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9月。\n2、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n3、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n4、朱熹集註,《論語集註》,(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4月。\n5、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9月。\n6、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頁33\n7、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10月。\n\n(二)史部\n1、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2次印刷。\n2、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n3、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大申書局),1989年11月再版。\n4、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n5、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5月再版。\n6、沈約,《宋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87年5月5版。\n7、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1月第1版,2003年7月第8次印刷。\n8、李延壽,《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4版。\n9、李林甫等編,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第1版,2005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n10、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7月第一版,2003年6月北京第8次印刷。\n11、隋姚察、謝靈,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梁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n12、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1996年5月第9次印刷。\n13、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2月第1版,1982年7月第2版,2004年3月北京第17次印刷。\n14、趙曄著,張覺校注,《吳越春秋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4月。\n15、鄭樵,《通志二十略》,(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2月。\n16、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4版。\n17、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7月6版。\n18、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6月第1版,2003年10月北京第7次印刷。\n19、魏收,《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n20、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第1版,2002年12月北京第8次印刷。\n21、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5版。\n\n(三)子部\n1、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4月2版。\n2、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1月第1版,2008年1月北京第7次印刷。\n3、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初版,1991年10月第6次印刷。\n4、徐培根,魏汝霖,《孫臏兵法註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6年3月初版,1976年6月三版。\n5、孫武著,姜亦青校訂,《姜太公六韜兵法》,(台北:東門出版社),1992年9月。\n6、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2月臺景印初版,1974年9月臺景印再版。\n7、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n8、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2004年1月北京第4次印刷。\n9、張覺校注,《商君書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5月。\n10、傅紹傑,《吳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初版,1981年3月3版,1985年12月修訂初版。\n11、賈思勰,《齊民要術》,(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7年。\n12、楊倞注,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3月第11版。\n13、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第1版,2008年1月北京第3次印刷。\n14、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n15、諸葛亮著,索寶祥譯析,《心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n16、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第1版,1997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n17、劉盼遂,《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11月第4版。\n18、劉卲撰,西涼‧劉?注,《人物志》,(台北:世界書局),1958年5月。\n19、劉卲撰,陳喬楚註譯,《人物志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n20、劉仲平譯注,《司馬法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初版,1981年3月3版,1985年12月修訂初版。\n21、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n22、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第1版,2006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n23、魏武帝等註,孫星衍等校,《孫子集註》,(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n\n(四)集部\n1、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82年9月。\n2、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3月。\n3、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第1版,2006年2月第2次印刷。\n\n三、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n1、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次印刷。\n2、王怡辰,《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10月。\n3、王重民編,《敦煌古籍敘錄新編‧第九冊‧劉子新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6月台一版。\n4、尤雅姿,《顏之推及其家訓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n5、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12月初版,1980年10月增訂一版。\n6、沈家本,《歷代律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11月。\n7、何德章,《中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n8、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n9、高敏,《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台北:大象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1999年8月2版,2000年3月第2次印刷。\n10、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1996年4月第2次印刷。\n11、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出版者不詳,1982年。\n12、張文強,《中國魏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n13、張儐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2月。\n14、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2年9月,頁218。\n15、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第三卷‧魏晉南北朝》,(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n16、陳正雄,《王充學術思想述評》,(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12月。\n17、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n18、陳鼓應,白奚著,《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n19、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4月北京第一版,2002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n20、黃惠賢,《中國政治制度通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n21、程樹德,《九朝律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3月臺一版。\n22、游志誠,《文心雕龍與劉子系統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年4月。\n23、欒調甫,《齊民要術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4月。\n24、萬繩南,《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出版社),1994年12月。\n25、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11月。\n26、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n27、鄭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n28、謝雲飛,《管子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4月。\n29、謝祥皓,《中國兵書‧先秦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n30、羅振玉,《敦煌石室遺書百廿種‧敦煌石室碎金‧劉子殘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n31、羅振玉,《羅雪堂先生全集續編三‧永豐鄉人?著續編‧敦煌唐寫本‧劉子殘卷》,(台北:文華出版公司),1969年7月初版。\n\n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n1、莊淑萍,《《劉子》思想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n2、楊育城,《《孫子兵法》研究—與《孫臏兵法》戰略比較》,(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n3、蔡欣,《《劉子》文藝思想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4月。\n\n五、單篇論文(按出版年份排列)\n1、徐國富,陳杰棟,杜茜,〈淺述魏晉南北朝的門蔭制度〉,《法制與社會》,2010年7月,頁293。\n2、張文翰,〈劉卲《人物志》「知人觀」釋析〉,《輔大中研所學刊》,2010年4月,頁167-186。\n3、周紹恆,〈關於《劉子》作者補考的一點商榷〉,《文學遺產》,2010年第3期,頁24。\n4、梁偉賢,〈五行流業圖試作---《人物志》品鑑體系之分析與整合〉,《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1月,頁71,73-109。\n5、游志誠,〈明刊批校本《劉子》跋析論〉,《魯東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3-45。\n6、宋豔梅,〈北朝政權中的京兆韋氏〉,《蘭州學刊》,2009年第11期,頁223-226。\n7、薛海波,〈東魏北齊國家的權力結構與豪族大土地所有制〉,《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月,頁17-21。\n8、張五鋼,〈儒家「重農」思想研究---以《齊民要術》為例〉,《浙江農業學報》,2009年9月,頁515-519。\n9、羊思遠,〈以《劉子新論》為視角探析劉勰的法律思想〉,《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9年7月,頁91-96。\n10、周仁文,〈試述東魏北齊的教育〉,《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頁327-328。\n11、蘇小華,〈東魏北齊重北輕南的原因及其影響〉,《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9年4月,頁80-87。\n12、楊佳訓、馬瓊、林玉璽,〈淺析劉邵和劉晝的心理學思想及現代意義〉,《文化研究》,2009年5月下旬刊,頁219。\n13、朱文民,〈再論《劉子》的著作者為劉勰〉,《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9年1月,頁73-77。\n14、何濤,〈北齊高洋統治時期的軍事經略研究〉,《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月第30卷,頁228-229。\n15、楊必新,〈門閥制度與《魏書》「穢史」之名〉,《合肥學院學報》,2008年11月,頁43-47。\n16、陳祥謙,〈《劉子》作者新證〉,《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08年10月,頁60-65。\n17、陳志平、陳明華,〈《劉子》名稱考〉,《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38-43。\n18、林其錟,〈魏晉玄學與劉勰思想—兼論《文心雕龍》與《劉子》的體用觀〉,《許昌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8第四期,頁43-48。\n19、陳應鸞,〈《劉子》作者補考〉,《文學遺產》,2008年第3期,頁31-35。\n20、王志剛,〈試論《魏書》典志的歷史編纂學價值〉,《史學集刊》,2008年3月,頁81-86。\n21、李文才,〈試論北齊文宣帝高洋之政治措施〉,《貴州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126-131。\n22、李文才,〈論北齊文宣帝高洋之用人〉,《許昌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19-22。\n23、錢龍馬軍,〈東魏北齊的漢化形勢〉,《滄桑》,2007年5月,頁19-20。\n24、陳志平,〈《劉子》作者和創作時間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7月第4期,頁14-18。\n25、陳宜伶,〈論〈樂記〉中的禮樂關係〉,《中國語文》,2007年4月,頁104-114。\n26、張鴻愷,〈劉邵《人物志》的人才鑑識思想與魏晉玄學的興起〉,《中國文化月刊》,2007年4月,頁61-69。\n27、涂光御,〈《劉子‧貴農章》經濟思想考察〉,《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03期,2007年3月,頁108-109。\n28、蔡欣,〈《劉子》文藝範疇辨析〉,《嘉興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7年1月,頁80-85。\n29、陳志平,〈論孫星衍跋南宋小字本《劉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2006年11月,頁57-62。\n30、胡克森,〈論北朝私學與科舉制誕生的關係〉,《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7月,頁139-143。\n31、李瑞騰,〈劉劭及其《人物志》〉,《歷史月刊》,2006年5月,頁122-123。\n32、姚培鋒,齊陳駿,〈魏晉南北朝選舉用人制度述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月,頁58-65。\n33、薛菁,〈論魏晉南北朝刑法原則儒家化特徵〉,《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頁89-94。\n34、汪世榮,許光縣,〈北齊法治的異化及其當代啟示〉,《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1月,頁25-28,33。\n35、祁志祥,〈試論劉晝的美學思想〉,《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7期,2005年7月,頁12-16。\n36、王新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忠孝之辨與避諱〉,《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5月,頁108-110。\n37、燕國材,〈劉晝的教育心理思想〉,《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5年3月,頁26-32。\n38、任榮,〈北齊漢族文人心態初探〉,《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月,頁73-76。\n39、戴璉璋,〈從〈樂記〉探討儒家樂論〉,《中國文哲通訊》,2004年12月,頁37-48。\n40、李海林,〈淺談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之差異〉,《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6月,頁149-150。\n41、金仁義,〈南朝國婚的門第觀和人物觀〉,《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7月,頁43-36。\n42、王旭東,〈門閥士族的婚姻習俗與門閥制度的盛衰〉,《中州學刊》,2004年5月,頁85-87。\n43、吳瑞銀,〈王充《論衡》所論及之人才問題析探〉,《東方人文學誌》,2004年3月,頁1-20。\n44、盧麗瓊,〈淺談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教育的興盛〉,《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年第2期,頁19-21。\n45、鄭曉霞,〈試談察舉制在唐代選舉中的影響〉,《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6月,頁34-37。\n46、陳啟聖,〈「必然性/或然性」與「自然命定論/宿命論」--從當代對王充的批評談起〉,《鵝湖》,2003年1月,頁48-58。\n47、李萬生,〈論東魏北齊的積極進取—兼論東魏北齊歷史的一種分期法〉,《史學月刊》,2003年第1期,頁22-27。\n48、譚家健,〈《劉子新論》新論〉,《長沙電力學報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2002年5月,頁74-77,80。\n49、林苗,〈論〈樂記〉之樂以成德之教:當代新儒學的詮釋〉,《鵝湖》,2002年5月,頁12-23。\n50、黃志盛,〈《人物志》的人才思想淵源探賾〉,《國立高雄海院學報》,2001年12月,頁103-129。\n51、黃金榔,〈從漢末人物品鑑至魏正始玄學之轉向論劉劭《人物志》人才學思想〉,《嘉南學報》,2001年11月,頁341-351。\n52、楊明照,〈《增訂劉子校注》前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100-102。\n53、吉定,〈北齊文學興盛及其原因初探〉,《南通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月,頁34-38。\n54、趙向群,翟桂金,〈北齊食干制度新探〉,《西北師大學報》,2001年1月,頁1-6。\n55、趙生群,陳靜,〈試論九品中正制的發展與蛻變〉,《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11月,頁189-193。\n56、任朝霞,〈《劉子校釋》簡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5期,頁59-61。\n57、程有為,〈《劉子》人才思想初探〉,《許昌師專學報》第19卷第4期,2000年第4期,頁59-63。\n58、劉廷林,〈試論北魏、北齊和北周的賦役制度〉,《滁州師專學報》,2000年3月,頁29-30。\n59、朱清如,〈評劉知幾論《北齊書》〉,《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11月,頁48-50。\n60、陳昭銘,〈《荀子‧樂論》論樂試論〉,《中國文化月刊》,1999年10月,頁89-104。\n61、李政林,〈《劉子》作者為劉勰之說商榷〉,《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0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31-134。\n62、李宗薇,〈《禮記‧樂記》之義涵及對人格教育的啟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6月,頁33,35-51,53。\n63、邱少平,〈門蔭制度的興衰〉,《益陽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82-85。\n64、林明,〈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及其法律化表現〉,《山東社會科學》,1999年2月,頁67-71。\n65、張銀樹,〈論〈樂記〉所闡述之禮、樂的關係〉,《哲學與文化》,1998年12月,頁1109-1116,1180。\n66、劉仲康,鍾金湯,〈賈思勰與《齊民要術》〉,《科學月刊》,1998年10月,頁856-859。\n67、王保珍,〈王充逢遇論〉,《國魂》,1998年4月,頁79-83。\n68、曾漢塘,〈試論王充「氣」的觀念〉,《宗教哲學》,1997年7月,頁101-116。\n69、汪建俊,〈從《劉子》看劉晝融合儒、道、法的思想〉,《成大中文學報》,1997年5月,頁331-352。\n70、韓玉蘭,〈《劉子》與《顏氏家訓》比較〉,《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頁115-116,續接114。\n71、喬偉,〈論魏晉南北朝法律思想的沿革及其特點〉,《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頁1-13。\n72、馬良懷,胡秋銀,〈《漢-唐門蔭制度研究》評介〉,《鄉潭師院學報》,1996年第2期,頁82-83。\n73、馬萬明,〈中國古代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歷史月刊》,1995年10月,頁84-89。\n74、烏廷玉,〈兩晉南北朝士族門閥的特性〉,《史學集刊》,1995年第1期,頁26-33。\n75、黃永年,〈論北齊的文化〉,《陜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12月,頁30-34。\n76、李克玉,〈論門閥制度的覆滅〉,《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6月,頁51-54。\n77、李軍,〈魏晉南北朝儒學教育理論的復興與發展-劉晝《劉子》教育思想初探〉,《孔孟學報》,1994年3月,頁153-181。\n78、許建平,〈《殘類書》所引《劉子》殘卷考略〉,《浙江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頁89-92。\n79、孔毅,〈東魏北齊的文士及其命運〉,《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頁8-11。\n80、蔣義斌,〈〈樂記〉的禮樂合論〉,《簡牘學報》,1992年3月,頁135-168。\n81、許建平,〈敦煌遺書《劉子》殘卷校證補〉,《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頁40-45。\n82、衣尚飛,王成,〈試論《劉子》的人才思想〉,《理論學刊》,1991年第6期,頁50-52。\n83、陽曉儒,〈劉晝美學思想述評〉,《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頁57-60。\n84、程天祜,〈《劉子》作者新證——從〈惜時〉篇看《劉子》的作者〉,《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0年06期,頁61-66。\n85、曹道衡,〈關于《劉子》的作者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0年2期,頁77-80。\n86、許建平,〈敦煌遺書《劉子》殘卷校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1989年10月,頁119-125。\n87、傅亞庶,〈《劉子》的思想及史料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9年第6期,頁1-4。\n88、林其錟,陳鳳金,〈五卷本《劉子》和日本古代學者的論述〉,《文獻》,1989年04期,頁269-272。\n89、許建平,〈敦煌本《劉子》殘卷舉善〉,《敦煌研究》,1989年03期,頁74-79。\n90、張辰,曹俊英,〈劉晝文藝觀初探〉,《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頁19-26。\n91、李隆獻,〈《劉子》作者問題再探〉,《台大中文學報》,1988年11月,頁305-340。\n92、方介,〈論劉晝的儒道之學〉,《孔孟學報》,1988年9月,頁173-204。\n93、賀恆仁,〈王充的胎教思想〉,《中華易學》,1988年7月,頁63-66。\n94、賀恆仁,〈王充的胎教思想〉,《中華易學》,1988年6月,頁63-65。\n95、賀恆仁,〈王充的胎教思想〉,《中華易學》,1988年5月,頁61-65。\n96、顧廷龍,〈《敦煌遺書劉子殘卷集錄》序〉,《文獻》,1988年03期,頁230-231。\n97、朱海風,〈《劉子》論領導者用人之道擷英〉,《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2期,頁70-73。\n98、林其錟,陳鳳金,〈《劉子》思想初探〉,《文史哲》,1987年第6期,頁42-45。\n99、戴卓英,〈《人物志》淺論﹝劉劭著﹞〉,《中國工商學報》,1987年5月,頁5-16。\n100、程天祜,〈《劉子》作者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6期,頁84-88。\n101、林其錟,陳鳳金,〈《劉子》“影宋抄本”辨正〉,《文獻》,1986年3期,頁169-173。\n102、林其錟,〈“適才”和“均任”是用人之道的主要內容——《劉子》用人思想初探〉,《蘭州學刊》,1986年第3期,頁45-51。\n103、李山,〈介紹劉勰著《劉子》的集大成校本〉,《文獻》,1986年02期,頁276-278。\n104、林其錟,〈《劉子》人才管理思想初探〉,《上海經濟研究》,1986年01期,頁50-53。\n105、林其錟,陳鳳金,〈《劉子》兩鈔本考索〉,《文獻》,1985年03期,頁181-190。\n106、王淑榮,〈論《禮記‧樂記》篇的教育功能〉,《國民教育》,1985年3月,頁16-17。\n107、郭有譎,〈評劉劭的《人物志》〉,《訓育研究》,1985年3月,頁28-29。\n108、李建釗,〈《劉子新論》的正名邏輯思想〉,《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頁103-107。\n109、林其錟,陳鳳金,〈〈一種未被著錄的《劉子》敦煌殘卷附校記〉勘誤表〉,《敦煌學輯刊》,1985年02期,頁131-132。\n110、郭有譎,〈評劉劭的《人物志》〉,《訓育研究》,1984年12月,頁23-25。\n111、方介,〈《劉子‧正賞》篇與《文心‧知音》篇的比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4年9月,頁62-67。\n112、張蓓蓓,〈傅奕《高識傳》所述排佛人物考略〉,《國立編譯館館刊》13卷1期,1984年6月,頁231-258。\n113、皮朝綱,詹杭倫,〈試論劉晝的美學思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頁95-102。\n114、林其錟,陳鳳金,〈一種未被著錄的《劉子》敦煌殘卷附校記〉,《敦煌學輯刊》,1984年02期,頁53-70。\n115、黃鐘,〈莫把“劉子”當劉勰——何天行《楚辭新考》謬誤一例〉,《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頁43。\n116、田鳳臺,〈王充之宿命與人性論〉,《孔孟月刊》,1983年10月,頁48-56。\n117、田宗堯,〈王充對漢代迷信思想的駁斥〉,《中國書目季刊》,1981年6月,頁54-82。\n118、王玉齡,〈談孔子言樂與《荀子》的〈樂論〉〉,《慧炬》,1981年3月,頁29-34。\n119、周紹賢,〈《荀子》之〈樂論〉〉,《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1980年6月,頁103-108。\n120、顏承繁,〈《人物志》在人性學上之價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79年6月,頁541-604。\n121、林麗真,〈讀《人物志》〉,《中國書目季刊》,1975年9月,頁25-53。\n122、林長眉,〈《劉子》引用《莊子》考〉,《中國書目季刊》,1974年6月,頁57-63。\n123、薩孟武,〈論〈樂記〉〉,《食貨月刊》,1975年3月,頁531-543。\n124、王叔岷,〈《劉子集證》續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上)》,1968年10月,頁155-214。\n125、張嚴,〈《劉子》55篇作者辨正〉,《大陸雜誌》,1963年7月15日,頁29-3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3912009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901.pdf254.5 kBAdobe PDF2View/Open
200902.pdf176.37 kBAdobe PDF2View/Open
200903.pdf1.73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