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4079
題名: 中共人代會常委之結構及其變遷 : 無產階級專政過渡性之分析
作者: 歐陽新宜
貢獻者: 東亞研究所
柴松林
歐陽新宜
日期: 1983
上傳時間: 25-十月-2017
摘要: 作為一個社會科學的愛好者,本文採取了doing science而非 read about science 的途徑,以反應中共研究界對進行實證研究的一再呼籲。\n 國內的中共研究在方法上一直有爭論。主張傳統研究者藉著國內收藏豐富的中共文件與對共黨鬥爭的寶貴經驗,常能精確的擊中共黨要害,一語道出問題所在。因而肯定傳統法在中共研究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張實證研究者則從知識論觀點出發,認為有系統,可累積的人類知識來自嚴謹的推論程序和可驗證的經驗性資料。中共研究既是一門學術性的探討領域,就也應該走實證的路。成績與學理,各執一方,皆有所據。\n 可是在兩方面也都各有弱點。經驗不足的傳統法研究者常落於時事分析式的報導,而且結論常受主觀影響,實證性研究者則受制於經驗性資料不足的苦惱,常常大談理論不切實際。\n 作者在大學四年的歷史學薰陶下,深知傳統研究法之博大精深。得其善,則可大可久,可究天人之際,可通古今之變。反之,若無大智慧,大工夫,則也只能拾人牙碎,流於考據,至於訓詁。作者自省非大智慧者,欲在學術上有些成績,還非藉助方法不可,遂踏進了社會科學的陣營。\n 轉行初期的適應是痛苦的。方法論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學習素材的選擇上 。讀完了一本一本的方法論,留在腦海中的以是對背叛歷史學的愧咎 - 還是不能實際進行實證性的研究,寫報告作研究的結構思索方式還是歷史研究法。\n柴松林教授與陳義彥教授帶我走出了這個魔瘴。真正的實證性研究原來就是doing science,而不是方法論的閱讀。實證研究所憑藉的不是方法論(Methodology)而是方法(Method),包括統計法。\n實證研究處理的問題是煩瑣的,它的好處是可驗證。實證研究的結論是枝節的,它的優點是可以集腋成裘。配合實證研究的中共資料是有麻煩的,只要有心還是可以整理出來。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膽的開始進行。作者深知本文在許多方面仍有缺憾,但是藉著用科學方法學習科學的態度去研究中共,可能會得到另一條了解中共的門徑。\n本文的完成,最要感謝的是父母全力的支持。柴松林教授和陳義彥教授在研究方法上的啟迪及李文朗教授在研究主題上的意見與指導,是本文得以在挫折中順利進行的主因。謝謝他們。本文的缺點和錯誤由作者負責,並請師長先輩不吝指正。\n歐陽新宜謹識\n民國七十二年,政大東亞所
第一章 前言--有關研究主題的說明1\n一、中共研究的困難1\n二、大理論的出現3 \n三、大理論的濫用4 \n四、如何糾正中共研究的缺憾5 \n五、本文大綱6 \n第二章 有關的理論與文獻14 \n一、精英研究作為整體研究的暫時措施14 \n二、精英與社會階層化15 \n三、無產階級的理論與觀察立場17 \n四、精英研究的啟發性模式20 \n第三章 研究方法32 \n一、取材-人代會常委的代表意義32 \n二、研究假設34 \n三、資料來源35 \n四、定義與說明37 \n第四章 分析結果45 \n一、人代會常委成份的整體結構45 \n二、無產階級專政的靜態觀察55\n三、無產階級專政的動態分析61 \n四、中共社會精英結構變遷的關鍵時刻66 \n五、人代會常委任數的因果解釋與預測67 \n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n一、結論73 \n二、建議76 \n參考書目78 \n附錄一 變數之電腦碼表85 \n附錄二 統計資料來源87 \n附錄三 中共人代會常委名單與背景資料88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碩士
7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24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138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