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 |
臺灣老字號報紙的危機 |
林元輝 |
article |
pdf(884) |
2001-06 |
日據後期本島人的兩極認同:庶民小說與知青文本的分析 |
方孝謙、Fong, hiaw-Chian |
article |
pdf(947) |
2002-06 |
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從「壹週刊」與「中國時報」依外患罪起訴談起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702) |
2002-09 |
反支配:南韓對抗好萊塢壟斷的個案研究:1958-2001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1057) |
2003-09 |
評介《全球的好萊塢》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923) |
2004-06 |
渴望「正常資本主義國家」的八天:分析五家日報2004年總統大選後的新聞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886) |
2004-12 |
中國「市場社會主義」電視媒體的探索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1120) |
2005-06 |
現場提問與對談 |
馮建三 |
article |
|
2007-12 |
科斯的傳媒論述:與激進的反政府論對話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1093) |
2008-03 |
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臺灣的電視設置過程 |
柯裕棻、Ko, Yu-fen |
article |
pdf(1182) |
1998-09 |
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 |
林元輝 |
article |
pdf(957) |
2002-12 |
解釋鄉鎮企業變遷的制度與關係理論:社會學的利基何在? |
方孝謙 |
article |
pdf(2482) |
2007-06 |
評Jeffery C. Alexander, The Civil Sphere |
方孝謙 |
article |
pdf(1688) |
1972-11 |
報紙接受廣告的標準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98-07 |
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 -- 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 |
臧國仁 |
article |
pdf(3215) |
1999-07 |
安全的性?安全的健康廣告?愛滋病防治訊息設計實驗 |
徐美苓 |
article |
pdf(1286) |
2001-07 |
公共關係研究的內涵與展望– 十字路口的觀察 |
臧國仁 |
article |
pdf(2177) |
1993-06 |
各級政府機構公關人員專業性初探 |
劉駿州、臧國仁 |
article |
pdf(1388) |
1994-07 |
組織文化與組織公關行為相關性探討 |
陳蕙芬、吳靜吉、臧國仁 |
article |
pdf(2566) |
2011-11 |
透過認知學習探索城市聲影之互動遊戲 |
黃郁茹、陳聖智、曾韻如、吳岱芸、林廷達、顧竣翔 |
conference |
|
2000-08 |
臺視華視公共化的意義與作法 |
馮建三 |
article |
|
1994-07 |
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708) |
1994-07 |
客觀報導與誹謗 |
羅文輝、法治斌 |
article |
pdf(726) |
1994-07 |
攔得溪聲日夜暄--賀《新聞與傳播研究》創刊 |
陳世敏 |
article |
pdf(631) |
2001-03 |
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 |
孫曼蘋 |
article |
pdf(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