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235
題名: 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性研究
Intertextuality study of Eileen Chang`s novels and adaptation films
作者: 呂婉鈴
Lu, Wan Ling
貢獻者: 楊昌年
呂婉鈴
Lu, Wan Ling
關鍵詞: 張愛玲
小說
電影
互文性研究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3-Aug-2015
摘要: 第一章「緒論」。概述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與理論等。\n 第二章「張愛玲與小說的電影化手法」。內容分析張愛玲的電影啟蒙與影評時期、小說的戲劇改編、電影劇本創作,以及小說的創作歷程,接著分析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手法,包含:細膩精緻的特寫鏡頭、戲如人生的場景構圖,幽暗蒼涼的燈光影調、艷異素樸的人生色彩、別出心裁的音效、豐富多元的蒙太奇等,藉由小說所使用的不同電影化手法,分析張愛玲如何穿梭於文字光影之間,放映一幕幕引人入勝的「紙上映畫」。\n 第三章到第五章為「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分析(一)至(三)」。以三個章節的篇幅,藉由「互文」理論,透過文本與影像的比較,闡述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之間的差異。依照電影映期的先後,第三章分析〈傾城之戀〉、《怨女》(包含〈金鎖記〉)與改編電影;第四章分析〈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與改編電影;第五章獨立分析〈色,戒〉與改編電影。各章探討包括小說與改編電影的創作歷程、敘事觀點、主題呈現、情節更動與增添、文本的挪用與拼貼、歷史的淡入與淡出、人物性格與描寫、演員詮釋、場景安排與佈置、意象增添與使用、電影手法的運用……等,分析並比較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性。\n 張愛玲最擅長於人物、場景的描摩,對於人物的形象、心理、周遭環境場景的描繪都十分細膩而深刻,小說經常出現許多不同的意象或隱喻,張氏更擅長以各種電影化手法,自由出入於文字之間,使得她的小說充滿「畫面感」,這也是她的小說屢屢被改編成電影的主要原因。因此,文學與電影的跨領域融合,在張愛玲小說中被充分實踐,但這往往也是導演將文字轉化為影像時,最難突破的「張愛玲魔咒」。\n 第六章「結論」。總結整體的研究,標舉張愛玲作品在互文作用方面特殊的成就,並提供後續研究者前瞻性的建議,以及在此研究的基礎上還可以再深入探討的內涵,期望開拓張愛玲研究更寬廣的視野。
參考文獻: 一、專著\n(一)張愛玲作品\n1.張愛玲,《傾城之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2.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3.張愛玲,《色,戒》,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4.張愛玲,《半生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5.張愛玲,《怨女》,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6.張愛玲,《小團圓》,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n7.張愛玲,《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8.張愛玲,《惘然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9.張愛玲,《對照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10.張愛玲,《沉香》,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n(二)其他研究專著\n1.于青,《張愛玲傳》,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n2.水晶,《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n3.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2004年。\n4.水晶,《蘇打水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79年。\n5.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n6.王璦玲等,《《色│戒》:歷史、敘事與電影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2008年。\n7.司馬新、徐斯,《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n8.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n9.李歐梵,《睇色,戒》,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n10.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n11.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n12.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n13.周芬伶,《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出版公司,1999年。\n14.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n15.林幸謙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n16.林幸謙編,《張愛玲文學‧電影‧舞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n17.金永兵,《當代文學理論範疇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18.胡蘭成,《今生今世》,台北:遠景出版社,2004年。\n19.香港臨時市政局編,《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1998年。\n20.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n21.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公司,1991年。\n22.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3年。\n23.張子靜、季季,《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5年。\n24.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n25.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張愛玲私語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n26.符立中,《上海神話:張愛玲與白先勇圖鑑》,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9年。\n27.陳子善、羅崗編,《重讀張愛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n28.須文蔚,《臺灣數位文學論》,台北:二魚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n29.楊師昌年,《張愛玲小說評析──百年僅見一星明》,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3年。\n30.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n31.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n32.劉紀蕙,《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判》,台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n33.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書局出版公司,1994年。\n34.劉紹銘、粱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n35.潘國靈,〈文學與電影──《傾城之戀》小說與電影對讀〉,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2012年。\n36.蔡登山,《色戒愛玲》,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7年。\n37.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n38.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年。\n39.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n40.盧瑋鑾、熊志琴編,《文學與影像比讀》,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n41.羅婷,《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2年。\n42.嚴紀華,《看張‧張看──參差對照張愛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年。\n43.蘇友貞,《禁錮在德黑蘭的羅麗塔》,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6年。\n44.蘇偉貞編選,《張愛玲的世界續編》,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年。\n(三)電影專著\n1.Bernard F. Dick著,邱啟明譯,《電影概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7年。\n2.Christan Metz著,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n3.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n4.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克莉絲汀‧湯普遜(Kristin Thompson) 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2008年。\n5.井迎兆,《電影剪接美學──說的藝術》,台北:三民書局出版公司,2006 年。\n6.白睿文(Michael Berry),《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城邦文化公司,2007年。\n7.李道明編,《一個電影作家的誕生──但漢章紀念文集》,台北:電影資料館,1991年。\n8.李達翰,《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n9.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著,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n10.張健主編,《影視藝術欣賞》,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10年。\n11.張美君編,《關錦鵬的光影記憶》,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n12.張靚蓓編著,《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n13.普多夫金(V.I.Pudovkin)著,劉森堯譯,《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1年。\n14.路易斯‧吉奈堤(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1年。\n15.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編著,《電影藝術》,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n16.劉現成編,《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1年。\n17.墨娃、付會敏,《閱讀李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n18.鄭國恩,《影視攝影構圖學》,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n19.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3年。\n20.鄺保威編,《許鞍華說許鞍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n\n二、學術論文\n(一)期刊論文\n1.王曉玲,〈《半生緣》小說與電影之比較〉,《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9卷第2期,2007年,頁72-74。\n2.甘小二,〈語言的輾轉──《紅玫瑰與白玫瑰》:從張愛玲到關錦鵬〉,《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第1期,1997年,頁95-105。\n3.余斌,〈〈色,戒〉考〉,《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頁60-68。\n4.宋秀怡,〈惘然下的惘惘威脅──張愛玲短篇小說〈色,戒〉解讀〉,《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79-200。\n5.辛金順,〈文本、影像與女性符號的再複製──論張愛玲的小說電影〉,《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2004年6月,頁41-59。 \n6.周潞鷺,〈無法迴避的十四年──試論張愛玲小說《半生緣》的影視改編〉,《名作欣賞》第6期,2009年3月,頁138-141。\n7. 林奕華,〈我的張愛玲解讀〉,《中國新聞周刊》第37期,2007年10月,頁72-74。\n8.林容萱,〈李安看張愛玲──《色│戒》說〈色,戒〉〉,《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6期,2009年,7月,頁109+111-134。\n9.洪英雪,〈閱讀影像──論電影《半生緣》的影像美學〉,《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年8月,頁115-144。 \n10.袁瓊瓊,〈女性作家座談系列──袁瓊瓊座談會〉,《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創刊號,淡江大學女性研究室,2000年3月15日,頁7-8。\n11.馬靄媛,〈宋淇是〈色,戒〉的共同創作者?:張愛玲〈色,戒〉易稿二十載秘辛曝光〉,《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8期,2008年4月,頁76-90。\n12.張嘉惠,〈《半生緣》之美感觀照〉,《高雄師大學報》第23期,2007年,頁109-129。\n13.符立中,〈間諜圈,電影圈:宋淇和楊德昌的〈色,戒〉故事〉,《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號,頁57-59。\n14.莊宜文,〈文學/影像的合謀與拮抗──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69-100。\n15.郭玉雯,〈〈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2006年11月,頁151-182。\n16.郭玉雯,〈張愛玲〈色,戒〉探析──兼及相關之歷史記載與李安的改編電影〉,《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4期,2007年11月,頁41-76。\n17.曾偉禎,〈如藕絲般相連──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距離〉,《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頁34-36。 \n18.黃文車,〈從張愛玲到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小說與電影的對讀〉,《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6年,頁201-219。 \n19.黃海鯤,〈《色‧戒》外景現場解祕〉,《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頁52-56。\n20.黃海鯤,〈李安風格:《色‧戒》的美術設計〉,《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頁46-50。\n21.楊若云,〈許鞍華:我對改編有很大的戒心〉,《MOVIE》,2011年9月,頁57。\n22.廖美娟、連蕙晴,〈攝影機與鋼筆的對話──談〈紅玫瑰與白玫瑰〉與《海上花》小說文本與改編電影間的關係〉,《東之皇華: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系刊》第1期,1999年,5月,頁32-47。 \n23.黎肖嫻,〈《半生緣》的世界觀:許鞍華訪談錄〉,《書城》第6期,1998年6月),頁8。\n24.蘇偉偵,〈上海‧1947‧張愛玲電影緣起──間談《不了情》、《太太萬歲》劇本的人生參照〉,《中外文學》第37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39-180。\n25.鑄秦,〈《色‧戒》風韻:訪攝影師普瑞托〉,《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頁38-45。\n26.鑄秦,〈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談《色‧戒》〉,《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卷第12期,2007年8月,頁25-36。\n(二)學位論文\n1.田威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n2.余韻柔,《顯學外另一章──張愛玲電影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n3.林沛蓁,《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中央大學中文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n4.紀婉清,《張愛玲《傳奇》之「奇」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n5.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n6.郭恩瑾,《張愛玲〈色,戒〉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n7.郭瑜林,《張愛玲及其小說《怨女》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n8.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台灣的接受現象》,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n9.黃方琪,《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n10.黃愛玲,《李碧華小說《霸王別姬》與影視戲劇的互文性研究》,東華大學華文所碩士論文,2013年。\n11.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 \n12.龐淑娟,《張腔散文系譜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n\n三、電影資料\n1.許鞍華,《傾城之戀》,香港:邵氏電影公司,1984年。\n2.但漢章,《怨女》,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88年\n3.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香港:嘉禾電影公司,1994年。\n4.許鞍華,《半生緣》,香港:嘉禾電影公司,1997年。\n5.李安,《色│戒》,台北:海上影業公司,美國:焦點影業公司,2007年。\n\n四、網路資料\n1.〈梅艷芳:我不漂亮〉《中國銀幕雜誌》, \n www.anitamuinet.com/anitainterview/039.htm\n2. 藍祖蔚,〈李安色戒:攀越張愛玲〉,\n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7/09/post-295.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7912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1202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2201.pdf2.4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