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42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范銘如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Fan, Ming-J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陳馨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Hsin-yi Chenen_US
dc.creator陳馨儀zh_TW
dc.creatorChen, Hsin-yien_US
dc.date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7-02-08T08:39:48Z-
dc.date.available2017-02-08T08:39:48Z-
dc.date.issued2017-02-08T08:39:48Z-
dc.identifierG0961590111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42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6159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越戰期間(1960-1975)台美交流頻繁,在美援文化的衝擊之下,以美國現代性為標的的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一時蔚為風潮,並且對於台灣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相關論述早已汗牛充棟的今日,這一脈現代主義的文學發展,被視為一種逃避現實的語言試煉,而不具有寫實主義的批判力。本文研究從當時嬉皮運動及反叛文化的角度,重新耙梳當時美國非官方的地下文學對於台灣文學創作者的影響,發現許多當時的文學作品,即便在族群或政治的系譜上並不政治正確,亦能透過反叛風格的文字,隱晦地指涉著對於現實的不滿。\n\n在美國強勢的文化輸入下,創作者並非完全臣服於官方文宣的現代主義,而是根據自己的理念有所選擇的實踐。洛夫、商禽、瘂弦與管管等創世紀詩社的軍中詩人們,以曖昧的語言與頹廢的描寫,傳達身為軍人卻畏懼戰爭的情感;王文興、劉大任、王尚義、林懷民等小說創作者,以無所事事的浪遊形象,寫下對徵兵制度及資本主義的反感。在這些作品中,沒有英雄的主角形象,更無義正辭嚴的批判,然而其流露時代洪流中的懦弱與無奈,卻反而更貼近於人的本質,又豈能為「現實的逃避」所一言以蔽之?透過這些文本,或許更可以看見六○年代現代文學反骨顛覆的一面,證明現代主義不亞於寫實主義,對現世也有積極的挑戰。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n 第 二節 概念界說 10\n 一、美國反叛文化的發生 10\n (一)學生運動 12\n (二)抗議民謠 14\n (三)敲打派 16\n 二、歐美反叛文化的研究 18\n 第三節 前行研究 25\n 一、反叛文化在台傳播的背景 25\n (一)美軍電台的引介 26\n (二)出版市場的催化 27\n 二、華文相關文獻探討 30\n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2\n\n第二章 冷戰年代的反文化 35\n 前言 35\n 第一節 現代主義的宣傳性 36\n 第二節 現代主義的反叛者 44\n 第三節 反叛精神在台灣 50\n 小結 59\n\n第三章 詩的語言革命 61\n 前言 61\n 第一節 從宣傳語言出走 64\n 第二節 敘事的碎裂與拼貼 70\n 第三節 形式的竊取與改造 82\n 第四節 典雅與鄙俗的交媾 91\n 小結 100\n\n第四章 小說的思想叛變 103\n 前言 103\n 第一節 嘲諷戰爭與英雄 105\n 第二節 現代教育的迷惘 116\n 第三節 浪游在現代的夾縫 125\n 小結 135\n\n第五章 結論 136\n\n參考文獻 140zh_TW
dc.format.extent4378314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90111en_US
dc.subject60年代zh_TW
dc.subject現代主義zh_TW
dc.subject美援zh_TW
dc.subject反文化zh_TW
dc.subject嬉皮zh_TW
dc.subject創世紀zh_TW
dc.subject1960sen_US
dc.subjectModernismen_US
dc.subjectUSAIDen_US
dc.subjectCountercultureen_US
dc.subjectHippieen_US
dc.subjectGenesis Poetic Groupen_US
dc.title反的美學: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反叛精神的展現zh_TW
dc.titleHippie Style:The Counterculture writing in Modernism literature of Taiwan (1960-1975)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文本\n\n王文興,《十五篇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1979。\n王文興,《龍天樓》,台北:大林,1982。\n王尚義,《狂流》,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n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頁18。\n林懷民,《蟬》(台北:印刻,2008),頁18。\n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文星,1964。\n余光中,《敲打樂》,臺北市:純文學,1969。\n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1984。\n洛夫,《石室之死亡》,高雄:創世紀詩社,1965。\n洛夫,《無岸之河》,台北:大林,1979。\n商禽,《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1988。\n商禽,《商禽詩全集》,台北:印刻出版社,2009。\n劉大任,《紅土印象》,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8‧鳶山》,台北:人間,1998。\n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8‧鳶山》,台北:人間,1998。\n管管,《管管詩選》,台北:洪範,1986。\n瘂弦,《瘂弦詩集》,台北:洪範,1981。\n\n史料\n\n言曦,〈新詩閒話〉,原刊於《中央日報‧中央副刊》(1959年11月20-23日),後收入何新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1971。\n余光中,〈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文學雜誌》7卷4期,1959年11月,頁26-32。\n余光中,〈新詩與傳統〉,《文星》27期「詩的問題研究專號」,1960年1月1日,頁4-5。\n余光中,〈摸象與畫虎〉,《文星》28期,1960年2月1日,頁8-9。\n余光中,〈摸象與捫蝨〉,《文星》30期,1960年4月1日,頁15-16。\n余光中,〈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文學雜誌》7卷4期,1959年11月,頁32。\n林綠,〈金斯堡的自剖詩〉,《創世紀》第31期,1972年12月,頁84-85。\n洛夫,〈建立新民族詩型之芻議〉,《創世紀》5期,1956年3月,頁3。\n洛夫,〈論余光中的天狼星〉《現代文學》第9期,1961年7月,頁77-92。\n紀弦,〈柏油路的文明〉,《創世紀詩刊》第11期,1962年4月,頁16。\n梁秉鈞,《文學季刊》第10期,1970年2月,頁161 。\n張默,〈創世紀的路向──代發刊詞〉,《創世紀》創刊號,1954年10月,頁2-3。\n張默,〈追風戲浪五十年〉,《他們怎麼玩詩?:創世紀五十週年精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n覃子豪,〈論象徵派與中國新詩──兼致蘇雪林先生〉,《自由青年》22卷3期,1959年8月1日,頁10-12。\n覃子豪,〈簡論馬拉美、徐志摩、李金髮及其他──再致蘇雪林先生〉,《自由青年》22卷5期,1959年9月1日,頁14-16。\n覃子豪,〈論詩的創作與欣賞〉,《自由青年》22卷7期,1959年10月1日,頁9-11。\n葛賢寧,〈四年來自由中國小說的動向〉,《文藝創作》45期,1954年1月。\n愛樂之友編輯部,〈美軍電台何去何從〉,《愛樂之友》第38期,1979年4月,頁127-129。\n蘇雪林,〈新詩壇象徵派李金髮〉,《自由青年》22卷1期,1959年7月1日,頁6-7。\n蘇雪林,〈為象徵詩體的爭論敬告覃子豪先生〉,《自由青年》22卷4期,1959年8月16日,頁6-7。\nReck, Michael著;也斯譯,〈金斯堡與龐德的晤談〉,《文學季刊》第10期,1970年2月,頁48-53。\n\n單篇論文\n\n于朝暉,《戰略傳播管理:冷戰後美國國際形象的構建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頁25。\n方鵬程,〈總體戰爭時期與冷戰時期的宣傳戰〉,《復興崗學報》98期,2010年,頁51-78。\n何宛倩,〈東吳大學在台復校與衛理公會關係之探討(1951-1962)〉,《東吳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2001。\n姚嘉為,〈放眼世界文學心〉,《文訊》雜誌283期,2009年5月,頁20-29。\n楊照,〈啟蒙的驚述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頁89-95。\n楊墀,〈不滅的青春:記南海路五十四號「台北文化中心」〉,《大趨勢》,2003年10月,頁14-13。\n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79-127。\n葉理,〈論寒山詩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的接收〉,收錄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5月,頁162。\n廖咸浩,〈有情還似無情──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頁81-88。\n廖咸浩,〈非西方成長(小說)的試煉:在反叛與扎根之間〉,《幼獅文藝》558期,2000年6月,頁64-71。\n鍾俊陞,〈台灣的娼婦經濟──戰爭色情與貿易色情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人間雜誌》,1988年11月,頁73-76。\n張詠梅,〈開拓者的足跡──試論《人人文學》〉,《香港文學》156期,1997.12.1。\n蕭蕭,〈五○年代新詩論戰評述〉,《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頁107。\n\n專書\n\n于朝暉,《戰略傳播管理:冷戰後美國國際形象的構建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n王尚勤,《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n王洪光,《絕戰:金門─古寧頭戰役 結局或者開始》,全球防務出版公司,2013。\n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市:麥田,2005。\n朱芳玲,《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 \n李斯,《垮掉的一代》,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n李非,《台灣經濟發展通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n李汝和,《臺灣文教史略》,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n李圓會,《日據時期台灣初等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n辛廣偉,《台灣出版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n沈孟穎,《咖啡時代》,台北:遠足,2005。\n林博文,《悸動的六○年代》,台北:時報文化,2010,頁114。\n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n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n夏學花,《嬉皮士──美國主流社會叛逆一代》,上海:上海辭書,2006。\n許靜文,《台灣青少年成長小說中的反成長》,台北:東大,2009。\n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n連戰主編,《台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n連戰主編,《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n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n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n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n張友譁、周之道,《砲擊金門實戰錄:八二三與郝柏村》,台北:新高地文化,\n1998。\n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2001。\n張鐵志,《聲音與憤怒》,台北:商周,2004。\n張鐵志,《反叛的凝視:他們如何改變世界》,台北:印刻,2007。\n張鐵志,《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台北:印刻,2010。\n張鐸嚴,《臺灣教育發展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n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臺灣開發史》,臺北:空大,1996。\n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93。\n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中正書局,1971。\n葛賢寧、上官予編《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書局,1965,頁169。\n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n托比克‧拉克(Toby Clark)著,吳霈恩譯,《藝術與宣傳》,台北:遠流,2003。\n彼得‧蓋伊 (Perter Gay)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台北:立緒文化,2009。\n迪克‧何柏第 (Dick Hebdige)著、蔡宜剛翻譯,《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台北:巨流,2005。\n彌爾頓‧英格(J. Milton Yinger)著,高丙中、張林譯,《反文化:亂世的希望與危險》,台北:桂冠,1995。\n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n\n學位論文\n王若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形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n王啟明,《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頁60。\n沈幸儀,《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n邱郁倫,《王尚義與台灣六○年代存在主義思潮》,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永芳,《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n徐世怡,《烏來觀光旅遊空間的歷史分析》,台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n靳重章,《麥卡錫主義興衰之研究》,淡水: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1986。\n張書華,《現代性的追求:晚清時間之轉變及其意涵》,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n黃國維,《戰後至1970年代初期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研究(1945-1972)》,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論文,2011。\n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n廖偉峻,《台灣存在主義文學的族群性研究──以外省人作家和本省人作家為例》,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n廖再春,《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中山北路的空間性轉變》(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n殷寶寧,《「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歷程中之情慾主體與國族認同建構》,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陳敦源,《我國兵役制度之研究-全面募兵制改革的評估》,台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2009。\n\n網路\n\n美國在台協會官方網頁(www.ait.org.tw)。\n台灣文學館網站(www.nmtl.gov.tw)\n世界斯諾克協會網站(www.worldsnooker.com)zh_TW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1101.pdf4.2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