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397
題名: 從「經濟」到「美學」:全聯廣告的轉變
From economics to aesthetic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X Mart
作者: 張芳榕
Chang, Fang Rung
貢獻者: 鄭自隆
張芳榕
Chang, Fang Rung
關鍵詞: 社會變遷
全聯福利中心
電視廣告
Social change
PX Mart
TV advertisements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4-Jul-2017
摘要: 本研究以年代與社會經濟背景為自變項,探討全聯福利中心電視廣告的轉變;分析年代為2006年至2016年,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此外亦針對廣告策略,進行深度訪談,並選取2015至2016年經濟美學系列廣告,進行消費者焦點團體座談,意圖從量化和質化兩個不同方向,審視全聯廣告的轉變。\n\n從研究結果發現:\n一、廣告策略受企業發展制約,全聯廣告因企業發展的需求,由資訊式改變為轉換式:\n在企業起步階段,適合使用資訊式廣告,打響知名度;而當企業成長至一定程度,則適合使用轉換式廣告,維持消費者的好感度和忠誠度。\n\n二、不修飾的素人論述,不適用於廣告:\n「經濟美學」系列廣告借鏡「我的夢想」系列廣告的失敗經驗,內容表達上,改而透過廣告代理商的潤飾,而非直接使用素人言論,以避免流於空泛,缺乏消費者共鳴。\n\n三、廣告反應目標受眾的文化價值觀:\n廣告以年輕族群為訴求對象時,必須將其所處社會情境(如景氣差、低薪)反應於廣告中,以呈現傳播者的價值觀和態度。\n\n四、經濟美學廣告策略,確實扣連消費者實際感受:\n廣告從洞察目標受眾的文化價值觀,發展出「經濟美學」廣告策略,引發閱聽人共鳴,成功傳遞「讓省錢成為一種具有美感的生活態度」訊息。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the TV advertisements of the PX mart during a period of ten years (2006-2016) from a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 It us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content analysis to analyze data an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focus group to gather the advertisement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V advertisements produced during 2015-2016 and thus, further understand consumer reactions. \n\n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n1. Response to business growth: The first stage of business focuses 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al Advertising to establish presence in the market; later, the ads changed to Transformational Advertising to maintain consumer’s loyalty to the products.\n\n2. Shift from first-person advertisement to Aesthetics in Economics: The first-person advertisement characterizes “My Dreams” series of ads; it is vague and lacks consumer resonance, and this leads to shift to Aesthetics in Economics. \n\n3. Reflection of the target audience`s cultural values: Targeted to the young people, the advertisements are presented in a specific social context (that is, a social class with low salar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advertiser’s values ​​and attitudes.\n\n4. Strategy of Aesthetic Economics – with holding the consumers’ reaction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consumers’ values, Aesthetic Economics developed a resonating message: “Saving money is an attitude towards a beautiful lif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于慧君(2010)。《快速消費商品之零售通路演變與影響之先期研\n究》。台北:行銷流通管理研究報告。\n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n王榮章、劉咸昌(2009)。「全聯福利中心靠最低價立於不敗之地-低價天王-林敏雄傳奇」。《今周刊》,645期,55-65。\n王曉晴(2009)。「樸實全聯先生打造超市第一品牌」。《Cheers雜誌》103期,20-27。\n王沛娣(2003)。〈台灣廣告成長與經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1962-2000〉。政治大學廣電所。\n王柏鈞(2010)。〈放膽搞怪!KUSO文化與公共領域發展現況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n王思樺(2013)。〈擬人化元素對隱喻廣告溝通效果之影響〉。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王彩雲(2016)。「行動、直效、網路、展會廣告量明顯成長」。《動腦雜誌》,3月號,第479期。\n王創緯(2016)。「史上第一次!台灣零售流通業2大天王破天荒同台,暢談『通路變革』」。《Cheers雜誌》。來源:http://goo.gl/5BdVLU\n白詩瑜(2012)。「全聯只賺2%策略 榮登超市一哥」。《天下雜誌》,第510期。來源:https://goo.gl/53yWJU\n中國文化大學工學院科技發展與人物編委會(2013)。《科技發展與人物》。台北:華岡出版社。\n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2)。《2011華僑經濟年鑑》。台北:五南。\n石武耕(2006)。〈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尤子彥(2016)。「就賣負能量!拆解全聯『鬼行銷』完勝術」。《商業周刊》。來源:https://goo.gl/VIRiwi\n任禮清(2014)。「全聯二代店起跑 嘉義就業中心11日協助徵才」。\n《NOWnews》。來源:http://goo.gl/gcKBkU\n伍衛民(2001)。〈廣告與社會文化價值關聯性探討—以時報廣告文化金像獎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宋玉書、王純菲(2004)。《廣告文化學》。長沙:中南大學。\n李佳瑩(2006)。〈報紙廣告中之台灣庶民生活影像:1950-1999〉。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李秀珠、蘇慧中(2013)。〈文化價值觀與廣告效果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n李至和(2016)。「連鎖業規模逆勢成長 產業趨勢M型化」。《聯合報》。來源:https://goo.gl/3EKTc0\n李釧如(2014)。「高度期待 進擊的全聯」。《動腦雜誌》。來源:\nhttp://goo.gl/VVIwCs\n李釧如(2015)。「全聯買松青,是買到一隻金雞母?」。《動腦雜誌》。來源:http://goo.gl/EBwEsN\n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商品/符號/意義〉。《當代》。63期,p.18-29。\n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2014)。〈方便抽樣和立意抽樣之比較〉。《護理雜誌》。61卷,3期,p.105-111。\n何瑞芳(2000)。〈隱喻式廣告效果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筱玲、葉金燦(2008)。〈女性圖像與廣告之研究-以1956-1970台灣報紙醫藥廣告為例〉。《師大學報》。53(2),p69-85。\n林銘皇(2004)。〈汽車電視廣告中汽車、家庭與性別角色之變遷:1985-2004〉。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心慧(2008)。〈比較電視、平面印刷與網路廣告媒體之行銷溝通效果與綜效〉。《中華管理評論》。11(2),p1-31。\n林瑞明(2012)。「全聯加入全日本超市協會『生活良好』系列商品登台」。《蕃薯藤yam news》。來源:http://goo.gl/zLTBFR\n林海(2014)。「全聯2代店 疼惜小農」。《蘋果日報》。來源:\nhttp://goo.gl/h7z2zR\n林祝菁(2016)。「林敏雄:全聯火力全開 營收衝千億」。《中國時報》。來源:http://goo.gl/Zoh0Pe\n林呈綠、黃振家、錢大慧(2009)。《台灣廣告50年:23個關鍵時間點》。台北:滾石文化。\n祝鳳岡(1995)。〈廣告感性訴求策略〉。《廣告學研究》。5,1-26。\n祝鳳岡(1996)。〈廣告理性訴求策略〉。《廣告學研究》。8,85-112。\n洪正芳(2004)。〈以焦點團體法探討病患在醫院門診的醫療照護服務需求—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馬道(2008)。「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的影響及省思」。《經濟前瞻》,第121期,p87-92。\n夏學理、陳尚盈、黃肇璟、翁鵲旻(2011)。《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五南。\n徐靜儀(2002)〈廣告訴求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以網頁廣告為例〉。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郁翔(2003)。〈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概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n周雅容(1996)。〈焦點團體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p.1-18。\n周秩年、陳威珞(2015)。「TTR台灣趨勢研究報告:廣告發展趨勢」。《台灣趨勢研究》。來源:https://goo.gl/0gH2q4\n周新富(2015)。《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出版。\n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n邱柏勝(2016)。〈青年薪水不進反退 1/4大專學歷月領沒30K〉。《中央社》。來源:https://goo.gl/SUOGrc\n柳婷(1999)。《廣告與行銷》。台北:五南。\n洪郁真(2015)。「2015台灣生活型態與價值觀有哪些轉變」。《動腦雜誌》。來源:https://goo.gl/kJvkXC\n吳紹瑜(2016)。「便宜也有好貨,全聯福利中心『顛倒行銷學』」。《小人物》。來源:http://goo.gl/LVHmR8\n吳淑瓊(1992)。〈焦點團體研究法〉。《研考雙月刊》。16(1):p.45-50。\n孫秀蕙、陳儀芬(2009)。〈在總督府的陰影下:台灣廣告史論述回顧、性別觀點的反思和研究芻議〉。《新聞學研究》。第98期,p295-318。\n徐釗欽(2000)。〈Banner 不只是 Banner : WWW 橫幅廣告訊息內容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夏春祥 (1997)。 〈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集,研究論述,頁141-166,台北:政治大學。\n許惠捷(2013)。「全聯 15年成長10倍的關鍵!」。《動腦雜誌》1月號,453期。來源:http://goo.gl/B7rCiv\n郭泰江(2009)。〈地方政府如何因應及解決之道〉。台中市政府全球金融風暴經濟低迷自行研究報告,未出版。\n郭又華(2015)。〈時間距離對隱喻廣告溝通效果之影響〉。銘傳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n郭子苓(2015)。「全聯 便宜的秘密」。《商業周刊》,1430期。\n郭岱君(2015)。《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n許順富(2000)。〈網路廣告特性類型與廣告效果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宗其、劉光雄(譯)(2001)。《廣告理論與戰略》(原作者:清水公一)。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n梁明義、王文音(2002)。「台灣半個世紀以來快速經濟發展回顧與省思」,收錄於林建甫編,《金融投資與經濟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n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2015》。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n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2016》。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n陳美菊(2009)。〈全球金融危機之成因、影響及因應〉。《經濟研究年刊》。第9期,p261-296。\n陳幸芬(2016)。「喚醒沉睡的公民意識」。《TVBS》。來源:\nhttps://goo.gl/jFzPy9\n陳芳明(2016)。〈台灣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二十一世紀》,第154期。\n陳明子、陳慧茹(2009)。〈把握契機 謀求發展——解讀網路廣告在金融危機下的生存與發展〉。2009年度《人民網》優秀論文獎。\n陳美菊(2009)。〈全球金融危機之成因、影響及因應〉。《經濟研究年刊》,9期,261-296。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n陳宛忻(2014)。「全聯福利中心二代店 主打在地的生鮮強化型超市」。《流通快訊》。來源:http://goo.gl/0eIaWQ\n陳劍虹(2015)。〈近年臺灣經濟情勢回顧—第13 次景氣循環谷底初探〉。《經濟研究年刊》,第15期。p1-26。\n陳盈方、呂建德(2012)。〈金融危機對台灣社會政策的衝擊:仍然是路徑依賴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6卷2期,p191-246。\n陳燕蓉、孫秀蕙、陳儀芬(2009)。〈「現代化」與理想女性角色的建構 以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廣告為例〉。2009年第17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n陳怡如(2014)。「學運雖然落幕,新媒體才正要開始」。《數位時代》。來源:https://goo.gl/fi598j\n黃金正(2008)。〈從網路kuso的言談情境論網路的政治參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黃芷晴(2005)。〈隱喻廣告說服力與廣告主可信度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賈曙隆(2011)。〈機能茶電視廣告之文本分析〉。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n張月芬(2002)。〈從社會變遷中談兩性角色及其家庭教育〉。收錄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台北:師大書苑。\n張玉琴(1987)。「台灣超級市場的新風采」。《遠見雜誌》,第8期,來源:https://goo.gl/HF79hz\n張鏡予(1954)。《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國際經濟研究社\n黃冠穎(2015)。「味全旗下 松青超市傳賣全聯」。《聯合報》。來源:http://goo.gl/i1w2in\n黃筱萱(2013)。〈臺灣房地產廣告與社會變遷:資訊式或轉換式廣告〉。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n黃維德(2011)。「台灣經濟成長率下滑,台幣逆向升值!」。《天下雜誌》。來源:http://goo.gl/0dDqgz\n黃于玲(2001)。〈新聞網站網路廣告訊息之內容分析研究〉。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麥慧芬(2002)。「成為領導品牌的八大行銷法門」。《商業周刊》。第778期,p126-127。來源:https://goo.gl/L9KFBe\n彭夢竺(2016)。「全聯2017年展至千店 林敏雄:今年營收可破千億大關」。《自由時報》。來源:http://goo.gl/ia7fSm\n彭夢竺(2014)。「中元拜拜遇見貞子狂亂跳舞 弄鬼樂團首秀妖怪音樂節」。《NOWnews》。來源:http://goo.gl/BfE0pS\n彭漣漪(2014)。「用便宜深入人心,就有本錢再進化」。《遠見雜誌》,4月號,贏在品牌3.0特刊。\n彭百崇(2008)。〈台灣經濟轉型與就業M型化問題〉。《台灣勞工》,第13期。\n楊久瑩(2012)。「全聯『我的夢想』看不懂的廣告萬人迷」。《自由時報》。來源:http://goo.gl/chN5Ds\n楊至靜(2014)。「從太陽花學運看各家媒體的競爭」。《動腦雜誌》,5月號。來源:https://goo.gl/BdWNk4\n楊雅民(2016)。「全聯營業額 今年拚千億」。《自由時報》。來源:http://goo.gl/BfciZ1\n曾明浩(2008)。〈廣告消費者洞察量表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葉志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文化。\n葉閔宏(2016)。「2015台灣20大廣告主花王攀升第一」。《動腦雜誌》,4月號,480期。\n溫慕垚(2015)。「全聯福利中心的完全變身」。《動腦雜誌》。來源:http://goo.gl/JXzzIM\n溫慕垚(2016)。「有袋子的全聯經濟美學」。《動腦雜誌》。來源:http://goo.gl/q0UUGq\n溫慕垚(2016)。「愈來愈不像『家樂福』的家樂福」。《動腦雜誌》。來源:http://goo.gl/VGYA6f\n謝其濬(2007)。「奧美廣告-全聯社企業形象廣告把『缺點』變『賣點』(上)」。世界商務策劃師聯合會(WBSA)。來源:\nhttp://goo.gl/bMQ5fD\n謝其濬(2007)。「奧美廣告-全聯社企業形象廣告把『缺點』變『賣點』(下)」。世界商務策劃師聯合會(WBSA)。來源:\nhttp://goo.gl/T8iUwq\n謝明玲(2015)。「超市龍頭全聯 為何接手虧損松青」。《天下雜誌》。來源:http://goo.gl/Uj2hHj\n蔡文輝(1994)。《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n蔡孟珈(2008)。〈情感訴求─以電視廣告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4期,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所。\n潘進丁、王家英(2006)《當巷口柑仔店變Wal-Mart-零售專家潘進丁解讀十大流通浪潮》。台北:天下文化。\n潘姿羽(2016a)。「嘗苦果…薪資停滯 消費疲軟」。《聯合報》。來源:https://goo.gl/WVuEyr\n潘姿羽(2016b)。「消費縮手 內需引擎難點火」。《聯合報》。來源:https://goo.gl/IEPNbO\n鄭自隆(2008)。《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台北:華泰文化。\n鄭自隆(2015a)。《廣告、媒體與社會》。台北:華泰文化。\n鄭自隆(2015b)。《廣告策略與管理》。台北:華泰文化。\n鄭自隆(2015c)。《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台北:五南。\n鄭淑雲(1997)。〈台灣與美國雜誌廣告中文化價值呈現之比較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鄭仲嵐(2016)。「太陽花學運兩週年:邁向新公民崛起社會」。《BBC中文網》。來源:https://goo.gl/APq11u\n顏瓊真(2011)。「林敏雄 用13年讓全聯脫胎換骨」。《理財周刊》549期。來源:http://goo.gl/P9csfD\n顏映如(2006)。〈互動式廣告運用在公共場域中訊息溝通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n費麗婷(2016)。「可口可樂最重要的slogan之一『Open Happiness』被換掉了,發生什麼事?」。《Motive商業洞察》。來源:http://goo.gl/w9Am3Z\n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於心如等(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操作》。台北:學富文化。\n劉森堯(譯)(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原作者:Christan Metz)。台北:遠流。\n賴立昕(2014)。「全聯廣告又來了啦!這次是殺人魔傑森、你是在溫馨什麼啦!」。《三立新聞》。來源:http://goo.gl/5F1abb\n薛雅菁(2014)。「全聯重塑平價品牌定位,啟動流通革命」。《數位時代》246期。\n羅蓉蓉(2006)。〈KUSO創作及其行銷意義之探索性研究 —以巴哈姆特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龍冠海(1966)。《社會學》。台北:三民。\n蕭富峰(2015)。《行銷管理概論Marketing Management: An Introduction》。台北:智勝文化。\n翁婉如(2004)。〈網路廣告設計呈現方式對廣告價值,廣告效果的影響--以產品涉入與廣告涉入為干擾效果之探討〉。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戴維怡(2006)。〈台灣報紙廣告風格之演變:1945-2005〉。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龔大中(2015)。「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對不起,我們不是搞笑創意人」。《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來源:https://goo.gl/MgKcL5\n\n英文部分\nAbernethy, A.M. and G.R. Franke (1996),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dvertis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XXV(2), Summer, pp. 1-17. \nBridge, Harry Penrose (1949). Practical advertising: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modern advertising in all of its phases. New York: Rinehart. \nBerger, A. A (1995). Cultural Critici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nBelch, G. E. and Belch M.A. (1993). Introduction to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s. Homewood, IL., Irwin.\nBurgoon, Michael, Pfau, Michael, & Birk, Thomas S. (1995). An inoculation theory explanation for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issue/advocacy advertising campaig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2, 485-506. \n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Free Press Publisher, Illi-nois.\nChou, Y. J. & Deng, C. Y. (2010). Effects of Consumer Imagery Processing Mode and Metaphor Advertising o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e 9th Annual Meeting and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Decision Science.\nDuncan Mitchell (1969). A Hundred Years of Sociology. Chicago: Aldine.Domzal, Teres J., & Jerome B. Kernan. 1992. Reading Advertising: The What and How of Product Meaning,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9(3):48-64.\nDonald, D. W.(1955). Basic text advertising. New York: Pleasantville. \nHotchkiss, George Burton(1949). Advertising copy. (3rd ed.). New York: Harper. \nHaskins, J., & Kendrick, A.(1991). Successful advertising research methods. Illonois: NTC Business Books. \nHarper, Charles L. (1992). Exploring 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Hawkins,D.T.,( 1994) ”Electronic Advertising on Online Information Systems” Online, March . \nHolsti, O.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nKassarjian, Harold. (1977), Content Anayl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 pp. 8-18.\nKerlinger, F.N.(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nKrippendorff,K.(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Beverly Hills: sage.\nKotler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Laskey, H.A., E. Day, and M.R. Crask (1989), “Typology of Message Strategies for Television Commerci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8(1), pp. 36-41.\nLaskey, H. A., E. Day and M.R. Crask(1989). “Typology of Main Message Strategies for Television Commerci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18, Iss.1, p.36-41.\nLandis, Judson R. (1974). Sociology: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nMcQuail, D.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nMoore, Wilbert E (1974). Social Chang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Neil J. Smelser(1984).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Puto, C.P. & Wells, W.D. (1984). “Informa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 Advertising: \n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ime.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1, p.638-643.\nPhilip Kotler. (1985). The New Competition: What Theory Z Didn’t Talk About — Marke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Schramm, W.L. (1971) 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directions and new finding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nSimon, Julian L(1971). The management of advertising. (1st ed.). New York: Prentice Hill. \nSumner, Colin (1979) Reading Ideologi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and Law. New York: Academic Press.\nSwanson, G.E. (1971). Social Change. Glenview: Scott, Foresman.\nTurdor,A. (1995). Cultur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genc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2,1,81-107.\nVaughn, R (1980) “How Advertising Works: A Planning Mode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rarch, October 1980, Vol. 20, No.5,p.27-33.\nVaughn R(1980). How advertising works: a planning mode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 27-33.\nVago, Steven (1989). 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Weber, Robert P. (1985). Basic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9-10.\nWimmer, Roger D.(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 an introduction. (4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nWells, William D. (1980), How Advertising Works , Needham, Harper and Steers Advertising, Inc., Chicago.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446402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402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2801.pdf7.1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