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93
題名: 談臺灣1990年代障礙主體的漂泊與逆流
Exile and Revolt: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1990s
作者: 鄭慈瑩
Cheng, Tzu Ying
貢獻者: 王增勇
Wang, Frank T.Y.
鄭慈瑩
Cheng, Tzu Ying
關鍵詞: 障礙主體
非營利組織
口述歷史
障礙認同
障礙權利運動
disability subjectivity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ral history
disability identity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Sep-2016
摘要:   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臺灣障礙權利運動興起,隨之而來障礙研究亦逐漸出現,不過過去的研究卻多數侷限於身心障礙政策或以國外理論檢證台灣經驗,相當地忽略了障礙者的草根知識與集體認同移動的軌跡。現今身心障礙團體處於多元立場,卻一致強調「障礙者為自己發聲」的論述,使研究者好奇障礙論述的初始樣貌以及最初障礙者如何集結發聲?又鑲嵌於什麼樣的社會脈絡與權力網絡?研究者採用敘事取向的口述歷史,強調人與在地的連結,試圖以1990年代投身倡議之障礙者的視角,重新說一段障礙倡議故事。分析資料主要來自三位投身障礙福利工作多年的生命故事,再輔以1990年代民間團體出版品。\n\n  本研究發現,首先,障礙認同從宿命至殘而不廢的引導皆與國家著重經濟發展有關。接著,國家的制度性缺漏開啟了障礙團體成立的空間,包含在醫院、重建院、聯誼會或俱樂部的相遇相知,凸顯集體排除的公共性且產生最初的倡導形式以社會宣導與社會教育出現,逐漸轉向「自己人才懂」的內部認同,開始建構屬於自己人的互助體系,並由半專業、半專職的經營至團體之間形成初步網絡。而當時以刊物為主的傳遞資訊方式,運用故事打造障礙模板並號召障礙者現身,皆是重要的障礙主體發展過程。然而,發展出自己人的互助體系卻不夠,障礙團體始終無法突破制度面的限制,因此出現殘盟這個大家長來代表障礙者(團體)向國家喊話。殘盟結合障礙者、政治人物、專家學者等持續擴大網絡且代替障礙者產生障礙論述,不但建立了障礙知識體系,還形成公播版論述再傳遞給會員團體。\n\n 基於這樣的分工,使會員團體能專注於發展各障別的服務。最初障礙者自復健與生活的斷裂經驗中發展出草根知識,逐步對抗醫療保護、片段式的復建,形成潛能、復健生活化的觀點,進而建構能填補醫療與生活中的斷層──重建中心。1990年代後期至2000年代初期,障礙權益觀來自於殘盟監督國家施政,網絡與障礙團體的分工在無障礙環境及定額雇用抗爭行動時更加凸顯,運用各障礙者的集體困境或是說集體受難的經驗來敘說,逐漸將障礙者的所有「失能」歸因於結構與制度限制,而推動國家福利政策則是解決的手段。障礙論述除了來自於殘盟的研發,更重要的是網絡中具備雙重身分的障礙代言人,其高度代表性不只容易進入政府發聲,還能在傳遞障礙論述時更具說服力,並在網絡中扮演篩選與擴散障礙論述的角色。如此藉著合縱連橫的方式穩固障礙論述、涉入不同體系形成到處都有自己人的網絡,例如:納入專家學者、要求法定代表名額進入委員會、國家各式會議等。障礙團體便不再需要殘盟以大家長的角色出現,而是讓各障礙團體輪流代表障礙集體。
Abstract\n\n From the 1980s to the late 1990s, the rise of Taiwan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 which also pushed the emergence of disability study .Most of the studies had limited in policy changes and undersdanding local experience via theories from the West, rather than listening to the voice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It quite ignored the grassroots knowledge and the movement trajectory of collective identity.Nowadays,there is the consistency of consciousness in disable groups revealing that people must "advocate by themselves".So the researcher is curious abou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itially assembled and advocated;They embedded in what social context and the network of power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use oral history with narrative orientation, emphasizing the link with th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local experience, and trying to retell the story of Taiwan’s disability movement. The Analysis of data is main from thre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ho advocated the welfare of disability in the 1990s,and supplemented by the disable groups’ publications.\n\nThe study found that, first, the disability identity originated from the state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xcess. Next, the state`s institutional missings opened the space tha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ould explore their identity in hospitals, rebuild homes, or clubs. To know each other and meet there, they highlighted the collective experience of exclusion. They found the publicity to generate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social advocacy ,that is social education.Then it was turning to “only people with disability do know”that formed the internal boundary and identity.The mutual assistance system was construct by semi-professional and part-time workers with disabilities.It also formed the initial and basic network between the disable groups. In order to transfer the inform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people widely used periodical and the content included the model of disabled people to urge them appearing. However,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se mutual assistance systems of disable groups were not enough. They always failed to break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exclusion.So the disable groups initiated the League of Welfare Organizations for the Disabled to represen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As parent role ,the League continued to negotiate with the state and expanded the network of disability which include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orkers of the disable groups,politicians, and experts.The League gets involved original charity or assistance organizations.It produced the disability course,and became the public broadcast version in disable group. \n\nWith such division, disable groups also as the League members c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Especially,in the early 1990s the disable groups found that the fracture experience between rehabilitation and daily lives.To express the needs,they started to form grass-roots knowledge gradually against traditional medical care with over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fragmented in medical departments and formed latent energy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daily lives. So they created which is called lif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nd with the point of view building the reconstruction center then. Form the early 1990s to the late 2000s, disability rights were emphasized by the League repeatedly which supervised the state and promote some disability policy.At that time,the collective action of the League and disable groups for barrier free environment and quota employment policy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lso repeatedly stabilized the division of the network.The actions continually shaped the narratives of collective experience with sufferings, and attributed "disability" to the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The state welfare is the only solution.Moreover, the disability policy could successfully promote due to the spokesperson with double identity in the network who were not only highly representative when argued with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with more persuasive when passing disability information to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Later,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vision and network construct their own people everywhere to enter into the government committee or involving in government meetings;stabilized and rooted the disability discourse.Until the early 2000s ,disable groups no longer needed the League to play the parent role ,but let each disable group representative the disability collective in turn.
參考文獻: 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2016年7月9日)。\n取自http://disable.yam.org.tw/life/57 \n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14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papmh.org.tw/default.asp \n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年7月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n刁曉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原作者:Susan Sontag)。臺北市:大田出版(原著出版年:1978)\n內政部(1984)。台灣地區殘障者複查與鑑定工作手冊編篇。臺北市:內政部。\n內政部(2011)。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結果摘要分析。臺北市:內政部。\n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定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所碩士論文,臺北市。\n王治平(1988)。我國殘障者就業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n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2012)。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高雄市:巨流。 \n王國羽、呂朝賢(2004)。世界衛生組織身心障礙人口定義概念之演進:兼論我國身心障礙人口定義系統問題與未來修正方向。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193-235。\n王育瑜(2012)。障礙者生活的想像:照顧與社區生活理念及政策探討。聯合勸募論壇,1(1)\n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高雄 : 巨流。\n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高雄:巨流。\n王國羽(1995)。殘障的定義系統與社會福利政策的運用。公共衛生,22(1),57-58。王國羽(2005年11月)。缺了一角的台灣社會學研究:障礙經驗的社會學論述。台灣社會學年會,國立台北大學民生校區。\n王國羽(2010 年12月)。台灣女性障礙者的邊緣地位:從台灣看女性身心障礙者的處境狀況與現況突破。第二屆「國際接軌.權利躍進」國際研討會。台北:殘障聯盟。\n王國羽(2012)。楔子。載於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頁1-5)。高雄市:巨流。\n王增勇(2005)。社區照顧的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91-141。\n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08)。讓您的孩子有保障--心智障礙者家長法律手冊。\n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協會(1990)。脊髓損傷重建手冊。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協會。\n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1998)。脊髓損傷者身心重建手冊。臺北縣板橋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n邱大昕(2001)。誰是身心障礙者—從身心障礙鑑定的演變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的實施。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2),187-213。\n邱大昕(2008年12月)。身體、輔具、空間:技術政治學的反思。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中央研究院。\n邱大昕(2009)。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問題之探討。台灣社會福利學刊,7 (2)。\n邱大昕(2009年11月)。身心障礙鑑定的醫療化與去醫療化。醫療、科技與台灣社會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邱大昕(2009)。被忽略的歷史事實:從視障者工作演變看大法官釋字第六四九號解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55-86。\n邱大昕(2011)。為什麼馬殺雞?視障按摩歷史的行動網絡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3,5-36。\n邱大昕(2011)。為什麼需要女性主義身心障礙研究?婦研縱橫,96, 16 – 24。\n邱大昕(2012)。台灣早期視障教育之歷史社會學研究(1891-1973年)。教育與社會研究,24,1-40。\n邱連枝(2011)。探討不同障礙者的情慾問題:一個質性研究成果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24,39-86。\n邱毓斌(2010)當工運的制度惰性遭遇全球化。載於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主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出版:左岸文化。\n余亞珊(2008)。繪本中身心障礙者的書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n余漢儀(2001)精神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台大社會工作學刊,5,1-51。\n李素楨(2010)。一位女瘸子重構「障礙性/別」演出的行動知識。應用心理研究, 48,79-99。\n李素楨(2010)。參與殘/障運動的變革知識-一位女瘸子的行動路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所,新北市。\n李麗容(2011)。一位小兒麻痺肢障者的自我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彰化市。\n何明修(2004)。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台灣社會學刊,33,157-199。\n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7,33-80。\n何明修(2004)。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69-97。\n何明修(2011)。導論:探索台灣的運動社會。載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臺北市:群學。\n何明修(2014)。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高雄 : 巨流。\n殘障聯盟盟訊(1990-1993)。臺北市:中華民國殘障團體聯盟。\n殘障聯盟雜誌(1993-)。臺北市:中華民國殘障團體聯盟。\n殘障聯盟(1996)。殘障福利施政建議書。臺北市 :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n殘障聯盟(2010)。覺醒.奮進:走過台灣身心障礙權益二十年。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n殘障聯盟(2011)。台灣身心障礙年鑑1990-2010。臺北市:中華民國殘障聯盟。\n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1992)。如何與殘障朋友相處。臺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n伊甸園(1983-1989)。臺北市: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n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2010)。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出版:左岸文化。\n吳啟誠、張俊紳(2012)。解放研究:障礙研究主導權之轉移。特教論壇,13,69-79 。\n范雲(2010)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載於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主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出版:左岸文化。\n林志明(譯)(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原作者:Michel Foucault)米。臺北市 : 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61)。\n林伶旭(2004)。無聲的吶喊-台灣聾人文化的形構與危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臺北市。林怡華(2009)。身心障礙者的「鑑定/安置」:一個身體政治的觀點。政策研究學報,9,147-170。\n林瑞明編(1993)鄭清文集。臺北:前衛。\n林萬億(2000)社會抗爭、政治權利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一九八0年\n代以來的台灣經驗。載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71-134)。臺北:巨流。\n林國明、蕭新煌(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導論:理論與實踐。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1-31)。臺北:巨流。\n林瓊珠(2006)。擺脫旋轉門。臺北市,記憶工程。\n官有垣、杜承嶸(2009)。台灣民間社會團體的組織特質、自主性、創導與影響力之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9,1-38。\n孫一信(2006)。台灣智障者人權的現況與希望。建構時代人權價值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n孫一信(2012)。一點一滴的努力都在嘗試解放被壓抑的靈魂。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會訊-推波引水,70,26。\n紀大偉(2013)。汙名身體-現代主義,身心障礙,鄭清文小說。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頁47-83,國立台灣文學館。\n洪曉筑(2013)。台灣成年智能障礙者的「自我倡導」經驗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n周月清(2004)。障礙者獨立生活運動緣起與意涵─美加英文獻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331-344。\n周月清、李婉萍、張意才(2007)。住民社區居住與生活參與、選擇與自主:以台灣六個團體家庭成年智障者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 16,37-78。\n周月清、朱貽莊(2011)。檢視台灣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法案之歷史進程與變革。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北京,會議論文。\n馬家蕙(1995)。台灣地區智障者家長團體之發展: 兼論其與社工專業之互\n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組,臺北市。\n脊髓(1992-1996)。臺南縣仁德鄉: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協會。\n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出版:麗文文化。\n許雪姬、詹素娟(2012)。災後十年 : 九二一地震口述訪問紀錄。臺北 : 中硏院臺史所。 \n許雪姬(2014)。臺灣口述歷史的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 :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n張炎憲(2008)。民主崛起 : 1980`s臺灣民主化運動訪談錄。新北:國史館。\n張笠雲(2003/2014)。醫療社會學。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高雄 : 巨流。\n張恆豪(2007)。特殊教育與障礙社會學一個理論的反省。教育與社會研究,13,71-93。\n張恆豪(2008年12月)。社會運動團體與服務型非營利組織的互動關係:以障礙公民團體的歷史發展與組織變遷為例。台灣社會學年會,中央研究院。\n張恆豪、蘇峰山(2009)。書評:Disability Rights and Wrongs。台灣社會福利學刊,7(2),191-205。\n張恆豪(2009年6月)。提供服務作為倡議的手段?:從比較觀點分析臺灣障礙者權利運動的策略與限制。社會運動年代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n張恆豪(2015)。障礙者的公民運動:權利論述和社會模式的在地實踐。思與言,53(2),89-136。\n張恆豪、蘇峰山(2009)。戰後台灣國小教科書中的障礙者意象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2,143-188。\n張恆豪、顏詩耕(2011)。從慈善邁向權利:臺灣身心障礙福利的發展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33, 402-416。\n張恆豪(2011)。障礙者權利運動的策略與組織變遷:提供服務作為社會運動的手段?載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頁129-169)。臺北市:群學。\n張恆豪、蘇峰山(2012)。第一章:西方社會障礙歷史與文化。載於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頁 11-41)。臺北市:巨流。\n陳惠萍(2003)。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所,台中。\n陳明里(2006)。阿里疤疤──台灣最醜的男人陳明里的故事。臺北市:健行。\n陳明里(2016)。在疤痕印記中找到真實的自己:陽光基金會發起人陳明里的生命故事。臺北市:釀出版。\n梁妃儀、陳怡霈、蔡篤堅(2008)。漢生病照顧者人物傳。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n麥麗蓉(2012)。脊髓損傷者主體性知識的探究:一個以「排便問題」進行協同探究的實例。應用心理研究, 53,92-129。\n曾凡慈(2008)。發現「遲緩兒童」:科學認知、權力技術與社會秩序。台灣社會學,15,165-215。\n曾凡慈(譯)(2010)。污名 : 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原作者:Goffman, Erving)。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63)\n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1993)。顏面傷殘及灼燙傷福利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n陽光文教雜誌(1993-1990)。臺北市: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n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2002)。顏面損傷輔具資源手冊。臺北市 : 內政部\n陽光基金會(2006)。陽光基金會25週年紀念特刊1981-2006。臺北市: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n黃侃如(2003)。精神社工專業認同之形塑與掙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北市。\n黃源協、蕭文高(2012)。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出版:雙葉書廊。\n黃梅羹(1985)。精神病患者「社會支持系統」建立之初步探討───瞭解病患家屬的態度、需求與期待。社區發展季刊,32,46-54。\n黃珮婷(2012)。探討中年小兒麻痺女性的經驗:身體與性別角色的交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臺北市。\n黃嬡齡(2000)。家庭系統做為慢性精神病患照顧主體的省思—論過度使用家庭能力與建構替代性家庭功能。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89-110。\n黃嬡齡(2006)。傾聽曠野裡的聲音,精神復健玉里模式。臺北市,記憶工程。\n黃馨頤、郭家穎(2011)。樂生 : 頂坡角一四五號的人們。臺北市 : 樂生療養院口述歷史小組。\n游鑑明(2007)。改寫人收之外:從3位女性口述戰爭經驗說起。載於周平、楊弘任(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頁107-126)。嘉義:南華社教所。\n游鑑明(2011)。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 : 口述歷史回顧上篇,歷任院長、副院長。臺北 : 中硏院近史所。 \n楊弘任(2010)以社區之名。載於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主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出版:左岸文化。\n楊馥璟(2008)。獨立生活服務模式的理念與實踐-社區居住的服務提供者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南投縣。\n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走向美麗島 : 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臺北:時報文化。\n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1999)。沒有黨名的黨 : 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n董娟娟(1991)。八十一年度中央政府社會福利預算之評估。殘障聯盟盟訊,第十二期,頁7。\n嘉義市醫師公會、嘉義縣醫師公會(2004)。戰後嘉義醫療發展簡史。臺北市:記憶工程。\n潘翰聲(2010)。在國家與資本夾擊中成長的環保運動。載於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主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出版:左岸文化。\n鄭村棋(2005)。以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為例,探討社福組織與國家的共生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189-197。\n鄭舒文(2006)。精神障礙者家屬領導者參與社會運動之主體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臺北市。\n謝宗學(1997)。我國殘障政策發展之分析─國家、公民與政策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n劉俠(2004)。俠風長流 : 劉俠回憶錄。臺北市 : 九歌。\n劉蓉台(1987)。社會支持網絡───台北市精神病家屬自助團體的發展。中華民國醫務社會服務協會年刊,14,90-95。\n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瘋顛與文明(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市 : 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n劉北成(譯)(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原作者:Theda Skocpol)。臺北市 : 桂冠(原著出版年:1979)。\n蔡篤堅(2001 年6 月)。口述歷史實踐與台灣認同發展。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歷史學──反思與開拓研討會,台北市立圖書總館。\n蔡篤堅(2002)。台灣外科醫療發展史。臺北市,唐山。\n蔡篤堅(2007)。人文、醫學與疾病敘事。臺北市 : 記憶工程\n蔡篤堅、梁妃儀(2014年11月)。口述歷史實務操作。台灣社會工作的記憶、敘事與研究研討會,東海大學。\n蔡篤堅(2014年11月)。實踐口述歷史所引領台灣醫療專業的新風格。台灣社會工作的記憶、敘事與研究研討會,東海大學。\n謝東儒(1993)。公設民營現況之我見。殘障聯盟雜誌,第六期,頁8。\n蕭阿勤(2012)。敘事分析。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二冊-質性研究法(頁133-166)。臺北市:東華書局。\n蕭阿勤(2014年11月)敘事的社會、社會的敘事與歷史研究。台灣社會工作的記憶、敘事與研究研討會,東海大學。\n蕭新煌、林國明(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臺北市:巨流。\n蕭新煌、孫志慧(2000)。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演變與傳承。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33-70)。臺北市:巨流。\n蕭新煌(2011)。序:社會運動和社會運動研究的辯證。載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臺北市:群學。\n闕志展(2014)。成年智能障礙者實踐自我決策之研究-以個人中心計畫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北市。\n羅秀華(2014年11月)。享受社區工作中的創意發想:一位社工的講古。台灣社會工作的記憶、敘事與研究研討會,東海大學。\n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23-145。\n蘇峰山(2010)。障礙與多元文化公民身分。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屏東科技大學。\n蘇景輝(1991)。政府殘障福利工作的癥結。殘障聯盟盟訊,第十八,頁6。\n\nDan Goodley.(2011) Disability studies : an inter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Globle Disability Studies.P1-21. London : SAGE.\nDavid S. Meyer, Sidney G. Tarrow .(1998) The Social Movement Society: 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a New Century. UK:Rowman&Littlefield.\nFran Branfield.(1998). The Disability Movement :a movement of disabled people -a response to Paul S. Duckett. Disability and Society. Vol. 14, No. 3, pp399-403.\nGarland-Thomson, R. (2002). Integrating disability, transforming feminist theory. NWSA Journal, 14, (3), 1- 32.\nJane Campbell ,Mike Oliver.(1996).Disability politics : understanding our past, changing our futur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nKou-Yu,Wang.(1991).The initiation of the Welfare Law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aiwan: An Unexplored Story. U.S. Brandeis University. \nMichele Moore.(2013).Moving Beyond Boundaries in Disability Studies: Rights, Spaces and Innovations.P62-76.NY:Routledge.\nOliver, Michael.(1990). The Politics of Disablement. London: The MacMillan\nPress.\nOliver, Michael. (1996).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London: Macmillan.\nOliver, Michael. (1996). Defining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 Issues at stake. In C. Barnes & G. Mercer (Ed.) Exploring the Divide(29-54). Leeds: The Disability Press.\nOliver, Michael. (2009)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nd ed\nMalcolm Payne.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Lyceum Books, Inc.University of Michigan.\nMargaret R. Somers.(1996a).Where is Sociology After the Historic Turn? Knowledge Cultures, Narrativity, and Historical Epistemologies.Pp. 53-90 in 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edited by Terrence J. McDonal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nMargaret R. Somers.(1997).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lass Formation Theory: Narrativit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Social Theory. Pp. 73-106 in Reworking Class, edited by John R. Hall. Ithaca,N. 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Paul S. Duckett.(1998).What Are You Doing Here? ‘Non disabled’ people and the disability movement: a response to Fran Branfield .Disability and Society. Vol. 13, No. 4, pp625-628.\nShakespheare,T.(1993).Disabled People’s Self-organization: a new social movement? Disability, Handicap and society, vol.8 No. 3.\nShakespheare,T.(2006).Disability Rights And Wrongs.England,London:Routledge.\nSidney G. Tarrow .(1994).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nTobin Siebers .(2008)Disability theory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nVic Finkelstein (1993). The commonality of disability.Disabling barriers-- enabling environments. London:SAGE .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1264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6400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701.pdf2.9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