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311
題名: 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及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inciple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 and Teachers’ Innovative Teaching in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s.
作者: 黃中良
貢獻者: 秦夢群
黃中良
關鍵詞: 校長教學領導
學校組織變革
教師創新教學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6-Aug-2014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及教師創新教學之現況與關係,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及教師創新教學之調查問卷」作為蒐集資料之工具,以臺灣北區五個縣市之公立高中教師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計有431份。依據問卷填答結果,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等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n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n一、公立高中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情況良好,其中以「提昇教學知能」之知覺\n度最佳。\n二、公立高中教師知覺學校組織變革情況良好,其中以「技術設備更新」之知覺\n 度最高。\n三、公立高中教師創新教學情況良好,其中以「教學資源」創新程度最高。\n四、公立高中的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創新教學有正向相關性。\n五、公立高中的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能有效預測學校教師創新教學實施\n 程度。\n 最後,根據結論提出相關建議,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公立高中校長與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n\n\n\n關鍵字: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教師創新教學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n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毛連塭(1998)。創造思考和學校教育。台北市:教育局。\n王家瑞(2008)。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史美奐(2003)。國中教師創新教學專業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江羽慈(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n吳定(1998)。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市:天一。\n吳思華(2005)。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天下雜誌,2005(9),40。\n\n吳清山(2003)。當前學校組織變革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3,\n 4-16。\n吳清山(2011)。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n吳清山、林天祐(1997)。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8,62。\n吳雪華(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吳靖國 (2003)。創新教學如何可能?-從「創造」意涵的哲學思維談起。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49-80。台北市:師大書苑。\n呂淑屏(2003)。國民小學運用知識管理推動教學創新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宋秋儀譯(2006)。組織領導學。台北市:華泰。\n李玉林(2001)。桃園縣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角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n 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李安明(1999)。「為教學而行政」的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實務。教\n 育政策論壇,2 (2),158-203。\n李咏吟(1995)。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n李明堂(2006)。學校組織變革歷程及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李雲漳 (2002)。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李新寶 (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杜岐旺 (2001)。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林志勇(2005)。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林秀湖(2006)。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 (2000)。教育組織行為。台北市:揚智。\n林家蓉(2005)。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林筱瑩(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台北市:五南。\n秦夢群(2011)。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n馬世驊(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高苙騰(2010)。桃園縣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高強華(2002)。論主題統整與創新教學設計。臺灣教育,614,9-15。\n高惠玲(2007)。高職資訊科專業實習課程應用LegoMindstorms創新教學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n郝靜宜(2008)。國立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n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台北市:學富。\n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n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n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張德銳(1994)。變中求勝:論教育組織革新。國立編譯館館刊,23(2),235-267。\n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曹玉福(2007)。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n梁雅雯(2005)。跨組織創新研發社群發展之探討-以中部精密機械創新研發社群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莊素玉等(2000)。創新管理-明日企業生存米糧。台北市:天下遠見。\n郭碧濤(2001)。以熊彼得理論觀點探討企業創新活動之研究-以生物科技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n陳美言(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n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n傅美慧(2007)。從聯結理論探討創造性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游家政(2003)。創新教學方案的設計與評鑑-以統整主題單元為例。\n 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179-209。\n 台北市:師大書苑。\n溫明麗(2008)。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n曾增福(2003)。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黃秀霞(2012)。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黃昱碩(2007)。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課程發展委員\n 會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 ,未出版,新竹市。\n黃雅琪(200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n 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楊振昇(1999)。我國國小校長從事教學領導概況及其因應策略之分析\n 研究。暨大學報,3(1),183-236。\n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市:開明。\n趙佳芬(200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教學創新之研究。國立\n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n趙廣林(1996)。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n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n歐曉玟(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n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劉麗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蔡秀媛(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n 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蔡培村(1995)。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畫分可行之研究。教育研\n 究資訊,3(4),54-72。\n蔡清田(2012)。素養:課程改革的DNA。台北市:高等教育。\n談松華(2000)。教育創新的時代內涵。中國教育學刊,6,頁1-5。\n鄭玉美(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n魯先華(1994)。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盧中原(2005)。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賴士葆(1996)。商學總論。台北市:麥田。\n鮑世青(2001)。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所為知覺度\n 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顏士程(2006)。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n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n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羅綸新(2003)。創造力與創意教學活動之探討與實務。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n\n\n\n\n\n貳、西文部分\nBerg, R & Sleegers P.(1996).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Secondary Schools:A Qualit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9(2),201-213.\nCopland, M. A. (2003). Leadership of inquiry: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capacity for school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5( 4),375-396.\nCraft, A.(2005). Creativity in schools: Tensions and dilemmas. NY: Routledge.\nDaresh,J.C.(1991).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proactive administrative\n process. Theory into Practice,30(2),109-112\nDe Bevoise, W. (1984).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principal as\n instructional lea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41(5),14-20.\nDwyer, D. C.(1984). The Search for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Routines\n and subtleties in the principals’role. Educational Leadership,41(5),\n 32-37.\nEdmonds, R. R.(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n Leadership,37(1),15-24.\nFullen, M.(1982).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Y.\nFisher, J.B., & Schumaker, J.B. (1995). Searching for validated inclusivepractic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8(4), 1-20.\nHall, G. E.(1992). The local educational change proces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8),877-904.\nHallinger, P.(1992). The evolving role of American principals: Formmanagerial to instructional to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0(3), 35-48.\nHanson, E. M. (200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llyn and Bacon.\nLitchfield, D. (1996). If you want me to be an instructional leader, just tell me whatan instructional leader doe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63(1), 202-205.\nOwens, R. G. & Steinhoff C. R. (1976). Administering change in schools.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tice-Hall.\nOwens, R. G.(1998). Organizational change. NJ: Printice-Hall.\nPantelides, J. R. (1991).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pecific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elementary principal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il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nReitzug, U. C.(1997). Images of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From super-vision to collaborative inquiry.Journal of Curriculem and Supervision. 12(4),324-343.\nRobbins, S. P.(2004). Organizatioal behavior(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intice-Hall.\nRogers, E. 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4th ed.).NY: Free Press.\nSheppard , L. B. (199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the school principal and selected school-level characteristic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0911004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1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401.pdf2.0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