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59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王明珂<br>李玉珍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胡其瑞zh_TW
dc.creator胡其瑞zh_TW
dc.date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7-09-13T06:39:25Z-
dc.date.available2017-09-13T06:39:25Z-
dc.date.issued2017-09-13T06:39:25Z-
dc.identifierG0097156504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59-
dc.description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971565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論文探討的是中國西南苗族如何皈信基督教的過程,以及在時局的影響下,他們如何在基督徒、中華國族與苗族之間的身份認同中求取平衡與進行轉換。這個議題牽涉到信徒如何藉宗教在今世尋求成功,與在來世尋求永恆盼望,並苗族追尋現代化的過程與政教關係的互動。\n 基督教在清末傳入黔西北地區,在苗族與儸儸群眾中獲得很大的迴響;傳教士透過設立教會學校、創制民族文字,將知識與信仰一併帶給邊疆民族,並培育出許許多多的本地知識份子。其時,正好也是國家外患頻仍的年代,當政府意欲透過邊疆教育來取得土著民族的國家認同以鞏固國防時,才發現西南地區的許多民族都已經深受基督教的影響,甚至在國家認同上出現動搖。因之,國家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在西南地區爭取少數民族的認同,意欲將他們吸納成為中華國族的一員。而作為國家與族群之間的苗族知識份子遂成為國家亟欲拉攏的對象,而這批知識份子也在當中扮演著為民族爭取利權的中介者角色。\n 此時的中國基督教正面臨轉型,強大的國族主義情緒讓中國基督教必須走上本色化路線,這股思潮也同樣影響了黔西北苗族教會,並以內地會教會為中心發展出本色化的民族宗教特色,且在靈恩運動的影響下,走向唱靈歌、跳靈舞與見異象的千禧年信仰。從苗族流傳史詩可以看出,在他們的歷史記憶中已帶有一種期盼新天新地的想望。這樣的期盼,成為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態度,而實際的表現,就是在歷來的「鬧升天」與「鬧搬家」的行動當中。而且,隨著靈恩運動與天啟末世信仰的影響越來越大,藉由教會作為資訊流通的媒介,這種末世的焦慮感渲染成為普遍的群眾運動,甚至在 1950 年代演變成反對社會主義改造政策的武裝「鬧皇帝」運動。\n 我認為,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上半葉黔西北的苗族基督教發展,不但藉由教會的媒介,在橫向的空間上與中國政治以及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接軌,在縱向的歷史脈絡與族群記憶中,也持續受到族群傳統的影響,是研究全球基督教發展的大圖像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前 言 1\n 研究動機 1\n 文獻回顧 4\n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5\n第一章 從邊疆民族到中華國民 19\n 第一節 黔西北地區的自然生態與族群源流 19\n 一、黔西北自然生態 19\n 二、黔西北土著民族的族群源流 23\n 第二節 國家權力進入黔西北 27\n 一、元明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27\n 二、改土歸流政策的施行 33\n 三、豬拱箐事件 37\n 四、改土歸流後的族群關係 43\n 第三節 民族化與國民化過程 49\n 一、民族化與國民化的歷史背景 49\n 二、民族化下的知識份子 52\n 三、國民化與國族概念的建立 58\n 小結 63\n第二章 從蚩尤後裔到基督選民 65\n 第一節 黔西北苗族傳統與基督教的會遇 65\n 一、黔西北苗族的傳統與歷史記憶 65\n 二、黔西北苗族的宗教信仰與民俗 69\n 三、基督教傳入黔西北的過程 71\n 第二節 從衝突到融合 81\n 一、土目態度的轉變 81\n 二、苗族文化與基督信仰的衝突與轉變 88\n 三、基督教在黔西北的早期發展 96\n 第三節 黔西北土著民族皈依基督信仰的動因 101\n 一、人際依戀與族群內聚力 102\n 二、供需法則與宗教商品 103\n 三、集體改教與集體焦慮 107\n 小結 109\n第三章 從知識沙漠到最高文化區 111\n 第一節 教會學校的發展 111\n 一、內地會在黔西北的教育事工 111\n 二、循道會在黔西北的教育事工 116\n 三、兩差會在黔西北教育事工的比較 122\n 第二節 教會學校與黔西北社會的轉變 129\n 一、引介「世界」進入黔西北 129\n 二、教會學校與社會科層化發展 132\n 小結 135\n第四章 從政治邊緣到國防要地 137\n 第一節 國民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經略 137\n 一、班洪事件與政府對西南的關注 137\n 二、推展邊疆教育與同化教育 142\n 三、政府對教會的態度與對策 151\n 第二節 本地知識份子政治參與 157\n 一、國家概念的建立 157\n 二、爭取邊民權利 162\n 第三節 五年運動與黔西北政教關係的轉變 166\n 一、國家與社會的連結機制 166\n 二、石川教區五年運動計畫概要 167\n 三、知識份子與黔西北政教關係的轉變 170\n 小結 179\n第五章 從洋教到本色宗教 181\n 第一節 苗族文字的創制與民族歷史的建立 181\n 一、「失書」與土著民族文字的創制 181\n 二、苗文創制的過程 184\n 三、政界與學界對柏格理苗文的態度 190\n 第二節 黔西北教會的本色化運動與自立運動 196\n 一、中國教會的本色化與自立運動背景 196\n 二、本色化與自立運動在黔西北教會 200\n 第三節 宗教本色化與靈恩運動 208\n 一、靈恩運動在中國的興起 208\n 二、靈恩運動在黔西北教會的發展 211\n 小結 217\n第六章 由靈恩的信仰到千禧年的追尋 221\n 第一節 千禧年運動與黔西北教會的鬧升天 221\n 一、千禧年運動在中國的發展 222\n 二、千禧年運動與黔西北教會的鬧升天 224\n 第二節 鬧搬家事件及其原因 231\n 一、西南土著民族搬家的原因 231\n 二、黔西北土著民族的鬧搬家事件 232\n 第三節 鬧皇帝與彌賽亞主義 241\n 一、湘西革屯運動中的族群衝突 242\n 二、黔西北的鬧皇帝事件 244\n 第四節 黔西北群眾運動中的天啟末世元素 249\n 一、謠言、選民與族群邊界 251\n 二、彌賽亞主義與武裝鬧皇帝運動 255\n 三、天啟末世思維在苗族 259\n 小結 263\n結 論 267\n徵引書目 279zh_TW
dc.format.extent17523741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6504en_US
dc.subject中國西南少數民族zh_TW
dc.subject基督新教zh_TW
dc.subject苗族zh_TW
dc.subject現代性zh_TW
dc.subject政教關係zh_TW
dc.title中國西南苗族的基督新教與現代性(1900-1960)zh_TW
dc.title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of the Hmong(Miao) in the Southwest China, 1900-1960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傳統文獻\n1. [明]于謙,《于謙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n2. [明]申時行等(修),《大明會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卷78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n3. [明]朱燮元,《朱少師奏疏鈔》卷8,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6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n4.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n5. [明]劉錫玄,《黔牘偶存》,收入: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輯中心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西南文獻叢書》97冊,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n6. [清]白建鋆,《光緖黔西州續志‧州屬土司》,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編委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 貴州府縣志輯》50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n7. [清]師範,《滇繫》,光緒13年雲南通志局刊本。\n8. [清]張玉書,《張文貞集》,收入: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22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9. [清]張廷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n10. [清]黃宅中,《大定府志(道光)》,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編委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 貴州府縣志輯》48-49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n11. [清]劉長佑,岑毓英(纂),《平定貴州苗匪紀略》卷1,收入: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輯中心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西南文獻叢書‧二編》18-1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n12. 不著撰人,《土官底簿》,收入:張羽新,張雙志(編),《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彙編》64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n13. 《水西安氏族譜(光緒)》,收入: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民族卷》48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239-429。\n14. 《聖經》(和合本,神版),台北:財團法人臺灣聖經公會,2014。\n1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n16. 周洪謨,〈安氏家傳序〉,收入:[明]王耒賢(修),許一德(纂),《(萬曆)貴州通志24卷》卷23([明]萬曆二十五年刻本):2258-2270。\n17. 趙爾巽(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n手稿史料、文史資料、日記與回憶錄\n1. 《基督教葛布教會百年史》編寫組(編),《葛布教會百年史》(內部資料),赫章:葛布教會,2004。\n2. 《過山榜》編輯組,《瑤族《過山榜》選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n3. Clarke, Samuel R., Among the Tribes in South-west China. London, Philadelphia: China Inland Mission, 1911\n4. Kendall, R. Elliott ed., Eyes of the Earth: the Diary of Samuel Pollard. London: The Cargate Press, 1954.\n5. Pollard, S., In Unknown China, London: Seeley, Service & co. ltd., 1921.\n6. Pollard, Samuel, The Story of the Miao. London: Henry Hooks, 1928.\n7. 不著撰人,〈解放前苗族搬家原因〉,收入: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貴州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貴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編),《苗族資料彙編》(未刊稿),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藏,總號10364。\n8. 不著撰人,〈威寧縣中華基督教內地會情況初步調查(初稿)〉(未刊稿),1955年3月17日。\n9. 不著撰人,〈望謨縣委對騷亂事件的檢查報告〉,1956年11月12日,貴州省檔案館藏,全宗號l,目錄號1,卷1386。\n10. 不著撰人,〈關於威寧縣小群會的調查報告〉(手稿),出版年月不詳。\n11. 文山地委統戰部,〈文山州硯山縣新寨村搬家情況調查〉,1955年。\n12. 文山地委統戰部,〈邱北苗族鬧搬家事件〉,1958年。\n13. 文正國(編),《基督教結構教會百年簡史:1908-2008》(內部文件),赫章:結構教會,2007。\n14. 王文憲,〈滇黔川邊苗族地區基督教會創建人之一—王道元事略〉,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2:8-12。\n15. 王召[石畿],〈烏蒙苗族的第一位醫學博士—我們所認識的吳性純醫師〉,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93-101。\n16. 王明道,〈基督教傳入威寧、赫章彝苗地區的經過〉,《貴州文史資料選輯》22輯(貴陽:1986):206-224。\n17. 王惠良,〈記苗文、布依文、侗文的創制及推行〉,《貴州少數民族文史資料專輯》(貴陽:1991):235-241。\n18. 王樹德 (Hudspeth, William H.)著,東人達(譯),《石門坎與花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n19. 王興中,楊明光,〈威寧石門坎光華小學校史梗概〉,《威寧文史資料》5輯(威寧:2006):51-62。\n20. 石茂明,〈近代西方宗教勢力對華“文化侵略”的反思—對基督教循道公會在長江上游苗彝民族聚居區宗教文化傳播的社會分析〉,《威寧文史資料》5輯:96-113。\n21. 安永松,〈二十世紀前期的威寧教育〉,《貴州文史資料選輯》33輯(貴陽:1996):33-36。\n22. 朱文華,〈石門坎教會郵政代辦所〉,收入:李遠貴(編),《黔西北文史資料》第2輯,畢節:畢節地區政協工委,2001:50-53。\n23. 朱文華,〈基督教葛布教會“自立運動”始末〉,收入:李遠貴(編),《黔西北文史資料》1輯(畢節:畢節地區政協工委,1998):284-290。\n24. 朱玉芳,《光華之子—我的父親朱煥章》,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12。\n25. 朱玉芳,朱玉芬,〈從葛布山村走來的第一位苗族大學生張有倫〉,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354-370。\n26. 朱煥章,〈1953年8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座談會紀錄〉(手稿)。\n27. 朱煥章,〈貴州省威寧縣第八區苗族教會概況報告〉,《威寧文史資料》5輯:16-20。\n28. 何仁仲、王民三,〈回憶貴州省糧食統購統銷初期工作的情形〉,《貴州文史資料選輯》16輯(貴陽:1984):88-100。\n29. 李緒強,〈麻山事件的回顧〉,《紫雲文史資料選輯》1期(紫雲:1995):63-73。\n30. 沈紅,〈石門坎—一個村落的本土與世界〉,《威寧文史資料》5輯:142-181。\n31. 東人達,〈試評柏格里及其在石門坎的活動〉,《威寧文史資料》5輯:63-80。\n32. 邵玉生,〈許五斤殺洋人〉,《黃平文史資料選輯》1(1986):109-112。\n33. 張本仁等,〈威寧縣黑石頭區關於苗族今年鬧要上天的平息工作報告〉,1958年8月。\n34. 張陽義玲,〈為民族解放而奮鬥不息的張斐然〉,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282-291。\n35. 許士仁,〈解放前的梁聚伍先生〉,《貴州文史資料選輯》22輯(貴陽:1986):30-43。\n36. 陶麗琴,〈倡導學生“學而優則仕”的王建明〉,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232-243。\n37. 貴州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苗族組,〈納雍縣馬場事件的調查〉,1956年。\n38. 貴州省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雲南昭通等區苗族鬧搬家―塘壩事件有關資料〉,1959年。\n39. 賀國鑒,〈陶新春傳〉,《貴州文史叢刊》2期(貴陽:1983):14-20。\n40. 賀國鑒,〈陶新春傳續編〉,《貴州文史叢刊》3期(貴陽:1987):87-90,32。\n41. 賀國鑒,〈豬拱箐苗族起義史料輯錄〉,《貴州文史叢刊》1期(貴陽:1991):34-38。\n42. 雲南省委工作組,〈硯山縣第三區天星鄉繞馬路鬧皇帝按情況綜合報告(初稿)〉,1955年4月20日。\n43. 黃坤,〈英年早逝的光華小學早期畢業生—羅沛然〉,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28-29。\n44. 楊正偉,〈對一個邊遠苗寨現狀的思考〉,《威寧文史資料》5輯:86-95。\n45. 楊忠德,〈西南邊疆私立石門坎初級中學的創辦及其教學活動〉,《威寧文史資料》5輯:43-50。\n46. 楊忠德,〈苗語滇東北次方言老苗文的創制及其影響〉,《威寧文史資料》1輯(威寧:1984):104-111。\n47. 楊忠德,楊全忠,〈威寧苗族語言文字推行使用淺析〉,《威寧文史資料》4輯(威寧:2004):40-48。\n48. 楊智勇,〈石門光華小學第一任校長—楊可荃〉,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的苗族先輩們》:80-92。\n49. 楊漢先,〈基督教循道公會在威寧苗族地區傳教始末〉,《貴州文史資料選輯》7(貴陽:1981):96-114。\n50. 楊瓊文英,〈石門坎苗文的創制人之一—楊雅各〉,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13-24。\n51. 盧惠龍、陳德安,〈麻山事件前後〉,《黔西南州文史資料選輯》2輯(黔西南州:1983):43-54。\n52. 龍憲良,〈珠市鄉地名沿革及教育事業發展〉,《赫章文史資料選輯》1輯(赫章:1985):91-96。\n53. 龍憲良,〈結構教會創造的彝文字母〉,《赫章文史資料選輯》1輯(赫章:1985):129-131。\n54. 鍾煥然,《昭通教區六十年宣道史略》(手稿)。\n55. 韓朝美,〈一生為民無怨無悔的韓杰〉,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69-79\n56. 藏禮柯,〈石門公僕朱煥章〉,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143-153。\n57. 譚佛佑,〈威寧縣石門坎教會苗民教育述評〉,《威寧文史資料選輯》5輯:27-42。\n58. 耀華馮濤,〈苗族口傳文化的傑出傳人—楊芝〉,收入: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1-7。\n專書、志書與調查報告\n1. [日]鳥居龍藏(著),國立編譯館(譯),《苗族調查報告》,上海:國立編譯館,1936。\n2. [英]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 B.)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n3. 《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委員會(編),《基諾族普米族社會歷史綜合調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n4. 《威寧苗族百年實錄》編委會(編),《威寧苗族百年實錄》,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n5.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概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n6. Berger, Peter L.(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n7. Duara, Prasenjit(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n8. Freedman, Maurice(著),劉曉春(譯),《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65]。\n9. Gooch, Florence E.(饒恩召),《苗族救星》,漢口:中國基督聖教書會,1939。\n10. Kendall, R. Elliott(著),東人達(譯),《在雲的那一邊:柏格理傳記》,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n11. Stark, Rodney 與 Finke, Roger(著),楊鳳崗(譯),《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n12. Synan, Vinson(著),魏玉琴(譯),《靈恩運動》,台北:中國與福音,1986。\n13.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3。\n14. 中央研究院(編),《國立中央研究院概況(民國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台北:國立中央研究院,1948。\n15.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編),《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北京:中華書局,2012。\n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6。\n17. 方國瑜,《滇西邊區考察記》,昆明: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n18. 方國瑜,《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n19.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n20.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北京:中華書局,2008。\n21.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n22. 王明貴、王顯(編譯),《彝族源流(漢譯散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n23. 王封常,《麻山雄鷹》,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n24. 史繼忠、三白,《歷代治黔方略(民族、宗教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13。\n25. 石宏規,《湘西苗族考察紀要》,長沙:作者發行,1936重印版。\n26. 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增訂本)》,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n27. 吳飛,《火塘‧教堂‧電視—一個少數民族社區的社會傳播網絡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n28. 李明富(編),《滄源佤族自治縣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n29. 沈紅,《結構與主體:激蕩的文化社區石門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n30. 東人達,《滇黔川邊基督教傳播研究(1840-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n31. 林美玫,《信心行傳:中國內地會在華差傳探析(1865-192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n32. 林旅芝,《南詔大理國史》(上冊),台北:撰者,1981。\n33. 芮逸夫(著),王明珂(編校 導讀),《川南苗族調查日誌1942-1943》,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n34. 阿信,《用生命愛中國—柏格理傳》,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n35. 胡慶鈞,《漢村與苗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n36. 苗勃然(纂),《威寧縣志(民國)》,成都:巴蜀書社,2006[1924]。\n37. 范義田(編著),《雲南邊地民族教育要覽》,昆明:雲南省教育委員會,1936。\n38. 秦和平,《20 世紀 50-90 年代川滇黔民族地區基督教調適與發展的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n39. 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區的傳播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n40. 馬長壽,《凉山羅彝考察報告》,成都:巴蜀書社,2006。\n41. 馬學良、今旦(譯註),《苗族史詩》,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3。\n42. 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著,巴莫阿依 曲木鐵西(譯),《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n43. 張自明(修),《馬關縣志(民國)》,卷2〈風俗志‧苗人〉,台北:成文出版社據1932年石印本影印,1967。\n44. 張坦,《“窄門”前的石門坎:基督教文化與川滇黔邊苗族社會》,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n45. 張坦,《「窄門」前的石門坎—基督教文化與川滇黔邊苗族社會》,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n46. 張慧真,《教育與族群認同:貴州石門坎苗族的個案研究1900-1949》,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n47. 連曦(著),何開松、雷阿勇(譯),《浴火得救: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的興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n48. 郭承天,《國族神學的民主化:臺灣與中國大陸》,台北:政大出版社,2014。\n49. 陳建明,《近代基督教在華西地區文字事工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3。\n50. 陶飛亞,《中國的基督教烏托邦研究—以民國時期耶穌家庭為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n51. 陶紹虎(編),《從石門坎走來的苗族先輩們》,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n52. 麻樹蘭,《湘西苗族民間文學概要》,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n53.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n54. 曾慶豹(編),《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文選》,香港:研道社,2012。\n55. 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州年鑑編輯部(編),《貴州年鑑(1986)》,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n56. 貴州省赫章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赫章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n57. 貴州省編輯組(編),《黔西北苗族彝族社會歷史綜合調查》2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n58. 費孝通,《費孝通全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n59. 黃宣衛,劉芳(編),《國家、族群與基督宗教:西部苗族調查報告西部苗族》,台北:唐山出版社,2016。\n60. 楊森(編),《貴州邊胞風習寫真》,貴陽:貴州省政府邊胞文化研究會,1947。\n61. 楊萬選,《貴州苗族考》,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n62. 楊漢先,《基督教在滇、黔、川交境一帶苗族地區史略》,貴陽:貴州省民族研究所,1979。\n63. 楊漢先,《黔西苗族調查報告(手稿版)》,收入:王曉莉,賈仲益(編),《中國邊疆社會調查報告集成》1輯2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n64. 楊漢先,《黔西苗族調查報告》,收入:楊萬選、楊漢先、凌純聲等(著),《貴州苗族考》,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49-178。\n65. 楊劍龍,《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台北:新銳文創,2012。\n66. 溫春來,《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n67. 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台北:久大文化,1992。\n68. 葉先秦,《聖靈的洗—路加與五旬宗的聖靈神學》,新北: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8。\n69. 廖亦武,《上帝是紅色的》,紐約:子夜出版社,明鏡出版社,2011。\n70. 赫章縣志編纂委員會(編),《赫章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n71. 趙天恩,莊婉芳,《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1949-1997》,台北: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10。\n72. 劉曉春,《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史概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n73. 劉顯世(修),楊恩元(纂),《貴州通志(民國)》(民國37年鉛印本)。\n74. 樊綽(著),向達(校注),《蠻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n75. 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新北:立緒出版社,2001。\n76.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書局,1943。\n77. 黎光明、王元輝(著),王明珂(編校),《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n78. 戴存義等(著),胡宣明(節譯),《戴德生傳》,合肥:黃山書社,2005。\n79. 譚儀父(編),《邊民教育課本》,成都:四川省政府教育廳,1940。\n80. 蘇文清(編),《威寧苗族百年實錄》,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n檔案史料彙編與1949年以前期刊\n1. 不著撰人,〈英侵班洪警耗〉,《中南情報》1卷3期(上海:1934):48。\n2. 不著撰人,〈時事述評:英人侵佔班洪經過〉,《青海評論》26期(青海:1934):1-2。\n3. 不著撰人,〈閩南基督徒救國工作大綱〉,《救國月刊》1卷4-5期(廈門:1933):8。\n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淸代前期苗民起義檔案史料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n5. 方國瑜,〈葫蘆王地之今昔〉,《新亞細亞》9卷5期(南京:1935):1-17。\n6. 王建光,〈西南苗人之生活習俗〉,《中國邊疆》3卷1-2期(重慶:1944):18-29。\n7. 王建光,〈苗民的文字〉,《邊聲月刊》1卷3期(重慶:1938):49-51。\n8. 王建明,〈西南苗民的社會形態〉,《邊聲月刊》1卷3期(重慶:1938):37-48。\n9. 王建明,〈現在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區—石門坎的介紹〉,《康藏前鋒》4卷3期(南京:1936):23-25。\n10. 王建明,〈黔西威寗石門坎苗民近況之一瞥〉,《邊事研究》5卷6期(南京:1937):14-16。\n11. 王澂瑩,張志韓,胡嘉詔,曹經沅,〈民、財、建、教四廳向貴州省主席呈文及設置石門坎政治局計畫〉,收入:韓雯,〈民國時期經營威寧石門坎地方辦法檔案一組〉,《貴州檔案史料》90年1期(貴陽:2001):9-12。\n12. 王鎮,〈近代對靈恩的評論〉,《神召月刊》9卷5-6期(1934):19-29。\n13. 田東屏,〈民政廳視察員田東屏向廳長呈文〉,收入:韓雯,〈民國時期經營威寧石門坎地方辦法檔案一組〉,《貴州檔案史料》1期(貴陽:1990):1-2。\n14. 白敦厚,〈促進邊胞大同文化之管見〉,《邊鐸月刊》創刊號(貴陽:邊胞文化研究會,1946):25-27。\n15. 江應樑,〈西南邊區的特種文字〉,《邊政公論》4卷1期(重慶:1945):26-29。\n16. 江應樑,〈評鳥居龍藏之苗族調查報告〉,《現代史學》3卷2期(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史學研究會,1937):1-9。\n17. 江應樑,〈諸葛亮與雲南西部邊民〉,《西南邊疆》1939年6期(昆明:1939):42-55。\n18. 何朝宗,〈苗民問題之條陳〉,《邊疆通訊》5卷3期(南京:1937):37-39。\n19. 何澤霖,〈貴州石門坎苗族學校印象記〉,《中論旬刊》11期(南京:1936):14-18。\n20. 吳定良,〈黔省水西苗調查記要〉,《學術匯刊》1卷1期(重慶:1942):179-181。\n21. 吳忠信,曹經沅,〈民教兩廳就宣威撫寧石門坎苗民經過向委員長行營呈文〉,收入:韓雯,〈民國時期經營威寧石門坎地方辦法檔案一組〉,《貴州檔案史料》1期(貴陽:1990):2。\n22. 李司提文,〈花苗信教史(雲貴)〉,《通問報》244期(1907):26-27。\n23. 李正文,〈王雅麗女士在成都留學逝世〉,《通問報》1552期(1933):9。\n24. 李春興,〈談靈恩派之岐路〉,《真光》37卷3期(廣州:1938):5-9。\n25. 李璜,沈重宇,張為炯,〈邊政設計委員會呈文〉,收入:韓雯,〈民國時期經營威寧石門坎地方辦法檔案一組〉《貴州檔案史料》1期(貴陽:1990):3-6。\n26. 汪兆翔,〈靈恩芻議〉,《基督徒佈道刊》1期(天津:1937):63-67。\n27. 赤峰,〈亟堪注意的苗民問題〉,《邊事研究》7卷3期(重慶:1938):20-24。\n28. 赤峰,〈解決「苗民問題」意見種種〉,《邊聲月刊》創刊號(重慶:1938):17-23。\n29. 芮逸夫,〈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攷畧〉,《人類學集刊》2卷1-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1):135-190。\n30. 芮逸夫,〈西南民族語文教育芻議〉,《西南邊疆》2期(昆明:西南邊疆月刊社,1938):45-53。\n31. 姚克廣,〈班洪事件〉,《光華附中半月刊》2卷8期(上海:1934):17-20。\n32. 施章,〈雲南一年來之邊疆教育之邁進及展望〉,《邊事研究》4卷3期(邊疆教育專號)(南京:1936):44-51。\n33. 為綱,〈水西苗酒歌(漢譯)〉,《社會研究》38期(貴陽:大夏大學社會研究部,1941):1。\n34. 胡慶鈞,〈「湘西苗族調查報告」(書評)〉,《邊政公論》7卷3期(南京:1948):61-63。\n35. 胡慶鈞,〈川南苗鄉紀行(一)〉,《中央週刊》6卷36期(重慶:1944):494-496。\n36. 胡慶鈞,〈川南苗鄉紀行(二)〉,《中央週刊》6卷37期(重慶:1944):508-511。\n37. 胡慶鈞,〈不容忽視的邊區土地問題—一個苗村的實地調查〉,《邊政公論》7卷2期(南京:1948):28-32。\n38. 凌純聲,〈中國邊政之土司制度(上)〉,《邊政公論》2卷11-12期(重慶:1943):1-14。\n39. 凌純聲,〈中國邊政之土司制度(下)〉,《邊政公論》3卷2期(重慶:1944):4-13。\n40. 凌純聲,〈民族學實地調查方法〉,《民族學研究集刊》1期(重慶:1936):45-75。\n41. 凌純聲,〈邊疆教育工作報告〉,《邊鐸月刊》9期(貴陽:1946):32-36。\n42. 張斐然,〈開闢石門坎的兩位白先生〉,《黔靈月刊》5-6期(貴陽:1945):57-58。\n43. 梁甌第,〈貴州的苗民教育〉,《邊政公論》3卷2期(重慶:1944):51-60。\n44. 淺養,〈自立與本色之要義〉,《真光》26卷2期(廣州:1927):45-46。\n45. 陳希九,〈苗胞工作前哨的重安江〉,《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公報》21卷2期(1949):12-13。\n46. 陳國鈞,〈石門坎的苗民教育〉,收入:張永國(編),《民國年間苗族論文集》,貴陽:貴州省民族研究所,1983:251-252。\n47. 陳國鈞,〈貴州省的苗夷教育〉,收入:吳澤霖,陳國鈞等,《貴州苗夷社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9-40。\n48. 陶雲逵,〈碧羅雪山之傈僳族〉,《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期(南京:1948年):327-408。\n49. 勞幹,〈介紹西南邊疆專用的「國語線式音符」〉,《邊政公論》7卷2期(南京:1948):33-35。\n50. 賀伯烈,〈夷苗概況及夷苗代表來京請願運動〉,《邊事研究》5卷2期(南京:1937):24-32。\n51. 賀伯烈,〈夷苗概況及夷苗代表來經請願運動(續)〉(2),《邊事研究》5卷3期(南京:1937):48-50。\n52. 賀伯烈,〈夷苗概況及夷苗代表來經請願運動(續)〉(3),《邊事研究》5卷5期(南京:1937):15-26。\n53. 雲南民眾外交後援會順寧分會,〈班洪狀況〉,《滇聲》1935年2期(昆明:1935):10。\n54. 楊森,〈促進邊胞文化運動之意義—楊主席在邊胞文化研究會座談會講〉,《邊鐸月刊》創刊號(貴陽:1946):5-6。\n55. 楊森,〈發刊詞〉,《邊鐸月刊》創刊號(貴陽:1946):1-2。\n56. 楊漢先(講),李定一(記),〈論解決苗夷問題〉,《邊鐸月刊》9期(貴陽:1946):8-12。\n57. 楊漢先,〈大花苗名稱來源〉,收入:吳澤霖等(編),《貴州苗夷社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92-93。\n58. 楊漢先,〈大花苗的氏族〉,《金陵齊魯華西三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彙刊》3(成都:1943):387-396。\n59. 楊漢先,〈大花苗移入烏撒傳說攷〉,《金陵齊魯華西三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彙刊》2期(成都:1942):421-460。\n60. 楊錫光,〈黨牧師之遺愛〉,《新民報》第2年第11期(1915):308。\n61. 誠靜怡,〈協進會對於教會之貢獻〉,《真光》26卷6號(廣州:1927):1-14。\n62. 雷震,〈邊疆教育之展望〉,《邊事研究》4卷3期(邊疆教育專號)(南京:1936):3-10。\n63. 管承澤,〈貴州石門坎苗民的見聞與感想〉(上),《邊事研究》7卷1期(重慶:1938):30-34。\n64. 管承澤,〈貴州石門坎苗民的見聞與感想〉(下),《邊事研究》7卷2期(重慶:1938):23-33。\n65. 聞宥,楊漢先,〈烏蠻統治階級的內婚及其沒落〉,《邊政公論》11-12期(重慶:1943):15-18。\n66. 聞睿,〈論 POLLARD SCRIPT〉,《西南邊疆》創刊號(昆明:西南邊疆月刊社,1938):51-61。\n67. 趙紫宸,〈本色教會的商榷〉,《青年進步》76期(上海:青年協會書局,1924):8-15。\n68. 蔣中正,〈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訓令(治寬字第1717號)〉,收入:韓雯,〈民國時期經營威寧石門坎地方辦法檔案一組〉,《貴州檔案史料》1期(貴陽:1990):3。\n69. 蔣中正,〈新運宜與基督教團體合作(摘錄蔣委員長在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的幹事會議中指示該會同人語)〉,《真光雜誌》34卷5期(廣州:1935):21。\n70. 震聲,〈外國教會與雲南西南邊疆之政教〉,《邊事研究》6卷4期(南京:1937):23-32。\n71. 震聲,〈勘定滇緬南段界務後整理雲南西南邊務之建議〉,《邊事研究》6卷2期(南京:1937):3-9。\n72. 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益世報-邊疆週刊》(昆明:1939),轉引自《西北通訊》創刊號(南京:1947):3-7。\n西文資料\n1. Adam, J. R., “A Harvest Tour Amongst the Miao Tries”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14 (Philadelphia: 1914): 114-115.\n2. Adam, J. R., “A Year’s Work at Anshunfu.”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15: 77-79.\n3. Adam, J. R., “Pentecostal Blessing among the Aborigines of West China”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7: 10-15.\n4. Adam, J. R., “Progress and Promise Among the Aborigines”,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11: 135-138.\n5. B. B., “Editorial Notes: The Aborigines of China”,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7: 8-9.\n6. Beauclair, Inez de, A Miao Tribe of Southeast Kweichow and Its Culture Configuration.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60.\n7. Beauclair, Inez de, The Keh Lao of Kweichow and their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Records.成都: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1946.\n8. Broomhall, Marshall, Some a Hundredfold: the Life and Work of James R. Adam among the Tribes of South-West China. Philadelphia: China Inland Mission, 1915. \n9. Burridge, Kenelm, New Heaven, New Earth: A Study of Millenarian Activitie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9.\n10. Cheung, Siu-woo, “Millenarianism, Christian Movement, and Ethnic Chang among the Miao in Southwest China” In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217-247.\n11. China Inland Mission, The Field Bulletin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Vol. X No. 11, Shanghai: November 1950.\n12. Chowning, Ann, &quot;God and ghosts in Kove&quot;, in John Barker, ed., Christianity in Oceania: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0: 33-58.\n13. Clouse, Robert G. ed., The Meaning of the Millennium: Four Views. Illinois: Inter Varsity Press, 1977.\n14. Cohen. Paul,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n15. Cohn, Norman, The Pursuit of the Millennium,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57.\n16. Diamond, Norma “Christianity and the Hua Miao: Writing and Power”,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8-157.\n17.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n18.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n19. Edward, Cyril, Kweichow Tribal Survey(未刊稿),墨爾本神學院圖書館藏,檔號5-4C.696。\n20. Falk, Catherine, “The Private and Public Lives of the Hmong Qeej and Miao Lusheng.” In The Hmong of Australia: Culture and Diaspora, Nicholas Tapp and Gary Yia Lee eds., Canberra, ACT: Pandanus Books, 2004/ ANU Press, 2010: 123-152。\n21. Goossaert, Vincent, “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5, No. 2 (May, 2006): 307-335.\n22. Graham, John, “Amongst the Tribes North of Yunnanf”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8: 176-178.\n23. Grist, W. A. Rev., Samuel Pollard: Pioneer Missionary in China,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reprinted, 1971.\n24. Gross, Toomas, “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The Implications of Religious Change in Contemporary Rural Oaxaca”, 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64:4(2003): 479-498.\n25. Herman, John E., Amid the Clouds and Mist: China’s Colonization of Guizhou, 1200-170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n26. Hobsbawm, Eric, Primitive Rebels: Studies in Archaic Forms of Social Movement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New York: W. W. Norton, 1965.\n27. Huang, Shiun-wey, “Accepting the Best,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Borrowing and Identity in an Ami Village”, in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eds.,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257-279.\n28. Huang, Shiun-wey, “The Politics of Conversion: The Case of an Aboriginal Formosa Village”, Anthropos 91(1996): 425-439.\n29. Huang, Shu-Li, “From Millenarians to Christians: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Bureaucracy in Ahmao (Miao/Hmong) Society, 1850s-2012”, Ph. D Diss.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4.\n30. Katz, Paul R.,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Vol. 33, No. 1, Ritual, 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China: Reconsidering James L. Watson`s Ideas (Jan., 2007): 72-90.\n31.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n32. Lear, Van, “The Aboriginal Tribes, of Kwei-chau”,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896: 6.\n33. Linton, Ralph and Hallowell, A. Irving, “Nativistic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45, No. 2, (1943): 230-240.\n34. McCarthy, J., “A Week-End Visit to the Hua Miao at Sha-pu-shan, near Wu-ting-cheo.”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7: 129-144.\n35. Page, Isaac, “A Long Itinerary Among the Tribespeople”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17: 16-17.\n36. Pollard, Samuel, “Our Very Own Bible”,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9: 29.\n37. Pritchard, John, Methodists and their missionary societies 1760-1900.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13.\n38. Pritchard, John, Methodists and their missionary societies 1900-1996.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14.\n39. Sahlins, Marshall, How &quot;natives&quot; think: about Captain Cook, for exampl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n40. Scott, James C.,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n41. Stark, James, “The New Phonetic Script”,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21: 5.\n42. Stark, Rodney and Finke, Roger, Acts of Faith.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n43. Stark, Rodney, Discovering God: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Relig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Belief, New York: HarperOne, 2007.\n44. Stauffer, Milton T., Wong, Tsinforn C., M. Tewksbury, Gardner eds., 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numerical strength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on of the Christian forces in China, made by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Survey and Occupation,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 1918-1921, Shanghai: The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1922.\n45. Sutton, Donald S., “Death Rites and Chinese Culture: Standardization and Variation in Ming and Qing Times,” in Modern China, Vol. 33, No. 1, Ritual, 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China: Reconsidering James L. Watson`s Ideas (Jan., 2007): 125-153.\n46. Tapp, Nicholas, “The impact of missionary Christianity upon marginalized ethnic minorities: The case of the Hmong”,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20(1989): 70-95.\n47. Tiedemann, R. G.,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Heterodox Sects’ Mass Conversion and Syncretism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Monumenta Serica, Vol. 44 (1996): 339-382. \n48. Unknown, “In Memoriam. J. R. Adam and Thomas Windsor”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15(London: 1915): 160.\n49. Unknown,“Kweichow Preachers’ (C.I.M.) Conference”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27-1928: 188.\n50. Unknown,“Our Shanghai Letter”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27-1928: 173.\n51. Wallace, Anthony,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8:2 (1956): 264-281.\n52. Waters, Curtis, “Further Tidings about the Revival among the Aborigines.” in China’s Millions Vol. 1907: 26-30.\n53. Watson, James L.,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292-324.\n54.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 Gert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 K. Ya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4.\n55. White, Luise, Speaking with Vampires: Rumor and History in Colonial Afric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n56. Wilkerson, James, “Late Imperial Education and Control: Rural Villages in Penghu Islands.” Taiwan Anthropology 2(1): 146-169.\n57. Yang, Fenggang, Religion in China: Survival and Revival under Communist Ru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n58. Yang, Mayfair Mei-hui, “Introduction”, in Mayfair Mei-hui Yang ed., Chinese Religiosities: Afflictions of Modernity and State Form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1-40.\n59. Yorkston, J. Mrs., “How a Robber Band Raided Kopu” in China’s Million, Vol. 1929: 44-46.\n60. 汪靈光、查時傑(編),《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台北:臺大出版中心、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2012。\n期刊與專書論文\n1. 尤垂然,〈雲南省少數民族聖經翻譯工作〉,《聖經年刊》2期(台北:2013):1-48。\n2. 王乃雯,〈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的遭逢:以川黔滇交竟「苗族」為例〉,《漢學研究通訊》33卷2期(台北:2014):8-18。\n3. 王志希,〈當中國遇上耶穌—1949 年之前民國基督徒知識份子的耶穌形象研究述評〉,《新史學》26卷4期(台北:2015):227-258。\n4. 王明珂,〈女人、不潔與村寨認同―― 岷江上游的毒藥貓故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卷3份(臺北:1999):699-738。\n5. 王明珂,〈民族考察、民族化與近代羌族社會文化變遷〉,《民族論壇》總311期(長沙:2012.11):25-30。\n6. 王明珂,〈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4分(台北:1998):841-885。\n7. 王明珂,〈國族邊緣、邊界與變遷—兩個近代中國邊疆民族考察的例子〉,《新史學》21卷3期(台北:2010):1-54。\n8.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本3分(台北:2002):583-624。\n9. 王明道,〈解放前葛布教會史〉,《貴州宗教史料》1期(貴陽:1985):1-10。\n10. 王炳根,〈吳文藻與民國時期“民族問題”論戰〉,《中華讀書報》,2013年5月1日,七版。\n11. 王海光,〈農業集體化運動背景下的民族政策調整―以貴州省麻山地區「鬧皇帝」事件的和平解決為例〉,《中共黨史研究》2期(北京:2013):43-56。\n12. 王萬榮,〈文山苗族族源探討〉,《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卷2期(文山:2005):104-109。\n13. 朱昭華,〈從班洪事件到“中緬1941年線”的劃定〉,《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2期(北京:2006):108-115。\n14. 艾翠斯,〈西部苗族的創世記與《聖經‧創世記》之比較〉,台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n15. 何光滬,〈漢語神學的根據與意義〉,收入:劉小楓、謝品然、曾慶豹(編),《現代性、傳統變遷與神學反思》(香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1999):3-14。\n16. 余未人,〈《亞魯王》的民間信仰特色〉,《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卷5期(貴陽:2014):53-58。\n17. 吳長生,〈豬拱箐苗民起義遺址考察記〉,《貴州文史叢刊》4期(貴陽:2006):79-81。\n18. 吳昶興,〈成全與廢棄—本色化之探(上)〉,《道》23期(台北:2004):86-91。\n19. 吳智勳,〈神學本土化的原則〉,《神思》47期(香港:2000):1-21。\n20. 宋光宇,〈近世倮黑族所引發的亂事〉,收入:李亦園、喬健(合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芮逸夫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80:173-203。\n21. 李紹明,〈從中國彝族的認同談族體理論—與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期(北京:2002):31-38,107。\n22. 李德虎,〈從石門坎苗族歷史的變遷淺析其皈依基督的原因〉,《畢節學院學報》25期(貴州:2007):80-84。\n23. 邢福增,〈中國基督教的區域發展:1918、1949、2004〉,《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3期,桃園: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07:153-197。\n24. 周偉馳,〈傳教士的末世論與洪秀全的彌賽亞主義〉,《原道》18期(北京:2012):3-38。\n25. 宗樹人,〈民國救世團體與中國救度宗教:歷史現象還是社會學類別?〉,《民俗曲藝》172期(台北:2011):21-72。\n26. 金耀基,〈現代性論辯與中國社會學之定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卷6期(北京:1998):91-99。\n27. 侯朝陽,〈從《勸世良言》看聖經在中國的處境化闡釋〉,《宗教學研究》4期(成都:四川大學宗教所,2010):114-120。\n28. 柯大衛,劉志偉,〈「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6卷1-2期(香港:2008):1-21。\n29. 胡其瑞,〈195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與苗族的「天啟末世」運動〉,《新史學》27卷1期(台北:2016):121-174。\n30. 胡其瑞,〈195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與苗族的「天啟末世」運動─以鬧升天、鬧搬家與鬧皇帝事件為例〉,《新史學》27卷1期(台北:2016):121-174。\n31. 胡其瑞,〈內地會教育事工在當代中國的再現—以貴州赫章縣葛布教會聖經學校為例〉,收入:林治平、吳昶興編,《跨越三個世紀的傳教運動(1865~2015)—內地會來華裔百五十年宣教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2016.12:335-357。\n32. 胡清心,〈向上開拓與向下鞏固:石門坎循道公會早期的兩種傳教策略〉,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舉辦之第八屆「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12月。\n33. 泰瑞‧雷(Terry Rey)(著),李文彬(編譯),〈宗教資本:從布迪厄到斯達克〉,《世界宗教文化》2期(北京:2010):14-20。\n34. 班禮,〈當基督來敲畢摩的門—彝族宗教文化結構探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n35. 秦和平,〈有關 20 世紀 50 年代初雲南怒江基督教的發展研究〉,收入:陳建民,劉家峰(編),《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247-270。\n36. 馬玉華,〈國民政府對貴州石門坎苗民基督教文化的改造政策〉,《民國檔案》2期(南京:2008):61-67。\n37. 馬戎,〈對當代中國民族政策的反思〉,《青海民族研究》24卷4期(西寧:2013):42-58。\n38. 婁貴品,〈1936-1937西南夷苗代表在南京的請願活動及其意義〉,《西南邊疆民族研究》9輯(昆明:2011):59-68。\n39. 婁貴品,〈民族平等與國族整合—全面抗戰時期西南夷苗請願代表活動論述〉,《學術探索》2016年4期(昆明:2016):114-121。\n40. 婁貴品,〈楊森主黔時期貴州民族政策制訂〉,《貴州民族研究》2009年3期(貴陽:2009):23-27。\n41. 張兆和(著),李菲(譯),〈從「他者描寫」到「自我表述」—民國時期石啟貴關於湘西苗族身份的探索與實踐〉,《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5期(桂林:2008):37-45。\n42. 張兆和,〈黔西苗族身份的漢文書寫與近代中國的族群認同—楊漢先的個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成都:2010):1-11。\n43. 張先清,〈“邊疆” 何在?—近代中國邊疆基督教史研究的新視角〉,收入:吳小新(編),《遠方敘事:中國基督宗教研究的視角、方法與趨勢》(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33-52。\n44. 張朋園,〈理性與傲慢:清季貴州田興恕教案試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期上(台北:1988):41-51。\n45. 張朋園,〈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的社會變遷及其限制〉,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239-275。\n46. 張慧真,〈本土知識的建構:近代貴州石門坎花苗族群教育發展的個案研究(1900-1949)〉,《教育學報》26卷2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319-344。\n47. 張慧真,〈教育與民族認同:貴州石門坎花苗族群認同的建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卷4期(桂林:2002):52-59。\n48. 郭佩宜,〈分隔的空間,協商的靈力〉,收入:Pamela J. Stewart, Andrew Strathern, 葉春榮(編),《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107-156。\n49. 郭承天,〈宗教容忍:政治哲學與神學的對話〉《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卷1期(台北:2005):125-157。\n50. 陳德芳,〈太平天國時期黔西北豬拱箐各族農民聯合起義〉,《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成都:1981):24-30。\n51. 傅樂成,〈傅孟真先生的民族思想(上)〉,《傳記文學》2卷5期(台北:1963):17-20。\n52. 曾黎,〈中緬邊境基督教傳播與拉祜社會文化建構〉,收入:鄭筱筠(編),《東南亞宗教研究報告:全球化時代的東南亞宗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350-365。\n53. 賀國鑒,〈苗族原始社會的探討〉,《貴州民族研究》3期(貴陽:1981):39-45。\n54. 賀國鑒,〈豬拱箐苗族起義綜述〉,《貴州民族研究》3期(總期35)(貴陽:1988):109-118。\n55. 黃劍波,〈人類學與中國西南基督教研究〉,收入:吳小新(編),《遠方敘事:中國基督宗教研究的視角、方法與趨勢》:101-115。\n56. 楊弘任,〈綜攝與轉譯:一貫道英國到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收入:黃應貴(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群學出版社,2015:235-274。\n57. 楊維真,〈從羈縻到控制:論蔣介石對貴州地方勢力的處置〉,收入:黃寬重(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3)政治、外交、軍事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8:371-392。\n58. 楊維真,〈剿共與統一─論1935年中央改組貴州省政府事件〉,發表於:「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台北:2001年10月7-9日:1-26。\n59. 楊鳳崗(著),楊江華(譯),〈中國宗教的三色市場〉,《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卷4期(北京:2008):93-112。\n60. 楊劍龍,〈論非基督教思潮與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收入:賴品超、吳小新(編),《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五屆國際年輕學者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14):25-38。\n61. 楊德芳,〈從《南征日記》看雍乾之際「新疆六廳」的社會現狀〉,《貴州文史叢刊》1期(貴陽:2002):93-99。\n62. 趙星光,〈宗教市場的變遷—台灣人移民社區的個案研究〉,「宗教與社區研討會」會議論文(台中:東海大學,2002)。\n63. 趙星光,〈從主流教會到小群宗派:洛杉磯台語福音教會的轉型與增長〉,《東吳社會學報》6期(台北:1997):137-182。\n64. 歐陽恩良,〈抗戰時期的貴州民族民俗文化調查研究〉,收入:李長莉、左玉河(編),《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47-162。\n65. 謝世忠,〈Hmong苗族的生存機制:力量再生的傳統與傳統力量的再生〉,《山海文化雙月刊》卷7(台北:1994):19-27。\n66. 魏德東,〈宗教社會學的範式轉換及其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3期(2010):61-69。\n67. 羅平漢,〈1953年的農村糧食統購是如何開展的〉,《中共黨史研究》8期(北京:2012)。53-62。\n68. 羅平漢,〈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對「小腳女人」的批判〉,收入:羅平漢,《當代歷史問題札記二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73-76。\n69. 羅平漢,〈1957年的統購統銷「大辯論」〉,《晉陽學刊》6期(太原:2009):98-103。\n70. 羅平漢,〈簡論1957年農村兩條道路的大辯論〉,《史學月刊》11期(北京:2002): 42-46、100。\n資料庫暨網路資源\n1. 不著撰人,〈中央批覆“貴州省委關於解決少數民族地區騷亂事件的緊急指示”〉,1956年8月9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2. 不著撰人,〈中共中央关于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1956年4月14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3. 不著撰人,〈中共中央關於檢查民族政策執行情況的指示〉,1956年4月14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4. 不著撰人,〈果布慕道佳音〉,《聖靈報》6號(1926),引自:真耶穌教會電子圖書網站:(http://ia.tjc.org/elibrary/ContentDetail.aspx?ItemID=24735&langid=2【2017/5/31】)\n5. 何力夫,〈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違法亂紀現象嚴重〉,1953年3月7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6.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2017/5/31】)\n7. 畢節地委,〈畢節地委關於納雍縣馬場鄉發生少數民族群眾騷動、搶劫事件報告〉,1956年3月4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8. 郭琨,〈西南夷族代表高玉柱女史〉,《雲南文獻》32期(台北:2002)(http://www.yunnan.tw/index.php/literature/list-4/yunnanliterature32/381-article3216.html【2017/5/31】)\n9. 楊炫之,〈貴州省羅甸縣民族武裝暴亂嚴重〉,1956年9月30日。引自:《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2017/5/31】)\n10. 羅世宏,〈「留守兒童」的悲歌〉《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6/article/2961【2017/5/30】)\n11. 顧坤惠,〈宗教過程:“改宗” vs “本土化” —一個排灣族的例子〉,《文化研究月報》,第18期(2008.08)(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8/journal_park125.htm【2017/5/31】)zh_TW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grantfulltextrestricted-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50401.pdf17.1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