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286
題名: 動態友誼網絡圖在班級團體輔導上的應用
An application of dynamic friendship network to class group counseling
作者: 陳文崎
貢獻者: 宋傳欽
陳文崎
關鍵詞: 動態友誼網絡圖
班級團體輔導
密度
小團體
中心度
自助抽樣標樣誤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3-Feb-2015
摘要: 本研究以某國中之某一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藉由長時間觀察班級友誼動態網絡圖之變化,來了解班級內同學之間的互動和交友情形。\n 在研究方法上,兼採量化與質化研究。量化部分,本研究採用自製問卷,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共計進行九次問卷,將問卷以NETDRAW軟體製成動態網絡圖,並以UCINET軟體做資料分析及密度檢定,比較各次問卷之間的友誼網絡密度,是否會受到學校內活動或其他特殊事件的影響;質化部分,配合量化分析結果,以教師觀察、訪談、校園活動事件觀點,分析友誼網絡變化的可能原因,期能成為教師在班級團體輔導上的參考。\n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的結論如下:\n一、班級內友誼動態網絡圖可幫助導師掌握同學交友情形。\n二、學生的友誼網絡及網絡密度可能會受到校內活動或特殊事件而改變。\n三、班級內的同儕團體中,男生可分為大團體、小團體,而女生可分為活躍主導團體、非主流團體、內向團體和邊際團體。\n四、班級內同儕團體間的互動情形是:女生的界線明顯,互動不多;男生界線不明顯,互動頻繁。\n五、男女生的友誼網絡密度不同,其中原因可能是對「朋友」定義的認知差異。\n六、導師對於班級內受排擠同學,若未及時處理,則不易立即改變被排擠的現象。\n綜合以上,本研究提出的建議如下:\n一、未來的研究者,可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並以量化和質化研究並用之方式進行。\n二、導師應即時給予被孤立者協助。\n三、可透過不同的分組策略,增加班級內彼此不熟悉同學的互動。\n四、導師可透過問卷,掌握學生的交友狀況。\n五、學校可以開設交友相關課程,讓青少年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nSnijders, T.A.B., Borgatti, S.P.(1999). Non-Parametric Standard Errors and Tests for Network Statistics. Connections, 22(2), 61-70.\n中文部分\n方德隆(1998)。國民中小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模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9,187-205。\n王元珊(2004)。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教師知識分享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論文。\n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n何怡芳(2008)。應用社會網絡理論於國際企業內部知識分享網絡國際企業外部知識流網絡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論文。\n吳思怡(2010)。社會網絡及社會交換對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社會認知理論觀點。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論文。\n吳素倩(1986)。班級團體之社會學考察—以高中生之人際關係為例。輔導學誌,18,378-404。\n吳齊殷、李文傑(2001)。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長期追蹤研究。青少年生命歷程與生活調適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n周玉真(2003)。社區諮商個案應用社會網絡之經驗分析。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4,107-138。\n周淑娟(1998)。國小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煥臣(1973)。班級團體之同儕關係研究。嘉義師專學報,4,183-206。\n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n時容華(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明鏡出版社。\n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未出版。\n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良弼(2011)。社會網絡資料分析結合地理位置服務之研究與應用:以產品推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國科會研究計畫。\n陳德嫺(2007)。青少年同儕影響力之理論探討。諮商與輔導,282,2-5。\n黃惠貞(1999)。國民中學學生的社會計量地位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n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n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2002)。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絡位置與吸菸行為的關係。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1,164-172。\n楊濟(2013)。高校班級凝聚力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國電子科技大學論文。\n葉昌憲(2011)。心臟外科醫師知識分享網絡之結構分析:社會網絡方法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論文。\n榮泰生(2013)。UCINET在社會網絡分析(SNA)之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劉明松(1997)。師生互動模式探討及其對突破現階段國中班級經營困境之啟示。教育資料文摘,40:6,136-152。\n劉軍(2004)。社會網絡分析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賴威岑(2005)。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0506,159-195。\n賴柏榕(2010)。拓展人際網絡之手機應用程式設計研究-moFriends。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論文。\n謝文智(2008)。從家將團青少年與其偏差行為看現行青少年政策—以參與新竹市香山地區家將團青少年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論文。\n謝雨生、吳齊殷、李文傑(2006)。青少年網絡特性、互動結構與友誼動態。台灣社會學,11,175-236。\n蘇怡芬(1996)。團體動力學及其在班級教學上的應用。高市文教,57,53-5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應用數學系數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8972015
1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97201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5101.pdf3.7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