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中晨讀經驗對高中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之影響—以苗栗縣某高中為例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Senior High Students’ Read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 Case of a High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作者 徐維志
貢獻者 陳榮政
徐維志
關鍵詞 晨讀經驗
高中學生
閱讀態度
閱讀動機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
Senior high students
Reading attitude
Reading motivation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Mar-2019 10:52:44 (UTC+8)
摘要 基於目前國內中學晨讀研究多為短期、階段性之結論,缺乏晨讀效益是否能延續至下一階段學習歷程的追蹤報告,本研究旨在瞭解中學生國中晨讀經驗對其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延續之影響與延續效益,並探討高中續辦晨讀之可能性。
研究者透過深度訪談法,深入瞭解受訪者國中階段參與晨讀之實際經驗與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動機之呈現,並詮釋分析其關聯性與背後影響因素。最後歸納出研究結論有以下四點:
一、國中階段晨讀過程尚符合「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基本要求,但個體經驗則因執行端重視程度而有所出入。
二、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大多呈現自發、主動且正面,但也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反映出國中閱讀教育的成效。
三、帶領人員態度是國中晨讀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時也影響其延續效應。若帶領人員重視晨讀,其正面效益能延續至高中階段;反之,則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晨讀效益不彰。
四、高中續辦晨讀不無可能,重點在於執行端態度與相關配套措施。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國中端晨讀實務、高中端研擬續辦晨讀、未來研究方向給予建議,以供相關單位與教育人員參考之用途。
As current domestic studies on middle school morning reading are mostly short-term and interim, follow-up reports on whether if morning reading benefits can carry over to the next learning process are lacking.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arried-over influence and carried-over benefits of students’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 on their high school 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motivation. Possibility of further morn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 will also be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er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interviewees’ practic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ng in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as well as their presented senior high read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Relevanc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Research conclusion is generaliz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process mee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Morning Reading Project 123”. However, there is discrepancy i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due to the degree of emphasis placed by those who carried out the tasks.
2. High school 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motivation are mostly spontaneous, voluntary and positive. They are however also susceptible to externalities, and reflected in the results of junior high reading education.
3. Facilitators’ attitude is critical to success of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It also simultaneously affects its carry-over effect. Should facilitators emphasize morning reading, its positive benefits can carry over to high school; the opposite would instead form a vicious cycle, resulting in poor outcomes.
4. Continuing morn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 is possible, the key lies in the attitude of those executing the tasks and relevant contingency plans.
Lastly in accordance to the study’s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practice, senior high practitioners looking to further morning reading,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s references to relevant agencies and educators.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大塚笑子(2008)。洪閔慧整理。借鏡日本-閱讀教育就是心的教育。天下雜誌基金會,閱讀動起來(頁30-39)。臺北市:天下。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六版)。臺北市:五南。
王怡卉(2005)。持續安靜閱讀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王美珍(2014年9月30日)。滑世代,你讀書了嗎?。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19706
王瓊珠(2001)。台灣地區讀寫障礙研究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C):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31-344。
田美娟、何美慧、陳麗捐、柯文成、呂北辰、廖庭瑩、…蔡藍儐(2011)。2012 PISA閱讀應試指南。臺南市: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江昭曄(2012)。晨讀十分鐘對八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嘉真(2015)。影響國中推動晨讀活動之關鍵因素研究 — 以苗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2010)。推動臺灣的閱讀教育—全民來閱讀。研考雙月刊,34(1),62-66
吳祥輝(2006)。芬蘭驚艷。臺北市:遠流。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年刊,50(1),47-71。
李玉梅(譯) (2009)。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原作者:Stephen, D.K.)。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美枝(1987)。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
李雅純(2010)。晨讀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沈佳蓉(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態度、家庭文化資源與閱讀能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 (2002)。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原作者:Jim Trelease.)。臺北市:天衛文化。
谷瑞勉(譯) (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原作者:Gambrell, L.B.)。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阮惠婷(2007年12月19日)。語文能力的培養是可以經過其他的教學引導。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3071974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周慶華(2009)。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POD)。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臺北市:遠流。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8,4-9。
林吟霞(2010)。自主學習取向之適性課程與教學研究:臺灣小學與德國小學「方 案教學」個案比較。課程與教學季刊。2010,13(3):47-76。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林見瑩(2001)。高雄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課外讀物閱讀情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建平 (1995)。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學報,26,67-294。
林美鐘(2001)。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憲治(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環境與閱讀態度對於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邱姿筑(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推展閱讀教育特色之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凃翠珊(2015年10月12日)。芬蘭教育:「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從零歲培養孩子愛讀書。商周.COM。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4183&type=Blog
姚廼慧(2012)。「晨讀十分鐘」活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05
姚廼慧(2012)。晨讀十分鐘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7)。教出寫作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8a)。洪閔慧整理。PIRSL 2006說了什麼 尋找未來臺灣閱讀新方向。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8b)。台灣的閱讀現狀。天下雜誌基金會,閱讀動起來(頁78-101)。臺北市:天下。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II:培養super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報告)第二版。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處、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洪欣慈(2016年12月7日)閱讀素養輸星日韓 我PISA大掉15名。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6/2152850
洪詠善、盧秋珍(2017)。國中理解與實踐自主學習之案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78,30-45。
洪蘭(2015年10月21日)。睡得飽 頭腦才靈光。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650
洪蘭(2017年9月18日)。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707305
苗栗縣政府(2013)。苗栗縣102年度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取自http://website.mlc.edu.tw/woa000709/index/file/?path=/102閱讀/苗栗縣102年度國民中學晨讀推動計畫.doc。
孫鶴雲(譯)(2007)。晨讀十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78種高效策略(原作者:南美英)。臺北市:天下雜誌。
袁之琦、游恆山(1986)。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市:五南。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2007年12月12日)。芬、韓、日、港四大國際大師,跨海來台暢談成功經驗。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reading.cw.com.tw/2007forum/20071214.htm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玲(2008年3月17日)。金角、銀角大王鬥法的晨讀時光。天下雜誌。取自https://cwkids.tian.yam.com/posts/14299799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量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PIRLS 2006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嘉恩(2016)。桃園市某國中晨讀推動與導師閱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教育部(2008)。「悅讀 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12)。「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
教育部(2014)。教育部推廣閱讀情形報告。臺北市。
莊佩玲 (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許家豪(2008年3月17日)。弦歌風行,書香草堰─703的晨讀十分鐘。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00772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Chambers, A.)。臺北市:天衛文化。
許慰敏(2008年3月17日)。每天只要讀十分鐘就好了!。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01198
連啟舜(2015)。美國閱讀共同核心標準對閱讀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55 ,36-53。
陳怡陵(2010)。不同讀書會型態和性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昭珍、簡馨瑩、林菁、賴苑玲、陳海泓(2011)。縣市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實施計畫-圖書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陳德懷、柯華葳、辜玉旻、簡子超、何淑華、陳雅惠(2013) 。課堂MSSR:回到閱讀的初衷。未出版之手稿,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陳慧欣(2014)。閱讀策略融入晨讀活動對七年級學生閱讀態度及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單文經(2015)。以增進閱讀力提升學習力為職志的柯華葳院長。教育研究月刊,253,5-16。
曾淑芳(2015)。晨讀實施方式與學生閱讀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游常山(2012年7月6日)。新加坡培養天生讀書種。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0903#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詩芳(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晨讀策略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萬丹華(2016)。晨讀十分鐘對七年級學生國文科學業成就及閱讀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詹絹絹(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推行晨讀策略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廖秀銀(2008年3月18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13415
賓靜蓀、張漢宜、李岳霞(2010)。全面啟動,晨讀十分鐘。親子天下,16,126-135。
趙俊玲、郭臘梅、楊紹志(2013)。閱讀推廣:理念.方法.案例。中國出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劉世閔、曾世豐、鍾明倫(2017)。Nvivo 11與網路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程炳林(2002)。閱讀動機,閱讀行為與閱讀成就的關係。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11月9-12日。臺北市。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第二版更新)(原作者:Ranjit Kumar)。臺北市:學富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淑玲(2007)。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談麗梅(2001)。兒童閱讀運動中教師推行信念、學校策略與兒童閱讀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博真(1996)。閱讀歷程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81-84。
鄭微文(2013)。晨讀方案對提升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蕭佳純、董旭英、饒夢霞(2009)。以結構方程式探討家庭教育資源、學習態度、班級互動在學習成效的作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135-162。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1-30。
戴秋華(2012)。家庭是培養兒童閱讀能力的基石。教師天地,181,81-82。
戴智偉(2010)。兒童閱讀-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源雜誌雙月刊,82 ,48-59。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謝惠晶(2013)。晨讀實施方式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羅彥文(1995)。國中學生國文閱讀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外文部份】
Alexander, J. E., & Heathington, B. S. (198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Allen, L., Cipielewski, J., & Stanovich, K. E. (1992). Multiple indicators of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and attitudes: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89-503.
Bumman, H. A. (1990).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hambers, A. (1996). The reading environment: How adults help children enjoy books.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ambrell, L.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ettys, C. M., & Fowler, F. (1996). The relation of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reading attitudes school wide:A beginning stud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568)
Gough, P. B., & Tunmer, W. E. (1986). Decoding, reading, and reading disability.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7(1), 6-10.
Graham, S., & Weiner, B. (1996).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motivation.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 63-84.
Guthrie, J. T., Schafer, W., Wang, Y. Y., & Afflerbach, P. (1995). Relationships of instruction to amount of reading: An explor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al connection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0, 8-25.
Indrisano, R., & Chall, J. S. (1995). Literac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177(1), 63-83.
Krashen, S. (2004). Free voluntary reading: new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LC conference, Singapore.
Kuhn, M. R., & Stahl, S. A. (2003). Fluency: A review of developmental and remedial practi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1), 3-21.
Lesesne, T. S. (1991). Developing lifetime readers: Suggestions from fifty years of research. English Journal, 80 (6), 61-64.
Lewis, R., & Teale, W.H. (1980). Anotherlook at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12 (Fall), 187-201.
Mckenna, M. C., & Kear, D. J. (1990). Measuring attitude toward reading: A new tool for teachers. The reading teacher, 43(9), 626-639.
McKenna, M. C., Kear, D. J., & Ellsworth, R. A. (1995).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 national surve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0(4), 934-956.
Mellon, C. A. (1992). It`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Rural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8(8), 37-40.
OECD. (2000).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Final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24/21/39437980.pdf
Perry, N. E. (2002). Introduction: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o enrich understandings of self – 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1), 1-3.
Phelan, G.Jr. & Starkey, J.D. (1975). A survey of certain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nd television in fifth-grade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 125 603. Text-fiche)
Pilgreen, J. (2000). The SSR handbook: How to organize and maintain a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ogra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Richmond, B., Papp, S., & Jensen, K. (1998). Improving children’s habits in recreational read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7 283)
Smith, M. C. (1990).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reading attitude development from child to adulthood.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4), 215-219.
Snow, C. E. (2002). Reading for Understanding. Towards an R&D Program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Teachman, D. J.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Wentzel, K. R. (1996). Social goa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motivators of school adjustment. In Juvonen, J., & Wentzel, K. R. (Eds.),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motivation: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pp. 226-247).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5).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An initi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Report No.34. Athens, GA: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Wigfield, A. (1997). Reading motivation: 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 to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2), 59-68.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7).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432.
Yoon, J. C. (2002). Three decades of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SSR on attitude toward reading. Reading Improvement, 39(4), 186-195.
Zimmerman, B. J. (1990).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3-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391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榮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維志zh_TW
dc.creator (作者) 徐維志zh_TW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Mar-2019 10:52:44 (UTC+8)-
dc.date.available 7-Mar-2019 10:52: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Mar-2019 10:52: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1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45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11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基於目前國內中學晨讀研究多為短期、階段性之結論,缺乏晨讀效益是否能延續至下一階段學習歷程的追蹤報告,本研究旨在瞭解中學生國中晨讀經驗對其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延續之影響與延續效益,並探討高中續辦晨讀之可能性。
研究者透過深度訪談法,深入瞭解受訪者國中階段參與晨讀之實際經驗與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動機之呈現,並詮釋分析其關聯性與背後影響因素。最後歸納出研究結論有以下四點:
一、國中階段晨讀過程尚符合「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基本要求,但個體經驗則因執行端重視程度而有所出入。
二、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大多呈現自發、主動且正面,但也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反映出國中閱讀教育的成效。
三、帶領人員態度是國中晨讀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時也影響其延續效應。若帶領人員重視晨讀,其正面效益能延續至高中階段;反之,則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晨讀效益不彰。
四、高中續辦晨讀不無可能,重點在於執行端態度與相關配套措施。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國中端晨讀實務、高中端研擬續辦晨讀、未來研究方向給予建議,以供相關單位與教育人員參考之用途。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s current domestic studies on middle school morning reading are mostly short-term and interim, follow-up reports on whether if morning reading benefits can carry over to the next learning process are lacking.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arried-over influence and carried-over benefits of students’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 on their high school 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motivation. Possibility of further morn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 will also be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er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interviewees’ practic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ng in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as well as their presented senior high read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Relevanc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Research conclusion is generaliz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process mee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Morning Reading Project 123”. However, there is discrepancy i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due to the degree of emphasis placed by those who carried out the tasks.
2. High school 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motivation are mostly spontaneous, voluntary and positive. They are however also susceptible to externalities, and reflected in the results of junior high reading education.
3. Facilitators’ attitude is critical to success of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It also simultaneously affects its carry-over effect. Should facilitators emphasize morning reading, its positive benefits can carry over to high school; the opposite would instead form a vicious cycle, resulting in poor outcomes.
4. Continuing morn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 is possible, the key lies in the attitude of those executing the tasks and relevant contingency plans.
Lastly in accordance to the study’s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junior high morning reading practice, senior high practitioners looking to further morning reading,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s references to relevant agencies and educator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閱讀教育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7
第二節 晨讀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34
第三節 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 54
第四節 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 6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0
第五節 研究品質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84
第一節 國中階段參與晨讀經驗與執行端實施態度 84
第二節 高中階段閱讀態度與動機呈現與影響因素 102
第三節 國中晨讀經驗之延續效益與影響主因 118
第四節 高中階段可策略性的續辦晨讀活動 13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52
【中文部份】152
【外文部份】160

附錄 163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63
附錄二 學生訪談同意書暨家長知情同意書 165
附錄三 家長說明書 166
zh_TW
dc.format.extent 1507276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晨讀經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中學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讀態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閱讀動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nior high studen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ading attitud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ading motiv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國中晨讀經驗對高中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之影響—以苗栗縣某高中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Morning Reading Experience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Senior High Students’ Reading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 Case of a High School in Miaoli Coun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大塚笑子(2008)。洪閔慧整理。借鏡日本-閱讀教育就是心的教育。天下雜誌基金會,閱讀動起來(頁30-39)。臺北市:天下。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六版)。臺北市:五南。
王怡卉(2005)。持續安靜閱讀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王美珍(2014年9月30日)。滑世代,你讀書了嗎?。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19706
王瓊珠(2001)。台灣地區讀寫障礙研究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C):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31-344。
田美娟、何美慧、陳麗捐、柯文成、呂北辰、廖庭瑩、…蔡藍儐(2011)。2012 PISA閱讀應試指南。臺南市: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
江昭曄(2012)。晨讀十分鐘對八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嘉真(2015)。影響國中推動晨讀活動之關鍵因素研究 — 以苗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2010)。推動臺灣的閱讀教育—全民來閱讀。研考雙月刊,34(1),62-66
吳祥輝(2006)。芬蘭驚艷。臺北市:遠流。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年刊,50(1),47-71。
李玉梅(譯) (2009)。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原作者:Stephen, D.K.)。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美枝(1987)。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
李雅純(2010)。晨讀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沈佳蓉(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態度、家庭文化資源與閱讀能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 (2002)。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原作者:Jim Trelease.)。臺北市:天衛文化。
谷瑞勉(譯) (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原作者:Gambrell, L.B.)。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阮惠婷(2007年12月19日)。語文能力的培養是可以經過其他的教學引導。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3071974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周慶華(2009)。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POD)。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原作者: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臺北市:遠流。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8,4-9。
林吟霞(2010)。自主學習取向之適性課程與教學研究:臺灣小學與德國小學「方 案教學」個案比較。課程與教學季刊。2010,13(3):47-76。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林見瑩(2001)。高雄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課外讀物閱讀情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建平 (1995)。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學報,26,67-294。
林美鐘(2001)。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憲治(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環境與閱讀態度對於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邱姿筑(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推展閱讀教育特色之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凃翠珊(2015年10月12日)。芬蘭教育:「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從零歲培養孩子愛讀書。商周.COM。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4183&type=Blog
姚廼慧(2012)。「晨讀十分鐘」活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05
姚廼慧(2012)。晨讀十分鐘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7)。教出寫作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8a)。洪閔慧整理。PIRSL 2006說了什麼 尋找未來臺灣閱讀新方向。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8b)。台灣的閱讀現狀。天下雜誌基金會,閱讀動起來(頁78-101)。臺北市:天下。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II:培養super小讀者。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報告)第二版。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處、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洪欣慈(2016年12月7日)閱讀素養輸星日韓 我PISA大掉15名。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6/2152850
洪詠善、盧秋珍(2017)。國中理解與實踐自主學習之案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78,30-45。
洪蘭(2015年10月21日)。睡得飽 頭腦才靈光。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650
洪蘭(2017年9月18日)。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707305
苗栗縣政府(2013)。苗栗縣102年度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取自http://website.mlc.edu.tw/woa000709/index/file/?path=/102閱讀/苗栗縣102年度國民中學晨讀推動計畫.doc。
孫鶴雲(譯)(2007)。晨讀十分鐘—培養快樂閱讀習慣、增進學習力78種高效策略(原作者:南美英)。臺北市:天下雜誌。
袁之琦、游恆山(1986)。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市:五南。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2007年12月12日)。芬、韓、日、港四大國際大師,跨海來台暢談成功經驗。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取自http://reading.cw.com.tw/2007forum/20071214.htm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玲(2008年3月17日)。金角、銀角大王鬥法的晨讀時光。天下雜誌。取自https://cwkids.tian.yam.com/posts/14299799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量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PIRLS 2006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嘉恩(2016)。桃園市某國中晨讀推動與導師閱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教育部(2008)。「悅讀 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12)。「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
教育部(2014)。教育部推廣閱讀情形報告。臺北市。
莊佩玲 (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許家豪(2008年3月17日)。弦歌風行,書香草堰─703的晨讀十分鐘。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00772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Chambers, A.)。臺北市:天衛文化。
許慰敏(2008年3月17日)。每天只要讀十分鐘就好了!。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01198
連啟舜(2015)。美國閱讀共同核心標準對閱讀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55 ,36-53。
陳怡陵(2010)。不同讀書會型態和性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閱讀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來(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昭珍、簡馨瑩、林菁、賴苑玲、陳海泓(2011)。縣市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實施計畫-圖書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陳德懷、柯華葳、辜玉旻、簡子超、何淑華、陳雅惠(2013) 。課堂MSSR:回到閱讀的初衷。未出版之手稿,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陳慧欣(2014)。閱讀策略融入晨讀活動對七年級學生閱讀態度及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單文經(2015)。以增進閱讀力提升學習力為職志的柯華葳院長。教育研究月刊,253,5-16。
曾淑芳(2015)。晨讀實施方式與學生閱讀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晨讀123-國民中學推動晨讀運動計畫」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游常山(2012年7月6日)。新加坡培養天生讀書種。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0903#
黃家瑩(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詩芳(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晨讀策略和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萬丹華(2016)。晨讀十分鐘對七年級學生國文科學業成就及閱讀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詹絹絹(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推行晨讀策略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廖秀銀(2008年3月18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天下雜誌。取自http://blog.yam.com/cwkids/article/14313415
賓靜蓀、張漢宜、李岳霞(2010)。全面啟動,晨讀十分鐘。親子天下,16,126-135。
趙俊玲、郭臘梅、楊紹志(2013)。閱讀推廣:理念.方法.案例。中國出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劉世閔、曾世豐、鍾明倫(2017)。Nvivo 11與網路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程炳林(2002)。閱讀動機,閱讀行為與閱讀成就的關係。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11月9-12日。臺北市。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第二版更新)(原作者:Ranjit Kumar)。臺北市:學富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淑玲(2007)。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談麗梅(2001)。兒童閱讀運動中教師推行信念、學校策略與兒童閱讀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博真(1996)。閱讀歷程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81-84。
鄭微文(2013)。晨讀方案對提升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蕭佳純、董旭英、饒夢霞(2009)。以結構方程式探討家庭教育資源、學習態度、班級互動在學習成效的作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135-162。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1-30。
戴秋華(2012)。家庭是培養兒童閱讀能力的基石。教師天地,181,81-82。
戴智偉(2010)。兒童閱讀-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源雜誌雙月刊,82 ,48-59。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謝惠晶(2013)。晨讀實施方式對國中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羅彥文(1995)。國中學生國文閱讀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外文部份】
Alexander, J. E., & Heathington, B. S. (1988). 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 Company.
Allen, L., Cipielewski, J., & Stanovich, K. E. (1992). Multiple indicators of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and attitudes: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89-503.
Bumman, H. A. (1990).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Chambers, A. (1996). The reading environment: How adults help children enjoy books.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ambrell, L.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ettys, C. M., & Fowler, F. (1996). The relation of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reading attitudes school wide:A beginning stud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568)
Gough, P. B., & Tunmer, W. E. (1986). Decoding, reading, and reading disability.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7(1), 6-10.
Graham, S., & Weiner, B. (1996).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motivation.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 63-84.
Guthrie, J. T., Schafer, W., Wang, Y. Y., & Afflerbach, P. (1995). Relationships of instruction to amount of reading: An explor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al connection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0, 8-25.
Indrisano, R., & Chall, J. S. (1995). Literac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177(1), 63-83.
Krashen, S. (2004). Free voluntary reading: new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controvers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LC conference, Singapore.
Kuhn, M. R., & Stahl, S. A. (2003). Fluency: A review of developmental and remedial practi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1), 3-21.
Lesesne, T. S. (1991). Developing lifetime readers: Suggestions from fifty years of research. English Journal, 80 (6), 61-64.
Lewis, R., & Teale, W.H. (1980). Anotherlook at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12 (Fall), 187-201.
Mckenna, M. C., & Kear, D. J. (1990). Measuring attitude toward reading: A new tool for teachers. The reading teacher, 43(9), 626-639.
McKenna, M. C., Kear, D. J., & Ellsworth, R. A. (1995).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 national surve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0(4), 934-956.
Mellon, C. A. (1992). It`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Rural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8(8), 37-40.
OECD. (2000).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Final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24/21/39437980.pdf
Perry, N. E. (2002). Introduction: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o enrich understandings of self – 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1), 1-3.
Phelan, G.Jr. & Starkey, J.D. (1975). A survey of certain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nd television in fifth-grade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 125 603. Text-fiche)
Pilgreen, J. (2000). The SSR handbook: How to organize and maintain a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ogra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Richmond, B., Papp, S., & Jensen, K. (1998). Improving children’s habits in recreational read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7 283)
Smith, M. C. (1990).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reading attitude development from child to adulthood.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4), 215-219.
Snow, C. E. (2002). Reading for Understanding. Towards an R&D Program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Teachman, D. J.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Wentzel, K. R. (1996). Social goa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motivators of school adjustment. In Juvonen, J., & Wentzel, K. R. (Eds.), Cambridge studies in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motivation: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pp. 226-247).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5).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An initial study. Reading Research Report No.34. Athens, GA: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Wigfield, A. (1997). Reading motivation: 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 to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2), 59-68.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7).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432.
Yoon, J. C. (2002). Three decades of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SSR on attitude toward reading. Reading Improvement, 39(4), 186-195.
Zimmerman, B. J. (1990).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3-1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MESA.001.2019.F02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