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40
題名: 華語班外籍生對華語中心滿意度調查:以中部四所大學華語中心為例
Surveying Sense of Satisfac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Mandarin Chinese Centers:Examples From Four University-Affiliated Language Centers in Central Taiwan
作者: 趙恩妮
Chao, En Ni
貢獻者: 張玉玲
Chang, Yu Ling
趙恩妮
Chao, En Ni
關鍵詞: 華語中心
華語中心行政
期望值
滿意度
服務品質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1-Apr-2016
摘要: 在台灣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在今年已超過一萬五千人 。世界各國學生來台除了希望能夠在華語課程精進語言以外,更希望透過與母語人士接觸,及浸淫在中華文化下,使學習能夠更加貼近。華語中心是外籍學生對外的重要窗口,而華語中心裡的行政人員便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處理語言課程相關事務之外,也帶領學生參與課外的活動,其中包含與學生大量與密切的互動。外籍學生在目的語環境中生活,除了課堂上接觸華語,生活也與華語息息相關。截至2013年全台灣已有三十四所教育部有案登記之大學附設華語中心 ,本研究認為具有優良服務品質的華語中心才能達到外籍生就讀前的期望,外籍學生對於華語中心行政人員之滿意度影響亦其續讀意願。本研究擬針對台灣中部四所大學附設華語中心進行問卷調查。再以統計方式檢測外籍學生對華語中心行政人員的滿意度,本研究期結果能成為外籍學生在挑選學校時的參考之一,也讓大眾了解外籍學生對華語中心的看法,除此之外,也更重視華語中心行政人員之價值。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韻齡(1999)。華語⽂文教學理念在教學組織中的傳遞與實踐—⼀所私立華語中心\n的個案研究。台北。\n施俊名、吳惠萍、林繡娟(2005)。華語教學中心招⽣⾏銷策略之研究。︒。2005二十⼀世紀華語文中心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n\n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學習實務: 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 知城數位 科技。︒。\n劉宗哲(2006) 。︒。⼤學形象與服務品質對學⽣滿意度之影響:以東吳⼤學商學院為例。︒。台北,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五⼗⼆期。第213-234⾴\n李曉琪 (2006)。對外漢語⽂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n 陳奕容(2006)。︒。理智與情感:東南亞華裔學⽣生來華留學動機解讀。廈⾨:海外華文教育,第三期。\n宋如瑜(2006)。實踐導向的華語⽂教育研究。台灣:秀威資訊。\n江惜美(2007)。︒。華語教學的現況與省思。多元⽂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北。\n 余智娟(2007)。臺灣華語⽂教師教學評量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n 張⼏文(2008)。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n李坤珊 (2008)。留學⽣生在華漢語教育初探──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北京: 北京⼤學出版社。\n馬藹萱(2008)。教育部大學校院招收外籍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研究計畫。 周祝瑛(2011)。台灣地區國際學生調查研究。世界教育信息(北京),289(24),41-47。 \n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第14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教育部統計處(2011)。⼤大專校院國際學⽣生⼈人數統計。2011年6⽉月8⽇日 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760\n湯琳翔、王千文(2011) 國⽴政治大學服務品質提升之滿意度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校務發展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信世昌、李希奇、方淑華、李郡庭、林姵君(2011)。臺灣華語教師之教學環境及 滿意度調查:十年來之變化發展分析。台北。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3 卷 2 期, P1 - 32。\n陳素櫻(2012)。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化霸權觀點。︒。台南: 華一社會⼈人⽂文學報。第111-125⾴頁 \n吳婉真、蕭偉智(2012)教育,服務業?志業?從班費故事談起。台北: 新北市教 育季刊。第五期。\n邱凡芸、孫劍秋(2014)。 臺灣各⼤大學華語⽂文教學機構現況分析與未來發展:以師資論\nLikert, R. (1932). 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rchives of Psychology, 140, 1–55.\nParasuraman, Zeithaml and Berry (1985)"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n, pp. 41-50.\n\nZeithaml, Parasuraman and Berry (1990),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ce - Balanc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nZeithaml,V. A. & Bitner, M. J. (1996).Service marketing. New York, NY: McGraw-Hill.\n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 Prentice-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nLeBlanc, G. and N. Nguyen (1999), “Listening to the customer’s voice: examining perceived service value among business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3, No.4, pp.187-198\nBabbie, E. R. (2007).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nCreswell, J. W. (2009).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Los Angeles: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9161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6100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5101.pdf1.1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