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85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林修澈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Lim, Siu Theh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李重志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Lee, Chung Chihen_US
dc.creator李重志zh_TW
dc.creatorLee, Chung Chihen_US
dc.date2016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9-01T17:05:07Z-
dc.date.available2016-09-01T17:05:07Z-
dc.date.issued2016-09-01T17:05:07Z-
dc.identifierG0932595021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85-
dc.description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932595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魯凱族的都市遷移》旨在探究魯凱族遷移到都會後之經濟、宗教、社會組織、語言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之樣貌,著重在理解其身為少數民族,在受到主流漢系民族文化、當代資本主義、都會型態與經濟生活等衝擊,以及其傳統階層社會結構瓦解,於都市環境中所發展出的新社會關係,以及所傳承、轉換的民族傳統文化,以釐定其民族特徵,尋找民族發展的機會。 \n\n全文共分為緒論、本論與結論。在緒論中,回顧了與本研究相關的重要都市原住民研究文獻,並透過對重要概念的再定義,以對研究範圍做出界定。而本論中分為:「從部落魯凱族到都市魯凱族」、「都市魯凱族的基督教會活動」、「傳統階級制度的式微與都市社會組織的形成」、「都市魯凱族的經濟生活與原鄉連結」以及「都市魯凱族的語言與文化傳承」等五章,分別探討以下問題:\n\n1. 都市魯凱族遷移動機為何?遷移之地點多半集中於何處?\n2. 魯凱族人移居都市之後,其生活樣態為何?適應狀況如何?又與原鄉親人族人產生何種連帶?\n3. 都市魯凱族是以怎樣的方式重組社會關係網絡,建構都市的魯凱社會?\n4. 都市教會在魯凱族社會中產生怎樣的作用?\n5. 魯凱族在都會中如何傳承語言與文化?且與異文化接觸後產生怎樣的交融?\n\n經上述各章分析,論文得出「親族連帶關係」這一概念乃都市魯凱族生活各個面相運作之要素;亦是魯凱族從原鄉到都市,得以不受外在環境變化而維持其族體之特性,並以此作結。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緒論 1\n第一節 題解、問題意識與研究價值 1\n第二節 概念定義與研究方法 4\n第三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13\n第四節 本論文各章節安排 30\n第四節 本論文各章節安排 30\n \n第一章 從部落魯凱族到都市魯凱族 33\n第一節 非原鄉地區魯凱族移居現況 35\n第二節 高雄都會地區魯凱族移入歷程 55 \n第三節 移居都市動力因之再商榷 60\n第四節 本章小結 63\n \n第二章 都市魯凱族的基督教會活動 65\n第一節 基督教在的魯凱族地區的宣教 68\n第二節 魯凱族的都市基督教會 85\n第三節 都市魯凱教會之特色與基督教文化之調適 96\n第四節 2009莫拉克風災災後新聚落部落教會分立情形 111\n第五節 本章小結 117\n \n第三章 傳統階級制度的式微與都市社會組織的形成 119\n第一節 現代國家行政力量重置下的傳統部落 120\n第二節 都市地區親族與同鄉組織的運作與活動 130\n第三節 都市公共資源的使用與公共事務的參與 134\n第四節 大都會中的原住民族關係 142\n第五節 本章小結 146\n \n第四章 都市魯凱族的經濟生活與原鄉連結 149\n第一節 走出原鄉,進入都市 151\n第二節 親緣連帶對職業選擇之影響 156\n第三節 「科層倫理」與勞動觀念 164\n第四節 部落消費觀念的衝擊與城鄉依賴關係 168\n第五節 小結 175\n \n第五章 都市魯凱族的語言與文化傳承 179\n第一節 名制的回復問題 180\n第二節 魯凱語瀕危的結構性因素 194\n第三節 都市族語教學的困境 206\n第四節 都市族語教學的突破 220\n第五節 都會地區魯凱文化傳習活動 230\n第六節 異地與異文化相遇 235\n第七節 原鄉傳統祭典活動對都市族人之召喚 240\n第八節 本章小結 244\n \n結論 247\n參考書目 255zh_TW
dc.format.extent42690416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595021en_US
dc.subject台灣原住民族zh_TW
dc.subject都市原住民zh_TW
dc.subject魯凱族zh_TW
dc.subject都市魯凱族zh_TW
dc.subject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en_US
dc.subjectUrben indigenous peopleen_US
dc.subjectRukaien_US
dc.subjectUrben Rukaien_US
dc.title魯凱族的都市遷移zh_TW
dc.titleThe urban migration of the Rukai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本書目依章編目,前章既列者,後章不再列出)\n\n緒論章\n尤天鳴 \n 2013 〈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王淑英、利格拉樂.阿烏(Liglav A-wu) \n 2001 〈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史〉,《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121-176。\n主計處 \n 1993《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第一次修正)》。台北:主計處\n台灣省文獻會 \n 1995、1996、1997、1999 《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1)、(2)、(5)、(8)。南投:台灣省文獻會。\n朱柔若\n 2001 〈都市原住民勞動史〉,《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91-120。\n吳堯峰\n 1989 〈都市山胞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6(5):54-72。\n吳寧遠\n 1999 《文化變遷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原鄉地區原住民遷徙都會問題之省思》。高雄: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n李亦園\n 1978 〈山胞在城裡〉,《綜合月刊》第116期 136-144 \n 1982 〈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pp.395-424。\n李明政\n 1998 〈大台北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模式及變遷情況的描述分析〉,鄧憲卿主編《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pp.81-107。\n 2001 〈都市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史〉,《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241-262。\n林志興\n 1996 〈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金泡\n 2001 〈都市原住民教育問題史〉,《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207-240。\n林修澈\n 2004 《臺北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台北:臺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n故鄉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n 2007 《95年度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活發展計畫(第3期)執行情形評估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n孫大川、林志興、廖偉君\n 1994 《台灣原住民傳統名譜‧台灣原住民族群與分布之研究─一種動態分析》。台北:內政部。\n張清富\n 2001 〈都市原住民社會問題史〉,《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207-240。\n張曉春\n 1972 〈臺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8:63-99。\n 1974 〈臺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11(6):293-313& 12(1):27-37。\n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n 2008 〈臺灣原住民的遷移與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陳信木、黃維憲\n 2003 《都市原住民生活輔導計畫評估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n陳茂泰、孫大川\n 1994 《台灣原住民族群與分布之研究》。台北:內政部。\n陳慧美\n 2008 〈原住民族語教師對族語教學的意見-以高雄市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論文。 \n傅仰止\n 1985 〈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177-193。\n 1987 〈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中國社會學刊》11:55-79。\n 1993 〈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山光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n 2001 〈都市原住民概說〉,《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pp.1-50。\n黃美英\n 1985 〈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194-218。\n 1996 《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台北:行政院文建會。\n黃樹民、章英華主編\n 2010 《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楊士範\n 2005 《平和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稻香。\n 2012 〈阿美族都市教會:近五十年新北市都市原住民基督教信仰生活史〉。台北:唐山。\n廖傑隆\n 2008 〈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臺北市語言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國立博士論文。\n劉千嘉\n 2009 〈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n蔡宛庭\n 2010 〈「我只是想要照顧他們而已!」:都市原住民自發性兒童照顧聚點之民族誌研究〉。國立陽明大學社會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n蔡宛庭、王增勇\n 2012 〈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台北:松慧文化。\n蔡明哲等\n 2001 《都市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n龍慧芳\n 2010 〈臺灣魯凱族從原鄉教會到城鎮教會之路-以新北市新莊區魯凱中會活水教會(1984~2010)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n謝世忠\n 1987 《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n謝世忠、劉瑞超 \n 2007 《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台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n謝高橋\n 1981 《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n謝高橋、張清富\n 1991 《臺北市山胞人口普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n 1992 《臺北市山胞生活需求與輔導業務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n謝高橋、陳信木\n 1998 《都市原住民生活輔導計畫評估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n網站資料:\n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ct_view.asp?xItem=19104&ctNode=1313\n\n\n第一章\n原民會 〈臺閩地區各縣市鄉鎮市區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性別、原住民身分及族別分〉(RCRPC1F0月統計報表之7)。資料日期:2016年1月。\n原民會 〈臺閩地區各縣市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性別、原住民身分及族別分〉(RCRPC1F0月統計報表之7)。資料日期:2016年1月。\n\n第二章 \n巴學誠\n 2003 〈魯凱區宣教沿革〉。收錄於郭志彬編輯,2003,基督教中華循理會台灣年議會五十週年紀念特刊, pp.63-4、pp.170-87。高雄:基督教中華循理會台灣年議會。\n王銘銘\n 2000 《社會人類學》。台北:五南。\n台邦‧撒沙勒\n 2012 《重修屏東縣志,原住民族篇》。屏東:屏東縣政府。\n台灣教會公報\n 2012.3.5,第3132期。\n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n 196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n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n 2011 〈屏東縣長治鄉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圖資〉,收錄於「921&88數位典藏」,網址: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01PHP02.html,檢索日期:2016.3.1.\n呂大吉\n 2003,《宗教學通論》。北市:恩凱、博遠\n吳寧遠\n 1999 《文化變遷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原鄉地區原住民遷徙都會問題之省思》,高雄: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託國立中山大學。\n吳榮標\n 2012.06.07 〈羅明才領袖的見證〉,收錄於《末世牧聲》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華人教會公報,網頁資料:http://ldsc.chumadventist.org/confidence_mark_details.php?id=157,檢索日期:2016.03.01 \n韋伯(M. Weber)\n 1993 《宗教社會學》(根據1976,《經濟與社會》第二部第五章編譯)。康樂、簡惠美譯。台北:遠流\n酋卡爾\n 199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n郭志彬\n 2003 《基督教中華循理會台灣年議會五十週年紀念特刊》。高雄:基督教中華循理會台灣年議會。\n陳松得\n 201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魯凱中會1950-2013年鑑》。屏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魯凱中會。\n黃以勒\n 2015.4.8 〈復活節迎朝陽 霧台健走〉,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網頁位址:http://www.tcnn.org.tw/news-detail.php?nid=9219,檢索日期2016.3.1。\n楊多默,陳嘉陸譯\n 1960 《台灣傳教史》(日文),收錄於《天主教來台傳教壹百年簡史:1859~1959》,出版者:天主教道明會,高雄:左營天主堂。\n鍾思錦\n 1998 〈魯凱教會宣教史〉,收錄在酋卡爾,199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第七章。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n譚昌國\n 2014 〈台灣原住民五旬節/靈恩基督教與宣教拓展:以蒙恩宣教中心為例〉。發表於「2014台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當代面貌的探索」。時間:2014年9月15-17日,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n顧坤惠\n 2002 〈宗教過程:轉宗 vs.本土化—一個排灣的案例〉。收錄於《文化研究月刊》,Vol.18.網址:http://in.ncu.edu.tw/csa/oldjournal/18/journal_park125.htm。檢索日期:2016.5.25.。\n\n網站資料:\n不著撰人\n 「萬山教會歷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頁」,網址: http://www.pct.org.tw/article_church.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0070800016&strDesc=&strSiteID=&strCTID=CT0016&strASP=article_church,檢索日期:2016.03.01。\nMIGUEL SANROMAN,OP.著,潘貝頎O.P.譯,\n 〈台灣道明會的歷史,道明會第一、二次台台傳教〉,收錄於盧懷信編,李伯鐸譯,「道明會士萬金聖母聖殿福傳的歷史和現在」,天主教聖道明會傳教中心網站:\n http://www.catholic.org.tw/dominicanfamily/taiwan_history_secondtime.htm,檢索日期:2012.10.1。\n《末世牧聲》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會公報,網站網址:http://ldsc.chumadventist.org/index.php\n\n第三章\n王一婷\n 2002 《台灣的古道》。台北:遠足文化。 \n王育德\n 1963 〈台灣民族論上〉。收錄於《台湾青年》,第35號,1963.10.25。\n王嵩山\n 2001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台北:聯經。\n陳俊\n 1987 《台灣交通發展史》。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n衛惠林\n 1965 〈台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原刊登于《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5/26: 71-87。收錄于黃應貴,1986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p.111。\n陳員士、盧淑雲 \n 2011 〈原民會成”家族企業”? 大舉進用泰雅族遭批〉。群健有線電視台中都會新聞。2011.10.24。網址: http://www.tbc.net.tw/p43-news-detail.php?area_code=06&news_type=01&nsn=20844。檢索日期:2016.4.4.\n高雄市議會資訊網,網址:http://www.kcc.gov.tw/PeriodMembers/MainMap.aspx#no12\n\n第四章\n台邦.撤沙勒\n 2004 《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與行動》,p.26-29。台北:翰蘆圖書。\n林金泡\n 2001 「都市原住民」條,收錄於《臺灣歷史辭典數位化知識庫》,文建會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1/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760-0822-u.xml。檢索日期:2010.5.10。\n陳永興\n 1978,《山地服務在霧台》。台北:百達。\n\n第五章\n中台山月刊編輯部\n 2003 〈大和尚受封魯凱族大頭目紀實報導〉,收綠於中台山月刊 64 期 2003.9 pp46_8\n王雅萍 \n 2011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00年度原住民族語家庭暨親子語言巢推動計劃附件任務二語言巢轉型專案成果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n李壬癸\n 2006 〈台灣南島語言的奧祕〉,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第十五卷第一期,2006.9.1。p.59-62。\n 2011(1997)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台北:前衛。\n林竺筠\n 2002 〈凱達格蘭文化館 變調為跨族群原民館〉。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46期,2002/11/08。 \n林美容、王長華\n 1985 《霧台鄉誌,霧臺鄉魯凱族社會文化調查報告》。未出版。 \n波宏明\n 2008 〈原住民族語支援教師困境與發展〉,收錄於原教界第21期,2008.6。pp.12-7。\n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n 2014 《原住民族人名譜》(廣徵校定稿本,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案)。台北: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n原住民族委員會,\n 2012 《台灣原住民各族傳統名制》。台北:行政院原民會。\n 2015 《103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承辦單位:世新大學)。台北:行政院原民會。\n海德格 \n 1993 《走向語言之途》(Unterwegs zur Sprache)孫周興譯。台北:時報。\n張學謙 \n 2011 《語言復振的理念與實務家庭、社區語學校的協作》。台北:翰蘆。\n悠蘭‧多又\n 2014 〈恢復原住民傳統名的親身體驗-民族誌反思〉,收錄於《2014年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pp.265-287。\n陳奇祿\n 1955 〈台灣屏東霧台魯凱族的家族與婚姻〉。中國民族學報,第一期,p.103-123。\n陳原\n 2001 《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台灣商務。\n陳鈺婷\n 2005 〈換新身分證回復原名契機〉,自由時報,生活版,2005.4.11。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536,檢索日期:2016.3.1)\n黃世民\n 2004 《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黃宣範\n 1994(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2001。\n黃美金\n 2011 〈台灣原住民族語師資培育之回顧與展望〉,收錄於《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1期。pp69-114。\n廖慶六、陳國強\n 1996 〈霧台鄉魯凱族的姓氏〉,收錄於《台灣源流》,第3期,1996.09.30.。pp.65-82。\n齊莉莎\n 2000 《魯凱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n蔣斌\n 1999 〈墓葬與襲名〉,收錄於黃應貴《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pp.381-421。\n賴阿忠\n 2012 《魯凱族語言字詞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n賴啟源\n 2008 《霧台部落魯凱族貴族的美麗與哀愁—魯凱族貴族權力地位變遷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謝世忠\n 1994 《「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nAnthony Giddens,1985,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nDavid Crystal \n 2000,Language Death。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nClifford Geertz, 1995, After the Fact。方怡潔、郭彥均譯,2009,《後事實追尋》,台北:國立編譯館、群學。\nLewis, C. S. 魯易斯,\n 2012(1960),《The Four Loves》。梁永安譯,《四種愛:友愛.親愛.情愛.大愛》,台北:立緒 。\nJohn Edwards\n 1985,Language, society, and identity。Basil Blackwell Inc.\n網站資料:\n內政部戶政司。網址:http://www.ris.gov.tw/zh_TW/346\n毛利語委員會(Maori Language Commission,紐西蘭準政府機構)。網址:http://www.tetaurawhiri.govt.nz/home/。\n紐西蘭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s.govt.nz。\n檔案管理局。「臺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檔案影像檔。檔號:35/065.2/11/1/002。來源機關: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資料來源:《檔案樂活情報》,第35期,2010.5.6。網址:http://alohas.archives.gov.tw/35/images/search/images/2-1.JPG\n\n\n結論\n謝世忠\n 2004 《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 : 臺灣原住民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nWebber, Max\n 1921 《Economy and Society》。197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2101.pdf41.6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