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1 |
十四大後中共的經濟體制改革趨向 |
AI WEI |
article |
|
1976-07 |
義大利國會選舉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98-02 |
從中共的「矛盾論」看:華府與北京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91-07 |
蘇聯的民族問題與政治危機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92-07 |
後冷戰時期的中共對外政策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89-09 |
天安門事件後的中共政策取向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2007-12 |
中共十七大之後的經濟情勢研析 |
AI WEI |
article |
pdf(2247) |
1982-02 |
軍事工具與外交政策:析論蘇聯軍事干預波蘭的可能性問題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87-12 |
中共的廣播與電視 |
HSIANG-GUANG GUAN |
article |
|
2005-09 |
臺灣農產品登陸與兩岸農業交流 |
AI WEI |
article |
pdf(867) |
1994-12 |
臺灣對大陸經濟新聞報導的檢討 |
AI WEI |
article |
|
2005-10 |
從「安全」與「利益」的兩難中解套:再思兩岸關係中的市場力量 |
林琮盛、耿曙 |
article |
|
2007-01 |
中國大陸的社區治理與政治轉型:發展促變或政權維穩? |
耿曙、陳奕伶 |
article |
|
1980-06 |
選舉與政治權威:英美兩國選舉角色的探討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80-12 |
民主政治的各種條件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81-06 |
美國競選費用的限制與漏洞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82-07 |
蘇聯參與限武談判的重要因素:共黨「相關力量」概念的分析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81-09 |
美國公費選舉的試驗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86-09 |
英國的政治文化及其政權的合法性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70-12 |
論共產世界的憲法觀(上)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71-01 |
論共黨世界的憲法觀(下) |
張煥卿 |
article |
|
1973-01 |
中共對「第三世界」的外交策略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89-05 |
中共內部權力鬥爭之研析 |
TSE-HSIUNG SHIH |
article |
|
1984-03 |
從契爾年柯的「過渡領導」角色展望蘇聯的外交動向 |
CHUN-SHAN CHAO |
article |
|
1996-05 |
中共與朝鮮半島核武危機 |
KUN-SHUAN CHIU |
article |
web page(1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