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3565
題名: 中共海軍現代化對美國亞太戰略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the PRC Navy`s Modernization on the US Asia-Pacific Strategy
作者: 王宜弘
貢獻者: 賴岳謙
王宜弘
關鍵詞: 海軍
中共海軍現代化
美國亞太戰略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Apr-2016
摘要: 自1980年代以來,中共海軍展開了現代化工程。美國無疑是亞太地區安全的關鍵性角色,由於中美兩國存在戰略上的衝突,美國藉由駐軍、美日安保形成對中共的圍堵,其中美國海軍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中共海軍現代不乏對此一戰略態勢的回應。綜觀目前中共海軍的現代化發展,將使中共擁有「局部制海權」與「有效核嚇阻」的能力,提高美國介入東亞局勢的風險。對美國的影響包含兩個層面:其一,美國在東亞地區領導與影響能力將會縮小;其二,美國的軍事戰略優勢將受到挑戰。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nAbram N. Shulsky著,高一中譯,嚇阻理論與中共的行為(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nAlfred Thayer Mahan著,奚明遠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0)\nAlfred Thayer Mahan著,楊鎮甲譯,海軍戰略論(台北:軍事譯粹社,1979)\nAndre Beaufre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nAnthony H. Cordesman著,黃淑芬、胡元傑譯,伊拉克戰爭(台北:國防部部辦室,2006)\nColin S. Gray and Roger W. Barnett編,海權與戰略(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nColin S. Gray, Roger W. Barnett編,陳重廉譯,海權與戰略(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nColin S. Gray著,海軍學術月刊譯,海權的影響(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1)\nDavid G. Muller, Jr.著,李長浩譯,中共之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88)\nDuk-Ki Kim著,吳奇達、張台航譯,東北亞海軍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nDipankar Banerjee著,林 敏譯,「美國的亞太安全政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亞太安全譯文專輯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nEvans S. Medeiros著,李柏彥譯,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1)\nJames L. George著,雷天霖譯,一九九0年代的美國海軍(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7)\nJohn B. Hattendorf編,海軍學術月刊社譯,馬漢論海軍戰略(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8)\nJoseph S. Nye, Jr.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nPaul Kennedy著,張春柏、陸乃聖主譯,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nS. G. Gorshkov著,朱成祥譯,國家海權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nSeyom Brown著,李育慈譯,掌控的迷思:美國二十一世紀的軍力與外交政策(台北:國防部,2006)\nThomas C. Schelling著,徐孟豪譯,武備的影響力(台北:國防部,2007)\n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1998)\n巴忠倓主編,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n日本防衛廳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台北:史政編譯室,2005)\n木津 徹編,黃偉傑譯,中國/台灣海軍軍力手冊(台北:星光出版社,2005)\n王立東,國家海上利益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n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海洋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研考會,2006)\n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n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n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n吳純光,太平洋上的較量:當代中國的海洋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n李正中,國際政治學上冊(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n李殿仁編,世界軍事形勢分析:2003~2004(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n沈偉烈、陸俊元編,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n林宗達,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台北:黎明文化,2002)\n林長盛,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n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南海情勢彙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n張序三主編,海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n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n梁月槐主編,外國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戰略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n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臺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n陳偉華,軍事研究方法論(台北:國防大學,2003)\n陳福成,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n陳福成,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n傅夢孜主編,反恐背景下美國全球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n彭光謙、姚有志主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n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n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n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n黃忠成,海軍與國際海洋法(台北:海軍司令部,1996)\n翟文中,台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n劉雪蓮編,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2002)\n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n劉繼賢、徐錫康主編,海洋戰略環境與對策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n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n譚傳毅,現代海軍手冊: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出版社,2000)\n\n\n二、中文期刊論文\nBernard D. Cole,「半世紀後之中共海軍:北京記取之教訓」,Laurie Burkitt、Andrew Scobell、Larry M. Wortzel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nDominic DeScisciolo著,方金龍譯,「赤色神盾」,國防譯粹,第31卷第11期(2004)\nFrank Uhlig, Jr.著,力 寰譯,「海上與來自海上的作戰」,國防譯粹,第30卷第8期(2003)\nGary Roughead, James T. Conway, Thad W. Allen著,高一中譯,「美國二十一世紀海權合作戰略」,國防譯粹,第35卷第4期(2008)\nGeoffrey Till著,方金龍譯,「海軍與世界新秩序」,國防譯粹,第32卷第11期(2005)\nJ. H. Parry, The Discovery of the Sea ();劉繼賢、徐錫康主編,海洋戰略環境與對策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nJames L. George著,雷天霖譯,一九九0年代的美國海軍(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7)\nJames Woolsey著,鈕先鍾譯,「規劃一國海軍之建軍:傳統智慧的危險」,海軍戰略與國家安全(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0)\nJeffery B. Goldman著,林 敏譯,「西方眼中的中共馬漢-劉華清」,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亞太安全譯文彙輯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7)\nJohn Gooch著,「制海:馬漢與柯白」,Colin S. Gray and Roger W. Barnett編,海軍學術月刊社譯,海權與戰略(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nJohn Hill著,方金龍譯,「中共新一代中央軍委會」,國防譯粹,第32卷第4期(2005)\nMichael Pillsbury著,「中共對未來戰爭的看法」,James R. Lilley and David Shambaugh編,翟文中等人譯,共軍的未來\nTom Home著,方金龍譯,「預測中共未來發展的走向」,國防譯粹,第32卷第10期(2005)\nWilfried A. Herrmann著,吳福生譯,「東南亞地區之潛在衝突」,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亞太安全譯文專輯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nWilliam Reitzel著,鈕先鍾譯,「馬漢論海洋使用」,Mitchell M. Simpson Ⅲ編,戰爭、戰略與海權(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4)\n丁樹範,「中共軍事現代化與亞太安全機制」,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7期(1995年)\n王世科、梅林,「中國核潛挺與柴電潛艇的戰力」,全球防衛雜誌,第255期(2005)\n王國興,「依存與摩擦:中美經貿關係的趨勢與前景」,傅夢孜、袁 鵬編,中美戰略關係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以 理,「中共中央軍委會領導調整顯示之意涵」,中共研究,第38卷第10期(2004)\n平可夫,「052C中華神盾導彈驅逐艦的作戰思想和技術」,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月號\n平可夫,「094戰略核潛艦生產狀況公開」,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3月號\n石 剛,「從波斯灣到東亞海盜發展狀況與趨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石田收,「美中關係的展望與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陳永生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n李 偉,「恐怖活動對海上通道安全的威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沈有忠,「中共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n松岡宇直著,宋一之譯,「提升美日安保的實效性」,「美國的亞太安全政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亞太安全譯文專輯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n林君翰,「二十一世紀中共海權之發展」,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10期(2002)\n林長盛、牛銘實,「論中共嚇阻美軍介入台海衝突的軍事準備及其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n林海清,「全球化時代的海權(上)」,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4期(2004)\n施子中,「中共海軍跨世紀建設與發展戰略之研究」,中共研究,第36卷第10期(2002)\n施子中,「中共海軍跨世紀建設與發展戰略之研究」,中共研究,第36卷第10期(2002)\n胡清暉,「中共海軍現代化及其海權戰略的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7期(2002)\n高 穎,「小武器擴散與海上通道安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張文木,「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3期\n張文木,「論中國海權」,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0期\n張雅君,「中共與美、日的亞太海權競爭:潛在衝突與制度性競爭機制」,陳永生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 \n心,1998年)\n張運成著,「能源安全與海上通道」,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郭慰慈,「台海新殺手—深入剖析俄羅斯K級攻擊潛艦」,尖端科技,第144期(1996)\n郭曉兵,「亞太海上軍事合作與軍備競賽」,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n陳一新,「『911』以後中美關係的趨勢與展望」,宋國誠編,二十一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n陳永康、翟文中,「中共海軍現代化對亞太安全之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7期(1999)\n鈕先鍾,「後冷戰時代海權新思維」,林郁方編,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n鈕先鍾,「論馬漢的思想」與「馬漢的著作與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廿一世紀中國海權研討會專集,1991年6月\n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8年)\n楊念祖,「中共海軍現代化兵力建設對台海安全的影響」,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n萬文豪,「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國防雜誌,第19卷第9期(2004)\n葉暉南,「建國以來我國國防戰略的四次重大調整」,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n廖文中,「中共二十一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廖文中編,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n廖文中,「中共躍向遠洋海軍戰略」,中共研究,第28卷第12期(1994)\n翟文中,「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美歐季刊,第14卷第3期(2000)\n趙 炅,「美國海軍在亞洲之角色」,海軍學術月刊,第32卷第1期(1998\n劉一建,「中國未來的海軍建設與海軍戰略」,戰略與管理,1999年5月\n劉中浩,「從浩瀚藍水絲路論中共海洋戰略的發展」,海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4期(2004)\n劉達材,「從馬漢海權思想看海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廿一世紀中國海權研討會專集,1991年6月\n蕭全政,「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2004)\n顧立民,「中國海洋地緣戰略與石油安全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0卷第3期(2009)\n\n三、中文報章雜誌\n“中共首艘航母改裝完工將遠航”,大公報(2001年4月7日),2版\n“美全球戰略部署大規模變更”,中國時報(2001年10月3日),A4版\n“擄掠殺人扔海裡,海盜仍猖獗”,中國時報(2008年5月26日),F1版\n“中國海軍動向,未來三、五年是關鍵”,中國時報(2009年4月2日),A3版\n“中共「反進入」戰略,美積極破解”,中國時報(2011年2月6日),A8版\n“日本海上自衛隊成功發射標三飛彈”,全球防衛雜誌,第280期(2007)\n“英國將減少45型驅逐艦的採購”,全球防衛雜誌,第287期(2008)\n“美巡洋艦曾與2伊朗潛艦短暫對峙”,青年日報(2007年12月3日),5版\n“日新型攻擊潛艦提早建造完成”,青年日報(2007年12月5日),5版\n“印度積極擴充航母,強化遠洋戰力”,青年日報(2007年12月17日),3版\n“委內瑞拉向俄採購三艘基洛級潛艦”,青年日報(2008年2月19日),5版\n“荷蘭軍事現代化發展走向量適質精”,青年日報(2008年2月19日),6版\n“印度積極軍事轉型肆應區域安全威脅”,青年日報(2008年2月26日),6版\n“巴西將與阿根廷聯合研造核潛艦”,青年日報(2008年2月29日),5版\n“南韓海軍擬增建三艘神盾級驅逐艦”,青年日報(2008年3月26日),5版\n“可畏級巡防艦具匿蹤功能”,青年日報(2008年4月28日),6版\n“馬來西亞革新軍備,2010年可望戰力升級”,青年日報(2008年5月13日),6版\n“南韓第三艘214級潛艦下水”,青年日報(2008年6月5日),5版\n“索馬利亞海盜橫行,各國將派兵掃蕩”,青年日報(2008年6月6日),5版\n“法國發表國防白皮書,強調「精兵簡政」”,青年日報(2008年6月18日),5版\n“解析中共亞丁灣護航的戰略意義”,青年日報(2009年2月6日),4版\n“中共積極擴張印度洋武力,競逐海上霸權”,青年日報(2009年4月12日),4版\n“中共北斗衛星計畫,衝擊亞太區域安全”,青年日報(2010年1月25日),2版\n“美報告:10年內中共擬建造6艘航艦”,青年日報(2010年7月29日),2版\n\n四、英文書目\nBooth, Ken, Navies and Foreign Policy(New York: Holmes ﹠Meier Publishers, 1979)\nBuzan, Barry,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Studies: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87)\nCorbett, Sir James, Gunboat Diplomacy, Political Applications of Limited Naval Force(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81)\nCole, Bernard D., The Great Wall at Sea: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1)\nDupuy, Trevor N., Curt Johnson and Grace P. Hayes (eds), Dictionary of Military Terms (New York: The H. Wilson Company, 1986)\nGorshkov, S. G., The Sea Power of State (New York: Pergonman Press, 1979)\nGray, Colin S., Maritime Strategy, Geopolitics, and The Defense of The West (New York: Ramapo Press, 1986)\nGray, Colin S., The Nav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The Use and Value of Strategic Sea Power(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4)\nGrove, Eric, The Future of Sea Power (London: Routledge, 1990)\nHallenbeck, Ralph A., Military Force As an Instrument of U. S. Foreign Policy(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1991)\nModelski, George, Long Cycle in World Politics.(London: Macmillan, 1987)\n\n五、英文期刊論文\nAdmiral, Vice and Dennis McGinn, “Navy Can Secure Access for Joint Force,” National Defense Magazine, August 2001\nNye, Joseph S.,“Strategy for East Asia and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 Defense Issue,Vol.10,No.35(1995)\n\n六、網路資料\n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November 18, 2005), <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57462.Pdf. >\nFederico Bordonaro,「美國為何對中國加入“伽利略”計劃心存不滿?」,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http://www.atchinese.com/index2.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473&Itemid=28&pop=1&…>\n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uly 19, 2005),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l2005/d20050719china.pdf. >\n「俄羅斯海軍戰略方針」,全球防務。<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4-7384.html>\n「胡錦濤強調鍛造適應歷史使命要求的強大人民海軍」,新華網,2006年1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2/27/content_5539079.htm>\n周永旭編譯,「中國094型核潛艦最快明年服役,威脅美國協防台灣能力」,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4/12/03/162-1722381.htm>\n連文榮,《台灣對外貿易依存度之評析》,全球台商e焦點第27期。<http://twbusiness.nat.gov.tw/paper/y05/05/27-221.htm>\n陳昌輝編譯,「大陸加入歐洲衛星導航計畫,解放軍飛彈準確度可能提升」,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5/12/29/11183-1887499.htm>\n陳昌輝編譯,「大陸加入歐洲衛星導航計畫,解放軍飛彈準確度可能提升」,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5/12/29/11183-1887499.htm> \n歐錫富,「中共潛艦作戰能力分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94/9406.pd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02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02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