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 |
當模仿秀成為「政治嗎啡」--臺灣政治模仿秀的「反」涵化效果 |
王泰俐 |
article |
|
2006-07 |
新聞人員的電腦採用與使用行為研究1994與2004年的比較 |
張寶芳、羅文輝、鄧麗萍 |
article |
pdf(996) |
1992-07 |
資料與立場--介紹《媒介動態政治學:西歐的廣播與電子媒介》[Siune, K. and W. Truetzschler, ?Dy-namics of Media Politics: Broadcast and Electronic Media in Western Europe?]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810) |
1998-07 |
公共廣電、市場競爭與效率: 關於BBC前途的論述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774) |
2010.01 |
真實的虛假與虛假的真實 |
林恩盈 |
article |
pdf(920) |
2001-03 |
媒體網站的理想與現實:1995-1998 |
陳百齡、陳世敏 |
article |
pdf(1365) |
1972-06 |
十年來新聞自律的組織與活動 |
徐佳士 |
article |
|
2011-06 |
評David Kirkpatrick著, 李芳齡譯,《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天下雜誌,2011) |
陳百齡、劉維公、林晉寬、林蕙雅、林建江、陳意文 |
article |
|
1995-01 |
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 |
羅文輝 |
article |
pdf(947) |
1995-01 |
科技新聞是意識形態嗎﹖--探討科技記者與科技專家的關係兼論另類科技新聞的可能空間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778) |
1995-01 |
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 |
陳百齡 |
article |
pdf(845) |
1975-09 |
暴力故事的效果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75-09 |
重大事件消息來源流傳及其反應研究 |
趙嬰 |
article |
pdf(1020) |
1976-09 |
看「廣播電視法」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77-03 |
廣電法施行細則所涉及的問題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77-03 |
兒童怎樣認同電視中的人物?--介紹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一些研究 |
徐佳士 |
article |
|
1988-09 |
建立超然的廣播電視節目評鑑機構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85-09 |
一般民眾收聽廣播習慣之研究:廣播收聽動機及使用程度調查之一 |
陳世敏 |
article |
|
1986-10 |
我國「公視」的發展方向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87-03 |
科技進步導致電視朝新方向發展 |
漆敬堯 |
article |
|
1972-09 |
傳播基本理論 |
徐佳士 |
article |
|
1995-07 |
男女有別乎?--情感與新聞解讀 |
徐美苓 |
article |
pdf(900) |
1995-07 |
美國誹謗法規:法制、判例及修法提案 |
羅文輝 |
article |
pdf(1293) |
1995-07 |
史麥塞的學術與公共生活:介紹《逆時鐘》論文集[Dallas Smythe, ?Counterclockwise: 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on?] |
馮建三 |
article |
pdf(882) |
1999-03 |
美國有線電視與電信事業跨業經營禁令違憲審查之分析 |
張美滿、陳百齡 |
artic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