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219
題名: 中共早期「新人」論述的建構和影響(1921~1945)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CP’s “New Man” Discourse and Its Influence (1921~1945)
作者: 黃奕鳴
Huang, I Ming
貢獻者: 鍾延麟
Chung, Yen Lin
黃奕鳴
Huang, I Ming
關鍵詞: 新人
共產革命
身體
中共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1-Sep-2016
摘要: 中國共產黨秉持共產主義理想,不僅希望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新社會」,亦企圖打造「新人」,形塑一種經鬥爭錘鍊和思想改造後,以「大公無私」為根本特徵的集體人格。綜觀過往研究,多聚焦在兩類「新人」論述:(一)中共官方的「新人」觀念(尤以毛澤東的「新人」思想為代表):著重毛式「新人」的正面、理想特質和價值觀;(二)「新人」政治化的負面影響:「新人」成為「政治符碼」,著墨個人身體在獻身革命後,其自主意志和私領域如何在政治運動逐漸馴化、改造。然而,兩類「新人」的論述,卻也忽略「新人」觀念實為一種觀念譯介和意義建構的動態歷程,並非一個既定的靜態客體。故本研究以「新人」觀念為主體,揉合身體研究和觀念史/概念史的視野,探討中共早期不同階段的「新人」論述建構之變化與「觀念-事件-行動」機制運作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檔案與史料彙編\n《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編輯委員會編,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整風文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n《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編委會編,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共產黨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n《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編委會編,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五月的延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4。\n中央檔案館、湖北省檔案館、河南省檔案館、安徽省檔案館編,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31~1932,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n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中共上海區委文件)1925年~1926年,上海:內部發行,1986。\n中央檔案館、江西檔案館編,江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932年(一),江西:中共江西省委辦公室,1992。\n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89。\n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89。\n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9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n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2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89。\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和中央全會決議彙編,第2分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n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1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n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龍岩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資料文庫.政權系統,第4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n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龍岩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資料文庫.政權系統,第6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n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龍岩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資料文庫.政權系統,第7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n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龍岩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資料文庫.政權系統,第8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n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選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n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硏室選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n孫照海選編,陝甘寧邊區見聞史料彙編,第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n孫照海選編,陝甘寧邊區見聞史料彙編,第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n贛南師範學院、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江西蘇區教育資料彙編1927~1937,第7卷,南昌: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1985。\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6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8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n共青團中央青運史研究室,共青團陝西省委青運史研究室編,安吳古堡的鐘聲:安吳青訓班史料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n《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陝西卷》編委會編,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陝西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n陝西省總工會工運史研究室選編,陝甘寧邊區工人運動史料選編,上冊,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n\n二、文集\n《孫冶方全集》編輯出版委員會編,孫冶方全集,第3卷,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n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編輯,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39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5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6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斯大林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n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報刊史研究室編,延安文萃,上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n王栻編,嚴復集,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n何其芳著、藍棣之主編,何其芳全集,第2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n林茂生、楊淑娟、王樹棣編,陳獨秀文章選編,上,北京:三聯書店,1981。\n張聞天,張聞天選集,第4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n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88,影印本。\n梁啟超,清議報全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n梁啟超,梁啟超文集,第2冊,北京:北京出版,1999。\n雷子人編,張仃文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n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n鄭超麟,史事與回憶──鄭超麟晚年文選,第1卷,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n\n三、報刊雜誌\n一止,「中國青年與戀愛問題──向婦女雜誌抗議」,中國青年(上海),第3卷第51期,1924年,頁14~15。\n小立,「戀愛問題」,中國青年(上海),第3卷第57期,1924年,頁14~15。\n河上肇,「見於資本論的唯物史觀」,建設,第2卷第6期,1920年8月1日,頁1151~1171。\n舍譯,「共產黨的宣言(節錄)」,每週評論,1919年4月6日。\n哀時客(梁啟超),「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清議報,30,1899年9月11日。\n洛甫,「共產黨員的權利與義務──「黨建」筆記之一(9月22日)」,共產黨人,創刊號,1939年10月,頁28~30。\n陳伯達,「人性、黨性、個性」,群眾,第9卷第15期,1944年,頁656~684。\n陳坤元,「從人性說到黨性──評王實味的人性論」,群眾,第7卷第20期,1942年,頁541~543。\n陳雲,「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解放,1939年第72期,頁19~24。\n陳獨秀,「講演:婦女問題與社會主義」,民國日報.覺悟,第2卷第14期,1921年,頁1~2。\n傅斯年,「新潮之回顧與前瞻」,新潮(北京),第2卷第1期,1919年10月30日,頁199~205。\n凱旋,「共產主義者所應取的態度」,先驅,第2期,1922年1月30日,第1版。\n惲代英,「馬克思主義者與戀愛問題(通信)」,中國青年(上海),第4卷第82期,1925年,頁481。\n解放日報,「邊區二流子的改造」,群眾,第9卷第16~17期,1944年,頁749~760。\n熊熊,「介紹共產主義者的戀愛觀」,中國青年社,中國青年(上海),第3卷第66期,1925年,頁244~245。\n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解放,1939年第81期,頁12~32。\n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二)」,解放,1939年第82期,頁9~15。\n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三)」,解放,1939年第83、84期,頁8~20。\n\n四、日記、傳記與回憶錄\n艾克恩編,延安文藝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n李南央編注,父母昨日書(1938~1949)──李銳、范元甄通信集[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n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下卷,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n沈霞著,鍾桂松整理,延安四年(1942~1945),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n金沖及主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傳,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n曾志,一個革命的倖存者:曾志回憶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n溫濟澤等編,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n趙超構,延安一月,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n鄭超麟著,范用編,鄭超麟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n蕭軍,延安日記(1940~1945),上卷,香港:牛津出版社,2013。\n\n五、中文專著\nArif Dirlik著,翁賀凱譯,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nBryan S. Turner著,謝明珊譯,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10。\nChris Shilling著,謝明珊、杜欣欣譯,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2009。\nErnest Mandel著,向青譯,馬克思主義入門,第2版,臺北:連結雜誌社,2009。\nJohn Stuart Mill著,嚴復譯,群己權界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nMark Selden著,魏曉明、馮崇義譯,革命中的中國:延安道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nTim Edwards著,林佳誼譯,文化理論:古典與當代,臺北:韋伯文化,2011。\nWendy Griswold著,關秉寅總審訂,黃信洋、曹家榮等合譯,變動世界中的文化與社會,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恩室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國的傳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俄共秘檔與中國革命史研究: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國革命第八次學術討論會文集,黑龍江:黒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n中共中央黨校黨章研究課題組,中國共產黨章程編介:從一大到十六大,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4。\n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2003。\n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n王奇生,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1872~1949,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n王曉明,橫站──王曉明選集,臺北:人間出版社,2013。\n尼姆.威爾斯(Nym Wales),陶宜、徐複譯,續西行漫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n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中國共產黨成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n任文主編,永遠的魯藝,下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n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193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n朱鴻召,延安曾經是天堂,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n何方,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n余伯流、凌步機,中央蘇區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n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n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n李庚辰主編,走向輝煌:中國共產黨黨史學習資料,第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n李英明、關向光編,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臺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2007。\n李蓉編著,中國近現代身體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n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n汪民安主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n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n沈清松主編,中華現代性的探索:檢討與展望,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n沙培德,戰爭與革命交織的近代中國(1895~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n辛學子,曾志的故事,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n周海燕,記憶的政治,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n林毓生主編,公民社會基本觀念,下卷,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4。\n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n邵雍,中國近代婦女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n洪鎌德,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臺北:揚智文化,2000。\n唐斫、高陽主編,陳雲生平研究資料,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n桑春紅,毛澤東新人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n海青,「自殺時代」的來臨?:二十世紀早期中國知識群體的激烈行為和價值選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n郝世昌、李亞晨,留蘇教育史稿,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n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n高華,革命年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n張澤宇,留學與革命──20世紀20年代留學蘇聯熱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n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n盛岳著,奚博銓等譯,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n陳永發,延安的陰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n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n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n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2010。\n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05。\n陳漢楚編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n斯大林,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n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n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武漢師範學院歷史系、宜春地區史料徵集辦編寫,湘鄂贛蘇區史稿,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n程映虹,毛主義革命: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香港:田園書屋,2008。\n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n黃東蘭主編,身體.心性.權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n黃炎培,民主化的機關管理,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n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身體的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n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n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黃俊傑、江宜樺編,公共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n黃開沅、劉宋斌、房列曙編,五四運動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介紹與傳播,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n黃瑞祺編著,馬克思論現代性,臺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1991。\n黃道炫,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n黃興濤,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n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n楊念群,「感覺主義」的譜系:新史學十年的反思之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n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下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n楊貞德,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n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n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n葛紅兵,身體政治:解讀20世紀的中國文學,臺北:新銳文創,2013。\n裴毅然,紅色生活史:革命歲月那些事(1921~1949),臺北:獨立作家,2015。\n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中國共產革命,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n劉紀蕙,心之拓樸,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n劉真主編,王煥琛編著,留學教育,第4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0。\n劉澤華、張榮明等著,公私觀念與中國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n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n鄧小南、王政、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n鄭震,身體圖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n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n鍾桂松,茅盾和他的女兒,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n羅志田,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n蘇多壽主編,江西蘇區黨的建設與政權建設,上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n顧秀蓮主編,20世紀中國婦女運動史,上卷,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8。\n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格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n\n六、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nCharlotte Furth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面向」,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129~144。\nDavid Armitage著,胡全威譯,「思想史的國際轉向」,思想史,第1卷,2013年9月,頁221~241。\n方維規,「『觀念史.概念史.關鍵詞』專題引言」,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91~100。\n方維規,「概念史八論──一門顯學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爭議與影響」,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101~170。\n王中強,「毛澤東共產黨人理想人格思想探析」,山東社會科學(山東),1998年第5期(總第69期),頁40~42。\n王向清,「論毛澤東的共產主義新人理想人格學說」,馬克思主義研究(北京),2008年第12期,頁38~44。\n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主義』與中國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思想史,第1卷,2013年9月,頁85~138。\n王艷成,「毛澤東關於共產黨人的人格塑造理論論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黑龍江),1999年第4期,頁11~14。\n余敏玲,「國際主義在莫斯科中山大學,1925~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96年12月,頁235~264。\n李平貴,「從『精神個人主義』看青年毛澤東的理想人格追求」,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安徽),第23卷第5期,2002年10月,頁85~87。\n李海燕,「細說《白毛女》──民族敘事中的階級與性別政治」,二十一世紀(香港),第52期,1999年4月,頁110~118。\n杜麗紅,「西方身體史研究述評」,史學理論研究(北京),2009年第3期,頁123~133。\n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頁685~734。\n周志軍,「毛澤東理想人格觀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海),1996年第1期,頁9~15。\n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9月,頁95~154。\n金觀濤、劉青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2001年6月,頁1~66。\n金觀濤、劉青峰,「歷史研究的客觀性:論觀念史圖像中的真實」,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頁87~119。\n侯杰、姜海龍,「身體史:一個引人入勝的新熱點」,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45期,2005年12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4040.htm。\n洪鎌德,「馬克思的烏托邦──他心目中共產主義理想下之新人類與新社會」,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17~142。\n唐仲勛、葉南客,「論馬克思主義新人觀」,社會科學戰線(吉林),1990年第2期,頁102~109。\n荊世群,「論毛澤東的理想人格學說」,船山學刊(湖南),2007年第4期(復總第66期),頁22~25。\n袁光鋒,「作為政治神話的『榜樣』與社會主義新人的塑造:『雷鋒』符號的生產、運作機制與公眾記憶」,思與言,第4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23~84。\n袁雷,「試論列寧社會主義新人學說」,陝西行政學院學報(陝西),第28卷第1期,2014年2月,頁14~17。\n崔治忠,「革新他人與修己愛民──朱熹與王陽明《大學》『親民』之辯」,鵝湖月刊,第38卷第9期(總號第453期),2013年3月,頁46~55。\n張仲實,「二十年代赴莫斯科留學的回憶」,黨史研究資料,1981年第10期,頁330~340。\n張春英,「試論青年毛澤東的人格理想」,黨史研究與教學(福建),1999年第4期(總第148期),頁3~6。\n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52期,1999年4月,頁29~39,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s/052_990229.pdf。\n郭若平,「概念史與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野」,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3年第5期,頁20~28。\n郭鳳蓮、劉忠洋,「毛澤東早年理想人格研究的理論路徑與方法」,求索(湖南),2009年1月,頁222~225。\n陳三井,「新民學會之成立及其在法活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4年6月,頁63~81。\n陳永發,「『延安模式』的再檢討」,新史學,第8卷第3期(1997年9月),頁95~159。\n陳延斌,「論毛澤東的共產黨人新型理想人格思想」,道德與文明(天津),1994年第6期,頁11~14。\n陳建守,「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171~221。\n程映虹,「塑造『新人』:蘇聯、中國和古巴共產黨革命的比較研究」,當代中國研究(美國),第12卷第3期,2005年,頁72~91。\n黃金麟,「近代中國的軍事身體建構,189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3期,2004年3月,頁173~221。\n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1~564。\n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87~106。\n楊瑞松,「身體、集體記憶、國族認同:近代中國國族主義建構過程中的身體因素」,發表於「身體、權力與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12月11~12日,頁1~27。\n楊瑞松,「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2005年5月,頁1~44。\n溝口雄三口述、孫歌譯,劉雅芳、鄭聖勳整理,「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歷史定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7期,2007年9月,頁223~235。\n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現代中國極權主義的誕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年5月,頁63~150。\n劉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理想人格的建構」,周口師範學院學報(河南),第29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30~34。\n賡夫,「論毛澤東的『新人觀』」,毛澤東思想研究(四川),1991年第1期,頁76~80。\n鄭文惠,「觀念史研究的文化視域」,史學月刊(河南),2012年第9期,頁15~18。\n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223~301。\n鄭震,「論身體」,社會學研究(北京),2003年第1期,頁52~59。\n鄭震,「身體:當代西方社會理論的新視角」,社會學研究(北京),2009年第6期,頁187~205。\n蕭延中,「中國傳統思維中的『身體政治症候學』」,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湖北),第45卷第3期,2006年5月,頁44~50。\n應杭,「論毛澤東的理想人格思想」,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上海),1994年第1期,頁58~63。\n顏建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頁83~118。\n蘇全有、王海波,「對近代中國身體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河南),第26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71~78。\n\n七、學位論文\n林書琦,延安新女性,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n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劉慧蘭,解放的追尋:中國共產革命中的女性經驗(1921~194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n\n八、網路資料與線上資料庫\n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http://digibase.ssic.nccu.edu.tw/?m=2302&wsn=0102。\n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源庫。\n伍振鷟、井敏珠,「廣學會」,教育大辭書,收錄至: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651/。(檢索日期:2016年7月4日)\n\n九、英文專著\nCheng, Yingho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light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onolulu[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nFaubion, James D. ed. Power (The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Vol. 3). London: New Press, 2001.\nFoucault, Michael. Remarks on Marx: Conversations with Duccio Trombadori. trans. by R. J. Goldstin and J. Cascaito. New York: Semiotext, 1991.\nGriswold, Wendy ed.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2004.\nHarriet Evans, “The Lanuage of Liberation: Gender and Jiefang in Earl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iscourse,”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p. 193~220\nLi, Yu-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ism to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East Asian Institute, 1971.\nLin, Yu-Sheng. The Criss of Chinese Conciousness: Radical Anti-trdtionalism in the May-Fourth Era. Madison WI: Univeristy of Wisconsim Press, 197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9260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260001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