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晚清《啟蒙畫報》的圖像符號學研究
A Pictorial Semiotics Study of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 杜賽男
Du, Sai-Nan
貢獻者 孫秀蕙
Hsiu-hui Sun
杜賽男
Du,Sai-Nan
關鍵詞 近代教育改革
意識形態
《啟蒙畫報》
圖像符號學
文化啟蒙
Cultural enlightenmen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form
Ideology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Pictorial semiotics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Sep-2021 18:25:36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啟蒙畫報》(1902-1904)為分析標的,研究晚清新政時期(1901-1911),蒙學由私入公之初,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教育」的建構。

《啟蒙畫報》作為發行於中國北方的第一份兒童教育刊物,是創辦人實踐蒙學的重要媒介。本研究將晚清意識形態從概念(concept)到觀念(idea)再到意識形態(ideology)的流動定義為循環往復、交互作用的有機體,「新名詞」作為文人士子在西學東漸中理解世界的思維圖式,透過報刊中儒學、東學、西學的新詞舊語爭鋒而浮顯教育觀念與意識形態。

本研究運用Barthes的圖像符號學分析法,從語詞與語言結構分析著手,探究在「中」與「西」、「古」與「今」的多元情境裡,文本如何經由圖文符號的選擇建構近代兒童教育觀,繼而,從觀念背後的意識形態裡,揭示近代社會轉型中蘊藏的「教育」意涵。

研究發現,文本以「借古喻今」與「以西比中」的圖文敘事策略,鋪顯知識救國、讀書自強的理性愛國途徑,用以糾正當時義和團的迷信行為。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意識形態影響下,文本將教育建構為競爭力,並在「性別」、「階級」、「國族」三個方面分別傳遞著「女學」、「折衷平等觀」與「愛國」的教育觀念。

論文的結論,從何謂啟「蒙」中開啟教育內涵的討論,繼而站在今日教育立場,從《啟蒙畫報》的反思中提出:其一,教育的歷史有著教育觀念與意識形態的恆常互動,若從「人性」上思考,個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可在人的教育中融通;其二,古今中外相交織的教育觀念裡,若從平等的立基點展開去西方中心論的交流,將能使教育改革在文化傳承與知識創新中與時俱進;其三,媒介作為教育編織的網,在啟「蒙」中始終佔據重要位置,若能整合家庭、學校、公共場所等諸多資源,打造並完善著媒介的教育學習環境,那麼,媒介所建構的會是一個起於教育但不止於教育,具有人文關懷,且能夠聯動、循環創生的啟蒙新世界。
This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by using the children magazine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as an examp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 chose the first children magazine in Northern China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1902-1904)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becaus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enlightment, which is part of the social reform scheme the publisher plotted during a time of turbulent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new concepts in educational texts translated from Japan and the West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ideolog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 competi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Modernity emerged although they may not be necessarily antagonistic to each other.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pictorial semiotics proposed by Roland Barthes to explore how the educational text of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constructed various concepts by telling stories related to symbols of "East" and "West,"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The study takes a step further by examining connotations of signs used by those stories and relate them to the ideal 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in late Qing China.

The study finds several semiotic strategies of the stories published by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For example, the children magazine often used the ancient story as a lesson to suggest solutions to the present problem, implying the fact that some merits or wisdoms are actually not new at all, instead they had existed long before but unfortunately forgotten or ignored by readers. Another significant semiotic strategy is comparing the East with the West so that readers could understand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 inferior China might face.
Therefore, the editors of the magazine were influenced by Social Darwinism so that they called for readers through the texts to save their nation through acquiring modern knowledge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 superstition spread by the Boxer Rebellions. The magazine conten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Women’s Education” and proposed an eclectic approach of education that might benefit lower social classes, both of which were seen as solutions of national reforms by the patriotic editors. Issues of "gender,” “cla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were thoroughly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the chapter of conclus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efine “Meng” (the enlightment) based on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First, viewing from history, we found that ideas and ideologies were firmyl intertwined with education; Second, by integrating the "local" with the "foreign," the "traditional" with "modern" knowledge, the magazine helps to construct an egalitarian approach of education which was part of the schemes for social reforms at that time. Third, as an educational medium,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aims to construct a new world of enlightenment with a care for humanism, a very rare attemp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eventually goes beyond the goal of educating children and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public forum for late Qing reform-minded intellectuals to make their voice heard.
參考文獻 丁守和主編(1999)。《中國近代啟蒙思潮》。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于治中(2013)。《意識型態的幽靈》。台北:行人出版社。
于曉等譯(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北:左岸文化。(原書Max Weber [1905]. 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 Sozialwissenschaften und Sozialpolitik.)
小川嘉子(1958)。〈清代に於ける義學設立の基盤〉,收入林友春主編:《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
卞冬磊(2015)。《古典心靈的現實轉向:晚清報刊閱讀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戈公振(2003)。《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永泉、張珍瑋(2020)《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loomsbury Academic.)
王汎森(2007)。《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汎森(2013)。〈「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4: 3 – 88。
王汎森(2020)。《啟蒙是連續的嗎?》。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王宏偉(2007)。〈晚清北京社會救濟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王柯(2015)。《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銳、吳展良、汪榮祖、周質平、柯惠鈴、段煉等(2019)。《重構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台北:秀威資訊。
田景正(2005)。〈中國幼兒師範教育的世紀回顧與前瞻〉,《學前教育研究》,7(8):58-60。
申華明譯(2016)。《西方兒童史(上卷):自18世紀迄今》。上海:商務印書館。(原書Becchi, E. & Julia, D. [1998]. Histoire de l`enfance en Occident.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1). French: Seuil.)
白文剛(2008)。《應變與困境: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控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朱自強(2015)。《日本兒童文學導論》。湖南: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朱孟庭(2012)。〈清末民初經典白話譯注的興起與開展-以教育政策的興革為論〉,《興大人文學報》,48:157-186。
余英時(1987)。〈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4:160-211。
吳松林譯(2017)。《烏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台北:華志文化。(原書Le Bon, G.[1895]. Psychologie des Foules. Paris : Édition Félix Alcan.)
吳果中(2010)。〈圖說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以《啟蒙畫報》為中心的視覺解讀〉,《新聞與傳播研究》,4(8):78-84。
吳果中(2017)。《左圖右史與畫中有話:中國近現代畫報研究(1874-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剛(2002)。《知識演化與社會控制——中國教育知識史的比較社會學分析》。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吳敬梓(2013)。《儒林外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友仁、呂詠梅譯注(2008)。《禮記.王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宋恕(1892/1993)。〈圖書章第二十九〉,《六字課齋卑議》,收入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
李中文譯(2019)。《人的教育:教育、教學和教導的技藝》。台北:暖暖書屋。(原書F. Fröbel [1826]. Die Menschenerziehung, die Erziehungs-, Unterrichts- und Lehrkunst.)
李仁淵(2013)。《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台北:稻鄉。
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孝悌(1992)。《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李佩師(2017)。〈晚清基督教中文報刊《小孩月報》所建構的兒童形象及意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35:127-142。
李長莉(2015)。〈福州開埠:傳教士「闖入」與民眾反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3:72-79。
李喜所(2000)。《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焱勝(2005)。《中國報刊圖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杜賽男(2019)。〈打撈塵封的光影:發現晚清《啟蒙畫報》中的「兒童」〉,《幼兒教育》,328:77-92。
沈國威(2012)。〈「野蠻」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3:383-403。
沈國威(2013)。〈近代關鍵詞考源:傳統、近代、現代〉,《東亞觀念史集刊》,6:417-437。
沈雲龍主編(1986)。《清議報全編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
沈葆楨(2017)。《清末民初文獻叢刊-沈文肅公政書》。北京:朝華出版社。
谷勝軍(2013)。〈日俄戰爭與《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日本問題研究》,27(3):53-58。
周利成(2011)。《中國老畫報─北京老畫報》。天津:古籍出版社。
周國平譯(2019)。《教育何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原書Nietzsche[1872]. Uber Die Zukunft Unserer Bildungs-Anstalten.)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新北:正中。
周愚文(2014)。《教育史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孟憲承編(1979/2003)。《中國古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世明(1980)。《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安梧(2016)。《「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乾(2006)。《清代衙門圖說》。北京:中華書局。
林毓生(1998)。《熱烈與冷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沼胡(1903年8月23日)。〈教育私議〉,《江蘇》(蘇州),第 5 期,頁 845。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雨塵子(1903年3月27日)。〈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新民叢報》(日本橫濱),第 28 號,頁 28。
姜緯堂(1985)。〈啟蒙畫報五考〉,《新聞研究資料》,1(3):191-203。
姜緯堂、彭望寧、彭望克(1996)。《維新志士、愛國報人彭翼仲》。大連:大連出版社。
段玉裁(2008)。《說文解字注》。新北:頂淵文化。
段煉(2012)。〈世俗時代的價值轉型-以晚清中國道德變革為中心的考察〉,《東吳歷史學報》,27:43-98。
段煉(2015)。《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從經(1982)。《晚清兒童文學鉤沉》。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1998)。《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英斂之(1907年11月27日)。〈北京視察識小錄〉,《大公報》。
夏東元編(1893/2013)。《鄭觀應集.盛世危言(上)》。北京:中華書局。
夏曉虹(2011)。《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
夏曉虹(2015)。《晚清白話文與啟蒙讀物》。香港:三聯書店。
夏曉虹(2016)。《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硏究實例》。新北:正中書局。
孫秀蕙、陳儀芬(2017)。〈臺灣日治時期商業廣告中的「戰爭」符號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新聞學研究》,1:1-47。
容閎(2005)。《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台北:團結出版社。
徐梓(1996)。《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揚傑(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徐禎苓(2015)。〈《小孩月報》醫事敘述之探討〉,《中正歷史學刊》,18:133-160。
徐鳳石、惲鐵樵譯(2021)。《西學東漸記》。上海:商務出版社。(原書 Yung Wing [1909/2007].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Earnshaw Books.)
徐蘭君(2015)。《兒童與戰爭:國族、教育及大眾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蘭君、Andrew Jones(2011)。《兒童的發現—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桑兵(2013)。《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桑兵(2016)。《歷史的本色:晚清民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秦方(2019)。《女界之興起 晚清天津女子教育與女性形象建構》。北京:中華書局。
馬勇(2013)。《晚清二十年》。台北:五南。
康有為(1901/2012)。《康有為大同論二種》。上海:百家出版社。
康有為(1908/1982)。〈上清帝請開便殿,廣陳圖書書〉,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初八日,收入李希沁、張椒華編:《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後)》。北京:中華書局。
張法(2000)。《中國美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迎春(2004)。〈中國古代童蒙養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晉陽學刊》,1:106-108。
張倩儀(1998)。《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
張梅(2016)。《晚清五四時期兒童讀物上的圖像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臺北市:桂冠。(原書Culler.J.[1986]. Ferdinand de Saussur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張曉麗(2009)。〈康有為《日本書目志》的目錄學成就〉,《學術界》,3:237-241。
張灝(2004)。《時代的探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梁啟超(1902年2月22日)。〈保教非所以尊孔論〉,《新民叢報》,第2號。
梁啟超(1989/1902/2011)。《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華書局。
梁漱溟(1990/2014)。〈我的自學小史〉,收入《梁漱溟全集》,第2 卷。山東: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15)。《憶往談舊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綢(2005)。〈傳統年畫概況及清末民初改良年畫的出現〉,《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卷,第2期。
梅家玲(2001)。〈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 19(1):249-276。
梅家玲(2011)。〈晚清童蒙教育中的文化傳譯、知識結構與表述方式——以《蒙學報》與《啟蒙畫報》為中心〉,徐蘭君,安德魯‧瓊斯主編《兒童的發現—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頁:35-7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建佑(2012)。〈從晚清譯書書目的分類體系論晚清士人對西學類目的解讀與應對〉,《圖書資訊學研究》,6(2):139-181。
郭齊家(2011)。《文明薪火賴傳承: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教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文團(1999)。《意識型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師大書院。
陳平原(2018)。《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院。
陳來(1995)。《蒙學與世俗儒家倫理》,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7-60。
陳信宏譯(2017)。《童年人類學》。台北:貓頭鷹。(原書:David F. Lancy [2008].The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Cherubs, Chattel, Changlings.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陳恩黎(2012)。〈顛覆還是綿延?-再論《小孩月報》與中國兒童文化的「現代啟蒙之路」〉,《文藝爭鳴》,6:103-108。
陳琦(2008)。《刀刻聖手與繪畫巨匠:20世紀前中西版畫型態比較研究》。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喻岳衡主編(2005)。《傳統蒙學叢書》。長沙:岳麓書社。
彭翼仲(1913)。《彭翼仲五十年歷史》,收入《維新志士、愛國報人彭翼仲》,頁55-184。大連:大連出版社。
彭蘇望(2013)。《北京報界先聲─20世紀初的彭翼仲與〈京話日報〉》。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程煥文(2004a)。〈晚清中國人對西方圖書館的考察(上)〉,《圖書館理論與實踐》,3:87-91。
程煥文(2004b)。〈晚清中國人對西方圖書館的考察(下)〉,《圖書館理論與實踐》,5:74-77。
費正清、劉廣京(2007)。《1800-1911年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
賀聖鼐、張靜廬輯注(1957)。《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北京:中華書局。
馮立君(2020)。〈李淵與隋唐之際遼東關聯史事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9(4):86-94。
黃士嘉(2006)。《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迺毓、簡淑真(1988)。〈幼兒教育理論基礎〉,《教育資料集刊》,3:1-26。
楊鴻烈(1964)。《中國法律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葛柏熙(1985)。〈《小孩月報》考證〉,《新聞研究資料》(31輯),頁:17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廖昌胤(2000)。〈從《進學解》到《論學習》〉,《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6(2):76-80。
熊月之(2011)。《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熊秉真(1992)。〈好的開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上)》,222-230。
熊秉真(1998)。〈近世中國兒童論述的浮現〉,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頁1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熊秉真(2018)。《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緜延之道》。台北:聯經出版社。
熊秉真(2019)。〈童年與幼蒙:清代之變遷與轉換〉,收入倪鳴香編:《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社會文化場域中的幼兒教育》,頁:14-5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趙玉岩(2017)。《中國傳統兒童教育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趙京華譯(2006)。《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書 柄谷行人 [1980].《日本現代文學の起源》,東京:講談社。)
趙曉蘭、吳潮(2011)。《傳教士中文報刊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劉小楓(1998)。《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劉先飛 (2015)。《深嵌的面具:創始期中日兒童文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彥華(2010)。《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劉毓慶,楊文娟(2014)。《詩經講讀》。台北:龍視界。
劉錦藻(2000)。《清朝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歐陽楠,張偉然(2010)。〈清末至民國時期江南地區廟產興學的時空分析〉,《歷史地理》,24:148-160。
蔣純焦(2017)。《中國私塾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蔣夢麟(2000)。《西潮.新潮》。湖南:岳麓書社。
鄭文惠(2013)。〈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4: 223 – 302。
鄭文惠、邱偉雲(2016)。〈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國家」與「教育」觀念的互動與形塑〉,《東亞觀念史集刊》,10: 37 – 102。
鄭匡民(2009)。《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
鄭雪玫(1989)。〈中美兒童雜誌介說〉,《圖書資訊學刊》,11:93-113。
蕭怡萱(2020)。《報刊.圖像.啟蒙:〈蒙學報〉(1897~1899)的圖說呈現與童蒙教育》。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閻克文、江紅譯(2006)。《公共輿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Lippman, W. [1922]. Public Opinion. United States: Harcourt, Brace & Co.)
霍力岩、李敏誼(2010)。〈從模仿到創新的百年探索旅程—中國學前教育改革進入新的戰略調整期〉,《教育資料集刊》,3:59-80。
簡敏如(2014)。〈晚清《啟蒙畫報》中的域外知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薩空了(1985)。《香港淪陷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魏義霞(2011)。《平等與啟蒙——聰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魏肇基譯(2013)。《愛彌爾》。台北:台灣商務。(原書Rousseau, J., J. [1762]. Émile:ou de l`éducation.)
懷宇(2016)。《論法國符號學》。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
譚承耕、李龍如校點(2008)。《張百熙集》。湖南:岳麓書社。
關文運譯(1959)。《人類理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Locke, J. [1689].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London: Thomas Basset.)
關曉紅(2013)。《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龐釗珺、楊進紅、李玉芳(2016)。《學前教育簡史》。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Lulu Bao(2013)。〈鏡頭後的老靈魂〉,《收藏》,18:1-2。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Ben Brewster, Trans.). New York: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Monthly Review Press.
Althusser, L. (1974/1990).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Other Essays. (Gregory Elliott & Ben Brewster et al., Trans.). London: Verso.
Barthes, R. (1957/2009). Mythologies. (Annette Lavers, Trans.). UK: Vintage Classics.
Barthes, R. (1964/1986). Elements of Semiology. (Jonathan Cape, Trans.). US: Eleventh.
Barthes, R. (1971/1986). From work to text. (Farrar, Straus & Giroux, Trans.). CA: Collins Publishers.
Barthes, R. (1977/1997). Image Music Text (Stephen Heath, Trans.). London: Fontana.
Barthes, R. (1984/1986). The Rustle of Language. (Richard Howard, Trans.). NY: Hill and Wang.
Bernstein, B. (2009).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4):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London, UK: Routledge.
Best, R. (2016). Exploring the spiritual in the pedagogy of Friedrich Froe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21(3-4), 272-282.
Chen, S. W. S.(2019). “Instructive and Amusing”: Xiao Hai Yue Bao (The Child’s Paper, 1875–1915) and Childhood,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73-108.
Douglas, R. (1993). The Xin 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US: Harvard University.
Elliott, P., & Daniels, S. (2006). Pestalozzi, Fellenberg and British nineteenth-century geograph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2(4), 752-774.
Entwistle, H. (1979). Antonio Gramsci.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errone, V. (2017). The Enlightenment: History of an Idea - Updated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mbrich, E.H. (1982/1994). The Image and the Eye: Further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US: Phaidon Press.
Gramsci, A. (1971). Hegemon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wkes, T. (2003).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London: Routledge.
Heywood, C. (2001). A Histo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the West from Medieval to Modern Times. US: Blackwell.
Jakobson, R. (1971). Selected Writings: Word and Language.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John, T. S. (2014). The Illustrative Education of Rousseau`s Emil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8(3), 533-546.
Jones, F. A. (2002). The Child as History in Republican China: A Discourse on Development. Duke University Press.10 (3): 695–727.
Lefebrv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otman, J. (1977).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Text. (Gail Lenhoff &Ronald Vroon., Tran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tchell, W.J.T. (1980). The language of Imag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lato (2017).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Jowett, B., Trans.). U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ostman, N. (1982/1994).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UK: Vintage.
Preston, D. (2000). The Boxer Rebellion: The Dramatic Story of China’s War on Foreigners That Shook the World in the Summer of 1900.New York: Walker and Company.
Prior, W., J. (2019). Socrates. Polity Press.
Resnick, S. & Richard, W. (1996). The New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lthusser. In A. Callari and D. F. Ruccio (Eds.), Postmodern Materialism and the Future of Marxist Theory: Essays in the Althusserian Tradition(pp.167-192), Hanover and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Ricoeur, P. (1975/1978).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 (Robert Czerny & Kathleen McLaughlin & John Costello, S. J., Tra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Tanaka, S. (1997). Childhood: Natu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to a Japanese Space, U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odorov, T. (1981). Introduction to Poetics. U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1044635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35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孫秀蕙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iu-hui S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杜賽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Du,Sai-N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杜賽男zh_TW
dc.creator (作者) Du, Sai-N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1 18:25:36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1 18:25: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1 18:25: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4635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202-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博士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4635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啟蒙畫報》(1902-1904)為分析標的,研究晚清新政時期(1901-1911),蒙學由私入公之初,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教育」的建構。

《啟蒙畫報》作為發行於中國北方的第一份兒童教育刊物,是創辦人實踐蒙學的重要媒介。本研究將晚清意識形態從概念(concept)到觀念(idea)再到意識形態(ideology)的流動定義為循環往復、交互作用的有機體,「新名詞」作為文人士子在西學東漸中理解世界的思維圖式,透過報刊中儒學、東學、西學的新詞舊語爭鋒而浮顯教育觀念與意識形態。

本研究運用Barthes的圖像符號學分析法,從語詞與語言結構分析著手,探究在「中」與「西」、「古」與「今」的多元情境裡,文本如何經由圖文符號的選擇建構近代兒童教育觀,繼而,從觀念背後的意識形態裡,揭示近代社會轉型中蘊藏的「教育」意涵。

研究發現,文本以「借古喻今」與「以西比中」的圖文敘事策略,鋪顯知識救國、讀書自強的理性愛國途徑,用以糾正當時義和團的迷信行為。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意識形態影響下,文本將教育建構為競爭力,並在「性別」、「階級」、「國族」三個方面分別傳遞著「女學」、「折衷平等觀」與「愛國」的教育觀念。

論文的結論,從何謂啟「蒙」中開啟教育內涵的討論,繼而站在今日教育立場,從《啟蒙畫報》的反思中提出:其一,教育的歷史有著教育觀念與意識形態的恆常互動,若從「人性」上思考,個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可在人的教育中融通;其二,古今中外相交織的教育觀念裡,若從平等的立基點展開去西方中心論的交流,將能使教育改革在文化傳承與知識創新中與時俱進;其三,媒介作為教育編織的網,在啟「蒙」中始終佔據重要位置,若能整合家庭、學校、公共場所等諸多資源,打造並完善著媒介的教育學習環境,那麼,媒介所建構的會是一個起於教育但不止於教育,具有人文關懷,且能夠聯動、循環創生的啟蒙新世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by using the children magazine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as an examp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 chose the first children magazine in Northern China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1902-1904)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becaus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enlightment, which is part of the social reform scheme the publisher plotted during a time of turbulent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new concepts in educational texts translated from Japan and the West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ideolog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 competi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Western Modernity emerged although they may not be necessarily antagonistic to each other.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pictorial semiotics proposed by Roland Barthes to explore how the educational text of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constructed various concepts by telling stories related to symbols of "East" and "West,"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The study takes a step further by examining connotations of signs used by those stories and relate them to the ideal 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in late Qing China.

The study finds several semiotic strategies of the stories published by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For example, the children magazine often used the ancient story as a lesson to suggest solutions to the present problem, implying the fact that some merits or wisdoms are actually not new at all, instead they had existed long before but unfortunately forgotten or ignored by readers. Another significant semiotic strategy is comparing the East with the West so that readers could understand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 inferior China might face.
Therefore, the editors of the magazine were influenced by Social Darwinism so that they called for readers through the texts to save their nation through acquiring modern knowledge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 superstition spread by the Boxer Rebellions. The magazine conten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Women’s Education” and proposed an eclectic approach of education that might benefit lower social classes, both of which were seen as solutions of national reforms by the patriotic editors. Issues of "gender,” “cla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were thoroughly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the chapter of conclus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efine “Meng” (the enlightment) based on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First, viewing from history, we found that ideas and ideologies were firmyl intertwined with education; Second, by integrating the "local" with the "foreign," the "traditional" with "modern" knowledge, the magazine helps to construct an egalitarian approach of education which was part of the schemes for social reforms at that time. Third, as an educational medium,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aims to construct a new world of enlightenment with a care for humanism, a very rare attemp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eventually goes beyond the goal of educating children and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public forum for late Qing reform-minded intellectuals to make their voice heard.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重啓「教育」意涵的討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回到晚清近代教育的轉型 5
一、轉型前的教育環境 5
二、轉型前的教育媒介 6
三、報刊呈現的幼兒教育「新」主張 8
第三節 建構教育觀念的《啟蒙畫報》 12
一、《啟蒙畫報》的創辦人與編創歷程 12
二、《啟蒙畫報》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意識形態的流變 23
一、觀念(idea):作為形而上的啟蒙 23
二、意識形態(ideology):作為精神的實踐 24
三、意識形態的文化匯流 25
四、晚清的脈絡:概念(concept)-意識形態(ideology) 27
五、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意識形態 29
第二節 承載意識形態的媒介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結構主義符號學的源流與基本概念 38
第二節 文本中的圖與文 41
第三節《啟蒙畫報》的文本特性 43
第四節《啟蒙畫報》的分析步驟 51
第五節《啟蒙畫報》分析對象選擇 54
第四章 文本分析 57
第一節 實用之學 61
一、走入日常的「理」 61
二、「身體」作為一門學問 66
三、遊戲的意義和價值 69
第二節 新式教育的落地與生根 74
一、從私塾到新式學堂 74
二、「教」與「學」的互動 86
三、啟「蒙」版圖的拓展 102
第三節 個人、生活與愛國 112
第五章 研究發現 124
第一節 《啟蒙畫報》的圖文符號運作原則 124
一、「兒童」符號的隱喻 126
二、「兒童」稱謂與年齡的界定 128
三、「兒童」身體的規范與鬆綁 129
四、文本建構的教育擬想與模範兒童 131
第二節 教育觀念之呈現:女學、平等與愛國 135
一、性別:重構「女學」意涵 135
二、階級:折衷的「平等」觀念 141
三、國族:「學以救國」的愛國主張 146
第三節 意識形態的彰顯:社會達爾文主義下的教育競爭力 150
第六章 結論 160
第一節 何謂啟「蒙」 160
第二節 《啟蒙畫報》觸發的教育省思 166
一、歷史中的「人性」:教育與政治意識形態的互動 166
二、教育中的「人本」:「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在」 169
三、媒介中的「人網」:家庭、學堂與公共場域 1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77
參考文獻 181
zh_TW
dc.format.extent 2831725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35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近代教育改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意識形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啟蒙畫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圖像符號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啟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enlightenm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for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deolo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ictorial semioticsen_US
dc.title (題名) 晚清《啟蒙畫報》的圖像符號學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Pictorial Semiotics Study of Illustrated Children’s Educato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守和主編(1999)。《中國近代啟蒙思潮》。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于治中(2013)。《意識型態的幽靈》。台北:行人出版社。
于曉等譯(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北:左岸文化。(原書Max Weber [1905]. 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 Sozialwissenschaften und Sozialpolitik.)
小川嘉子(1958)。〈清代に於ける義學設立の基盤〉,收入林友春主編:《近世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國土社。
卞冬磊(2015)。《古典心靈的現實轉向:晚清報刊閱讀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戈公振(2003)。《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永泉、張珍瑋(2020)《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loomsbury Academic.)
王汎森(2007)。《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汎森(2013)。〈「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4: 3 – 88。
王汎森(2020)。《啟蒙是連續的嗎?》。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王宏偉(2007)。〈晚清北京社會救濟制度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王柯(2015)。《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銳、吳展良、汪榮祖、周質平、柯惠鈴、段煉等(2019)。《重構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台北:秀威資訊。
田景正(2005)。〈中國幼兒師範教育的世紀回顧與前瞻〉,《學前教育研究》,7(8):58-60。
申華明譯(2016)。《西方兒童史(上卷):自18世紀迄今》。上海:商務印書館。(原書Becchi, E. & Julia, D. [1998]. Histoire de l`enfance en Occident.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1). French: Seuil.)
白文剛(2008)。《應變與困境: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控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朱自強(2015)。《日本兒童文學導論》。湖南: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朱孟庭(2012)。〈清末民初經典白話譯注的興起與開展-以教育政策的興革為論〉,《興大人文學報》,48:157-186。
余英時(1987)。〈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4:160-211。
吳松林譯(2017)。《烏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台北:華志文化。(原書Le Bon, G.[1895]. Psychologie des Foules. Paris : Édition Félix Alcan.)
吳果中(2010)。〈圖說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以《啟蒙畫報》為中心的視覺解讀〉,《新聞與傳播研究》,4(8):78-84。
吳果中(2017)。《左圖右史與畫中有話:中國近現代畫報研究(1874-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剛(2002)。《知識演化與社會控制——中國教育知識史的比較社會學分析》。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吳敬梓(2013)。《儒林外史》。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友仁、呂詠梅譯注(2008)。《禮記.王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宋恕(1892/1993)。〈圖書章第二十九〉,《六字課齋卑議》,收入胡珠生編:《宋恕集》。北京:中華書局。
李中文譯(2019)。《人的教育:教育、教學和教導的技藝》。台北:暖暖書屋。(原書F. Fröbel [1826]. Die Menschenerziehung, die Erziehungs-, Unterrichts- und Lehrkunst.)
李仁淵(2013)。《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台北:稻鄉。
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孝悌(1992)。《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李佩師(2017)。〈晚清基督教中文報刊《小孩月報》所建構的兒童形象及意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35:127-142。
李長莉(2015)。〈福州開埠:傳教士「闖入」與民眾反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3:72-79。
李喜所(2000)。《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焱勝(2005)。《中國報刊圖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杜賽男(2019)。〈打撈塵封的光影:發現晚清《啟蒙畫報》中的「兒童」〉,《幼兒教育》,328:77-92。
沈國威(2012)。〈「野蠻」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3:383-403。
沈國威(2013)。〈近代關鍵詞考源:傳統、近代、現代〉,《東亞觀念史集刊》,6:417-437。
沈雲龍主編(1986)。《清議報全編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
沈葆楨(2017)。《清末民初文獻叢刊-沈文肅公政書》。北京:朝華出版社。
谷勝軍(2013)。〈日俄戰爭與《滿洲日日新聞》的創刊〉,《日本問題研究》,27(3):53-58。
周利成(2011)。《中國老畫報─北京老畫報》。天津:古籍出版社。
周國平譯(2019)。《教育何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原書Nietzsche[1872]. Uber Die Zukunft Unserer Bildungs-Anstalten.)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新北:正中。
周愚文(2014)。《教育史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孟憲承編(1979/2003)。《中國古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世明(1980)。《義和團事變期間東南互保運動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安梧(2016)。《「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乾(2006)。《清代衙門圖說》。北京:中華書局。
林毓生(1998)。《熱烈與冷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沼胡(1903年8月23日)。〈教育私議〉,《江蘇》(蘇州),第 5 期,頁 845。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雨塵子(1903年3月27日)。〈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新民叢報》(日本橫濱),第 28 號,頁 28。
姜緯堂(1985)。〈啟蒙畫報五考〉,《新聞研究資料》,1(3):191-203。
姜緯堂、彭望寧、彭望克(1996)。《維新志士、愛國報人彭翼仲》。大連:大連出版社。
段玉裁(2008)。《說文解字注》。新北:頂淵文化。
段煉(2012)。〈世俗時代的價值轉型-以晚清中國道德變革為中心的考察〉,《東吳歷史學報》,27:43-98。
段煉(2015)。《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從經(1982)。《晚清兒童文學鉤沉》。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1998)。《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英斂之(1907年11月27日)。〈北京視察識小錄〉,《大公報》。
夏東元編(1893/2013)。《鄭觀應集.盛世危言(上)》。北京:中華書局。
夏曉虹(2011)。《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
夏曉虹(2015)。《晚清白話文與啟蒙讀物》。香港:三聯書店。
夏曉虹(2016)。《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硏究實例》。新北:正中書局。
孫秀蕙、陳儀芬(2017)。〈臺灣日治時期商業廣告中的「戰爭」符號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新聞學研究》,1:1-47。
容閎(2005)。《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台北:團結出版社。
徐梓(1996)。《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揚傑(1995)。《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徐禎苓(2015)。〈《小孩月報》醫事敘述之探討〉,《中正歷史學刊》,18:133-160。
徐鳳石、惲鐵樵譯(2021)。《西學東漸記》。上海:商務出版社。(原書 Yung Wing [1909/2007].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Earnshaw Books.)
徐蘭君(2015)。《兒童與戰爭:國族、教育及大眾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蘭君、Andrew Jones(2011)。《兒童的發現—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桑兵(2013)。《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桑兵(2016)。《歷史的本色:晚清民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秦方(2019)。《女界之興起 晚清天津女子教育與女性形象建構》。北京:中華書局。
馬勇(2013)。《晚清二十年》。台北:五南。
康有為(1901/2012)。《康有為大同論二種》。上海:百家出版社。
康有為(1908/1982)。〈上清帝請開便殿,廣陳圖書書〉,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初八日,收入李希沁、張椒華編:《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後)》。北京:中華書局。
張法(2000)。《中國美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迎春(2004)。〈中國古代童蒙養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晉陽學刊》,1:106-108。
張倩儀(1998)。《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
張梅(2016)。《晚清五四時期兒童讀物上的圖像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臺北市:桂冠。(原書Culler.J.[1986]. Ferdinand de Saussur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張曉麗(2009)。〈康有為《日本書目志》的目錄學成就〉,《學術界》,3:237-241。
張灝(2004)。《時代的探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梁啟超(1902年2月22日)。〈保教非所以尊孔論〉,《新民叢報》,第2號。
梁啟超(1989/1902/2011)。《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華書局。
梁漱溟(1990/2014)。〈我的自學小史〉,收入《梁漱溟全集》,第2 卷。山東: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15)。《憶往談舊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綢(2005)。〈傳統年畫概況及清末民初改良年畫的出現〉,《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卷,第2期。
梅家玲(2001)。〈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 19(1):249-276。
梅家玲(2011)。〈晚清童蒙教育中的文化傳譯、知識結構與表述方式——以《蒙學報》與《啟蒙畫報》為中心〉,徐蘭君,安德魯‧瓊斯主編《兒童的發現—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頁:35-7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建佑(2012)。〈從晚清譯書書目的分類體系論晚清士人對西學類目的解讀與應對〉,《圖書資訊學研究》,6(2):139-181。
郭齊家(2011)。《文明薪火賴傳承: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教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陳文團(1999)。《意識型態教育的貧困》。台北:師大書院。
陳平原(2018)。《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院。
陳來(1995)。《蒙學與世俗儒家倫理》,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7-60。
陳信宏譯(2017)。《童年人類學》。台北:貓頭鷹。(原書:David F. Lancy [2008].The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Cherubs, Chattel, Changlings.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陳恩黎(2012)。〈顛覆還是綿延?-再論《小孩月報》與中國兒童文化的「現代啟蒙之路」〉,《文藝爭鳴》,6:103-108。
陳琦(2008)。《刀刻聖手與繪畫巨匠:20世紀前中西版畫型態比較研究》。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喻岳衡主編(2005)。《傳統蒙學叢書》。長沙:岳麓書社。
彭翼仲(1913)。《彭翼仲五十年歷史》,收入《維新志士、愛國報人彭翼仲》,頁55-184。大連:大連出版社。
彭蘇望(2013)。《北京報界先聲─20世紀初的彭翼仲與〈京話日報〉》。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程煥文(2004a)。〈晚清中國人對西方圖書館的考察(上)〉,《圖書館理論與實踐》,3:87-91。
程煥文(2004b)。〈晚清中國人對西方圖書館的考察(下)〉,《圖書館理論與實踐》,5:74-77。
費正清、劉廣京(2007)。《1800-1911年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
賀聖鼐、張靜廬輯注(1957)。《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北京:中華書局。
馮立君(2020)。〈李淵與隋唐之際遼東關聯史事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9(4):86-94。
黃士嘉(2006)。《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迺毓、簡淑真(1988)。〈幼兒教育理論基礎〉,《教育資料集刊》,3:1-26。
楊鴻烈(1964)。《中國法律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葛柏熙(1985)。〈《小孩月報》考證〉,《新聞研究資料》(31輯),頁:17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廖昌胤(2000)。〈從《進學解》到《論學習》〉,《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6(2):76-80。
熊月之(2011)。《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熊秉真(1992)。〈好的開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上)》,222-230。
熊秉真(1998)。〈近世中國兒童論述的浮現〉,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頁148。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熊秉真(2018)。《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緜延之道》。台北:聯經出版社。
熊秉真(2019)。〈童年與幼蒙:清代之變遷與轉換〉,收入倪鳴香編:《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社會文化場域中的幼兒教育》,頁:14-5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趙玉岩(2017)。《中國傳統兒童教育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趙京華譯(2006)。《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書 柄谷行人 [1980].《日本現代文學の起源》,東京:講談社。)
趙曉蘭、吳潮(2011)。《傳教士中文報刊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劉小楓(1998)。《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劉先飛 (2015)。《深嵌的面具:創始期中日兒童文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彥華(2010)。《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劉毓慶,楊文娟(2014)。《詩經講讀》。台北:龍視界。
劉錦藻(2000)。《清朝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歐陽楠,張偉然(2010)。〈清末至民國時期江南地區廟產興學的時空分析〉,《歷史地理》,24:148-160。
蔣純焦(2017)。《中國私塾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蔣夢麟(2000)。《西潮.新潮》。湖南:岳麓書社。
鄭文惠(2013)。〈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4: 223 – 302。
鄭文惠、邱偉雲(2016)。〈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國家」與「教育」觀念的互動與形塑〉,《東亞觀念史集刊》,10: 37 – 102。
鄭匡民(2009)。《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
鄭雪玫(1989)。〈中美兒童雜誌介說〉,《圖書資訊學刊》,11:93-113。
蕭怡萱(2020)。《報刊.圖像.啟蒙:〈蒙學報〉(1897~1899)的圖說呈現與童蒙教育》。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閻克文、江紅譯(2006)。《公共輿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Lippman, W. [1922]. Public Opinion. United States: Harcourt, Brace & Co.)
霍力岩、李敏誼(2010)。〈從模仿到創新的百年探索旅程—中國學前教育改革進入新的戰略調整期〉,《教育資料集刊》,3:59-80。
簡敏如(2014)。〈晚清《啟蒙畫報》中的域外知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薩空了(1985)。《香港淪陷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魏義霞(2011)。《平等與啟蒙——聰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魏肇基譯(2013)。《愛彌爾》。台北:台灣商務。(原書Rousseau, J., J. [1762]. Émile:ou de l`éducation.)
懷宇(2016)。《論法國符號學》。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
譚承耕、李龍如校點(2008)。《張百熙集》。湖南:岳麓書社。
關文運譯(1959)。《人類理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Locke, J. [1689].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London: Thomas Basset.)
關曉紅(2013)。《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龐釗珺、楊進紅、李玉芳(2016)。《學前教育簡史》。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Lulu Bao(2013)。〈鏡頭後的老靈魂〉,《收藏》,18:1-2。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Ben Brewster, Trans.). New York: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Monthly Review Press.
Althusser, L. (1974/1990). 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Other Essays. (Gregory Elliott & Ben Brewster et al., Trans.). London: Verso.
Barthes, R. (1957/2009). Mythologies. (Annette Lavers, Trans.). UK: Vintage Classics.
Barthes, R. (1964/1986). Elements of Semiology. (Jonathan Cape, Trans.). US: Eleventh.
Barthes, R. (1971/1986). From work to text. (Farrar, Straus & Giroux, Trans.). CA: Collins Publishers.
Barthes, R. (1977/1997). Image Music Text (Stephen Heath, Trans.). London: Fontana.
Barthes, R. (1984/1986). The Rustle of Language. (Richard Howard, Trans.). NY: Hill and Wang.
Bernstein, B. (2009).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4):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London, UK: Routledge.
Best, R. (2016). Exploring the spiritual in the pedagogy of Friedrich Froe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21(3-4), 272-282.
Chen, S. W. S.(2019). “Instructive and Amusing”: Xiao Hai Yue Bao (The Child’s Paper, 1875–1915) and Childhood,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73-108.
Douglas, R. (1993). The Xin 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US: Harvard University.
Elliott, P., & Daniels, S. (2006). Pestalozzi, Fellenberg and British nineteenth-century geograph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2(4), 752-774.
Entwistle, H. (1979). Antonio Gramsci.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errone, V. (2017). The Enlightenment: History of an Idea - Updated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mbrich, E.H. (1982/1994). The Image and the Eye: Further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US: Phaidon Press.
Gramsci, A. (1971). Hegemon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wkes, T. (2003).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London: Routledge.
Heywood, C. (2001). A History of Childhood: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the West from Medieval to Modern Times. US: Blackwell.
Jakobson, R. (1971). Selected Writings: Word and Language.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John, T. S. (2014). The Illustrative Education of Rousseau`s Emil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8(3), 533-546.
Jones, F. A. (2002). The Child as History in Republican China: A Discourse on Development. Duke University Press.10 (3): 695–727.
Lefebrv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otman, J. (1977).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Text. (Gail Lenhoff &Ronald Vroon., Tran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tchell, W.J.T. (1980). The language of Imag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lato (2017).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Jowett, B., Trans.). U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ostman, N. (1982/1994).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UK: Vintage.
Preston, D. (2000). The Boxer Rebellion: The Dramatic Story of China’s War on Foreigners That Shook the World in the Summer of 1900.New York: Walker and Company.
Prior, W., J. (2019). Socrates. Polity Press.
Resnick, S. & Richard, W. (1996). The New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lthusser. In A. Callari and D. F. Ruccio (Eds.), Postmodern Materialism and the Future of Marxist Theory: Essays in the Althusserian Tradition(pp.167-192), Hanover and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Ricoeur, P. (1975/1978).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 (Robert Czerny & Kathleen McLaughlin & John Costello, S. J., Tra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Tanaka, S. (1997). Childhood: Natu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to a Japanese Space, U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odorov, T. (1981). Introduction to Poetics. U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147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