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輸出改革─ 全球化與中國大陸中央國有企業的走出去戰略 |
CHIH-SHIAN LIOU |
report |
pdf(284) |
2011 |
一個沒有左派的政黨政治: 戰後日本左派三大政黨形成、發展與演變的質性與量性分析--以民主黨、社民黨與共產黨之研究為例(1945-2009)(I) |
ZHENG-JIA TSAI、ZHENG-JIA TSAI |
report |
web page(847) |
2011 |
日本對東南亞政府開發援助政策的分析:以政府開發援助大綱的實踐為例 |
TADAHIRO ISHIHARA |
report |
pdf(507) |
2011 |
龍象共舞? 中國與印度之環境外交 |
那瑞維 |
report |
pdf(562) |
2011 |
從邊境政治到跨境政治:泰國-柬埔寨-寮國邊境區域中的跨境在地化模式比較研究(I) |
HAO YANG |
report |
pdf(538) |
2011 |
亞太區域架構運作模式之研究(I) |
CHYUNG LY LEE |
report |
web page(675) |
2011 |
族群認同、國族認同及區域認同對非洲區域安全之衝擊 |
CHEN-SHEN YEN |
report |
pdf(516) |
2011 |
從抗拒到承諾 : 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立場與論戰-一個「氣候話語權」的觀點 |
KUO-CHEN SUNG |
report |
pdf(511) |
2011 |
以「公民被代表性」作為分析歐盟民主之概念工具 |
CHIEN-YI LU |
report |
pdf(299) |
2011 |
歐洲聯盟的外部治理:外交暨安全政策的規範選擇(I) |
TUNG-YEH WU |
report |
web page(539) |
2011 |
美中關係變遷與亞太安全新架構(I) |
FU-KUO LIU |
report |
web page(569) |
2011 |
美國霸權趨向衰落探究:理論與實際解析 |
鄭端耀 |
report |
pdf(681) |
2011 |
威權國家政策過程裡的內部人與外部人:檢視中國大陸省級地方政府的勞動政策改革(I) |
周嘉辰 |
report |
web page(472) |
2012 |
美中關係變遷與亞太安全新架構(II) |
FU-KUO LIU |
report |
pdf(457) |
2012 |
歐洲聯盟的外部治理:外交暨安全政策的規範選擇(II) |
TUNG-YEH WU |
report |
pdf(387) |
2012 |
威權國家政策過程裡的內部人與外部人:檢視中國大陸省級地方政府的勞動政策改革(II) |
周嘉辰 |
report |
web page(675) |
2012 |
亞太區域架構運作模式之研究(II) |
CHYUNG LY LEE |
report |
web page(842) |
2012 |
一個沒有左派的政黨政治: 戰後日本左派三大政黨形成、發展與演變的質性與量性分析--以民主黨、社民黨與共產黨之研究為例(1945-2009)(II) |
ZHENG-JIA TSAI |
report |
web page(963) |
2012 |
從邊境政治到跨境政治:泰國-柬埔寨-寮國邊境區域中的跨境在地化模式比較研究(II) |
HAO YANG |
report |
web page(811) |
2012 |
社經變遷下的責任政治:從比較觀點看大陸的基層治理-子計畫四:原生制度與非政府組織的互動:以湖北省建始縣、山西永濟蒲州鎮農民協會為例(II) |
JUEI-CHI WANG |
report |
web page(635) |
2008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歐美近現代史Ⅱ---近代歐美革命史與政治史(I) |
CHEN-SHEN YEN、JYI-SHANE LIU、WILLIAM JOSEPH EATON |
report |
|
2009 |
東南亞邊境政治與東協角色之研究:泰-柬領土爭端與印-馬領海爭端的比較 |
HAO YANG |
report |
pdf(1070) |
2009 |
台灣地方派系理論與個案分析 |
YUANG-KUANG KAO |
report |
pdf(1553) |
2008 |
台灣、俄羅斯與中國現代化之比較-政治、社會與經濟層面之分析(I) |
YUANG-KUANG KAO |
report |
pdf(9298) |
2007 |
近年來中國大陸地方財政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三年期研究計畫)(I) |
JR-TSUNG HUANG |
report |
pdf(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