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
旅行的意義:論旅行書寫之敘事與傳播型行動 |
陳玟錚、KUO-JEN TSANG |
conference |
pdf(595) |
2009 |
探索新聞圖表倫理─以「商業周刊-牛奶殺人圖表」為例 |
陳亞郁、張淑芬、林綺珊 |
conference |
pdf(662) |
2009 |
聚合之路:從電視法案Finsyn看美國影視產業的發展 |
張時健 |
conference |
pdf(706) |
2009 |
當代男子漢「陰性化」了嗎?以男性時尚雜誌建構的男性氣質為例。 |
劉琮琦 |
conference |
pdf(692) |
2009 |
藝術傳播中閱聽人的實踐 |
林青儀 |
conference |
pdf(561) |
2009 |
手機使用者之認知空間與隱私管理: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 |
張瑋 |
conference |
pdf(573) |
2008 |
探詢數位時代中敘事與媒介之關係 |
陳雅惠 |
conference |
pdf(611) |
2008 |
傳播研究本土化問題的再思考—兼論本土化方法的初探 |
劉忠博 |
conference |
pdf(557) |
2008 |
朝向以知覺為基礎的傳播媒介/符號訊息研究 |
柯籙晏 |
conference |
pdf(580) |
2008 |
美麗壞女人:台灣女性名模的身體再現 |
陳俐妏 |
conference |
pdf(598) |
2008 |
社會弱勢者媒體形象研究:以外籍家事勞動者與雇主關係之報導為例 |
劉徖琦 |
conference |
pdf(604) |
2008 |
關於自主性的敘說: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病痛經驗和意義 |
黃齡儀、施馨堯 |
conference |
pdf(623) |
2008 |
電視新聞影像素養研究:社會符號學的觀點 |
黃齡儀 |
conference |
pdf(546) |
2008 |
視窗時代口語人:視障者網路使用經驗與空間概念初探 |
施伯燁 |
conference |
pdf(827) |
2008 |
同志類型電影與社會情境脈絡─以〈十七歲的天空為例〉 |
林佳誼 |
conference |
pdf(587) |
2008 |
從科斯看本地傳播管制的正當性:一個類型化的思考嘗試 |
蕭肇君 |
conference |
pdf(729) |
2008 |
迷的前世、今生、未來:論「新媒介科技迷」 |
吳姿嫻 |
conference |
pdf(702) |
2008 |
敘事與行銷活動─以第十七屆「飢餓三十」為例 |
華婉伶 |
conference |
pdf(575) |
2008 |
外籍配偶新聞報導產製分析:記者個人與新聞組織因素的討論 |
李昭安 |
conference |
pdf(580) |
2009 |
媒體如何再現弊案:以陳水扁洗錢報導為例 |
鍾佩君 |
conference |
pdf(674) |
2009 |
「中國」、「中華」,還是「台灣」?─以北京奧運棒球中台之戰為例談兩岸國族想像 |
鄧志祥 |
conference |
pdf(743) |
2009 |
維根斯坦之「規則」概念與傳播研究 |
鄧宗聖 |
conference |
pdf(629) |
2009 |
你看到了什麼?置入性電視新聞的可信度與注意力研究 |
劉于甄 |
conference |
pdf(853) |
2009 |
習以為常?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 |
HUEI-LING LIU |
conference |
pdf(734) |
2009 |
現代花木蘭?從體育新聞報導看女性運動員形象的再現-以女子籃球為例 |
張佳如 |
conference |
pdf(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