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81
題名: 召喚潛意識:易學與思潮轉變
Awake The Unconscious: Yi-ology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作者: 林世賢
Lin, Shih Hsien
貢獻者: 楊儒賓<br>林啟屏
林世賢
Lin, Shih Hsien
關鍵詞: 易學
《周易》
《周易參同契》
潛意識
思潮轉變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2-Aug-2016
摘要: 本文主要問題意識,即:「易學何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筆者認為,此問題無法單以「《周易》乃群經之首」概括解釋。當歷史上諸多思潮轉型初始,懷抱著各自歷史性之學者,不約而同地援引《周易》作為其經典依據,我們或者推測,《周易》這部經典內部,應當蘊藏諸多足以衍生、流變出不同面向之意義寶庫,而此意義寶庫更具備某種能夠供給並牽引一時代思想轉變之動能。\n\n筆者初步認為《周易》之所以屢屢在思潮轉變之初,為詮釋者所關注,並成為其帶動思潮轉變之經典依據,原因正是《周易》在本質上具有召喚詮釋者內在潛意識的力量。而此召喚之所以可能,奠基於兩個層面:首先,《周易》古經作者創制此系統,其內心所懷抱的深層信念,使其在記錄特定時空經驗時,也透過具有集體性之歷史記憶,探觸人心深處的潛意識。正因為《周易》古經作者將自身信念灌注集體潛意識深處,《周易》之意義便有機會突破時空枷鎖,向歷朝歷代占筮者、問事者與詮釋者開顯。其次,當我們懷抱著困惑,透過占筮系統以扣問《周易》,如此看似帶有特定歷史性的困惑,其實是源自於集體潛意識當中,幽微相類的恐懼、匱乏,與諸多二元性價值框架,複製出雷同的思考軌道與行為模式,使《周易》古經作者、《周易》經典,與歷代詮釋者、卜筮者,能夠在詮釋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呼應。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及其註解\n\n〔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n〔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n〔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禮記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n〔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n〔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n〔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正統道藏》第34冊。\n〔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n〔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二版。\n〔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n〔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n〔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n〔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2年。\n〔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n南懷瑾、徐芹庭註釋:《周易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修訂版。\n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n郭建勳注釋,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二版。\n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n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n鄧秉元:《周易義疏》,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n\n二、專書\n\n丁四新:《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n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n田合祿、田峰:《周易真原——中國最古老的天學科學體系》,太原市: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修訂再版。\n成中英:《從中西互釋中挺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n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n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共四卷,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n朱漢民:《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n朱興國:《三易通義》,濟南市:齊魯書社,2006年。\n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n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6年。\n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6年。\n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n吳偉明:《德川日本的中國想像:傳說、儒典及詞匯的在地化詮釋》,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n呂紹綱:《周易闡微》,長春市: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n李漢三:《周易卦爻辭釋義》,臺北市: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n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市:巴蜀書社,2006年。\n李霖生:《周易神話與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n李鏡池:《周易通義》,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n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n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n定宜莊、汪潤主編:《口述史讀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林尹等:《易經論文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n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全二冊,濟南市:齊魯書社,2008年。\n林忠軍:《易學源流與現代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n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n林慶彰:《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全二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n林慶彰:《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全二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n林慶彰:《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全三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n林慶彰:《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8-2002)》全四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13年。\n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n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n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n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n姜芃等:《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n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n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文一版。\n胡樸安:《周易古史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全二冊,臺北市:里仁書局,1995年。\n徐志銳:《周易新譯》,臺北市:里仁書局,1996年。\n徐芹庭:《易學源流》全二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7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馬宗軍:《周易參同契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13年。\n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三版。\n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市:高懷民,1988年。\n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市:高懷民,1997年。\n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高懷民:《兩漢易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張政烺:《張政烺論易叢稿》,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n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n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n張廣智、陳恆:《口述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張曉雨:《周易筮法通解》,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n郭美華:《熊十力本體論哲學研究》,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n陳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n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n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景海峰:《熊十力》,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n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n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n程石泉:《易學新探》,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n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附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市:長安出版社,1985年。\n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8年。\n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增訂一版。\n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市: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n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n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增訂二版。\n黃黎星:《先秦易筮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5年。\n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0年。\n楊慶中:《周易經傳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n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n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n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n廖名春等:《周易研究史》,長沙市:湖南出版社,1991年。\n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市:齊魯書社,2004年。\n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n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市:文景出版社,1973年。\n熊十力:《論六經‧中國歷史講話》,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n熊十力:《乾坤衍》,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n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n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全二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n劉大鈞總主編:《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周易》象數》全二冊,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n劉大鈞總主編:《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周易》哲學》全三冊,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n劉大鈞總主編:《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易學史》全七冊,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n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n劉耀中:《榮格》,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n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蔣秋華主編:《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民國時期(1912-1949)經學研究》第一冊,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n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n鄭吉雄:《周易玄義詮解》,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n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n蕭漢明:《易苑漫步》,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n賴貴三:《臺灣易學史》,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n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n賴貴三:《東西博雅道殊同——國際漢學與易學專題研究》,臺北市:里仁書局,2015年。\n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年。\n錢 穆:《國史大綱》全二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修訂三版。\n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n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市: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n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研究——兼述先秦兩漢出土與傳世易學文獻資料》全二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古史辨》第三冊,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n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市:里仁書局,2006年。\n嚴靈峰:《無求備齋易學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n蘇永利:《易學思維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n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六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饒宗頤:《選堂集林‧史林新編》全三冊,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n蘭甲雲:《周易古禮研究》,長沙市: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n\n\n三、單篇論文\n\n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頁136-147。\n王明珂:〈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模式化情節〉,收入周偉洲主編:《西北民族論叢》第5輯,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頁25-59。\n申荷永:〈榮格與中國文化〉,《學術研究》1996年第7期,頁12-16。\n申荷永、高嵐:〈《易經》與「心理分析」——重訪愛諾思〉,《周易研究》2001年第3期,頁74-78。\n吳冠宏:〈魏晉玄理與感文化之關係初探:從慧遠「易以感為體」論起〉,《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03月),頁35-68。\n周 群:〈易道與身心修養——以「龍溪」、「近溪」的易學思想為例〉,收入許蘇民、申屠爐明主編:《明清思想文化變遷》,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03-122。\n周發祥:〈帕里—勞德理論及其在《詩經》研究中的應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2年01期,頁72-76。\n林啟屏:〈古代中國「語言觀」的一個側面——以《易‧繫辭》論「象」為研究基點〉,《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頁11-67。\n林碧玲:〈成中英先生《易經》本體詮釋學與《易》學出土資料之研究〉,收入潘德榮、賴賢宗主編:《東西哲學與本體詮釋:成中英先生七十壽誕論文集》,新店市:康德出版社,2005年,頁193-219。\n徐芹庭:〈六十年來之易學〉,收入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第一冊 經學之部,臺北市:正中書局,1975年臺二版,頁3-210。\n高嵐、申荷永:〈榮格心理學與中國文化〉,《心理學報》30卷2期(1998年04月),頁219-223。\n張忠宏:〈論朱熹對程頤易學的批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9期(2015年03月),頁107-150。\n張善文:〈唐代易學之盛世風範——《周易正義》的撰述規模、綱領及論易宗旨考評〉,《中國經學》第四輯,頁159-176。\n許維萍:〈《周易》學研究〉,收入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頁1-61。\n陳桐生:〈20世紀的《周易》古史研究〉,《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頁23-30。\n彭 賢:〈榮格與《易經》〉,收入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975-992。\n黃沛榮:〈近十餘年來海峽兩岸易學研究的比較〉,《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年12月),頁1-17。\n黃沛榮:〈《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鍾彩鈞主編:《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頁329-348。\n楊宏聲:〈二十世紀西方《易經》研究的進展〉,《學術月刊》1994年第11期,頁104-110。\n楊宏聲:〈西方《易經》研究的傾向及思考(上)〉,《中華易學》第17卷第6期(1996年08月),頁64-66。\n楊宏聲:〈西方《易經》研究的傾向及思考(中)〉,《中華易學》第17卷第7期(1996年09月),頁64-67。\n楊宏聲:〈西方《易經》研究的傾向及思考(下)〉,《中華易學》第17卷第8期(1996年10月),頁69-72。\n楊儒賓:〈同時性與感通——榮格與《易經》的會面〉,收入朱曉海主編:《新古典新義》,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頁113-149。\n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03-159。\n楊儒賓:〈屈原原型——屈賦的思想史意義〉,《中國文化》第40期(2014年10月),頁8-25。\n葛立斌:〈《周易》爻辭的「套語系統」初探〉,《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2006年04月),頁32-36。\n鄭吉雄:〈20世紀初《周易》經傳分離說的形成〉,收入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215-247。\n鄭吉雄:〈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06月),頁89-118。\n鄭吉雄:〈論《易經》非占筮紀錄〉,收入周鳳五主編:《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頁39-61。\n錢茂偉:〈由記事而敘事:中國早期史學的文本化歷程〉,《東吳歷史學報》第14期(2005年12月),頁141-172。\n謝大寧:〈言與意的辯證:先秦、漢魏《易經》詮釋的幾種類型〉,收入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49-85。\n\n\n四、翻譯論著\n\nFoley, John Miles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The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 History and Methodology),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nFordham, Frieda等著,陳大中譯:《榮格心理學》,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nGoff, Jacques Le著,方仁杰、倪復生譯:《歷史與記憶》(Histoire et Mémoire),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nJames, William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nJung, C. 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Analytical psychology),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nJung, C. G.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nJung, C. 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nJung, C. 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Jung, C. G.等著,張月譯:《潛意識與心靈成長》,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nJung, C. G.著,孫明麗、石小竹譯:《轉化的象徵——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分析》(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prelude to A Case of Schizophrenia),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nJung, C. G.著,關群德譯:《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nJung, C. G.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nJung, C. G.著,姜國權譯:《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The Spirit in Man, Art and Literature),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nJung, C. G.著,儲昭華、王世鵬譯:《象徵生活》(The Symbolic Life),北京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nJung, C. G.著,高嵐主編:《分析心理學》,《榮格文集Ⅰ》,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14年。\nJung, C. G.著,高嵐主編:《原型與原型意象》,《榮格文集Ⅱ》,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14年。\nJung, C. G.著,高嵐主編:《積極想象》,《榮格文集Ⅲ》,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14年。\nKirsch, Thomas B.著,古麗丹等譯:《榮格學派的歷史》(The Jungians: A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nNagy, Gregory著,巴莫曲布嫫譯:《荷馬諸問題》(Homeric Questions),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Raff, Jeffrey著,廖世德譯:《榮格與鍊金術》(Jung and the Alchemical Imagination),新北市: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nShaughnessy, Edward L.著,黃聖松、楊濟襄、周博群等譯:《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Before Confucius: Studi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nShchutskii著,林麗玲譯:〈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上)〉,《中華易學》第17卷第6期(1996年08月),頁34-37。\nShchutskii著,林麗玲譯:〈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下)〉,《中華易學》第17卷第7期(1996年09月),頁26-30。\nShchutskii著,林麗玲譯:〈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下)之一〉,《中華易學》第17卷第8期(1996年10月),頁31-33。\nShchutskii著,林麗玲譯:〈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下)之二〉,《中華易學》第17卷第9期(1996年11月),頁20-24。\nStace, W. T.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ophy),臺北市:正中書局,1998年。\nStein, Murray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nWilhelm, R.、Jung, C. G.編著,鄧小松譯:《金花的秘密》,合肥市: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n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n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n\n\n五、外文論著\n\n金谷治:《易の話》,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2005年。\n松田誠思:《ユング錬金術と無意識の心理学》,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2006年。\nHalbwachs, Maurice, ed. & trans. by Lewis A. Coser,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n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Onto-Hermeneutics and the Yijing), Volume38, Number3, 2011/09.\nJung, C. G.,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prelude to A Case of Schizophrenia,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56.\nJung, C. G.,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58.\nJung, C. G.,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Psychology and The Ea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nJung, C. G.,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Psychology and Alchemy, London: Routledge, 1989.\nJung, C. G., translated by R. F. C. Hull, Mysterium Coniunctioni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nMiddleton, David & Edwards, Derek, ed. , Collective Remember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nVansina, Jan, translated by H. M. Wright, Oral Tradition: A Study in Historical Method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5.\nWang, C. H.,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nWilhelm, Richard, translated by Irene Eber,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9151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5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0101.pdf5.5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