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484
題名: 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 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 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例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Media Usage, Brand Image and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 Case of Nonprofit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Facebook Fan Page
作者: 高婉毓
貢獻者: 黃葳威
高婉毓
關鍵詞: 社群媒體使用
品牌形象
活動參與
臉書
粉絲專頁
非營利組織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3-Jan-201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群媒體之使用與品牌形象、活動參與之間的關係,並以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為研究主題。以曾經使用過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臉書粉絲專頁之使用者為研究對象,利用網路問卷調查,回收150份有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統計分析所得資料。研究發現如下:\n一、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形象描繪:\n 以41歲以上女性占多數,學歷多為大專院校以上,並且職業多元,以服務業為多。使用者使用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類型部分,以綜合型服務最多,主要使用目的為支持此社福型非營利組織之宗旨。為使用頻率並不頻繁、平均一周或更久使用一次,使用時間約20分鐘以下之低度使用者。\n二、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之使用評價:\n 使用意圖平均評價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屬中等以上程度;品牌形象平均評價介於「同意」與「非常同意」之間,達中上偏高之水準;活動參與意願平均評價則介於「普通」與「同意」之間,也屬中等以上程度。\n三、不同背景變項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行為意圖、品牌形象與活動參與意願之差異情形:\n 加入不同類型非營利組織粉絲專頁、不同使用目的及不同使用時間之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上,統計意義上未達顯著差異。不同使用頻率之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在使用意圖、品牌形象及活動參與意願皆具有顯著差異。\n四、社福型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者「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之相關性:\n 「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及「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彼此間具顯著關聯性,且為正相關。迴歸分析結果:使用意圖對品牌形象中,態度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使用意圖對活動參與意願,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最大;品牌形象對活動參與意願,則是非功能性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最大。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n《公益組織捐款人 35歲至50歲居多》(2017年5月29日)。《聯合晚報》。\n丁烜鳴(2005)。《運動品牌形象與廣告效果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n內政部(2016)。統計資料。\n毛凱毅(2013)。《Facebook 粉絲專頁社群網路行銷運用於民宿之研究》。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王盈智譯(2005)。〈詮釋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新北市 :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n王聖惶(2014)。《社群媒體整合行銷溝通策略-以汽車產業銷售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運籌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史智文(2009)。《轉變,從公益行銷1.0 進入公益行銷2.0-以羅慧夫基金會兩個行銷個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朱文禎、陳哲賢 (2007)。〈探討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電子商務研究》,5(1),55-79。\n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台北市:臉譜。(Hagel, J. III, & Armstrong, A. G.,1997)\n池綠涔(2012)。《探討虛擬社群網站對於品牌形象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何世玉(2015)。《社群媒體之行銷功能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壽險公司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余峰瑋(2017)。《臺灣數位音樂串流服務Facebook粉絲專頁溝通策略分析:鉅量資料分析取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余泰魁、楊淑斐(2005)。〈線上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模式建構與比較分析研究〉。《台灣管理學刊》,5,311-338。\n吳文經(2008)。《品牌社群參與行為之研究-以臺灣自發性攝影品牌虛擬社群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岱諭(2014)。《探討社群媒體行銷在旅遊業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紀勳(2003)。〈以ICDT模式分析網路行銷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非營利組織管理期刊》,1,73-102。\n吳家豪(2016年7月16日)。〈Facebook台灣活躍用戶數達1800萬〉,《中央社》。取自http://cnabcbeta.cna.com.tw/news/z-08/201607190483.aspx\n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4,159-211。\n吳富傑(2010)。《企業利用FACEBOOK平台經營粉絲專頁社群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肇展(2010)。〈基金會品牌知名度與捐贈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品牌形象為中介變項〉。《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9,86-101。\n呂宛蓁 (2006)。《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呂翊嘉(2016)。《女性消費者對保養品後發品牌之網路購買行為研究-以(菈柯)Facebook粉絲團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11)。〈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意圖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8 (1),53-75。 \n卓良賢、權自強、蔡明哲(2011)。《Facebook社群行銷術》。台北:城邦文化。\n周立軒(2004)。《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昭臣(2005)。《探討網路知識分享的促成因素-以「Yahoo!奇摩知識+」為例》。東吳大學資訊科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周慈寧(2014)。探討體驗行銷對線上品牌關係維繫之效果: Facebook 之品牌社群為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 碩士論文。\n林怡君(2013)。《以 Twitter 來當作銷售平台:情緒週期與購買意願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俊碩(2005)。《線上購物者有意識之溢價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淑馨(2011)。《非營利組織概論》,台北市:巨流。\n林隆儀(2011)。〈服務品質、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與顧客再購買意願的關係〉。《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9,31-59。\n邱子瑜(2016)。《分享型社群平台行銷之消費者接受行為探討—Instagram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姚家瑞(2007)。《品牌社群對品牌忠誠之探討-以Apple品牌社群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4(2),207-227。\n夏榕文(2010)。〈大學生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有趣性對數位學習意願之影響—以中華大學為研究對象〉。《績效與策略研究》,7(2),35-47。\n徐盈佳、賴筱茜(2011),〈新型態病毒行銷-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 Facebook 使用者分享意圖〉。《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363_1.pdf\n徐學明(2017)。《企業微博形象修護策略研究:以餓了麼網上訂餐平臺「315晚會曝光」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涂郁(2010)。《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品牌建立之研究─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n馬吟津(2016)。《非營利組織的品牌溝通與志工持續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台灣癌症基金會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n張予睿(2015)。《網路社群行銷內容分析─以服飾業粉絲專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芳全(2013)。《統計就要這樣跑》。台北:心理出版社。\n張俊明(2011)。〈非營利組織募款─事件與公關募款〉。2013年10月12日取自http://caf.moc.gov.tw/userfiles/public/public_201104281402037919.pdf\n張惠蓮(2007)。〈非營利組織整合行銷傳播績效評估之研究-以「社團法人青年創業協會」為例〉。《非政府組織學刊》,3,69-102。\n莊煥銘、王淑娟(2003)。〈資訊系統採用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大學為例〉。《商管科技季刊》,4(3),239-259。\n陳又瑈(2016)。《Facebook 與 Instagram 之跨訊息綜效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宇宬(2011)。《非營利組織資訊公開理論初探與現況之分析:以社福類非營利組織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李函(2015)。《運用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社群行銷研究—以微型創業個案Amez 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怡如(2010)。〈粉絲團經濟,全台發威〉。《數位時代》,194,146-156。\n陳芷嫻(2016)。《Facebook粉絲專頁訊息內容對網路口碑傳播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n陳政智、林于雯、黃千育(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與募款的新通路:網際網路〉。《社區發展季刊》,115,101-111。\n陳家倫(2012)。《Nike Facebook 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對其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振遠、湯惠雯(2000)。〈台灣地區公益慈善機構募款策略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6,61-82。\n陳尊鈺(2011)。《非營利組織社群媒體行銷運用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皓文(2015)。《線上影音平台之廣告效果研究-以 YouTube 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創市際(2015)。創市際雙週刊第44期「社群服務調查與台灣社群服務類型網站使用概況」。2016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E5%89%B5%E5%B8%82%E9%9A%9B%E9%9B%99%E9%80%B1%E5%88%8A%E7%AC%AC%E5%9B%9B%E5%8D%81%E5%9B%9B%E6%9C%9F-20150715/\n創市際(2016))。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67期「社群網站的使用行為」。2017年9月30日取自https://rocket.cafe/talks/78006\n彭家欣(2017)。《探討圖片呈現方式、資訊豐富環境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溝通效果影響—以Instagram圖文並茂貼文為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曾莉娟(2015)。《虛擬代言人社群行銷的廣告效果之研究─以日本熊本縣吉祥物 Kumamon 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n馮燕(2000)。〈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n黃少章(201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3,130-148。\n黃世偉(2006)。《非營利組織捐款者忠誠度之分析研究─以某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服務方案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黃兆璽(2005)。《媒體行銷於非營利組織之應用研究─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許願淚活動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黃威智(2007)。《影響個人在虛擬社群環境中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黃彥超(2013)。《社群媒體行銷與消費者信任關係之研究-以FACEBOOK 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黃娟娟(2005)。《運動用品業行銷策略與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為例》。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黃運圭、楊文繹、陳重鑠(2014)。〈圖書館Facebook 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願之 研究〉。《德明學報》,38(2),63-72。\n黃慶榮(2013年7月)。〈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分享─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為例〉,「創新勸募方案分享,公益勸募織責信與創新對話研討會」,台北市。\n黃齡逸(2005)。《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關鍵因素》。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楊叔夏(2008)。《計畫行為理論運用於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台中縣某校高職生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楊政樺、郭哲君(2009)。〈NBA共同品牌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25-134。\n楊敏杰(2006)。《線上遊戲之消費者行為研究—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與沉迷行為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楊淑君(2007)。《維基百科下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楊雅惠(2011)。《使用媒體豐富理論與網路互動理論解釋企業使用社群媒體行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葉靜(2014)。《非營利組織於社群媒體Facebook 粉絲專頁的關係經營策略》。「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n董彥欣(2010)。《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及其對品牌形象、購買意願之影響-以KKBOX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廖怡柔(2015)。《社群媒體行銷與公司經營績效之探討─以 S 百貨公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n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n鄢代聞(2013)。《零售通路業社群行銷策略之探討-以7-ELEVEN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子豪(2014)。《YouTube 上運動行銷之社群網路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潘姿廷(2015)。《航空公司社群媒體行銷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涉入程度為干擾因素》。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運輸與休閒服務規劃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n蔡宛倫(2014)。《YouTube 頻道上的企業行銷影片策略分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蔡淑真(2014)。《社群媒體行銷模式之研究-以 2013 來嘉做總統之 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吳鳳科技大學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n蔡漢賢。(2000)。《社會立法析評》。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n鄭心怡(2015)。《探討 Instagram 對品牌體驗及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高中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ICS) 碩士論文。\n鄭雅蓮(2015)。《非營利組織如何打造品牌形象: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蕭仁志(譯)(2011)。《讚的力量-Facebook這樣玩就對了》。新北市:大牌 。(熊坂仁美,2010﹞\n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2011)。《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市:巨流。\n賴隆興(2006)。《品牌社群三元架構關係品質初探-以Impreza品牌社群為例》。 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駱碧蓮(2010)。《中華職棒虛擬社群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謝宗翰(2017)。《在社群網路中評論影響力分析之研究-以星巴克粉絲專頁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鍾育明、吳百盛(2010)。〈從行為理論探討網路使用者對社群網站之認知行為模式〉。《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第11屆(2010 / 05 / 29)》, P111 -122。\n蘇連瓔(2015)。《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款之研究-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韓志翔、蔡瑞煌、林國平、石淑慧、張雯然(2012)。〈博物館 Facebook 粉絲專 頁行銷成效探究〉。《博物館與文化》,4,139~168。\n顧忠華(2003)。〈非營利組織與社區和社會改革〉,《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編)。台北:巨流。\n顧忠華(2012)。《顧老師的筆記書Ⅱ:公民社會.茁壯》,台北市:開學文化。\n\n二、英文部分\n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Y: The free press.\n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n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n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0). Marketing definitions: A gloss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nAjzen, I., &; Czasch, C., &; Flood, M. G. (2009). From intentions to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commitment, and conscientiousn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9, 1356–1372.\nBhattancherjee, A. (2000). Acceptance of E-commerce servic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broker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 30, 411-420.\nBenbasat. 1. and Dexter, AS (1986).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phical and color enhanced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under varying time constraints. MIS Q. 10(1), 59-83.\nBennett, R., & Gabriel, H. (2003). Image and reput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K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6(3), 276-289.\nBarnett, L. A., (1990). Playfulness: Definition, Design, and Measurement. Play & Culture, 3(4), 319-336.\n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nChen, Y. L., Chen, N. S., &; Kinshuk. (2009). Examin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ipant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Education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12(1), 134-148.\nChen, C. D., Fan, Y. W., &; Farn, C. K. (2007). Predict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ervice adop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15 (5), 300-311.\n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39.\n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982-1003.\nDavis & Venkatesh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451–481\nDodds, W. B. & Monroe, K. B. (1985). The effect of brand and price information on subjective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2(1), 85-90.\nElliott, B., Katsioloudes, M., & Weldon, R. (1998).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ternet.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8(3), 297-303.\nFishbie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n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nHankinson, P. (2001).Brand orientation in the charity sector: a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6(3),231–242\nJohnston, A. (2015). A Strategic Guide to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s. Retrieved from\nhttp://sproutsocial.com/insights/nonprofit-social-media-guide/\nKarahanna, E., Straub, D. W., & Chervany, N. L.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 23(2), 183-213.\nKamins, M. A., & Marks, L. J. (1991). The perception of kosher as a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claim in advertising for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brand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3), 177-185.\nKamins, M. A., Marks, L. J., & Skinner, D. (1991). Television commercial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ogram induced mood: Congruency versus consistency effec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2), 1-14.\n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1-22.\nKent, Taylor & White.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 sit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stakeholder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9(1), 63–77.\nKotler, P. (1997). Market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nLin, H. F. (2006).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5), 540-547.\nLu, H., & Hsiao, K. (2007). Understanding intention to continuously share information on weblogs. Internet Research, 17(4), 345-361.\nMansfield, H. (2012). Social Media for Social Good. US: McGraw Hill.\nMayfield (2005).Socail networks dynamics and participatory politics. In J. Lebkowsky & M. Ratcliffe (Eds.), Extreme democracy. Tennessee: Lightning Source Inc. \nMichel and Rieunier (2012). Nonprofit brand image and typicality influences on charitable giv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5, 701-707.\nMuñiz Jr., A. M., O’Guinn, T. C. (2001). Brand commun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7(4), 412-432.\n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 135-145.\nRitchie, Swami and Weinberg(1999). A brand new world for nonprof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4(1), 26–42\nRobinson, J. E. (2007). A study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n north carolina special librari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S.A.\nSafko, L., & Brake, D.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Hoboken, NJ: John Wiley.\nShimp, T., & Kavas, A. (1984).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pplied to coupon usag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795-800.\nTaylor, S., & Todd, P. A. (1995).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 137-155.\nTaylor, S., & Todd, P. A.(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 144-176.\nTaylor, M., Kent, M. L., & White, W. J. (2001). How activist organizations are using the internet to build relationship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7, 263-284. \nWaters, R.D. (200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 of the internet: A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trends on the internet sites of the philanthropy 400.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8(1), 59–76.\nWeber, L.(2009).Marketing to the Social Web: How Digital Customer Communities Build Your Business. Hoboken(NJ): John Wiley and S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346405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405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