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7028
題名: 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評估研究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op University Projects
作者: 楊雲安
貢獻者: 高永光
楊雲安
關鍵詞: 治理理論
教育治理
頂大計畫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May-2018
摘要: 「治理理論」(Governance Theory)強調要 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去型塑出政策,而非以往 「由上而下 」去制訂政策、貫徹。這個理論的優點在於,它促使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變得比較融洽;相對的,政策正當性與政策的執行率也都得以提高。本研究亦認為 「教育治理 」(educational governance educational)是治理理論及其理念在公共教育管領域的應用。據此,本研究以教育部兩期「頂大計畫 」為主題,試圖以量化與質化並重的方式加以分析頂大計畫之成效,期對台灣教育治理能多加以討論。同樣地,建議未來研究可收集更多時間點的資料,針對角色間的關係做更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n王瑞琦,2004,〈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追求卓越與金字塔發展模式之形成:從菁英大學的發展與轉型論之〉,《中國大陸研究》,47(2),頁57-92。\n王珊、蘇君陽,2015,〈走向現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權力重構〉,《現代教育管理》,5,頁27-31。\n王明珂,2012,〈請正視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造成的畸形現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頁23-25。\n王順平,2014,〈從國際視野看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112,頁151-175。\n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2010,〈析論大學國際化之發展動向〉,《台灣教育》,663,頁20-23。\n--,2011,〈我國現行學術評鑑政策對大學教師素質的影響與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頁91-110。\n王雲五,1986,《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n王振寰,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資本〉,《科學發展》,362,頁52-56。\n王國澤,2005,〈略論法治政府的含義及建設法治政府的途徑〉,《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頁19-20。\n石泰峰、卓英子,2004,〈本期觀點:新發展觀下的法治建構-新發展觀與法律的新發展〉,《法學家》,1,頁1-5。\n江明修、曾冠球,2003,〈公共行政制度之辯證:公民治理型模的檢視〉,《中國行政評論》,12(3),頁119-138。\n朱曉俊,2005,〈教育勞動是創造價值的生產性勞動-與魏彩霞、屈炳祥同志商榷〉,《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頁7 - 11。\n吳柏毅,2007,《我國大學經營績效與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款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n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3(2),頁97-130。\n李佳容,2014,《從國家研究途徑分析高等教育與全球化的關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比較》。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論文。\nShaun Best著;李文政譯,2015,《社會科學研究法-資料蒐集與分析》。新北市 : 心理出版社。\n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市 : 揚智文化。\n李碧涵,2001,〈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國家發展研究所期刊論文》,1(1),頁27-61。\n李振清,2010,〈提升教育國際化與競爭力的共識與策略〉,《台灣教育》,663,頁2-11。\n李步雲、黎青,1999,〈從“法制”到“法治”二十年改一字〉,《法學》,7,頁2-5。\n邢愛芬,2007,〈實現和諧世界的國際法治途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頁107-111。\n邱靖雅,2003,〈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立德學報》,1(1),頁35-41。\n何卓飛,2009,《我國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策略管理與績效評估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2012,〈教育部推動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頁28-34。\n何明修、林秀幸主編,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 台北:群學出版社。\n林詩筠,2004,《台灣企業國際化發展策略之分析與比較-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成衣業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昱瑄,2013,〈教育改革的治理方式與實作過程—以台北市推展性別平等教育為例〉,《教育學刊》,41,頁87-122。\n林俊瑩、吳百祿,2009,〈社會網絡,教學品質對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學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教育學刊》,(33),頁75-114。\n林三元,2004,〈法律經濟學之發展特別報導─從有效率的公平正義出發〉,《科技評論》,1,頁249-293。\n林祖嘉、黃啟宏,2005,〈對外投資與勞動結構調整:台灣的實證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1),頁171-214。\n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頁91-143。\n林建煌,2017,《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文化。\nCraig Calhoun等著,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台北市:雙葉書廊。\n周光禮,2011,〈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範式:辦學自主權的國際比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0(5),頁5-16。\n周作宇、馬佳妮,2017,〈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價值坐標〉,《教育研究》,12,頁42-50。\n胡建華,2003,〈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徵〉,《高等教育研究》,24(2),頁15-19。\n胡稅根、金玲玲,2007,〈我國政府績效管理和評估法制化問題研究〉,《公共管理學報》,4(1),頁104-109。\n姜美玲,2009,〈教育公共治理:內涵、特徵與模式〉,《全球教育展望》,5,頁39-46。\n姜麗娟,2002,《大學國際化評鑑:實例介紹及其對國內的啟示》。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n柯朝彬,2009,〈高等教育普及化對於文憑訊號傳遞功能的影響:以賽局模型進行理論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頁107-133。\n紀乃文、張火燦,2006,〈人力資源主管角色、人力資源部門績效指標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門》,6(3),頁71-93。\n俞可平,2000,〈治理和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袁貴仁,2014,〈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7年11月28日,取自http://dwgk.shiep.edu.cn/attachments/201111062344158545593641T8UBZY/month_1404/201404011627375925725652T81UCZ.pdf。\n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頁229-252。\n高永光,1995,《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的新趨勢》。台北市:永然文化。\n--,2007,〈地方治理與地方民主〉,《研習論壇月刊》,74,頁1-6。\n--等著 ; 李炳南主編,2009,《政治學與現代社會》。台北市 : 威仕曼文化。\n--、李佳容,2010,〈全球化與國家能力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http://npf.org.tw/2/8498,2017年11月12日)。\n高強、黃旭男、Toshiyuki Sueyoshi,2003,《管理績效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台北:華泰。\n高宣揚,1995,《新馬克思主義導引》。台北市:遠流出版。\n徐明珠,2005,〈從建構世界觀到臺灣教育的國際化〉。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新世紀的國民學術研討會」,2005年8月12日。\n--、王揚智,2006,〈台灣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學報》,1,頁37-50。\n徐金雲,2016,〈診斷推理的邏輯分析:論診斷假設的產生與鑑別〉,《台灣醫學》,20(3),頁281-289。\n孫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頁19-45。\n夏焰、賈琳琳,2005,〈高等教育治理理論及其原則〉,《江蘇大學學報》,27(2),頁30-34。\n莊奕琦、林祖嘉,2009,〈台灣產業結構變化分析與因應策略:『去工業化與空洞化之剖析』,2017年11月15日,取自http:// www.moeasmea.gov.tw/public/Attachment/741416233071.pdf。\n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頁56-72。\n常健、饒常林,2001,〈試論我國實現法治的途徑〉,《江海學刊》,1,頁71-76。\n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頁121-146。\n張騰亞,2016,《我國高階文官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國發所碩士論文。\n張景媛,1997,〈國中生之正負向情緒與其後設認知、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頁51-76。\n張明輝,1998,〈學校改革的研究內涵與學理基礎〉,《教育研究集刊》,40,頁1-21。\n張國忠、蔡明勳,2010,〈國際化與公司績效:公司專屬性資產之調節角色,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4(1),頁73-94。\n曹壽民、陳光政,2010,〈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27(3),頁205-224。\nDavid Marsh、Gerry Stoker著,陳義彥等譯,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新北市:韋伯文化。\n陳金貴,2011,〈社會課責在公部門的運用〉,《空大行政學報》,22,頁1-18。\n陳瑩瑛,2005,《台灣私立大學績效評鑑與獎補助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陳信宏,2004,〈研發國際化與地主國區位優勢:旗艦級跨國企業在兩岸研發中心之比較〉,《台灣管理學刊》,4(3),頁289-316。\n陳建良,2007,〈1980年至2000年台灣擁屋家戶儲蓄行為之變遷:分量迴歸分析的新發現〉,《住宅學報》,16(1),頁57-78。\n--、管中閔,2006,〈台灣工資函數與工資性別歧視的分量迴歸分析〉,《經濟論文》,34(4),頁435-468。\n陳俊吉,2011,《我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政策成效評估與影響之研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n陳柏志,2011,《審計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決算互動:以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文燕,2000,〈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分配之研究-以北高二市為例〉,《教育研究資訊》,6(8),頁35-61。\n陳素琴,2010,〈全球化指標與排名之研究及其對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方向之啟示 〉,《經營管理學刊》,2(3),頁223-255。\n陳淑嬌,2014,〈全球化下的台灣英語教育:政策、教學與成果〉,《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2),頁7-20。\n陳淑敏,2014,〈論學術資本主義的擴張與效應〉,《高等教育》,9(1),頁1-25。\n陳治堯,2010,〈台灣高等教育提升國際化之影響與爭議〉,《學校行政雙月刊》,(65),頁16-32。\n陳智凱,2008,〈社會資本與知識經濟競爭力〉,《資訊管理學報》,15(4),頁79-99。\n陳昌貴,1998,〈國際合作:高等學校的第四了能:兼論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高等教育研究》,19(5),頁11-15。\n許筱君、詹郁萱,2014,〈學術資本主義下我國頂尖大學計畫之省思〉,《教育政策論壇》,17(3),頁95-116。\n許恩得、陳德茂,2012,〈社會網絡與企業經營績效〉,《會計評論》,55,頁119-145。\n林建煌,2017,《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n黃政傑,2008,《大學治理: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冠學文化。\n--,2010,〈破除大學國際化的迷思〉,《師友月刊》,515,頁1-5。\n--,2016,〈評高校後頂大計畫的構想〉,《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3),頁70-74。\n黃毅志、侯松茂、曹仁德,2004,〈2004年台東大學師生的行政滿意度與對學校意見之調查研究:學校改制與學生就業〉,《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頁305-340。 \n黃絢質,2010,《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n黃榮村,2003,〈從國際化觀點展望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載於國家政策季刊》,2(3),頁1-26。\n黃德祥,2011,〈學術資本與大學評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頁28-30。\n黃政仁、闕伶倫,2014,〈企業創新能力與國際化程度對創新績效及企業績效之影響:以台灣電子資訊業為例〉,《會計評論》,59,頁107-147。\n黃家凱,2008,《科技大學國際化策略與實施成效分析》。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溫連雄,2010,〈以英文期刊為學術目的研究國際化的得與失〉,《學校行政雙月刊》,66,頁51-60。\n曾永清,2007,〈中學教師教育年數之薪資效果探討〉,《當代教育研究》,15(1),頁111-142。\nRussell K. Schutt著,曾華源等譯,2013,《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台北市:洪葉文化。\n彭莉惠、熊瑞梅、紀金山,2011,〈臺灣高等教育擴張對職業成就的影響:世代、性別、性別化科系與初職社經地位的取得〉,《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頁47-85。\n彭懷恩,2004,《政治學辭典》,台北市:風雲論壇。\n詹盛如,2010,〈台灣高等教育治理政策之改革―新管理主義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頁1-20。\n楊蕙芬,2016,《大學合併政策執行之個案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n楊家彥、張建一、吳麗真譯,Eric Rasmusen著,2006,《賽局理論與訊息經濟》。台北市 : 五南圖書公司。\n游立楷,2012,《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研究成果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大學生物相關領域為例》。台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郭秋永,2010,《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n葉必豐,1999,〈法治的基礎、目標和途徑──法治與社會穩定〉,《江蘇社會科學》,1,頁34-41。\n董泓志,2013,〈學術競爭、成本控制與少子化:「血汗大學」的三重共構評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頁37-40。\n趙珮晴、張芳全,2013,〈情緒智力與高層次思考關係研究之後設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4(1),頁29-50。\n榮泰生、司徒達賢、吳靜吉,1989,〈組織學習論之探討-企業實施辦公室之實證研究〉,《管理評論》,8,頁45-55。\n熊瑞梅,2008,《台灣企業社會學研究的發展與反思》,頁1-54。\n蔡瑞明、紀金山、熊瑞梅,2002,〈中等師資供需組織關係形式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4,頁135-179。\n蔡玉如,2010,《我國三所私立大學外籍教師對國際化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素華,2007,〈確立公平與效率的法治標準〉,《太平洋學報》,9,頁46-55。\n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升〉,《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2(1),頁30-40。\n劉維琪,2010,〈如何評鑑生師比?〉,《評鑑雙月刊》,28,頁6-7。\n劉宏恩,2004,〈從心理學到法律學的學習路:我思我感〉,《法官協會雜誌》,6(2),頁129-138。\n劉梅君,2007,〈超越“保護”與“限制”的女性主義爭辯:以“勞動基凖法”女性夜間工作及延長工時規定為例〉,《政大勞動學報》,21,頁55-90。\nClive Seale等著,劉忠博、張可婷譯,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新北市:韋伯文化。\n駱明慶,2006,〈學校品質、能力篩選與教育報酬率-以高中高職為例〉。出版於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2017年1月4日,取自\n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8659/1/892415H002044.pdf。\n賴勇成,2005,〈合作網絡、結構洞對企業營運效率之關係研究〉,《管理學報》,22(3),頁317-328。\n盧聰明,2008,〈日本的大學國際化與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東亞論壇季刊》,462,頁15-26。\n顏乃欣,2005,〈作業複雜度、作業不確定性及時間壓力對多線索機率學習作業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1),頁101-126。\n--,2010,〈情緒對決策歷程的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4),頁113-120。\n顏國樑、卓玟琪,2010,〈由全球性大學排名系統看高等教育國際化指標〉,《學校行政雙月刊》,68,頁127-151。\n羅啟峰、謝安田,2012,〈從組織國際化程度探討個人-工作契合度與個人-組織契合度之關係〉,《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8(1),頁1-12。\n羅三桂,2004,〈高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思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3(3),頁55-57。\n鄭崇趁,1998,《教育計畫與評鑑》。新北市:心理出版社。\n薛曉華、周志宏,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對課程與學術領域發展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頁105-124。\n戴曉霞,2002,〈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頁301-328。\n--,2004,〈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亞太國家外國學生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0(2),頁53-84。\n顧志遠、王國明,1994,〈高等教育資源分配模式研究〉,《台灣教育》,528,頁20-27。\n\n\n英文文獻\nBerne R., Stiefel L. ,1984,Th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school finance: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nBlackmore J. and Sachs J.,2000,“Paradoxes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imes of change: some Australian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Volume 3, 2000 - Issue 1.\nBirnbaum,R.,2004,“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 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127:5-22.\nBourdieu, P. ,2011,The forms of capital.(1986).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1, 81-93.\nCarnoy, M., et al.,2012,“The economic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BRIC countr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 WP BRP 2.\nChuang, Y.-c. and C.-Y. Chao.,2001,“Educational choice, wage determination, and rates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n Taiwan.”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7(4): 479-504.\nGiddens A.,1999,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Profile Books, London.\nGindling, T., et al. ,1995,“Changing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Taiwan: 1978–1991.”World Development 23(2): 343-356.\nJohanson, J., & Vahlne, J. E. ,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n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8(1), 23-32.\nKnight, J. ,2015, “Updated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3).\nLawn Martin., 1991,“Social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i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5, No1-2, pp.67-77.\nMalcolm L Fleming; W Howard Levie.,1993,“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principle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nNai-Shing Yen,1988,“Criticism against einhorn and hogarth’s theory of diagnostic inference.” The Journal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Vol.58.\nPsacharopoulos, G.,1985,“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583-604.\nRhodes, R. A.,2000,“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ebating governance, 54, pp.12-18.\nRosenbloom, D. H.,1983,“Public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19-227.\nSklair L. ,1999,“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nSlaughter, Sheila; Leslie, Larry L.,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715 North Charles Street, Baltimore, MD 21218-4319.\nSalmi, J.,2009, The challenges of establishing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nTaylor, B. E., Meyerson, J. W., & Massy, W. F. ,1993,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 Improving performance. New Jersey : Peterson`s Guides.\nTraver, R.,1983,“Program and Prophecy: The Fate of Gener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Vol 33, No.2, pp.73-7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4261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102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