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
全球化與後殖民:中國大陸世界圖像的建構分析 |
李英明 |
report |
pdf(2330) |
2001 |
資訊時代下中國大陸市民社會之研究--後鄧時代大陸民眾政治認同之分析 |
李英明 |
report |
pdf(4877) |
1998 |
網路社會發展下的臺灣,大陸,香港三方互動變遷與衍生問題 |
李英明 |
report |
pdf(1562) |
2004 |
從新制度主義向社會資本轉移---中國研究典範的重建 |
李英明 |
report |
pdf(1590) |
2005 |
弱勢協會的制度起源:大上海地區台協組織研究 |
耿曙 |
report |
pdf(799) |
2006 |
中共「符號資本」操作之研究:延安.熊貓.天安門 |
李英明 |
report |
pdf(1290) |
2006 |
從區域割裂到跨域治理:中國大陸江陰-靖江聯動開發的多層博弈分析(I) |
耿曙 |
report |
pdf(592) |
2006 |
巢狀鑲嵌下的國家—社會關係---中國愛滋防治領域中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草根組織之連結 |
王占璽 |
report |
pdf(1748) |
2007 |
從區域割裂到跨域治理:中國大陸江陰-靖江聯動開發的多層博弈分析(II) |
耿曙 |
report |
pdf(445) |
2008 |
衝突與合作---探索台灣兩岸政策的轉折 (2004 - 2008) |
關弘昌 |
report |
pdf(848) |
2008 |
台灣在區域整合過程之地位 |
李英明 |
report |
pdf(1000) |
2008 |
全球化、區域經濟與治理---從比較觀點看環渤海灣區的發展-從招商引資到安身立命---中國大陸跨國社群的當地植根(I) |
耿曙、王綺年、林超琦 |
report |
說明頁(913) |
2008 |
治理話語與地方權力---以浙江模式為例 |
李英明 |
report |
pdf(1021) |
2009 |
全球化、區域經濟與治理---從比較觀點看環渤海灣區的發展-從招商引資到安身立命---中國大陸跨國社群的當地植根(II) |
耿曙、林超琦、王綺年 |
report |
說明頁(925) |
2009 |
俄羅斯與台灣參與亞太經合會之研究(I) |
王定士 |
report |
說明頁(859) |
2010 |
俄羅斯與台灣參與亞太經合會之研究(II) |
李英明 |
report |
說明頁(840) |
2010 |
全球化、區域經濟與治理---從比較觀點看環渤海灣區的發展-從招商引資到安身立命---中國大陸跨國社群的當地植根(III) |
耿曙、林超琦、王綺年 |
report |
說明頁(909) |
2010 |
金磚四國與國際政治板塊移動-金磚四國與國際政治板塊之變遷: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I) |
邱坤玄 |
report |
說明頁(700) |
2010 |
兩岸交流的微觀分析---省籍、政黨及階級對大陸台人當地融入的影響 |
林瑞華 |
report |
|
2011 |
俄羅斯與台灣參與亞太經合會之研究(III) |
李英明 |
report |
pdf(402) |
2011 |
金磚四國與國際政治板塊移動-金磚四國與國際政治板塊之變遷: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II) |
邱坤玄 |
report |
pdf(476) |
2011 |
轉軌中的中國大陸城市治理:條塊權力變遷對基層治理模式、社會穩定之影響 |
陳奕伶 |
report |
說明頁(676) |
2011 |
後極權政體下的社會抗爭分析:以廣東番禺與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抗爭事件為例 |
王敬智 |
report |
說明頁(808) |
2012 |
兩岸比較視野下的中國政治發展:國家對社經變遷的控制與調適-子計畫三:社會力量興起與黨國回應:兩岸「國家-社會」關係比較 |
王信賢 |
report |
說明頁(878) |
2010 |
大陸經濟及金融情勢分析 |
魏艾、曾喜炤、徐東海 |
report |
說明頁(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