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
重訪「資訊社會」:「傳播權」概念的提出、建構與擴散,兼以台灣為例 |
CHIEN-SAN FENG |
report |
pdf(1460) |
2003 |
新聞敘事與時間報導︰以老人新聞為例(1/2) |
KUO-JEN TSANG |
report |
pdf(1379) |
2002 |
台北、香港、北京、上海民眾網路及大眾媒介使用行為之比較研究 |
VEN-HWEI LO |
report |
pdf(1381) |
2003 |
報紙與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 |
VEN-HWEI LO |
report |
pdf(1210) |
2003 |
國家、市場與經濟不景氣:報紙報導財經政策的分析 |
HERNG SU |
report |
pdf(1747) |
2003 |
建構新聞工作室的網路知識管理系統 |
PAO-FANG CHANG |
report |
pdf(1788) |
2003 |
意象組合假設之閱聽人分析 |
SE-WEN SUN |
report |
pdf(994) |
2003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維運分項計畫-辦公室維運出版計畫(子計畫二) |
謝瀛春 |
report |
pdf(802) |
2002 |
政治模仿秀的潛在涵化效果:一個實驗途徑的探究 |
王泰俐 |
report |
pdf(2062) |
2002 |
建構傳播資料庫(體系)之研究第三期(2/2) |
翁秀琪 |
report |
pdf(1284) |
2006 |
政治大學網路電視台之設計開發 |
VEN-HWEI LO、JYI-SHANE LIU、PAI-LIN CHEN、GEE-CHIN HOU |
report |
pdf(1670) |
2006 |
心理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2/3) |
RUEY-MING LIAO |
report |
pdf(1133) |
2001 |
情侶分手後的心理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大學生為例 |
WEN-YAU HSU |
report |
pdf(2188) |
2001 |
學童解讀線段圖能力之再探 |
CHI-PANG CHIANG |
report |
pdf(1249) |
2001 |
網路應徵者填寫測驗的作假行為:情境因素與測驗類型的影響 |
CHANG-I CHEN |
report |
pdf(1216) |
2001 |
災後心理反應歷程與心理處置歷程之長期追蹤研究-子計畫:從資源變化歷程及影響因子觀點探討災民心理狀況的變與不變 |
酗暰 |
report |
pdf(979) |
2000 |
網路色情內容及青少年暴露效應之研究(I) |
YU-FEN CHIEN |
report |
pdf(2022) |
2000 |
鐵窗內的社會與人性(2/2) |
李美枝 |
report |
pdf(1068) |
2000 |
安非他命及古柯鹼引發制約性場地偏好行為的神經行為機制之研究(3/3) |
RUEY-MING LIAO |
report |
pdf(1407) |
2000 |
婚姻中愛情關係質變之探討研究 |
LIANG-JEI LEE |
report |
pdf(2557) |
2000 |
年級因素對學童解讀線段圖之影響 |
CHI-PANG CHIANG |
report |
pdf(1539) |
2000 |
從學習者角色扮演失敗至違規者扮演的歷程與少年犯罪的關係(1/2) |
酗暰 |
report |
pdf(1149) |
2002 |
中國人社會取向的本土與現代契合度 |
李美枝 |
report |
pdf(2553) |
2000 |
安非它命及古柯鹼引發制約性場地偏好行為的神經行為機制研究(IV) |
RUEY-MING LIAO |
report |
pdf(1125) |
2000 |
中年級學童加減概念之研究:比較問題 |
CHI-PANG CHIANG |
report |
pdf(1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