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763
題名: 中國經濟制度變化之研究,1977-1987:歷史制度論之政治經濟分析
The Study of Changing Economy in China, 1977-1987: A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作者: 李守正
Lee, Francis Shou-Jang
貢獻者: 徐振國
Hsu, Chen-Kuo
李守正
Lee, Francis Shou-Jang
關鍵詞: 中國經濟
歷史制度主義
政治經濟分析
路徑依賴
經濟改革
家庭承包制
經濟特區
雙軌制
鄉鎮企業
地方國家統合主義
China economy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Path dependence
Economic reform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Special economic zon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Dual system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二月-2018
摘要: 中國共產黨建政8年後,就宣布完成全行業社會主義改造(1949-1956),實現了公有制與計畫經濟體制,取消了中國既有的混合經濟體制與私有財產制度。然而,自70年代末期開始,一連串試圖搞活經濟的措施開啟了中國經濟制度變化的序幕,30年來,中國已經由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轉變到今日混合所有制市場經濟形態。 \n那些力量驅動了這場變化?那些變數與其交互作用影響,變化了經濟改革的方向?通過經濟制度變化的過程,那些成果帶來經濟制度走上不歸路的效用呢?這是筆者試圖解釋的課題。 \n事實上,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是一連串政權行動者「始料未及」的變化的結果,這場制度變遷─中國由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重新回到混合所有制市場經濟體制,一開始並未有指引變革行動的藍圖,變革的方向亦是在變化的過程上才漸次浮現的,它受到制度的限制,也受到偶發事件的影響,當然也就不意味是整體領導層的共識結果,它是在特定歷史結構與制度交錯相互影響下的產物。換句話說,是歷史(時間序列上的事件與變化)、制度與行動者組構了這場變遷。同時,這也是一場動態的變遷過程,變遷的路徑有來自制度遺產的影響,它也存在著路徑依賴的現象。 \n不過,路徑因行動者與制度安排的激勵而強化,從而實現變遷,但也在行動者基於觀念(意識形態)或利益下予以限制,從而轉折到不同的方向上。筆者認為,在中國獨特的政經體制下,路徑自我強化的現象不是內部自我激勵造成的結果,而是來自外部的因素;在路徑依賴的背後,制度結構與行動者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n筆者認為,改變中國經濟制度最重要的取徑,就是「雙軌制」。「雙軌制」是一項行動者非意圖的創造,它始自陳雲倡議「摸著石頭過河」,獲得鄧小平的贊同,從而形成「試點」模式,並作為該模式的指導原則。\n此外,觀念的引進與衝突是這場變化過程的重要部份,像是在推動「經濟特區試點政策過程中尤為明顯;當政權領導人受外部引入的觀念的影響,產生經濟特區政策,而領導人內部也因觀念的分歧,形成足以阻滯特區試點政策的衝突;他們之間的衝突(正統派vs改革派)貫穿整個變遷過程,這也正好說明了觀念因素在中國改變經濟制度過程上的重要影響。
8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laimed that socialist reform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ducted. Public ownership and planned economy replaced mixed economy as well as private ownership. In the end of 1970s, however, a series of economic reform challenged public ownership with planned economy, which leads China enter into a mixed ownership economy.\n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forces and consequences that drive economic reform. Through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system, which leads China’s economy into a no return road.\nIn fact,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is an unexpected result by political regulators. Originally, it did not have a blueprint to lead the way. The direction from public ownership to mixed economy emerged throughout the reform, which is not a common consensus from the political leaders. Instead, it is dominated by history, political system as well as regulator in a dynamic way. This path dependency with institutional heritage character is the spot light of economic reform.\nThe author claims the importance and direction of this reform is dominated by external factor. The most importance factor that change China’s economic is the launch of dual system. This system, with the slogan of “crossing the river by groping the stones along the way,” is proposed by CHEN Yun and approved by Deng Xiao-Ping.\n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rough the reform, which can be seemed from the process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When political regulators received outer concept and launched SEZs, internal diversity emerged that blocking the reform. Conflicts between orthodoxy and reformist can be seemed throughout reform period, influencing the fo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n\n一、中文書目\n于光遠,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n于光遠,于光遠經濟論文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n于光遠,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十一屆三全會的台前幕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2版,2008年)。\n于建嶸,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n千家駒,從追求到幻滅—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自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n中央文獻出版社,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n中央文獻出版社,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n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經濟發展50年大事記(1949. 10 – 1999. 10)(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n中共中央委員會,過渡時期總路線學習參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n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n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繁體字本)(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n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n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著作選讀(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n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著作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n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4卷)(繁體直排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n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卷)(簡體重排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n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3卷)(簡體重排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n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論黨的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經濟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文選(1卷本)(香港:三聯書店,1996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年譜(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年譜(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年譜(1905-1995)(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n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 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n中共中央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學習文獻簡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1983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檔案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選編(1949-1952)(第十卷-基本建設投資和建築業卷)(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發展室編,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巴山輪「宏觀經濟管理國際討論會」文集(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7年)。\n王小強,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對薩克斯和科爾奈的批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n王紹光,分權的底線(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7年)。\n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朱新民,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n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n朱德米,經濟特區與中國政治發展(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n邢和明,「中國共產黨對蘇聯模式認識的演變(1949-1976)」,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n阮 銘,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公司,2006年)。\n杜潤生,中國農村改革決策記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n何思因、吳玉山,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n何清漣,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n李英明、關向光等,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n沈志華,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n吳國光,趙紫陽與政治改革(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n吳國光、張偉國、鮑樸,紫陽千古──趙紫陽紀念文集續編(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2006年)。\n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戰略與實施(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n吳敬璉,何處尋求大智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n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祕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5年)。\nH. Myint著,吳榮義譯,發展中國家經濟學(經濟學名著翻譯叢書10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6年,1版)。\n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n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n林毅夫,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n林毅夫、蔡舫、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n林毅夫、蔡舫、李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n周其仁,中國區域發展差異調查(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n宗鳳鳴,理想、信念、追求──我的人生回顧與反思兼和趙紫陽談話的一些回憶(香港:新風出版社,2004年)。\n宗鳳鳴,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香港:開放出版社,2007年)。\n卓 炯,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n姚祖梁,中國高層的經濟智曩(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年)。\n信春鷹,中國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n信春鷹,車之兩輪 鳥之雙翼──改革發展中的經濟與法律(1978~199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n紀坡民,憲政與「立國之本」—關於「新民主主義」和共同綱領的回顧與反思(香港:大風出版社,2007年)。\n胡少安,敬畏人民 ──項南傳(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n胡績偉,從華國鋒下台到胡耀邦下台(香港:明鏡出版社,2版,1998年)。\n胡 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n馬 戎、黃朝翰、王漢生、楊沐,九十年代中國鄉鎮企業調查(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徐振國,中國代現代的「國家」轉型和政商關係遞變(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n孫 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稿(1949-57年)(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n孫 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90年代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n孫冶方,社會主義經濟論稿(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n孫冶方,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n郝懷明,如煙如火話周揚(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n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三版,1986年)。\n涂俏,袁庚傳.改革現場1978-1984(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n凌志軍,1978:歷史不再徘徊(北京:人民出版社,3版,2008年)。\n唐文方,誰來做主──當代中國的企業決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n章玉貴,比較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n郭彬蔚、譚宗級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n盛平,胡耀邦思想年譜(香港:泰德時代有限公司,2007年)\n張小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事記,人民出版社編輯部/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n張五常,中國的前途(香港:信報有限公司,1985年)。\n張五常,再論中國(香港:信報有限公司,1987年)。\n張五常,賣桔者言(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n張五常,存亡之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n張五常,中國的經濟革命(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n張五常,經濟解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n張五常,中國的經濟制度(香港:花千樹出版,2008年)。\n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股)公司,2005年)。\n張聞天選集編輯組,張聞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n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1年2版)。\n張顯揚、史義軍,趙紫陽中南海十年紀事.1980-1989(上)(香港:世界科學教育出版社,2005年)。\n張顯揚、史義軍,趙紫陽中南海十年紀事.1980-1989(下)(香港:世界科學教育出版社,2005年)。\n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規劃集(1979年—1987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8年)。\n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編,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改革開放十五年研討會優秀論文集(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n陳一諮 ,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 北京六四屠殺的背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n陳一諮,中國前途與兩岸關係(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年)。\n陳一諮、嚴家祺、劉軍、王軍濤、何頻,趙紫陽與中國改革──紀念趙紫陽(1919-2005),(香港:明鏡出版社,2005年)。\n陳小雅,天安門之變──八九民運史(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6年)。\n陳 雲,陳雲文選‧1949-1956(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n陳 雲,陳雲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n陳 雲,陳雲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n陳 雲,陳雲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n梁國慶,新中國司法解釋大全(增補本)(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2年)。\n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 North)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n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 North)著,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n項懷誠,中國財政體制改革(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1994版)。\n溫鐵軍,中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研究-「三農」問題的世紀反思(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n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費孝通,鄉土重建與鄉鎮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華爾德(Andrew G. Walder),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n鄒 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n鄒繼礎,大陸財政制度改革:經濟制度轉型與財政分權(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n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n「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n楊小凱,楊小凱談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n楊叔進,中國:改革.發展與穩定(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n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1版)。\n楊繼繩,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n楊繼繩,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2004年)。\n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香港:天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奧勒.諾格德(Ole Norgaard)著,孫友晉等譯,經濟制度與民主改革:原蘇東國家的轉型比較分析,(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n凱瑟琳.奎塞著,方冶立譯,體改所與政策制定:毛以後中國的專業化研究(香港:大風出版社,2008年)。\n蓋 軍,改革開放十四年紀事: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n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n鄧力群,十二個春秋(1975-1987)(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年)。\n熊華源、廖心文,周恩來總理生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n鄭竹園,中共經濟的診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n鄭竹園,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n厲以寧,中國經濟改革與股份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年)。\n蔡定劍,歷史與變革──新中國法制建設的歷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n鮑樸,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祕密錄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n遲福林,走入21世紀的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n薄一波,薄一波文選(1937—199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n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n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n薛暮橋,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n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n薛暮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n鍾文,百年陳雲(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n關志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探索(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n羅斯‧特里爾(Ross Terrill)著,胡為雄、鄭玉臣譯,毛澤東傳(Mao: A Biography)(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n蘇東斌主編,中國經濟特區史略(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2001年)。\n蘇東斌主編,「制度人」假設──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n蘇紹智、陳一諮、高文謙主編,人民心中的胡耀邦(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n\n二、中文期刊\n于光遠,「從階級風波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炎黃春秋(北京),2008年第8期,頁 1-7。\n王碩,「特事特辦:胡耀邦與經濟特區」,炎黃春秋,2008年第4期,頁36-40。\n王紹光,「公共財政與民主政治」,戰略與管理(北京),1996年第2期,頁 32-36。\n王紹光,「中國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體制根源」,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4期,頁1-10。\n王紹光,「權力的代價與改革的路徑依賴」,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5期,頁112-115。\n王紹光,「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的政治邏輯」,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3期,頁47-54。\n王偉群,「中國農村改革起點實錄」,報刊薈萃(西安),2009年第2期,頁14-22。\n甘 陽,「中國道路:三十年與六十年」,讀書(北京),2007年第6期,頁3-13。\n田紀雲,「八十年代經濟改革十大措施──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而作」,炎黃春秋,2008年第9期,頁9-14。\n田紀雲等,「我們心中的胡耀邦──紀念胡耀邦同志九十誕辰」,炎黃春秋,2005年第11期,頁13-22。\n石 康,「從毛澤東九贊陳雲看陳雲的經濟思想和工作作風」,北方經濟,2005年第6期,頁77-79。\n向 新、蘇少之,「1957-1978中國計畫經濟體制下的非計畫經濟因素」,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4期,頁3-13。\n朱佳木,「陳雲與中國工業化起步過程中若干基本問題的解決」,當代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3期,頁13-24。\n朱 良,「鐵托與華國鋒互訪──對改革開放帶來啟迪的外事活動」,炎黃春秋,2008年第8期,頁8-10。\n朱 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外政策的調整」,炎黃春秋,2008年第11期,頁8-18。\n杜潤生,「關於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第6期,頁15-22。\n杜潤生,「對中國農村改革的回顧」,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5期,頁1-11。\n杜潤生,「穩定農民預期與土地制度法制化」,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與農業績效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北京: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1998年)。\n杜潤生,「解讀溫州經濟模式」,市場經濟研究,2001年第2期,頁9-10。\n杜潤生,「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與經濟體制改革」,中國改革,2003年第12期,頁30-32。\n杜潤生,「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之一)」,新長征,2006年第1期,頁60-62。\n杜潤生,「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之二)」,新長征,2006年第2期,頁60-62。\n杜潤生,「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之三)」,新長征,2006年第3期,頁62-64。\n杜潤生,「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之四)」,新長征,2006年第4期,頁61-64。\n杜潤生,「開啟了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新時代--回憶1980年代5個「一號文件」出台過程」,農村工作通訊,2008年第9期,頁31-35。\n李少軍,「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學派與爭論」,原載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2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http://www.iwep.org.cn/guojizhengzhi/ddgjgxll_lsj.pdf.\n李少軍,「國際關係研究與詮釋學方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0期,頁7-13。\n李占才,「20世紀50年代中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3期,頁29-35。\n李樹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決策機制」,炎黃春秋,2008年第4期,頁25-28。\n汪丁丁,「逝者-馬洪」,2007年11月12日, http://wang-dingding.blog.sohu.com /70273760.html.\n汪海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公有制理論的歷史性發展」,中國工業經濟,1998年第3期,頁23-28。\n汪海波,「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進程(1979--2003年)」,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3期,頁103-112。\n呂 月,「改革開放30年 「總設計師」不見了 「英明領袖」回來了──中國最大的「凡是」究竟是什麼?」,議報,第374期(2008年10月1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73164.\n吳國光,「改革的終結與歷史的接續」,二十一世紀(香港),2002年第6期,頁4-13。\n吳國光,「試論改革與「二次改革」」,二十一世紀(香港),2004年第6期,頁14-20。\n吳國光,「趙紫陽──中國政治變革的旗幟」,開放(香港),2005年第2期,頁28-31。\n吳敬璉,「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百年潮(北京),1999年第11期,頁5-12。\n吳敬璉,「體制變遷五十年」,資本市場雜誌」,1999年第11期,頁32-41。\n吳敬璉,「改革的大關還沒有過」,南方窗,2000年第4期,頁9-11。\n吳敬璉,「經濟學家、經濟學與中國改革」,經濟研究,2004年第2期,頁8-16。\n吳敬璉、馬國川,「從吳市場到吳法治」(上),讀書(北京),2008年第9期,頁3-19。\n吳敬璉、馬國川,「從吳市場到吳法治」(下),讀書(北京),2008年第10期,頁9-27。\n沈志華,「中蘇聯盟與中國出兵朝鮮的決策──對中國和俄國文獻資料的比較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5期,頁26-39。\n沈志華,「新中國建立初期蘇聯對華經濟援助的基本情況(上)-來自中國和俄國的檔案材料」,俄羅斯研究,2001年第1期,頁53-66。\n沈志華,「新中國建立初期蘇聯對華經濟援助的基本情況(下)-來自中國和俄國的檔案材料」,俄羅斯研究,2001年第2期,頁49-58。\n沈志華,「對在華蘇聯專家問題的歷史考察:基本狀況及政策變化」,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9卷第1期,頁24-37。\n沈志華,「對在華蘇聯專家問題的歷史考察:作用和影響—根據中俄雙方的檔案文獻和口述史料」,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第2期,頁38-44。\n宋月紅,「張聞天1952年三封來信與中國工業化決策關係考述」,黨的文獻,2006年第1期,頁51-57。\n肖 冬,「二十年來過渡時期總路線研究綜述」,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10期,頁56-61。\n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25-33。\n何建章,「我國全民所有制經濟計畫管理體制存在問題和改革方向」,經濟研究,1979年第5期,頁37-38。\n林蘊暉,「只爭朝夕與抓住時機-毛澤東與鄧小平高速發展經濟思想的比較研究」,中共黨史研究,1995年第1期,頁45-51。\n林蘊暉,「一九五三年的歷史定位」,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5期,頁82-85。\n林蘊暉,「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再思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0年第2期,頁3-9。\n林蘊暉,「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探索中的矛盾及其逆轉之原因」,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頁24-29。\n林蘊暉,「鄧小平的不爭論方針」,北京黨史,2006年第3期,頁63-4。\n武 力,「中國工業化道路選擇的歷史分析」,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4期,頁71-77。\n武 力,「中國工業化路徑轉換的歷史分析」,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4期,頁49-58。\n武 力、朱莉,「1988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研究綜述」,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2期,頁67-77。\n范恆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和基本方向」,中國改革,2006年第8期,頁8-14。\n范恆山,「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經驗和展望」,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第49期,頁3-10。\n胡德平,「耀邦同志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前前後後」,決策與訊息(北京),2008年第11期,頁16-25。\n胡績偉,「胡績偉談胡趙十年新政—重建新民主主義社會,走胡耀邦趙紫陽的路」,開放(香港),2008年第3期,http://www.ncn.org/view.php?id=73003 2008-08-26.\n姚 洋,「農地制度與農業績效的實證研究」,中國農村觀察, 1998年第6期,頁1-10。\n姚 洋,「非農就業結構與土地租賃市場的發育」,中國農村觀察,1999年第2期,頁16-21。\n姚 洋,「中國農地制度:一個分析框架」,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0年第2期,頁54-56。\n姚 洋,「集體決策中的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關於中國農地制度的案例研究」,經濟學(北京),2003年第3期,頁679-700。\n胡 繩,「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再評價」,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第3期,頁3-15\n虹 霓,「中國經濟特區形成之路」,縱橫(北京),1999年第4期,頁39-42。\n段應碧,「全面貫徹中央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立法和制度安排國際研討會論文,(海口: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聯合舉辦,2000年1月12-14日)。\n唐昌黎、白國儒,「從生產力出發考察市場經濟──評市場經濟優越論」,生產力研究,1996年第1期,頁11-14 及頁 65。\n徐景安,「我所經歷的經濟體制改革決策過程」,百年潮,2008年第2期,頁10-17。\n徐振國,「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主義的銳變與發展」,收錄於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1991),頁12-13。\n徐振國,「何廉及南開經濟學家對戰後經濟政策發展之議論」,東吳政治學報,2002年第14期,頁51-82。\n徐建青,「一五時期的投資與制度變革」,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12卷第6期,頁29-38。\n徐湘林,「從政治發展理論到政策過程理論--中國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層理論建構探討,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4年第3期,頁108-120。\n孫文廣,「軟禁中的趙紫陽」,2005年,http://www.ncn.org/view.php?id=63109。\n孫長江,「悲劇比喜劇更能啟迪人的心智」(敬畏人民──項南傳的序言),2003年,http://www.ncn.org/view.php?id=62355。\n孫代堯,「20世紀50年代中國急速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工業化背景分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年2月,頁45-49。\n孫瑞鳶,「黨對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認識歷程」,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2期,頁30-34。\n逄先知、李捷,「毛澤東與過渡時期總路線」,黨的文獻,2001年第4期,頁46-57。\n婁勝華,「論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在中國的影響」,南京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頁38-42。\n章玉貴,「比較經濟學對中國經濟理論發展的影響(1978-2005)」,財經研究,2007年第33卷第2期,頁70-79。\n陳一諮,「一片丹心照大千——紀念耀邦逝世15周年」,2004年5月17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57488。\n陳一諮,「終生求索「中國向何處去」的一代奇才——悼念楊小凱」,2004年7月18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58737。\n陳一諮,「中國改革三十年祭」,前哨月刊(香港),2008年第12期,頁112-119。\n陳勤、廖非,「活在人心便永生──胡耀邦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改革(綜合版),2005年第11期,頁9-11。\n陳 述,「中國改革為什麼最先從農村突破?」,2008年11月4日,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11/04/content_16709726.htm。\n陳岱孫,「西方經濟學研究與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求是雜誌,1996年第2期,頁38-41。\n張軍,「巴山號輪上的會議」,經濟觀察報,2007年12月7日,http://prozhang.blog.sohu.com/73771860.html。\n張 軍,「對雙軌過渡的爭論與『配套改革』動議」,經濟觀察報,2007年12月12日。http://economics.cenet.org.cn/show-1554-58761-1.html\n張 軍,「巴山輪會議討論了什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7日,http://prozhang.blog.sohu.com/75927463.html。\n張 軍,「改革前時期的分權週期」,經濟觀察報,2008年3月24日,http://prozhang.blog.sohu.com/82634622.html。\n張 然,「中國經濟改革史上的薛暮橋印記」,市場報,2005年7月29日,http://www.gmw.cn/content/2005-08/03/content_283125.htm。\n張光明,「斯大林模式的根本特徵」,俄羅斯研究,2003年第1期,頁79-82。\n張孝直,「中國農村地權的困境」,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5期,頁106-111。\n張根生,「聽華國鋒談幾件大事」,炎黃春秋,2008年第10期,頁9-10。\n張偉國,「中國開放改革的「精神領袖」——趙紫陽」,動向,2005年1-2月號,http://www.ncn.org/view.php?id=61802。\n張閆龍,「財政分權與省以下政府關係的演變--對20世紀80年代A省財政體制改革中政府關係變遷的個案研究」,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3期,頁39-63。\n張發嶺、武力,「略論1949-1994年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形成及其轉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28-36。\n張樹華、徐海燕,「俄重新出版發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百年潮,2006年第2期,頁66-68。\n黃 黎,「國務院務虛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準備」,黨史博采(北京),2008年第11期,頁13-15。\n黃佩華,「中國經濟的漸進式改革之路是否走到了盡頭?」,改革(北京),1994年第1期,頁71-78。\n溫洽溢,「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1997年第28卷第2期,頁173-214。\n賀吉元,「梁漱溟受毛澤東嚴厲批評的歷史公案真相」,2008年,http://cpc.people.com.cn/BIG5/85037/8088909.html。\n賀吉元,「另類學者漱溟」,檔案時空,2008年第9期,頁18-20。\n賀耀敏,「擴權讓利:國企改革的突破口——訪袁寶華同志,百年潮,2003年第8期,頁4-11。\n賀耀敏,「鄧小平領導我們進行整頓與改革--訪袁寶華同志(上)」,百年潮,2004年第8期,頁4-11。\n賀耀敏,「鄧小平領導我們進行整頓與改革--訪袁寶華同志(下)」,百年潮,2004年第9期,頁7-13。\n傅 頤,「教育部長周榮鑫的最後歲月」,百年潮(北京),2002年第2期,頁29- 38。\n楊學成、羅伊‧普羅斯特曼、徐孝白,「關於農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政策實施過程的評估」,中國農村經濟,2001年第1期,頁55-66。\n楊小凱、胡永泰、Jeffrey Sachs,「經濟改革與憲政轉軌」,經濟學(北京),2003年第4期,頁961-988。\n楊啟先,「憶常州試點與巴山輪會議」,中國企業家,2008年第1期,頁48-49。\n董輔礽,「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問題」,經濟研究(北京),1979年第1期,頁21-28。\n董志凱,「關於新中國經濟增長與發展階段(1949-2004)的探索」,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4期,頁103-106。\n趙凌雲,「轉軌與摩擦:1979-1998年中國經濟發展過程的歷史剖析」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1期,頁45-55。\n史研究,「1978-1998年間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發生與推進過程的歷史分析」,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5-6期,頁199-218。\n新 望,「改革年代裏的兄弟經濟學家--近看孫治方與薛暮橋」,中國改革,2005年第4期,頁19-22。\n新 望,「有必要再來一次巴山輪會議--紀念巴山輪會議20周年研討會發言紀要」,中國改革,2005年第10期,頁13-17。\n熊 蕾,「1976年,華國鋒和葉劍英怎樣聯手的」,炎黃春秋,2008年第10期,頁1-8。\n劉國光,「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歷史選擇」,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1期,頁3-6。\n劉國光,「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第4期,頁14-17。\n劉國光、董志凱,「新中國50年所有制結構的變遷」,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 5-14。\n劉曉波,「趙紫陽對胡耀邦的愧疚」,2004年10月25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60278。\n劉曉波,「趙紫陽對中國改革的貢獻」,爭鳴,2004年11月,http://www.ncn.org/view.php?id=60462。\n劉曉波,「悲情的胡耀邦和趙紫陽」,民主中國,2005年1月20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61913。\n聞 一,「為什麼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會成為「惟一的黨史教科書」?」,學習時報,2006年12月9日。\n齊桂珍,「改革開放30年我國所有制改革評述」,經濟研究參考(北京),2008年第49期,頁11-23。\n魯振祥,「毛澤東關於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時限估計考略」,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n魯振祥、楊茂榮、王朝祥,「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問題文獻發表情況簡述」,黨的文獻,2003年第4期,頁27-34。\n歐陽薇蓀,「于光遠:特區這個名稱是小平提出來的」,羊城晚報,2004年8月27日,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8/27/content_750698.htm。\n厲以寧、馬國川,「股份制是過去三十年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上)——厲以寧談股份制」,讀書,2008年第5期,頁3-15。\n厲以寧、馬國川,「股份制是過去三十年中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下)——厲以寧談股份制」,讀書,2008年第6期,頁11-19。\n盧 邁,「中國農村改革的決策過程」,二十一世紀評論(香港),1998年第12期,頁14-23。\n閻明復,「聽阿爾希波夫談中蘇關係」,百年潮,2007年第11期,頁10-17。\n鮑 彤,「咫尺天涯念紫陽——兼為『六四』十五周年作」,2004年4月9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60134。\n鮑 彤,「鮑彤曝光:鄧小平操控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幕——鮑彤: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大會是一個神話」,開放,2008年第3期,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08/0306/article_42969.html。\n衛興華,「改革20年來經濟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回顧與評析」,經濟評論,1999年第1期,頁3-9。\n衛興華,「五十年來我國重要經濟理論發展的回顧與評析」,經濟評論,1999年第6期,頁3-10。\n薛小和,「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撥亂反正」,財經網,2008年4月11日,http://www.caijing.com.cn/2008-04-11/100056123.html。\n韓 鋼,「最初的突破──1977、1978年經濟理論大討論述評」,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6期,頁25-32。\n關 山、蘆荻,「任仲夷口述廣東改革開放最初歷程」,南方都市報,2008年第3期,頁14-27。\n關 山,「任仲夷談鄧小平與廣東的改革開放」,炎黃春秋,2004年第8期,頁8-17。\n關 山,「豈有文章傾社稷 從來佞幸覆乾坤──廣東省委原書記吳南生訪談錄」,炎黃春秋,2006年第8期,頁20-30。\n關向光,「論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與崩潰」,東亞季刊,(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8年),第29卷第3期,頁93-126。\n蕭灼基,「關於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設想」,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5期。\n蕭冬連,「1978-1984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思路的演進—決策與實施」,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第11卷第5期(2004年9月),頁59-70。\n蕭冬連,「中國七十年代末的就業危機與城鎮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契機」,中共黨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43-52。\n蕭冬連,「中國改革初期對國外經驗的系統考察和借鑑」,中共黨史研究,2006年第4期,頁22-32。\n蕭冬連,「中國對外開放的決策過程」,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2期,頁12-22。\n蕭冬連,「國有企業改革的起步及其矛盾」,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第1期,頁30-39。\n蕭冬連,「試辦經濟特區的決策內情」,黨史博覽,2008年第6期,頁4-10。\n嚴家祺,「誰是總設計師︰鄧小平還是趙紫陽?」,2005年1月23日,http://www.ncn.org/view.php?id=62386。\n嚴家祺,「如何看待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三個階段」,2008年10月18日,研討會發言稿,http://www.ncn.org/view.php?id=73263。\n龐 松,「陳雲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經濟轉型」,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頁23-30。\n蘇少之、趙德馨,「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經濟學說的理論地位」,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2期,頁56-66。\n龔育之,「新民主主義‧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共黨史研究,1988年第1期,頁14-27。\n\n三、西文書目\nAnderson, Philip W., and Kenneth J. Arrow, and David Pines, 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Santa Fe Institute 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Complexity, 5, MA: Addison Wesley, 1988.\nArthur, W. Bri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nCheung, Steven N. S., “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Hobart Paper, no 84, Londo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1982.\nCheung, Steven N. S.,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 Hong Kong: Arcadia Press, 2008.\nCuddon, J.A.,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3rd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1.\nDavid, Paul A., Technical Choic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ssays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Exper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nDougherty, James E. and Robert L. Jr.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5th ed., NY: Addison Wesley, 2001.\n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nDouglass C. 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nEckstein, Alexander, Comparison of Economic System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nElster, Jon, Claus Offe, and Ulrich K. Preus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nFriedrich, Carl J. and Zbigniew K.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nFriedman, Milton and Rose D. Friedman, Two Lucky People: Memoi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nGrossman, Gregory, Economic Systems, N.J.: Prentice-Hall, 1974.\nGruchy, Allan G.,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Competing Ways to Stability, Growth, and Welfar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7.\nGregory, Paul R. and Robert C. Stuart,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nHuang, Philip C. C., 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nHall, Peter A.,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nHolesovsky, Vaclav, Economic System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77.\nHollis, Martin, and Steve Smith, Expl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nHuang, Yasheng, Tony Saich and Edward Steinfeld,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nIkenberry, G. John, and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nJá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nJean Chun Oi,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nKeyser, Catherine H., Professionalizing Research in Post-Mao China: the System Reform Institute and Policy Making, Armonk: M.E. Sharpe, 2003.\nLichbach, Mark Irving, and Alan S. Zuckerman,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nLieberthal Kenneth,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2n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2004. \nLoucks, William Negele.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7th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5.\nMcDonald, Terrence J., 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Ann Arbor: U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nMcNabb, David E., Research Methods for Political Scienc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rmonk, NY : M.E. Sharpe, 2004.\n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nNeuberger, Egon and William J. Duffy,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6.\nNorth, D.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orton Press, 1981.\nOi, Jean C.,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nPeter A. Hall , The Political Power of Economic Ideas: Keynesianism Across N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n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N.Y.: Continuum Press, 1999.\nPreston, Nathaniel Ston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Power: Ideology and Practice under Capitalism, Socialism, Communism, and Fascism, New York: Macmillan, 1967.\nPryor, Frederic L., Propert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Nation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3.\nPutterman, Louis G.,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Collective and Reform Eras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nSachs, Jeffrey D., Developing Country Deb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nSchwandt, Thomas A., Qualitative Inquiry : A dictionary of Term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7.\n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n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nSusan L. Shirk,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n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nSkowronek, Stephen, Building a New American State: the Expansion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Capacities, 1877-19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nSteinmo, Sven, and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n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nWendt Alexander, The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n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nWhiting, Susan H.,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nWitt, Ulrich, Evolutionary Economics, Brookfield, Vt.: E. Elgar Pub, 1993.\nWong, Christine P. W., Christopher Heady and Wing T. Woo, Fisc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nWong, Christine P. W., Financing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nWoo, Wing Thye, Jeffrey D. Sachs, and Klaus Schwab,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Lessons for A Resilient Asia,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n\n四、西文篇目\nArthur, W. Brian,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c Journal, vol. 99, no. 394, 1989, pp. 116-131.\nBarzel, Yoram,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Slaver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0, no. 1, 1977, pp.87-110.\nCrawford, Sue E. S. and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9, no. 3, 1995, pp.582-600.\nCheung, Steven N. S., “Transaction Costs, Risk Aversion, and the Choice of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vol. 12, no. 1, 1969, pp.23-42.\nCheung, Steven N. S.,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vol. 17, no. 1, 1974, pp.53-71.\nCheung, Steven N. S.,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6, no. 1, 1983, pp.1-21.\nDavid, Paul A.,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 2, 1985, pp.332-7.\nDavid, Paul A. 1994. “Why Are Institutions the ‘Carriers of History’?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ventions,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vol. 5, no. 2, pp.205-220.\nGeorge, Michael J.,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A Note of Caution”, Politics, vol. 21, no. 2, 2001, pp.137-145.\nHall, Peter and Rosemary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5, 1996, pp.936-957.\nHeilmann, Sebastian, “Regulatory Innovation by Leninist Means: Communist Party Supervision in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1, 2005, pp.1-21.\nImmergut, Ellen M.,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 26, no. 1, 1998, pp.5-34.\nJohnson Juliet, “Should Russia Adopt the Chinese Model of Economic Reform?”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27, no. 1, 1994, pp.59-75.\nJohnson Juliet, “Path Contingency in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3, no. 3, 2001, pp.253-274.\nKornai, János,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Kyklos, vol. 39, no. 1, 1986, pp.3-30.\nKrasner, Stephen D.,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n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6, no. 2, 1984, pp.223-246.\nLe-Yin Zhang,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7, 1999, pp.115-141.\nMa Jun, “Modeling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no. 6, 1995, pp.105-136.\n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no. 3, 1984, pp.734-749.\nNaughton, Barry and John McMillan, “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 Lessons from China,”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8, no. 1, 1993, pp.130-143.\nNaughton, Barry. “China’s Economic Success: Effective Reform Policies or Unique Conditions?” The Evolutionary Transitions to Capitalism, Kazimierz Z. Poznanski e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5, pp.135-156.\nOi, Jean C.,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 45, no. 1, 1992, pp.99-126.\nOi, Jean C., “Two Decades of Rural Reform in China: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9, 1999, pp.616-628.\nPeter, B. Guy, Jon Pierre and Desmond S. King, “The Politics of Path Dependency: Political Conflict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67, no. 4, 2005, pp.1275-1300.\nPierso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4, no. 2, 2000, pp.251-267.\nPierson Paul, “The Limits of Design: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 Governance, vol. 13, no. 4, 2000, pp. 475- 499.\nPierson Paul and Theda Skocpo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Y. and Washington D.C.: Norton an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02.\nReich, Simon, “The Four Faces of Institutionalism: Public Policy and a Pluralistic Perspective,” Governance, vol. 13, no. 4, 2000, pp.501-522.\nSachs, Jeffrey, and W. T. Woo, “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5935, 1997,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vol. 4, no. 1, 2000, pp. 1-50.\nShih Victor, “Partial Reform Equilibrium, Chinese Style: Political Incentives and Reform Stagnation in Chinese Financial Polici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0, no. 10, 2007, pp. 1238-62.\nStigler, George J., “Free Riders and Collective Action: An Appendix to 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 5, no. 2, 1974, pp.359-365.\nSmith, Rogers M., “If Politics Matters: Implications for a `New Institutionalism,`” Studies in Americ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no. 6, 1992, pp. 1-36.\nSingh, Inderjit J. and Gary H. Jefferson, “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Down to Earth from Commanding Heights,” Transition, vol. 4, no. 8, 1993, pp. 8-10.\nThelen, Kathlee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no. 2, 1999, pp. 369-404.\nWilliamson, Oliver E., “Comparative Economics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36, no. 2, 1991, pp. 269-296.\nWong, Christine P. W.,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8, 1991, pp. 691-715.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9260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6050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50301.pdf6.1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