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2881
題名: Impacts on Land Reform in Taiwa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Land Tenancy Issues Before and After 1945
作者: 殷章甫
Yin, Chang-Fu
貢獻者: 地政研究所
日期: 三月-1993
上傳時間: 17-十月-2016
摘要: 清朝時代台灣的農地制度比較複雜,即普遍實施一地兩佃,有大租戶、小租戶及佃農等三者。小租戶向大租戶繳的地租稱為大租,佃農向小租戶繳的地租稱為小租。惟隨著時間的經過,大租戶逐漸與農業經營脫離關係。清朝末期雖有劉銘傳之大租戶整理事業,惟因甲午戰爭戰敗,致此事業半途而廢。日據時期為了增加農地稅收,實施清賦事業,並於1904年完成,取消了大租戶。之後,台灣的農地租佃,方成為資本主義型的租佃制度。二次大戰末期,日據政府實施經濟管制,加上農村青年大都被日軍征用,是以佃農退佃者,為數不少,成為地主最艱苦的時期。但台灣光復祖國後,上述業佃關係逆轉,成為地主們的黃金時期。1949年,台灣實施耕地375減租,佃農的負擔大幅減低,佃權亦受到充分保障,成為日後完成耕者有其田之基礎。其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者,為地主們的守法精神,應居首功。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66 part 2,397-410
資料類型: article
Appears in Collections:期刊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fb160922105104.pdf1.0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