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9264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黃程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李涓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Li, Jiuan-Fengen_US
dc.creator李涓鳳zh_TW
dc.creatorLi, Jiuan-Fengen_US
dc.date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7-05-01T03:25:53Z-
dc.date.available2017-05-01T03:25:53Z-
dc.date.issued2017-05-01T03:25:53Z-
dc.identifierG0103961018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9264-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10396101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勞動基準法、勞工退休金條例課予雇主於成就一定要件下,有給付勞工退休金、資遣費之責,以保護照顧勞工。然時至今日,為因應全球化趨勢,經營者透過交互協力的經營網絡,使人事調動亦趨於頻繁,產生多法人格經營組織形態下的調職。惟勞工退休金與資遣費係本於勞動契約之請求,故其求償對象為「勞動契約上雇主」,當事人一方(事業單位)改變,工作年資重新計算,將衍生應以誰承擔雇主責任及工作年資併計、平均工資計算等債權範圍問題。甚或雇主透過關係企業交叉控制,濫用公司法人格、掏空資產,導致關廠歇業,勞工之債權求償無門。\n 勞動基準法各條文所規範之雇主(責任主體),須斟酌各該法條的立法意旨與目的予以審酌認定,且未包含多重勞動關係之處理。我國公司法第154條第2項規定引進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惟勞工如係因關係企業、家族企業調動,導致工作年資中斷或勞動條件不利益變更,損及其權益,尚難逕以該法條要求控制股東負清償之責,以擴張雇主責任。又104年2月4日修正公布勞動基準法第28條規定,提升退休金與資遣費之受償順位,並納入墊償,該條文對勞動債權之保護及施行以來之適用問題,亦為本文關切之重點。\n  本文將從雇主範圍、跨法人格企業調動、經營主體消滅等變動因素下,探討勞工退休金及資遣費之求償對象、求償範圍及債權保護等,並透過檢視現行勞動法制、公司法關係企業債權人保護之規定,介紹美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日本「法人格否認理論」、我國實務發展「實體同一性」概念等,試圖描繪擴充退休金與資遣費求償與保護法制之輪廓,並對於擴張勞工退休金與資遣費追償對象之可能,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動機 1\n第二節 研究範圍 3\n第三節 研究方法 4\n第四節 研究架構 5\n\n第二章 勞工退休金與資遣費現行法相關規定 7\n第一節 勞工退休金與資遣費之性質與內涵 7\n第一項 勞動基準法之退休金 7\n第二項 勞工退休金條例之退休金 10\n第三項 勞動基準法與勞工退休金條例之資遣費 14\n第四項 退休金與資遣費請求權競合 19\n第二節 勞動法上退休金與資遣費債權相關規定 21\n第一項 退休金請求權及退休(準備)金專戶不得讓與、扣押、抵銷或擔保 21\n第二項 提升債權順位與墊償制度 24\n第三項 大量解僱勞工限制負責人出境 29\n第三節 小結 35\n\n第三章 雇主範圍與擴張理論 40\n第一節 雇主定義 40\n第二節 多重雇主 42\n第三節 雇主範圍擴張理論之比較法制 44\n第一項 美國法制 44\n第二項 日本法制 55\n第四節 我國公司法上債權擴張保護相關規定 65\n第一項 跨組織間之擴張 66\n第二項 股東與董事責任之擴張 69\n第三項 相關條文適用情形 71\n第五節 小結 73\n\n第四章 跨法人格調動之雇主 78\n第一節 調動之法理 78\n第二節 調動之相關規定 79\n第三節 跨法人格調動之勞動關係類型 82\n第四節 司法實務發展 85\n第一項 廣豐實業事件 85\n第二項 臺灣通用事件 86\n第三項 尚昱機械事件 89\n第四項 麥達實業事件 91\n第五項 中華顧問工程司事件 92\n第六項 壬申營造事件 94\n第五節 調動後爭議問題探討 98\n第一項 爭議問題 98\n第二項 審查基準 100\n第三項 法律效果 104\n第六節 小結 106\n\n第五章 關廠歇業之債權保護 110\n第一節 提升退休金與資遣費受償順位 110\n第一項 有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之情事 110\n第二項 受償順序 114\n第三項 可分配之財產 119\n第二節 退休金與資遣費墊償 122\n第一項 墊償範圍 123\n第二項 修法後墊償原則 124\n第三項 代位求償 125\n第三節 破產案件之適用 126\n第一項 破產法與勞基法第28條第1項之適用 126\n第二項 破產法(更名債務清理法)修正草案 127\n第四節 小結 128\n\n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3\n\n參考文獻 144zh_TW
dc.format.extent1603325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61018en_US
dc.subject勞工退休金zh_TW
dc.subject資遣費zh_TW
dc.subject勞動債權zh_TW
dc.subject揭穿公司面紗zh_TW
dc.subject法人格否認zh_TW
dc.subject實體同一性zh_TW
dc.subject勞動基準法第28條zh_TW
dc.subject墊償zh_TW
dc.subjectLabor pensionen_US
dc.subjectSeverance payen_US
dc.subjectWorkers` claimsen_US
dc.subject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en_US
dc.subjectDisregard of corporate entityen_US
dc.subjectArticle 28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en_US
dc.title勞工退休金及資遣費之追償與保護zh_TW
dc.titleLaw of retrieve and protection of labor pension and severance pay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n(一)書籍\n王志誠、賴源河等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臺北:元照,二版,2002年3月。\n王泰銓、王志誠,公司法新論,臺北:三民,增訂四版二刷,2007年1月。\n王澤鑑,民法物權,自版,2014年3月增訂二版五刷。\n司法周刊雜誌社,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1986年4月。\n柯芳枝,公司法論(下),臺北:三民書局,增訂六版,2007年11月。\n陳計男,破產法論,台北:三民,修訂三版十刷,2015年4月。\n陳峰富,論股份有限公司債權人之保護,台北:五南,初版,1988年2月。\n陳敏,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第7版,100年9月。\n黃程貫,勞動法,空中大學,修訂再版三刷,2001年6月。\n黃程貫,勞工調動問題之研究-企業內、企業外及海外調動時勞工權益之保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5年11月。\n黃劍青,勞動基準法詳解,臺北:三民,增訂四版,1995年2月。\n劉連煜,現代公司法,臺北:新學林,2016年9月版。\n\n(二)專書論文\n王志誠,事業單位實際負責人之認定,收錄於94年度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初版,2007年11月。\n林炫秋,關係企業間勞工之調動與勞工之同意權,收錄於勞動法裁判選輯(二),臺北:元照,1999年12月。\n林佳和,勞動契約,收錄於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新學林,二版1刷,2009年。\n林佳和,歐美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行政權機制,收錄於94年度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初版,2007年11月。\n邱駿彥,調職法理之探討,收錄於勞動法裁判選輯(一),臺北:元照,1999年12月。\n邱駿彥,退休金等法制檢討-以日本制度為例,收錄於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2期,臺北:臺灣勞動法學會,2002年。\n邱駿彥,勞工退休金條例釋義-以個人帳戶為中心,收錄於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5期,臺北:臺灣勞動法學會,2006年6月。\n徐福晉,「論勞動基準法第28條之規範效力」與談資料,收錄於勞動部104年勞動法規論壇會議實錄,2015年6月26日。\n郭玲惠,我國勞工企業退休金實務爭議問題之研究-兼論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收錄於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2期,臺北:臺灣勞動法學會,2002年。\n郭玲惠,勞工退休金條例爭議問題初探-以年金保險為核心,收錄於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5期,臺北:臺灣勞動法學會,2006年。\n郭玲惠,臺北高等法院94年重勞上字第2號判決評釋-多重雇主之法律關係,收錄於臺灣勞動法學會學報第8期,2009年12月。\n郭玲惠,我國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之行政權機制與實務,收錄於94年度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初版,2007年11月。\n郭玲惠/郝鳳鳴,退休金,收錄於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新學林,二版1刷,2009年。\n郭玲惠,論勞動基準法第28條之規範效力,收錄於勞動部104年勞動法規論壇會議實錄,2015年6年26日。\n楊通軒,論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實施檢討與重設計,收錄於94年度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初版,2007年11月。\n葛克昌,大量解僱禁止出境法律問題,收錄於94年度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初版,2007年11月。\n劉志鵬,論勞工退休金債權,收錄於氏著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臺北:元照,初版,2000年5月。\n劉志鵬,雇主之概念,收錄於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新學林,二版1刷,2009年。\n劉志鵬, 「論勞動基準法第28條之規範效力」與談資料,收錄於勞動部104年勞動法規論壇會議實錄,2015年6年26日。\n\n(三)期刊論文\n王志誠,公司負責人之概念與地位,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年10月,頁82-94。\n王志誠,法人格獨立原則之適用及界限,月旦法學雜誌,第207期,2012年8月,頁17-37。\n王惠玲,事業單位改組轉讓問題之探討,律師雜誌,第219期,1997年12月,頁43-50。\n林佳和等,勞動法最新重要實務案例分析-以2014年法院判決為範圍,民事研討會第75次研討會會議紀錄,法學叢刊,第244期,2016年10月,頁105-122。\n林國全,控制從屬公司之形式認定基準,月旦法學雜誌,第77期,2001年10月,頁16-17。\n吳姿慧,多數雇主概念之採認與其責任之認定/台北地院97勞訴120,台灣法學雜誌,第134期,2009年8月15日,頁206-208。\n吳姿慧,調職之類型及其審查-以實務之判斷標準為觀察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45期,2015年10月,頁38-51。\n洪令家,從美國法看揭穿公司面紗原則在我國之實踐,中正財經法學,第8期,2014年1月,頁71-111。\n侯岳宏,法人格否認理論在臺灣與日本勞動法上之運用與發展,政大法學評論,第141期,2015年6月,頁351-390。\n郭玲惠,金融控股公司與企業併購對於勞工勞動條件保障之初探-以調職為例,律師雜誌,第291期,2003年12月,頁29-66。\n陳建文,關係企業勞工退休金請求對象爭議/高院97勞上39,台灣法學雜誌,第122期,2002年2月,頁177-178。\n陳建文,勞動基準法年資爭議問題之回顧與展望-年資概念、類型與理論之初步建構,律師雜誌,第298期,7月號,2004年7月15日,頁66-98。\n陳建文,雇主功能化趨勢與「同一雇主」概念的操作思考/台北地院99勞訴67,台灣法學雜誌,第165期,2010年12月1日,頁196-201。\n郭大維,我國公司法制對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之規範與省思,臺大法學論叢,第96期,2015年12月,頁45-84。\n廖大穎,RCA工殤案與否認法人格法理之扼析-評釋臺北地方法院95年度重訴更一字第4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47期,2015年12月,頁45-84。\n劉士豪,勞動債權清償制度及受償順位之改革芻議,回顧與前瞻/勞動基準法施行30週年論文集,勞動部,初版,2014年12月,頁399-441。\n賴英照,關係企業法律問題乃立法草案之研究,中興法學,第18期,1982年3月,頁91-189。\n簡祥紋,法人格否定論之初探-兼論揭開公司面紗原則,法令月刊,第57卷,第3期,2006年3月1日,頁15-30。\n\n(三)學位論文\n李慈惠,跨法人格之勞動關係-以年資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n林靖淳,跨越公司法人格之界線-從揭開公司面紗原則出發,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n林奕辰,法人格否認與債權人保護-以揭穿公司面紗原則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n施耀欽,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研究-新挑戰與新視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n陳怡方,勞動法上雇主認定之新發展-兼論美國與日本法制,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1月。\n陳漢聲,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與債權人保護,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n陳榮傳,民法物權實用要義,台北:五南,初版一刷,2014年10月。\n蔡妙賢,雇主範圍之研究-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n劉公偉,公司法有限責任之經濟分析,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n賴宜孜,公司法人格否認理論於我國之實踐,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n\n (四)政府資源\n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8 期(二)。\n立法院公報,第104卷,第9期,黨團協商紀錄。\n立法院公報,第104卷第89期院會紀錄。\n立法院公報,第104卷,第9期,黨團協商紀錄。\n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468號(政府提案第15838號)。\n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66號(政府提案第165720號)。\n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121號(政府提案第2126號)。\n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關於各部會就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所提問題之再說明,88年。\n\n(五)網際網路\n林佳和,最高法院民事97年度台上字第13號裁判解析,司法院智識庫,最後瀏覽日105年12月10日,檢自http://fjudkm.judicial.gov.tw/index_doc.aspx?par=WCsAi2mwHcib6bx9WfJ%2fLo3C96Abx0xKl%2f5m%2b9kGT1Yi1X3Jt9G0%2fA%3d%3d。\n我國年金制度概況彙整,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網站,最後瀏覽日4月22日,檢自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790F40C2F95C4DD3&s=F9E3ABBD197C8169。\n華隆拍24億苦勞分2300元,蘋果日報,103年8月26日,最後瀏覽日105年12月10日,檢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826/36045498/\n國家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全國大會報告,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網站,最後瀏覽日4月22日,檢自http://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1B75280382ECACFF&s=931FF851D2FB2128 。\n黃程貫,最高法院民事92年度台上字第2152號裁判解析,司法院智識庫,最後瀏覽日106年2月28日,檢自http://fjudkm.judicial.gov.tw/index_doc.aspx?par=KcAIAnNbSbxdTMCu8stekTCS6yuIQoSC5IMktBU7kx672C%2bqGmE03w%3d%3d。\n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最後瀏覽日4月22日,檢自https://statdb.mol.gov.tw/statis/jspProxy.aspx?sys=210&kind=21&type=1&funid=q08016&rdm=bbkc9ejb。\n勞工得開立專戶存入退休金不受扣押,勞動部,最後瀏覽日106年4月22日,檢自http://www.mol.gov.tw/topic/3078/3302/24101/ 。\n\n\n二、外文部分\n(一)英文部分(依作者姓名英文字母順序)\n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ion law and economics,145(2002).\nEasterbrook, Frank H.& Fischel, Daniel R.,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1996.\nFranklin A. Gevurtz, Piercing Piercing : An Attempt to Lift the Veil of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Doctrine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76 Or. L. Rev. 853 (1997) .\nI. Maurice Wormser, Piercing the Veil of Corporate Entity , 12 Colum. L. Rev. 496 (1912) .\nJeffrey K. Vandervoort, Piercing the Veil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The Need for a Better Standard, 3 DePaul Bus. & Comm. L.J. 51 (2004-2005).\nRobert B. Thompson,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 An Empirical Study, 76 Cornell L. Rev. 1036(1991).\n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s of Creditors of Affiliated Corpor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Vol. 43, No. 3 (Spring, 1976), pp. 499-526.\nStephen B. Presser, The Bogalusa Explosion, Single Business Enterprise, Alter Ego, and Other Errors: Academics, Economics, Democracy, and Shareholder Limited Liability: Back towards a Unitary Abuse Theory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6 Special Issue, Vol. 100 Issue 1.\n\n(二)日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n仙台地判昭和45年3月26日労働民例集21巻2号。\n【企業の再編・組織変更時の雇用保障】解散,個別労働関係紛争判例集 9.企業の再編・組織変更時の雇用保障。\n林和彥編著,労働法,三和書籍,第2版, 2010年。\n岡田陽介,濫用的会社分割と法人格否認の法理(一),愛媛法学会雑誌. vol.40, no.1/2, 2014年3月5日。\n春田, 吉備彦,労働法判例:子会社解散に伴う解雇と親会社の法的責任:第一交通産業ほか(佐野第一交通)事件,法律時報, 82(5): 138-141,2010-05。\n原, 弘明,労働法における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と事業譲渡にかかる労働契約の取扱い : 会社法の視点から,法政研究 82(2・3), 937-966, 2015-12。\n鳥越修二,法人格否認の法理とビジネス実務,広島文教女子大学紀要,45, 35-47, 2010-12。\n佐野第一交通事件完全勝利/第一交通産業本社に雇用と損害賠償責任,最後瀏覽日106年1月14日,檢自http://www.jlaf.jp/tsushin/2007/1255.html#01 。zh_TW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801.pdf1.5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