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048
題名: 探求近年台灣電影中的階級議題再現:以《廢物》、《愛琳娜》、《行動代號:孫中山》為例
Quest for the Representations of Class Issues in Recent Taiwan Cinema: Using The Losers, Elena, and Meeting Dr. Sun as Case Studies
作者: 黃韵庭
Huang, Yun Ting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 Shou
黃韵庭
Huang, Yun Ting
關鍵詞: 台灣電影
階級議題
電影社會學
《廢物》
《愛琳娜》
《行動代號:孫中山》
Taiwan cinema
class issues
film sociology
The Losers
Elena
Meeting Dr. Sun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Sep-2016
摘要:   近年台灣社會集體無意識中對於階級議題的關懷,也顯現於台灣電影中,因此本研究挑選出近年較具代表性的三部台灣電影為研究個案,分別為:《廢物》(2014)、《愛琳娜》(2015)及《行動代號:孫中山》(2014),透過電影文本分析,試圖檢視這三部電影是如何對應到台灣當代的階級議題,以及電影的敘事內容與人物塑造是如何與社會現實對話。\n  經過深入探討三部電影文本的影像內容之後,本研究發現,三片所觸及的議題與隱含的階級關切,皆與當代社會現況相扣合,並藉由呈現出在大敘述底下的小人物縮影,引發與社會對話的可能性。
The raising awareness of class issues in Taiwanese society is shown in recent Taiwan cinema. Therefore, this study seeks to examin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contemporary class issues and review the narrativ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films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select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films as case studies including The Losers, Elena, and Meeting Dr. Sun.\n This study closely examines the image and narrative of the filmic text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ass issues and class concerns in these three films correspond with contemporary social status. Moreover, by depicting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the films raise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n王拓(1978)。〈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100-119。台北市:遠流。\n王宏仁(1999)。〈一九五0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 1-43。\n王宏仁、蔡明璋(2006)。《台灣全志—卷九:社會志社會階層篇》。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n王宏仁(2008)。〈台灣的移民接受政策與國家認同〉,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頁111-126。台北:群學。\n王宏仁(2014)。〈階級凝視下的魯蛇人生〉,《巷仔口社會學》,頁122-130。台北:大家出版社。\n王昀燕(2014)。〈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台北:書林。\n王秀濱(2011)。《台灣的文化政治:電影敘事中新移民女性的形象分析》。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朱敬一、康廷嶽(2015)。〈經濟轉型中的「社會不公平」〉,《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 1-22。\n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n李幼蒸(1998)。〈符號學和人文科學—關於符號學方法的認識論思考〉,《哲學雜誌》,23: 208-222。\n李洋(2013)。〈由「閩南語熱」觀「新台灣電影」—以海角七號和雞排英雄為例〉,黃仁(編),《新台灣電影》,頁44-51。台北市:台灣商務。\n李道明(2012)。〈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原住民族文獻》,4: 3-14。\n李道明(2014)。〈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吳介民、顧爾德、范雲等(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頁20-32。台北:左岸文化。\n李律鋒(2015)。《台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 1960-1990: 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 137-167。\n吳牧青、曾芷筠(2015年5月23日)。《拍給所有被遺棄、受呵護、欠栽培的跨世代花朵—專訪「愛琳娜」導演林靖傑》,〈放映週報〉。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65 \n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新北市:印刻。\n吳音寧(2014)。〈從農村到都市,再到農村?〉,吳介民、顧爾德、范雲等(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頁297-311。台北:左岸文化。\n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市:遠流。(原書:Aumont, J. & Marie, M. [1995].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Nathan)\n吳俊輝(1991)。〈歷史·自我·戲劇·電影〉,《電影欣賞》,52: 2-21。\n吳國卿譯(2014)。《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台北:時報出版。(原書:Gregory Clark [2014]. The Son Also Rises: Surnames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Mobilit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沈曉茵(2015)。〈冬暖窗外有阿郎:台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 191-218。\n余雲楚(1994)。〈階級分析與中國〉,李明堃、李江濤(編),《中國社會分層-改革中的巨變》,頁32-6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余富敏(2014)。《21世紀臺灣電影中的族群認同再現》。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n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n邱貴芬(2007)。〈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鄉土、本土、在地》,6: 87-103。\n邱毓斌(2011)。〈自主工運組織策略的歷史侷限〉,何明修、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頁83-127。台北:群學。\n邱蕙棻(2014)。《臺灣電影中的邊緣男人:「多桑」與「一一」的男性形象與陽剛特質》。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何明修(2008)。〈沒有階級認同的勞工運動:台灣的自主工會與兄弟義氣的極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2: 49-91。\n何榮幸、高有智(2005年7月10日)。〈「休耕啟示錄」專題系列一農地變膿地 台灣瘌痢化〉,《中國時報》。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goodnews/national/national1.htm \n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市:遠流。(原書:Graeme Turner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n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2000)。《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市:麥田。\n林文淇、王玉燕(2010)。〈台灣電影的聲音〉。台北市:書林。\n林文淇(2011)。〈我和電影一國〉。台北市:書林。\n林文淇(2011)。〈《彩雲飛》、《秋歌》與《心有千千結》中的勞動女性與瓊瑤七0年代電影的「健康寫實」精神〉,《電影欣賞》,8(1): 4-19。\n林宗弘(2009)。〈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台灣社會學刊》,43: 93-158。\n林宗弘、胡克威(2011)。〈愛恨ECFA:兩岸貿易與台灣的階級政治〉,《思與言》,49(3): 95-134。\n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市:台灣勞工陣線。\n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台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5(4): 689-734。\n林宗弘(2015)。〈台灣階級不平等擴大的原因與後果〉,《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 45-68。\n林宗弘(2015)。〈導讀:血汗經濟崩世代—直面台灣青年過勞死的真相〉,黃怡翎、高有智,《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頁28-40。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n姜青慧(2014)。《「內人/外人:新移民系列電影」研究:以角色處境及議題檢視為觀察核心》。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迷走(1993)。〈膠卷上的呆滯刺青臉孔:台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形象〉,《誠品閱讀》,12:47-50。\n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市:五南。(原書:Jensen & Jankowski [1991].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n唐維敏譯(2000)。《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市:亞太圖書。(原書:Turner [1990].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n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夏曉鵑(2005)。〈尋找光明—從「識字班」通往行政院的蜿蜒路〉,夏曉鵑(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12-48。新北市:左岸文化。\n夏曉鵑(2009)。《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孫清山、黃毅志(1997)。〈台灣階級結構:流動表與網絡的分析〉,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頁57-102。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原書:Patrice Bonnewitz [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n陳玉璽(1995)。《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經濟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北:人間。\n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市:行人。\n陳雨君(2010)。《去政治化的政治:台灣政治事件的敘事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儒修著,羅頗誠譯(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市:萬象。\n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市:遠流。(原書:Robert Stam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Wiley-Blackwell.)\n陳儒修(2013)。《穿越幽暗鏡界 : 台灣電影百年思考》。台北市:書林。\n陳國富(1988)。〈嫁妝一牛車—貧窮的奇觀〉,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頁345-347。台北市:時報文化。\n陳國富(主編)(1998)。《舊像重遊 : 台灣電影溯往》。台北市 : 台北電影節執行委員會。\n陳平浩(2008)。《城市顯影:萬仁電影中的階級、性別、與歷史》。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市:聯合文學。\n張晉芬(2013)。《勞動社會學》。台北:政大出版社。\n張京媛譯(1994)。〈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頁87-112。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原文:Frederic Jameson [1986]. "Third-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n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市:遠流。(原書:Stam, Burgoyne and Fitterman-Lewis [1992].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London: Routledge)\n張靄珠(2015)。《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n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 51-55。\n郭力昕(2014)。《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市:麥田。\n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n焦雄屏(1991)。《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市:遠流。\n焦雄屏(1998)。《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台北市:遠流。\n彭贇(1993)。《阿圖塞思想新探》。台北市:唐山。\n黃仁(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n黃玉珊、王君琦(2010)。〈新電影之後台灣女性導演及作品—作者、映像、語言〉,陳明珠、黃勻祺(編),《台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頁21-62。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n黃建業等(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989-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n黃建業(2010)。〈不循原著軌跡的文學電影:從陳映真的「將軍族」到《再見阿郎》〉,張恆豪(編),《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頁100-111。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n黃宛瑜譯(2011)。《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市:書林。(原書:June Yip [2004]. 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n黃新生譯(1996)。《媒介分析方法》。台北市:遠流。(原書:Asa Berger Arthur [1982].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n黃櫻棻(1996)。〈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趨勢美學的辯證〉,《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99-124。\n曾嬿芬(2008)。〈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夏曉鵑(編),《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頁137-163。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詹文碩、陳以禮譯(2014)。《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新北市:衛城出版。(原書:Thomas Piketty [2013].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Paris, France: Seuil.)\n聞天祥(2012)。《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市:書林。\n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遠流。\n廖炳惠(1991)。〈既聾又啞的攝影師〉,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頁129-134。台北市:唐山。\n齊隆壬(2009)。〈2005-2008台灣電影與新新導演顯像〉,《電影藝術》,326: 62-67。\n葉月瑜(1999)。〈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 43-67。\n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市:博揚。\n蔡明璋(2010)。〈台灣與世界:「接」與「結」的歷史〉,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63-100。台北:群學。\n蔡明璋(2010)。〈階級已死?台灣的中產階級的價值與行為〉,王宏仁、龔宜君(編),《台灣的社會學想像》,頁69-95。台北:巨流。\n蔡明璋(2012)。〈工作價值、成功條件與公平:臺灣民眾的長期分析〉,謝雨生、傅仰止(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頁165-215。台北:中研院社會所。\n蔡淑鈴(1989)。〈中產階級的分化與認同〉,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頁77-96。台北:巨流。\n魯鋼駿(2012)。《萬仁電影中的社會縮影:以「超級三部曲」為例》。玄奘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鄭人豪(2015年6月16日)。《從「愛琳娜」看電影政策》,〈獨立評論@天下〉。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965 \n鄭秉泓(2010)。〈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n鄭秉泓(2015)。〈台灣電影:臨界點上的抉擇〉,《2015年台灣電影年鑑》,頁44-65。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n劉乃慈(2015)。《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台北市:群學。\n劉立行(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n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 113-136。\n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 : 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市:遠流。\n盧非易(2003年1月20日)。〈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squareinfo.htm?MID=10 \n蕭新煌(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n蕭新煌(2010)。〈我與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王宏仁、龔宜君(編),《台灣的社會學想像》,頁3-12。台北:巨流。\n賴建宏(2015)。《東南亞移工在台灣電影中的後殖民呈現—以「台北星期天」、「歧路天堂」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謝國雄(1989)。〈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 11-54。\n韓琛(2011)。〈台灣後新電影:庶民美學與本土想像〉,《浙江傳媒學院學報》,18(5): 69-74。\n簡大川(2006)。《周星馳電影文本之語言/權力觀—以「威龍闖天關」、「九品芝麻官」、「整人狀元」為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台灣社會學刊》,34: 1-57。\n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n藍佩嘉(2016)。〈推薦序—拉拔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李宗義、許雅淑譯,《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頁7-15。新北市:衛城出版。(原書:Robert D. Putnam [2015].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n蘇國賢(2008)。〈台灣的所得分配與社會流動之長期趨勢〉,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頁187-217。台北:群學。\n龔弘(1994)。〈回顧健康寫實路線〉,《電影欣賞》,12(6): 24。\n\n西文部分\n\nAllen, R. & Gomery, D. (1993). Fil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n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Cambridge, UK: Polity.\nBauman, Z. (2004).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Maidenhead,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nBauman, Z. (2011). Collateral Damage: Social Inequalities in a Global Age. Cambridge, UK: Polity.\nBourdieu, P.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Abingdon, UK: Routledge. \nGriswold, W. (2008).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Los Angeles: Pine Forge Press.\n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nSeabrook, J. (2003). The No-Nonsense Guide to Class, Caste & Hierarchies. Toronto, Canada: Between the Lines.\nTsay, R.M. (1997). Leaving the Farmland: Class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In L.Y. Chang, Y.H. Lu and F.C. Wang (Eds.), Taiwanese Society in 1990s: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Symposium Series II (pp. 15-55). Taipei, Taiwan: The 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nWright, E. O. (1985). Classes. London, UK: Verso.\nWright, E. O. (1997). Class Count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Wu, N. (1999). Social Attitudes of the Middle Classes in Taiwan. East Asian Middle Classe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H.H. Hsiao (Eds.), East Asian Middle Classe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nYeh, E. (2001).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Hou Hsiao-hsien’s Films. The Postscript Journal, 20, 61-76.\nYeh, E. (2014). Bentu: Marketplace and Sentiment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Cinema. Asian Cinema, 25(2), 7-13.\n\n視聽媒體資料\n\n交工樂隊(2013)。菊花夜行軍【音樂CD】。台北市:風潮音樂。\n李烈、易智言、黃江豐(製作人),易智言(導演)(2014)。行動代號:孫中山【影片】。(美商華納兄弟公司)。\n林靖傑(製作人),林靖傑(導演)(2015)。愛琳娜【影片】。(好台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霞電影有限公司)。\n焦雄屏、徐小明(製作人),易智言(導演)(2002)。藍色大門【影片】。(華台創意有限公司)。\n葉振興(製作人),樓一安(導演)(2014)。廢物【影片】。(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n謝君堯(製作人),鄭有傑、勒嘎·舒米(導演)(2015)。太陽的孩子【影片】。(一期一會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101453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453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