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893
題名: 喇嘛教對元代政治的影響
作者: 黃正旭
貢獻者: 哈勘楚倫
黃正旭
日期: 1984
上傳時間: 14-十一月-2016
摘要: 論文提要\n本論文分為四章十六節,共約七萬言。\n第一章:探討喇嘛教與喇嘛教傳入蒙古,分為四節。包括喇嘛教的意義、派別;蒙古王室和喇嘛教接觸的情形,以及接受的原因分析,還有如何影響元代的王室與臣民。\n第二章:探討元代喇嘛教的政治地位,分為四節。首先討論傳統宗教與政治的關係,接著論及諸帝王對喇嘛教的態度,與帝師、僧侶的職掌,最後析論其政治地位的消長。\n第三章:分析元代之喇嘛教政策及其影響,分為四節。先說明教務機構的設立與教務處理原則,再探討設立教務機構的影響,以及處理教務原則的影響。\n第四章:剝析喇嘛教對元代政治的得失,分為四節。包括喇嘛教對元代社會與政治的貢獻;以及寺廟、僧侶的財富對元代經濟的破壞,最後討論作佛事、釋囚、建寺對元代政治的影響。\n最後作一「結語」,結束本文。\n筆者希望透過拙文的撰寫,將有關元代喇嘛教的資料整理分析,提供給學者、專家作一參考。
序言 壹\n圖表目次 柒\n第一章 喇嘛教與喇嘛教傳入蒙古1\n第一節 喇嘛教及其教派\n第二節 蒙古王室與薩迦派\n第三節 蒙古接受喇嘛教的原因\n第四節 元代王室與臣民的喇嘛教信仰\n第二章 元代喇嘛教的政治地位49\n第一節 傳統的宗教與政治的關係\n第二節 諸帝王對喇嘛教的態度\n第三節 帝師與僧侶的職掌\n第四節 喇嘛教政治地位的消長\n第三章 元代之喇嘛教政策及其影響103 \n第一節 教務機構的設立\n第二節 教務的處理原則\n第三節 設立教務機構的影響\n第四節 處理教務原則的影響\n第四章 喇嘛教對元代政治的得失151 \n第一節 喇嘛教對元代社會的貢獻\n第二節 喇嘛教對元代政治的貢獻\n第三節 寺廟、僧侶的財富對元代經濟的破壞\n第四節 作佛事、釋囚、建寺對元代政治的影響\n結語243 \n參考書目249\n表目次:\n表一:元代帝師與諸帝王的封賞一覽表65\n表二:歷朝可汗免稅詔令一覽表87 \n表三:歷朝譯經一覽表155\n表四:歷朝寫經一覽表157\n表五:歷朝塑像工匠一覽表164 \n表六:歷朝對寺廟賞賜一覽表172 \n表七:歷朝對僧侶賞賜一覽表181 \n表八:歷朝可汗詔令徵稅一覽表190 \n表九:歷朝作佛事一覽表196 \n表十:歷朝釋囚一覽表212 \n表十一:歷朝建寺衙署一覽表219 \n表十二:歷朝興建寺廟一覽表222 \n表十三:歷朝修寺一覽表227\n表十四:歷朝可汗禮遇喇嘛教統計表245\n表十五:歷朝可汗禁止教務統計表246
參考文獻: 一、國內出版品\n1.斑固 漢書(北宋景祐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n2.魏徵 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3.脫脫等撰 宋史(元至正刊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n4.宋濂 元史(明洪武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n5.柯劭忞著 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n6.元英宗敕撰 大元國朝聖典章 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四月初版。 \n7.元至正中敕撰 大元通制條格(一)(二) 臺北,華文書局。 \n8.清仁宗敕撰 欽定全唐文 臺北,文海出版社。 \n9.不詳 元代畫塑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 \n10.幻輪彙編 釋鑑稽古略續集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初版。 \n11.宋濂撰 宋學士文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12.念常集 佛祖歷代通載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n13.姚燧撰 牧庵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14.柳貫撰 柳侍制文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15.陶宗儀撰 輟耕錄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年七月再版。\n16.陳衍撰 元詩紀事 臺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年九月初版。\n17.黃潛撰 金華黃先生文集 臺北,藝文印書館。\n18.張養浩撰 歸田類稿(一)(二)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19.楊維楨撰 東維子文集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20.虞集撰 道園學古錄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21.王國維編著 蒙古史料四種 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台二版。\n22.馮承鈞譯 多桑蒙古史(上)(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台三版。\n23.清高宗敕撰 續文獻通考 臺北,新興書局。\n24.大藏經(大正原版),共一○○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n25.卍續藏經 共一五○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n26.札奇斯欽譯註 蒙古黃金史譯註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n27.札奇斯欽譯註 蒙古秘史並新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n28.法尊編 西藏民族政教史 臺北,政大影印民國二十九年。 \n29.陳邦瞻著 元史紀事本末 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四十五年八月初版。 \n30.格魯塞著,馮承鈞譯 蒙古史略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八月初版。 \n31.沈曾植箋證,張爾田校補 蒙古源流箋證 臺北,中國文獻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十月初版。\n32.王國維著 王觀堂先生全集 臺北,文華出版公司,民國五十七年三月。\n33.札奇斯欽著 蒙古與西藏歷史關係之研究 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初版。 \n34.李師毓澍著 外蒙政教制度史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六月初版。 \n35.呂澂著 西藏佛學原論 臺北,老古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台初版。 \n36.法尊編 西藏佛教史 臺北,佛教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十六日。 \n37.洪鈞編 元史譯文證補 臺北,鼎文書局。\n38.胡耐安編著 邊彊宗教 臺北,蒙藏委員會,民國五十年六月。\n39.陶道南著 邊彊政治制度史 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五十五年十月。\n40.大村西崖著,陳彬龢譯 中國美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41.馮承鈞譯 馬可波羅行記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台一版。\n42.張星烺譯 馬哥孛羅遊記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台三版。 \n43.張曼濤主編 西藏佛教(一) - 概述 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六月初版。 \n44.張曼濤主編 佛教與政治 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初版。 \n45.黃懺華等著 中國佛教總論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初版。 \n46.楊予六著 中國歷代地方行政區劃 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版。 \n47.邊彊論文集 臺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十三年一月臺初版。\n期刊類:\n1.山內嵓著 君實譯 中國喇嘛教及回回教 東方雜誌復刊第十四卷七、八期,臺北,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n2.林韻濤著 蒙古使用畏兀字之原因 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十二期,臺北,民國二十五年八月十六日。 \n3.譚英華著 元喇嘛教徒對於中國藝術之貢獻 東方雜誌第四十一卷十七號 臺北,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n二、中共出版品\n1 馮蒸編著 國外研究西藏概況 西元一九七八年二月。 \n2 劉立千譯 續藏史鑑 成都華西大學華西邊彊研究所。\n三、國外出版品\n1. George Vernadsky And Michael Karpovich : A History of Russia Volume Ⅲ -(The Mongols And Rus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9.\n2. Herbert Franz Schurmann :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YüAN DYNAS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n3. Tsepon W. D. Shakabpa : Tibet-A Political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n4. Willard Z. Park : Shamanism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A Study in Cultural Relationship. Cooper Squar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1975.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邊政研究所
碩士
7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