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887
題名: 中俄革命理論與策略之比較研究 : 孫中山先生對俄國革命之評析
作者: 唐玉禮
貢獻者: 蔣永敬
三民主義研究所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7-Mar-2016
摘要: 論文提要\n  吾人從中山先生有關著述中,可以發現他在民國十年以後,多次論及俄國革命的經過與成果,並相當贊許俄國革命的成就;十二年底,並「以俄為師」,進行國民黨全面的改組;十三年演講三民主義時,則對馬克思主義作了嚴厲而深入的批評。乍看之下,會以為中山先生有關俄國革命的言論相互矛盾,但筆者認為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其時空因素。因此,本論文從時代環境,利用歷史研究法探討這個問題。\n  由於中山先生嘗言俄國革命也完成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亦是一種三民主義的革命;並在十三年參考俄國模式改組國民黨。所以,本論文是從理論─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與革命策略兩大部分作一探討。\n  在民族主義方面,中山先生所論及俄國革命的,主要在強調它打倒強權的一面。因此,在第二章是以民族主義的國際意義為中心,說明中山先生追求國家獨立自主與民族平等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演進。而俄國雖否定民族主義,但他們仍利用民族主義在亞非地區掀起反帝的民族解放運動。所以,在本章最後,以反帝政策為重點,說明中山先生之公開主張反帝國主義,是有受蘇俄的影響,但中山先生所謂的反帝並不全等於蘇俄的反帝。\n  在民權主義方面,中山先生很注意俄共一黨專政的成效,並以這點來強化自己提出的訓政主張。所以,在第三章是以訓政主張為中心,說明中山先生訓政思想的演進。再介紹俄國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作用。本章最後則從過渡性、領導權問題與民主的追求三項對中山先生的訓政與俄共無產階級專政作一比較。可以說,兩者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言,是有著類似之處,但在本質與理想却迥然不同。\n  在民生主義方面,中山先生認為俄國革命完成了社會革命,打破了資本家的專制,求得社會平等。因此,在第四章是以民生主義的社會意義為中心,說明中山先生追求社會平等、全民共享的民生主義思想的演進。再討論俄國對階級鬥爭理論的應用,以及後來俄共對資本主義的妥協。然後對民生主義與階級鬥爭論作一比較。可以說,中山先生贊許馬克思治學的精神與方法嚴謹,但他批評馬克思不過是一病理學家,也不同意共產主義主張的那一套暴力手段。\n  在革命策略上,中山先生一直被黨組織鬆散、宣傳不力、無武力等問題困擾著,他知道問題癥結所在,可是苦無一有效的解決方式。他對內進行多次改組,對外尋求列強的幫助,但沒有人同情他。最後,中山先生不得不接受蘇俄的援助來扭轉所處的革命劣勢。\n  最後,從理論與策略兩大部分探討的結果,中山先生所贊許俄國的,偏重在達成革命的方法上,即其技術層面,除此之外,仍堅持三民主義一向主張的追求民族平等、全民政治與全民共享,造成大同社會的理想,為達此理想,中山先生不斷充實其革命理想,也修正其革命進行方法。晚年時參考俄國模式,是基於現實環境之考慮。在指導革命方向的思考一層,仍是三民主義式的。可以說,是一種因應革命環境改變而產生的結果。
目錄\n第一章 緒論………一\n第二章 從民族主義的觀點評析………七\n第一節 民族主義的國際意義………七\n第二節 俄國革命與世界革命………一四\n第三節 民族主義與民族平等………二〇\n第三章 從民權主義的觀點評析………三五\n第一節 民權主義的訓政意義………三六\n第二節 俄國革命與階級專政………四四\n第三節 民權主義與全民政治………五二\n第四章 從民生主義的觀點評析………六九\n第一節 民生主義的社會意義………七〇\n第二節 俄國革命與階級鬥爭………七七\n第三節 民生主義與全民共享………八三\n第五章 從革命策略的觀點評析………一〇三\n第一節 組織方面………一〇四\n第二節 宣傳方面………一一五\n第三節 武力方面………一二一\n第六章 結論………一四三\n參考書目………一四七
關聯: 碩士
畢業學年度:7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596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