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86
題名: 2008年後的中日政治與經濟關係 -變化中的「政冷經熱」
"Hot Economics, Cold Politics" - the Evolv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fter 2008
作者: 黃羽汶
Huang, Yu Wen
貢獻者: 邱坤玄
黃羽汶
Huang, Yu Wen
關鍵詞: 中日關係
政冷經熱
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釣魚臺主權爭議
靖國神社
中日韓FTA
稀土
政冷經冷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九月-2017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2008年後中國與日本兩國的政治、經濟關係。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日兩國出現經濟關係持續高速開展,而政治關係冷淡的結構性矛盾現象。然而,2008年金融風暴的發生,嚴重衝擊日本經濟,中國卻仍維持高經濟成長率,且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日的國家能力與國際地位皆發生了劇烈變化。本文藉由結構現實主義與互賴理論為研究途徑,並以「政冷經熱」概念加以補充,嘗試結合「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釣魚臺主權爭議」、「參拜靖國神社」、「中日經貿概況」、「中日韓FTA」與「稀土」等中日間雙邊關係多項議題的現實情勢,探討2008年以來中日政治與經濟關係的變化。研究發現:2008年以來,中日因釣魚臺主權爭議激化、衝突頻率增加及層級增強,並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中日雙方亦無法取得共識,且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建構受到侷限,進而導致中日經貿總額連年呈現負增長、中日韓FTA談判進程延宕、稀土之爭危機懸而未決。顯示中日關係「政冷」導致「經冷」,結構性因素影響大於經濟互賴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書\n\n王新生主編,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政治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n\n王孟德譯,Kenneth W. Hompson著,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n\n王逸舟,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臺北:五南,民國88年。\n\n王義桅、唐小松譯,John Mearsheimer著,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n\n丘宏達,關於中國領土的國際法問題論集。臺北:臺灣商務,2004年。\n\n伍貽康、張幼文主編,三足鼎立?全球競爭體系中的歐美亞太經濟區。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出版社,2001年。\n\n何思慎,敵乎?友乎?冷戰後日本對華外交思路的探索。臺北:致良出版社,2008年。\n\n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政治-體系變遷與美中臺。臺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n\n吳寄南、陳鴻斌,中日關係「瓶頸」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8月。\n\n吳學文、林連德、徐之先,當代中日關係(1949-1994)。北京:時事出版社,1995年。\n\n門洪華譯,Robert Keohane、Joseph Nye著,權力與相互依賴:轉變中的世界政治(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n\n宋新寧、陳岳,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n\n宋鎮照、蔡育岱、楊鈞池等,全球金融大海嘯下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變動中的亞太國家機關、市場經濟與全球金融的發展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n\n宋興洲,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臺北:鼎茂圖書,2005年。\n\n林田富,再論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n\n金熙德等著,再生還是衰落:21世紀日本的抉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4月。\n\n金熙德,21世紀初的日本政治與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n\n金熙德,21世紀的中日關係。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7月。\n\n金熙德,日本外交30年-從福田赳夫到福田康夫。青島:青島出版社,2008年9月。\n\n林錚顗譯,宮本雄二著,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新北市:八旗文化,2012年11月。\n\n徐顯芬譯,毛里和子著,中日關係—從戰後走向新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年。\n\n馬英九,從新海洋法論釣魚臺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臺北:正中書局,1986年。\n\n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Michael J. Green and Patrick M. Cronin編,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7月。\n\n陳曉林譯,Arnold Joseph Toynbee著,歷史研究。臺北市:遠流出版社,民國73年。\n\n陳儀譯,Handel Jones 著, Chinamerica 看中美競合關係如何改變世界。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2010年12月。\n\n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n\n張季風主編,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1978-2008)經濟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n\n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楊智文化,2003年。\n\n張暄編,當代中日關係四十年(1949-1989)。北京:時事出版社,1993年。\n\n黃裕美譯,Samuel Huntington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9月。\n\n黃大慧,日本大國化趨勢與中日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5月。\n\n馮紹奎、林昶著,中日關係報告。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n\n葉志誠、葉立程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2008年。\n\n楊宇光譯,Robert Gilpin著,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桂冠,1994。\n\n廉德瑰,「大國」日本與中日關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n\n蔣立峰主編,中日關係三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n\n趙全勝,大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日本、中國與國際關係管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n\n樊勇明、談春蘭,日本的大國夢。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 年 6月。\n\n劉江永,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熱」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n\n劉江永,中日關係二十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n\n劉建平,戰後中日關係:「不正常」的歷史的過程與結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9月。\n\n蘇常和、信強,「一種國際政治的理論-結構現實主義評介」,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n二、 中文期刊論文\n\n丁永康,「相互依存理論興起的背景及其發展過程」,東亞季刊,第26卷第3期(1997年7月),頁 87-97。\n\n王逸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國際關係」,海洋開發與管理(北京),1996年第2期,頁37-39。\n\n方曉霞、楊丹輝,「中日在稀有金屬領域的戰略博弈-兼評中國稀土產業政策效果」,日本問題研究(河北),第30卷5期(2016年10月),頁1-7。\n\n丘宏達,「從國際法觀點論釣魚臺列嶼問題」,釣魚臺列嶼問題與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1972年4月),頁97。\n\n石原忠浩,「日中簽署第四公報後的日中關係與臺灣」,戰略安全研析,第38期(2008年6 月),頁45-48。\n\n宇佐美滋,「尖閣列島問題」,程家瑞編,釣魚臺列嶼之法律地位(臺北:東吳大學法學院,1998年),頁321-345。\n\n李中邦,日本影響兩岸關係的know-how ──官民兩手相互為用與國際政治謀略(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頁152-153。\n\n李曉東,「『妖魔化』現象與中日關係之省思」,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2007年3月),頁85-97。\n\n李明駿,「冷戰後的日本對中政策」,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2009年秋季),頁51-72。\n\n呂克儉,「2010年中日經貿關係回顧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頁29-35。\n\n宋興洲,「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第24期(民國94年6月),頁1-48。\n宋鎮照、翁俊桔、蔡相偉,「日本安倍晉三政府的亞太區域政經發展策略研析:安全 / 發展 vs. 政治 / 經濟之雙重應用」,趙全勝主編,日本外交研究與中日關係──海內外華人學者的視角,(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頁389-413。\n何思慎,「安倍內閣的對外政策及其對亞太局勢之意涵」,趙全勝主編,日本外交研究與中日關係─海內外華人學者的視角(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頁 333-340。\n\n沈家銘,「21世紀日本對中外交決策模式研究-以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n\n沈家銘,「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發展與對我國外交的啟示」,東亞論壇,476期(2012年6月),頁57-72。\n杜進,「日本經濟外交與對華政策的轉變-關於終止對華ODA決策過程的分析」,趙全勝主編,日本外交研究與中日關係-海內外華人學者的視角(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頁239-253。\n\n金榮勇,「一九九○年代日本的亞太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6期 (1993年 6月),頁30-39。\n\n金熙德,「中日政冷經熱現象探析」,日本學刊(北京),2004年第 5 期(2004年),頁 8-23。\n\n周作珊,「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頁82。\n\n服部健治,「中日經貿合作40年」,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頁65-80。\n\n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2-38。\n\n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7月),頁1-32。\n邵軒磊,「中國威脅論之解析-以日本相關研究文獻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5卷第3期,(民國101年9月),頁85-105。\n\n柯玉枝,「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外交:從『內向經濟』至『政經並行』」,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 (2000年5月),頁71-88。\n\n孟憲鳳,「戰後中日關係論略」,北方論叢(哈爾濱),2012年4期,頁113-117。\n\n徐梅,「經濟視域下的中日關係」,日本學刊(北京),2013年第3期(2013年5月),頁41-53。\n\n孫承,「菅直人內閣的對外政策與中日關係」,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11年第2期(2011年3月),頁40-53。\n\n郭永興,「釣魚臺爭議聲中的『中』日韓FTA的展望」,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3期(民國102年3月),頁91-94。\n張弘遠,「全球金融風暴下的中國角色與定位」,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2期(2008年12月)。\n\n張季風,「2008~2009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頁1-21。\n\n張季風,「2009~2010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頁1-28。\n\n張季風,「2010~2011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頁1-28。\n\n張季風,「2011~2012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頁1-23。\n\n張季風,「2012~2013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頁1-30。\n\n張季風,「2015~2016年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現狀、問題與展望」,日本經濟藍皮書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研究報告(201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頁1-30。\n\n張慧智,「東北亞區域融合:從中韓到中日韓的可能連動」,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1(2015年),頁 31-40。\n\n張海鵬,「論當代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 兼評中日接近和『外交革命』發表引起的『外交新思考』問題」,抗日戰爭研究,2004年第1期,頁9-16。\n陳伯志,「日本與中共貿易發展近況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 (2000年2月),頁85-112。\n\n馮昭奎,「三論對日關係新思維」,中日關係新思維與輿論(上海:NICCS出版,2003年12月8日),頁63-65。\n\n董立延,「九十年代日本對華直接資新格局初探」,社會科學戰線(吉林),1996年第2期 (1996年2月),頁 56-57。\n\n葉長城,「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政經競合:以中日韓FTA、中韓FTA與RCEP為中心探討」,全球政治評論,第五十二期(2015年),頁143-174。\n\n翟新,「戰後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評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4期,頁16-23。\n\n廉曉梅,「論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立的制約因素」,現代日本經濟(吉林),138 期(2004年6 月),頁23-27。\n\n廖舜右,「亞太主義與東亞主義對峙下的東協加八」,政治學報,第51期(2011年6月),頁 29-51。\n\n鄭瑞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44卷1期(民國94年2月),頁115-140。\n\n劉江永,「中日關係再思考-以『矛盾論』的觀點看當前的中日關係」,發表於中日中青年學者「面向21世紀的中日關係」研討會(北京: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1997年5月)。\n\n劉江永,「中日圍繞釣魚臺爭議與安全保障」,趙全勝主編,日本外交研究與中日關係─海內外華人學者的視角(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頁 417-430。\n\n劉江永,「從日本宗教文化角度看靖國神社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北京),2005年第5期, 頁55-61。\n\n劉江永,「日本戰略走向與中日關係前景」,外交學院學報(北京),2005年第3期,頁84-92。 \n\n\n劉毅,「靖國神社面面觀」,胡春惠、宋成有主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 會論文選集,(臺北:正中書局,2003年),頁336-340。\n\n滕家國,「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發展及其主要特點」,經濟評論,2000年第4期 (2000年4月),頁36-43。\n\n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2001年6 月),頁201-222。\n\n\n\n三、 英文專書\n\nChilcote, Ronald H., Theori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00.\n\nCooper, Richard, The Economic of Interdependence: 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 .New York: McGraw Hill, 1968.\n\n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n\n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n\nGuzzini, Stefano,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Routledge, 1998.\n\n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The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nKeohane, Robert,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86.\n\nKeohane, Robert, and Nye, 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ongman 3rd ed., 2001.\n\nWaltz,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n\nWaltz, Kenneth,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d. C. Kindleberg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n四、 英文期刊論文\n\nBuzan, Barry.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e Limits of the Liberal Cas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o.38 (Autumn 1984), 597-624.\n\nGilpin, Robert.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con-omic Issu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ed. Klaus Knorr and Frank N. Trager . Lawrence: Regents press of Kansas, 1977.\n\nHolsti, k. J.. “Politics in Command: Foreign Trade a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o.40 (Summer 1986), 643-671. \n\nHoffmann, Stanley. “Rousseau on War and Pea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 57(June 1963), pp. 317-333.\n\n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 (Fall 1992), pp. 10-16.\n\nRoy, Denny. “Hegemony on the Horizon: China’s Threat to East Asian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 (Summer 1994), pp. 149-168.\n\nTerada, Takashi. “Forming an East Asian Community: A Site for Japan-China Power Struggles.” Japanese Studies, Vol.26, No.1 (2006), pp.5-17.\n\nWalt, Stephen. “The Progressive Power of Realism.” American Politician Science Review, no. 91 (1997), pp. 931~935.\n\n\n\n五、 日文專書\n\n中西寬、小林道彥編,歴史のしつこくを越えて 20世紀日中関係への新視点。東京:千倉書房,2010年。\n\n小島朋之編,アジア時代の日中関係。東京:サイマル出版社,1995年。\n\n小島朋之,中国のゆくえ―この国が世界を決める。東京:時事通信社,1997年。\n\n大平正芳回想録刊行會編著,大平正芳回想録。東京:鹿島出版會,1983年。\n\n天兒慧編,中国は脅威か?。東京:勁草書房,1997年。\n\n天兒慧,中国・アジア・日本―大国化する「巨龍」は脅威か?。東京:筑摩書房,2006年。\n\n毛里和子、張蘊嶺編,日中関係をどう構築するか。東京:岩波書店,2004年。\n\n五百旗頭真編,戰後日本外交史。東京:有斐閣,1999年。\n\n古川万太郎,日中戰後關係史。東京:原書房,1981年。\n\n古森義久,日中友好のまぼろし。東京,小学館,2002年。\n\n古森義久,日本に挑む中国―いまそこにある危機とは何か。東京:PHP 研究所,2007年。\n\n田中明彥,日中関係1945-90。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1991年。\n\n安藤正士、小竹一彰編,原典中國現代化史 第8卷 中日關係。東京:岩波書店,1994年。\n\n安倍晋三,美しい国へ。東京:文藝春秋出版社,2016年。\n\n宇野重昭.唐燕霞編,転機に立つ日中関係とアメリカ。東京:国際書院,2008年5月。\n\n浅野一弘,民主党政権下の日本政治。東京:同文館出版,2011年。\n\n星山隆,21世紀日本外交の課題対中関係、アジア外交、グローバル外交。東京:創風社,2008年9月。\n\n添谷秀芳,日本外交と中国1945-1972。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1998年。\n\n殷燕軍著,飯塚喜美子譯,日中国益の融合と衝突。東京:日本僑報社,2008年。\n\n\n六、 日文期刊論文\n\n川崎剛,「同盟締結理論と近代日本外交-脅威の均衡論の検制」,国際政治(東京),第154號(2008年12月),頁115-127。\n\n川島真,「2010年の中国外交と日本」,東亞(東京),2011年4月號,頁1-3。\n\n山田辰雄、天兒慧、田中明彥,「変容する?中国というシステム」,世界(東京),第 620期(1996 年),頁23-40。\n\n伊奈久喜,「小泉外交とはなんだつたこか:ポスト冷戦後の日本が直面する 外交課題」,外交フォーラム(東京),220期(2006年),頁12-20。\n\n岡田克也,「新たな国際協調の時代における日本の外交課題」,外交フォーラム(東京),2010年4月號,頁10-14。\n\n阿南友亮,「戦略的互恵関係の模索と東シナ海問題 2006–08」,高原明生、服部龍二撰,日中関係史 1972 - 2012 I 政治(東京 : 東京大学出版会,2013年),頁446。\n\n前原誠司,「経済外交を軸に開かれた国を目指す」,外交(東京),第四期(2010年12月),頁12-13。\n\n高原朋生,「中国にどのような変化が起きているか」,世界(東京),2010年12月號,頁100-107。\n\n\n\n七、 網路資源\n\n(一) 中文:\n\n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n\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web/。\n\n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n\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n\n中國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n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n\n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cn.nytimes.com/ 。\n\nBBC中文網,http://www.bbc.com/。\n\n日經中文網, http://zh.cn.nikkei.com/。\n\n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n\n聯合報,https://udn.com/news/index。\n\n大公網,http://news.takungpao.com.hk/ 。\n\n\n(二) 日文:\n\n日本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n\n日本國駐華大使館,http://www.cn.emb-japan.go.jp/。\n\n日本財務省,http://www.mof.go.jp/。\n\n獨立行政法人經濟產業研究所,http://www.rieti.go.jp/cn/。\n\n日本貿易振興機構,https://www.jetro.go.jp/。\n\n日本經濟新聞網, http://www.nikkei.co.jp/news。\n\nNHK,http://www.nhk.or.jp/。\n\n讀賣新聞,http://www.yomiuri.co.jp/。\n\n產經新聞,http://www.sankei.com/。\n\n朝日新聞,https://www.asahi.com/。\n\n日本共同社,https://tchina.kyodonews.j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9260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6001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501.pdf3.2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