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
“Contemporary Japan”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作者 徐緯
Hsu, Wei
貢獻者 范銘如
Fan, Ming-Ju
徐緯
Hsu, Wei
關鍵詞 日本形象
當代日本
台灣意識
朱天文
朱天心
孫梓評
張維中
吳繼文
賴香吟
吳明益
Imagination of Japan
Contemporary Japan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Chu Tien-Wen
Chu Tien-Hsin
Sun Tzu-Ping
Chang Wei-Chung
Wu Ji-Wen
Lia Hsiang-Yin
Wu Ming-Yi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4-Mar-2019 21:26:01 (UTC+8)
摘要 在解嚴後日本大眾文化產品在台灣社會的流行,以及台灣主體性論述逐步確立的背景之下,本論文以解嚴後台灣社會中當代日本形象所具備的兩層面意義出發:作為現代性進程的理想形象、發展台灣意識的參照對象。本研究以小說中日本的物質符號及空間再現為討論面向,分析當代日本的文學形象及敘事意義。
本文首先以朱天文作品為例,討論小說中日本的物質符號意義如何從解嚴前的歷史記憶,轉變為八○年代解嚴後具備消費意義的商品形象。其次,以朱天心、孫梓評及張維中等人的作品,討論小說如何在各種想像當代日本的脈絡及文類的敘事需求之下,再現作為消費對象的當代日本。最後,從吳繼文、賴香吟及吳明益的作品中,可見到小說所再現的當代日本,有著與八○年代發展成形的台灣意識之間的連結,同時反映著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解構傾向。而小說作為再現日本的途徑,一方面對應著台灣社會脈絡的轉化,另一方面也呼應台灣小說在文學史發展的軌跡,顯現小說不同於散文或電影的獨特文類性質。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has become pervasive in Taiwan and the discourse of Taiwan’s subjectivity has gradually been constructed since the lifting of Taiwan Martial Law.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sets foot on the dual meaning of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 ideal type of modernization and a referential object for developing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symbol of materi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in the fiction to analyze the imagination and narrativ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Japan.
Using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We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s how the meaning of the material symbol in her fiction shifted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ies to the consuming image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he 1980s. Next,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Hsin, Sun Tzu-Ping, and Chang Wei-Chung, this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various context of imagin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pecific fiction genre. Lastly,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Wu Ji-Wen, Lia Hsiang-Yin, and Wu Ming-Yi, we see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s is connected to the Taiwan consciousness formed in 1980’s as well as reflecting the tendency of the destruction of specific ideologies featured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additi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 shows the changing social context and the trajectory of Taiwanese fiction, which makes the fiction differ from other genres such as film or prose.
參考文獻 一、文本
川端康成,蕭羽文譯,《古都》(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年)。
甘耀明,《殺鬼》(台北市:寶瓶文化,2009年)。
江中星,《愛在東京蔓延時》(台北市:圓神,2001年)。
朱天文,《傳說》朱天文作品集1(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炎夏之都》朱天文作品集3(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作品集4(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二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三版)(台北市:新經典圖文傳播,2011年)。
朱天文,《巫言》朱天文作品集8(台北縣:INK印刻,2007年)。
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市:遠流,1992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市:麥田,2002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縣:印刻,2002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年)。
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縣:INK印刻文學,2010年)。
朱天心,《三十三年夢》(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5年)。
村上春樹,賴明珠譯,《地下鐵事件》(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村上春樹,賴明珠譯,《約束的場所》(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沈聖哲,《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新北市:凱特文化,2017年)。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市:二魚文化,2007年)。
吳繼文,《天河撩亂》(台北市:時報,1997年)。
吳騰飛,《愛在東京》(台北縣:恆禾國際,2006年)。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市:前衛,1990年)。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市:三民,1996年)。
邵萸,《東京情未了》(台北市:精美大眾,1997年)。
洪凌,《異端吸血鬼列傳》(台北縣:平氏出版,1995年)。
徐嘉澤,《秘河》(台北市:大塊文化,2013年)。
孫梓評,《男身》(台北市:麥田,2002年)。
郭強生,《惑鄉之人》(台北市:聯合文學,2012年)。
張維中,《無影者》(台北市:泰電電業,2012年)。
陳玉慧,《海神家族》(台北縣:INK印刻文學,2004年)。
湯世鑄等著,《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集》(台北市:元尊文化,1998年)。
黃崇凱,《黃色小說》(新北市:木馬文化,2014年)。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台北市:遠流,2006年)。
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市:聯合文學,1996年)。
賴香吟,《史前生活》(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07年)。
賴香吟,《島》(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年)。
賴香吟,《其後》(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2年)。
賴香吟,《翻譯者》(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7年)。
藤原新也,黃大旺譯,《東京漂流》(台北市:臉譜,2015年)。

二、專書
(一)中文
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2012年)。
王向華編,《日本情色/華人慾望》媒介擬想5(台北市:遠流,2008年)。
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媒介擬想1(台北市:遠流,2002年)。
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媒介擬想2(台北市:遠流,2003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市:麥田:2003年)。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年)。
吳偉明,《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市:五南,2008年)。
孟華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市:麥田,2000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市: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市:麥田,200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市:聯經,2015年)。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台北市:聯經,2017年)。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06年)。
郭恩慈,《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11年)。
張明敏,《村上春樹文學在臺灣的翻譯與文化》(台北市:聯合文學,2009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市:聯經,201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冊(台北市:聯經,2011年)。
陳國偉,《類型風景──臺灣戰後大眾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18(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陳國偉,《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台北市:聯合文學,2013年)。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年)。
陳室如,《相遇與對話──台灣現代旅行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28(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市:麥田,2004年)。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市:群學,2010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2003年)。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當代社會文化理論的轉折》,(高雄市:巨流,2018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市:麥田,2007年)。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玉山社,1998年)。
劉乃慈,《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新北市:群學,2015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市:麥田,2006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市:聯經,2012年)。

(三)日文及翻譯專書
李衣雲,〈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東京都:三元社,2017年10月)。
成田龍一,《戦後史入門》(東京都:河出書房新社,2005年)。
高木博志,《近代天皇制と古都》(東京都:岩波,2006年)。
吉見俊哉,邱振瑞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台北市:群學,2013年)。
吉見俊哉,李振聲譯,《後戰後社會》日本近現代史9(香港:香港中和,2017年)。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蘇碩斌譯,《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台北市:群學,2012年)。
武田晴人,賀平譯,《高速增長》日本近現代史8(香港:香港中和,2016年)。
雨宮昭一,包霞琴、李彥銘譯,《佔領與改革》日本近現代史7(香港:香港中和,2016年)。

(三)外文及翻譯專書
Koichi Iwabuchi,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aul Morris, Naoko Shimazu & Edward Vickers edited, “Imaging Japan in Post-war East Asia: Identity Politics, schooling and popular cultu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市:群學,2009年)。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2002年)。
荊子馨(Leo T. S. Ching),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市:麥田,2006年)。
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王宏仁譯,《消費社會學》(台北市:群學,2010年)。
Mike Crai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年)。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胡博譯,《擁抱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年)。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李朝津譯,《兩百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香港:中文大學,2014年)。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市:麥田,2006年)。
大衛‧馬克思(W. David Marx),吳緯疆譯,《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年),頁185。
Dominic Strinati,袁千雯譯,《概述通俗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2009年)。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市:巨流,2001年)。
John Urry,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2007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2003年)。
張英進(Yingjin Zhang),秦立彥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45-208。
王德威,〈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臺灣文學研究期刊》第6期(2009年8月),頁29-78。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文化研究》12期(2011年春),頁13-44。
朱偉誠,〈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當代台灣文學中的同性戀與國家〉,《中外文學》第36卷第1期(2007年3月),頁67-107。
李衣雲,〈1990台灣哈日風的基礎──日本大眾文化的積累作用〉,《台灣風物》第58卷2期(2008年6月),頁135-162。
何嘉俊,〈論林燿德科幻小說《大日如來》、《時間龍》對日本動漫畫元素的轉化運用〉,《台灣文學學報》第28期(2016年6月),頁93-118。
林泉忠,〈哈日、親日、戀日?「邊陲東亞」的「日本情結」〉,《思想》第14期(2010年1月),頁139-159。
邱彥彬,〈恆常與無常:論朱天心〈古都〉中的空間、身體與政治經濟學〉,《中外文學》第35卷第4期(2006年9月),頁57-94。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戰後日本的左翼運動〉,《文化研究》第20期(2015年春),頁224-233。
柳書琴,〈憂鬱的帝都之旅〉,《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頁67-89。
周婉窈,〈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1937-1945)〉,台灣史研究第二卷第1期(1995年6月),頁85-126。
紀大偉,〈殖民現代性的餘震──論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中外文學》第45卷第4期(2016年12月),全文243-249。
陳培豐,〈X光、日本精神史、台灣:評鶴見俊輔《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1931-1945年》〉,《文化研究》第6期(2008年春),頁268-273。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2期(2008年6月),頁79-133。
陳明姿,〈林文月的文學與日本〉,《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第9期(2005年7月),頁45-61。
陳國偉,〈身身不息,必有迴響:《男身》二十週年〉,《聯合文學》第411期(2019年1月),頁90-91。
陳翠蓮,〈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第6期(2013年12月),頁53-100。
陳翠瑛,〈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6年6月),頁271-318。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34卷2期(2005年7月),頁157-185。
黃智慧,〈台灣的日本觀解析(1987-):族群與歷史交錯下的複雜系統現象〉,《思想》第14期(2010年1月),頁53-97。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13期(2011年6月),頁173-194。
曾秀萍,〈灣生‧怪胎‧國族──《惑鄉之人》的男男情欲與台日情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4期(2017年4月),頁111-143。
曾秀萍,〈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71-204。
楊雅儒,〈東區惡靈/東密救贖?──論林燿德《大日如來》的台灣省思〉,《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年4月),頁133-162。
趙彥寧,〈不/可計量的親密關係:老T搬家三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0期(2010年12月),頁3-56。
鄭陸霖,〈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第17期(2004年12月),頁1-41。
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台灣文學研究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219-239。
劉靈均,〈呉継文『天河撩乱』における「同志」と「東京」〉,《野草》第 95号,(2015年2月1日),頁98-115。
劉亮雅,〈重返1940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2018年4月),頁221-250。
劉亮雅,〈近期小說對日治時期的重新記憶:以《鴛鴦春膳》與《睡眠的航線》中的反記憶、認同與混雜為例〉,《清華學報》新 45 卷第 3 期(2015年9月),頁457-486。
賴志彰,〈一個日本海外殖民的原鄉都市風格型塑過程:日據時期台中市的「京都」風格型塑〉,《都市與計劃》第22卷第1期(1995年3月),頁41-70。
謝世宗,〈經濟殖民、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台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中外文學》第3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1-47。
謝世宗,〈男性氣質與台灣後殖民小說中的慾望經濟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年10月),頁37-67。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255-286。
藤井省三,張季琳譯,〈《甦醒的臺灣文學》序文──歷史的記憶甦醒時:戰前期臺灣文學研究對日本人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87-94。
藤井省三,〈香港人心目中的村上春樹〉,《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卷2期&9卷1期(2008年1月),頁345-358。

(二)學位論文
曾秀萍,〈台灣小說中同志/跨性別書寫的家國想像(1990-2010)〉(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1月)。
謝筑恩,《流離的日本味──日本料理在臺灣的發生與變遷》(台北: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

四、其他
(一)報紙
吳繼文,〈記憶‧邊緣‧迷路〉(上),《中國時報》,1994年3月7日,第39版「人間副刊」。
吳繼文,〈記憶‧邊緣‧迷路〉(下),《中國時報》,1994年3月8日,第39版「人間副刊」。

(二)網站
「日本大百科全書」(Japan Knowledge)資料庫,條目「地下鉄サリン事件」(來源:https://japanknowledge.com/lib/display/?lid=1001000290431),點閱日期:2019年1月14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1159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9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范銘如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Fan, Ming-J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W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緯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Wei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Mar-2019 21:26:01 (UTC+8)-
dc.date.available 4-Mar-2019 21:26: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Mar-2019 21:26: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1159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3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15900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解嚴後日本大眾文化產品在台灣社會的流行,以及台灣主體性論述逐步確立的背景之下,本論文以解嚴後台灣社會中當代日本形象所具備的兩層面意義出發:作為現代性進程的理想形象、發展台灣意識的參照對象。本研究以小說中日本的物質符號及空間再現為討論面向,分析當代日本的文學形象及敘事意義。
本文首先以朱天文作品為例,討論小說中日本的物質符號意義如何從解嚴前的歷史記憶,轉變為八○年代解嚴後具備消費意義的商品形象。其次,以朱天心、孫梓評及張維中等人的作品,討論小說如何在各種想像當代日本的脈絡及文類的敘事需求之下,再現作為消費對象的當代日本。最後,從吳繼文、賴香吟及吳明益的作品中,可見到小說所再現的當代日本,有著與八○年代發展成形的台灣意識之間的連結,同時反映著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解構傾向。而小說作為再現日本的途徑,一方面對應著台灣社會脈絡的轉化,另一方面也呼應台灣小說在文學史發展的軌跡,顯現小說不同於散文或電影的獨特文類性質。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has become pervasive in Taiwan and the discourse of Taiwan’s subjectivity has gradually been constructed since the lifting of Taiwan Martial Law.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sets foot on the dual meaning of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 ideal type of modernization and a referential object for developing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symbol of materi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in the fiction to analyze the imagination and narrativ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Japan.
Using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We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s how the meaning of the material symbol in her fiction shifted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ies to the consuming image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he 1980s. Next,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Hsin, Sun Tzu-Ping, and Chang Wei-Chung, this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various context of imagin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pecific fiction genre. Lastly,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Wu Ji-Wen, Lia Hsiang-Yin, and Wu Ming-Yi, we see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s is connected to the Taiwan consciousness formed in 1980’s as well as reflecting the tendency of the destruction of specific ideologies featured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additi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 shows the changing social context and the trajectory of Taiwanese fiction, which makes the fiction differ from other genres such as film or pros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 「當代日本」的複義 1
(二) 「當代日本」與台灣小說 2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3
(一) 研究範圍與對象 3
(二) 研究方法 9
三、文獻回顧 10
(一) 戰後日本的發展 11
(二) 臺灣社會日本形象及認知的變遷 16
(三) 解嚴後台灣小說研究與日本形象 24
四、章節安排 27
第二章 符號日本:歷史及商品 30
一、「歷史」:初期小說中日治歷史所造就的日本刻痕 32
(一) 生活習性的各種元素 32
(二) 建築與空間氛圍 35
二、「流行」:自《炎夏之都》至《世紀末的華麗》 37
(一) 日本大眾流行文化及商品的普及 38
(二) 日本料理與現代都會生活 40
三、「文化」:《荒人手記》之後 44
四、 結論 50
第三章 消費日本:想像及再現 52
一、朱天心〈古都〉:古典京都的現代意義 54
(一)作為「古都」的京都 56
(二)作為消費對象的「京都」 59
(三)〈古都〉內的日本認知及擬中立的消費認同 63
二、孫梓評《男身》:熟悉又日常的東京印象 65
(一)日本偶像劇影響的敘事模式及符號化用 66
(二)《男身》所再現的東京:品牌符號化 67
(三)奠基於對於日本的熟悉感所再現的東京 69
三、張維中《無影者》:當奇觀成為日常 72
(一)巨型都會裡日常的異常與正常 74
(二)都市形象的翻轉:新宿二丁目 77
(三)以社會習俗為推理線索所顯現的日本認知 80
四、結論 81
第四章 身分日本:斷裂及連結 83
一、吳繼文《天河撩亂》:多元身分認同下當代日本的重構及解構 85
(一)同志小說中的「日本」及《天河撩亂》中的家國 86
(二)邊緣身分解構的日本形象 89
二、賴香吟〈翻譯者〉及〈蟬聲〉:後殖民情境中的當代日本 96
(一)〈翻譯者〉:面對殖民記憶的日本 97
(二)〈蟬聲〉:在日的後殖民知識份子群像 100
三、吳明益《睡眠的航線》:世代間日治記憶的斷裂及銜接 104
(一)台灣意識與再現日本殖民記憶 104
(二)當代日本作為連結斷裂記憶及反思國族認同的契機 106
四、結論 110
第五章 結論 112
一、研究成果 112
二、研究方法的檢討及後續的研究可能 114
(一)文學影響及作者的脈絡化 114
(二)日本形象的文化脈絡及延伸比較 115
參考文獻 117
zh_TW
dc.format.extent 340487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9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日本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當代日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朱天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朱天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孫梓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張維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吳繼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賴香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吳明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magination of Jap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emporary Jap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ese conscious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u Tien-We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u Tien-Hs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un Tzu-P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ang Wei-Chu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u Ji-We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a Hsiang-Y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u Ming-Yien_US
dc.title (題名)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zh_TW
dc.title (題名) “Contemporary Japan”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文本
川端康成,蕭羽文譯,《古都》(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年)。
甘耀明,《殺鬼》(台北市:寶瓶文化,2009年)。
江中星,《愛在東京蔓延時》(台北市:圓神,2001年)。
朱天文,《傳說》朱天文作品集1(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炎夏之都》朱天文作品集3(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作品集4(台北縣:INK印刻,2008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二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三版)(台北市:新經典圖文傳播,2011年)。
朱天文,《巫言》朱天文作品集8(台北縣:INK印刻,2007年)。
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市:遠流,1992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市:麥田,2002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縣:印刻,2002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年)。
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縣:INK印刻文學,2010年)。
朱天心,《三十三年夢》(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5年)。
村上春樹,賴明珠譯,《地下鐵事件》(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村上春樹,賴明珠譯,《約束的場所》(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沈聖哲,《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新北市:凱特文化,2017年)。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台北市:二魚文化,2007年)。
吳繼文,《天河撩亂》(台北市:時報,1997年)。
吳騰飛,《愛在東京》(台北縣:恆禾國際,2006年)。
東方白,《浪淘沙》(台北市:前衛,1990年)。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市:三民,1996年)。
邵萸,《東京情未了》(台北市:精美大眾,1997年)。
洪凌,《異端吸血鬼列傳》(台北縣:平氏出版,1995年)。
徐嘉澤,《秘河》(台北市:大塊文化,2013年)。
孫梓評,《男身》(台北市:麥田,2002年)。
郭強生,《惑鄉之人》(台北市:聯合文學,2012年)。
張維中,《無影者》(台北市:泰電電業,2012年)。
陳玉慧,《海神家族》(台北縣:INK印刻文學,2004年)。
湯世鑄等著,《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集》(台北市:元尊文化,1998年)。
黃崇凱,《黃色小說》(新北市:木馬文化,2014年)。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台北市:遠流,2006年)。
賴香吟,《散步到他方》(台北市:聯合文學,1996年)。
賴香吟,《史前生活》(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07年)。
賴香吟,《島》(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年)。
賴香吟,《其後》(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2年)。
賴香吟,《翻譯者》(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7年)。
藤原新也,黃大旺譯,《東京漂流》(台北市:臉譜,2015年)。

二、專書
(一)中文
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2012年)。
王向華編,《日本情色/華人慾望》媒介擬想5(台北市:遠流,2008年)。
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媒介擬想1(台北市:遠流,2002年)。
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媒介擬想2(台北市:遠流,2003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市:麥田:2003年)。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年)。
吳偉明,《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市:五南,2008年)。
孟華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市:麥田,2000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市: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市:麥田,2008年)。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市:聯經,2015年)。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台北市:聯經,2017年)。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06年)。
郭恩慈,《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11年)。
張明敏,《村上春樹文學在臺灣的翻譯與文化》(台北市:聯合文學,2009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市:聯經,201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冊(台北市:聯經,2011年)。
陳國偉,《類型風景──臺灣戰後大眾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18(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陳國偉,《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台北市:聯合文學,2013年)。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年)。
陳室如,《相遇與對話──台灣現代旅行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28(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年)。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市:麥田,2004年)。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市:群學,2010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2003年)。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當代社會文化理論的轉折》,(高雄市:巨流,2018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市:麥田,2007年)。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玉山社,1998年)。
劉乃慈,《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新北市:群學,2015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市:麥田,2006年)。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市:聯經,2012年)。

(三)日文及翻譯專書
李衣雲,〈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東京都:三元社,2017年10月)。
成田龍一,《戦後史入門》(東京都:河出書房新社,2005年)。
高木博志,《近代天皇制と古都》(東京都:岩波,2006年)。
吉見俊哉,邱振瑞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台北市:群學,2013年)。
吉見俊哉,李振聲譯,《後戰後社會》日本近現代史9(香港:香港中和,2017年)。
町村敬志、西澤晃彥,蘇碩斌譯,《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台北市:群學,2012年)。
武田晴人,賀平譯,《高速增長》日本近現代史8(香港:香港中和,2016年)。
雨宮昭一,包霞琴、李彥銘譯,《佔領與改革》日本近現代史7(香港:香港中和,2016年)。

(三)外文及翻譯專書
Koichi Iwabuchi,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aul Morris, Naoko Shimazu & Edward Vickers edited, “Imaging Japan in Post-war East Asia: Identity Politics, schooling and popular culture”,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市:群學,2009年)。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2002年)。
荊子馨(Leo T. S. Ching),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市:麥田,2006年)。
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王宏仁譯,《消費社會學》(台北市:群學,2010年)。
Mike Crai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年)。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胡博譯,《擁抱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年)。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李朝津譯,《兩百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香港:中文大學,2014年)。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市:麥田,2006年)。
大衛‧馬克思(W. David Marx),吳緯疆譯,《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年),頁185。
Dominic Strinati,袁千雯譯,《概述通俗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2009年)。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市:巨流,2001年)。
John Urry,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2007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2003年)。
張英進(Yingjin Zhang),秦立彥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45-208。
王德威,〈抒情與背叛:胡蘭成戰爭和戰後的詩學政治〉,《臺灣文學研究期刊》第6期(2009年8月),頁29-78。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文化研究》12期(2011年春),頁13-44。
朱偉誠,〈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當代台灣文學中的同性戀與國家〉,《中外文學》第36卷第1期(2007年3月),頁67-107。
李衣雲,〈1990台灣哈日風的基礎──日本大眾文化的積累作用〉,《台灣風物》第58卷2期(2008年6月),頁135-162。
何嘉俊,〈論林燿德科幻小說《大日如來》、《時間龍》對日本動漫畫元素的轉化運用〉,《台灣文學學報》第28期(2016年6月),頁93-118。
林泉忠,〈哈日、親日、戀日?「邊陲東亞」的「日本情結」〉,《思想》第14期(2010年1月),頁139-159。
邱彥彬,〈恆常與無常:論朱天心〈古都〉中的空間、身體與政治經濟學〉,《中外文學》第35卷第4期(2006年9月),頁57-94。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戰後日本的左翼運動〉,《文化研究》第20期(2015年春),頁224-233。
柳書琴,〈憂鬱的帝都之旅〉,《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頁67-89。
周婉窈,〈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1937-1945)〉,台灣史研究第二卷第1期(1995年6月),頁85-126。
紀大偉,〈殖民現代性的餘震──論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中外文學》第45卷第4期(2016年12月),全文243-249。
陳培豐,〈X光、日本精神史、台灣:評鶴見俊輔《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1931-1945年》〉,《文化研究》第6期(2008年春),頁268-273。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2期(2008年6月),頁79-133。
陳明姿,〈林文月的文學與日本〉,《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第9期(2005年7月),頁45-61。
陳國偉,〈身身不息,必有迴響:《男身》二十週年〉,《聯合文學》第411期(2019年1月),頁90-91。
陳翠蓮,〈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第6期(2013年12月),頁53-100。
陳翠瑛,〈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6年6月),頁271-318。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34卷2期(2005年7月),頁157-185。
黃智慧,〈台灣的日本觀解析(1987-):族群與歷史交錯下的複雜系統現象〉,《思想》第14期(2010年1月),頁53-97。
黃宗潔,〈遠方的戰爭:論《睡眠的航線》中的生態、夢境與記憶〉,《東華漢學》13期(2011年6月),頁173-194。
曾秀萍,〈灣生‧怪胎‧國族──《惑鄉之人》的男男情欲與台日情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4期(2017年4月),頁111-143。
曾秀萍,〈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1969~1981)〉,《台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171-204。
楊雅儒,〈東區惡靈/東密救贖?──論林燿德《大日如來》的台灣省思〉,《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年4月),頁133-162。
趙彥寧,〈不/可計量的親密關係:老T搬家三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0期(2010年12月),頁3-56。
鄭陸霖,〈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第17期(2004年12月),頁1-41。
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台灣文學研究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219-239。
劉靈均,〈呉継文『天河撩乱』における「同志」と「東京」〉,《野草》第 95号,(2015年2月1日),頁98-115。
劉亮雅,〈重返1940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2018年4月),頁221-250。
劉亮雅,〈近期小說對日治時期的重新記憶:以《鴛鴦春膳》與《睡眠的航線》中的反記憶、認同與混雜為例〉,《清華學報》新 45 卷第 3 期(2015年9月),頁457-486。
賴志彰,〈一個日本海外殖民的原鄉都市風格型塑過程:日據時期台中市的「京都」風格型塑〉,《都市與計劃》第22卷第1期(1995年3月),頁41-70。
謝世宗,〈經濟殖民、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台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中外文學》第3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1-47。
謝世宗,〈男性氣質與台灣後殖民小說中的慾望經濟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9期(2009年10月),頁37-67。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255-286。
藤井省三,張季琳譯,〈《甦醒的臺灣文學》序文──歷史的記憶甦醒時:戰前期臺灣文學研究對日本人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87-94。
藤井省三,〈香港人心目中的村上春樹〉,《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卷2期&9卷1期(2008年1月),頁345-358。

(二)學位論文
曾秀萍,〈台灣小說中同志/跨性別書寫的家國想像(1990-2010)〉(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1月)。
謝筑恩,《流離的日本味──日本料理在臺灣的發生與變遷》(台北: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8月)。

四、其他
(一)報紙
吳繼文,〈記憶‧邊緣‧迷路〉(上),《中國時報》,1994年3月7日,第39版「人間副刊」。
吳繼文,〈記憶‧邊緣‧迷路〉(下),《中國時報》,1994年3月8日,第39版「人間副刊」。

(二)網站
「日本大百科全書」(Japan Knowledge)資料庫,條目「地下鉄サリン事件」(來源:https://japanknowledge.com/lib/display/?lid=1001000290431),點閱日期:2019年1月14日。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