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7028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高永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楊雲安zh_TW
dc.creator楊雲安zh_TW
dc.date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8-05-02T07:48:52Z-
dc.date.available2018-05-02T07:48:52Z-
dc.date.issued2018-05-02T07:48:52Z-
dc.identifierG0104261022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7028-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104261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治理理論」(Governance Theory)強調要 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去型塑出政策,而非以往 「由上而下 」去制訂政策、貫徹。這個理論的優點在於,它促使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變得比較融洽;相對的,政策正當性與政策的執行率也都得以提高。本研究亦認為 「教育治理 」(educational governance educational)是治理理論及其理念在公共教育管領域的應用。據此,本研究以教育部兩期「頂大計畫 」為主題,試圖以量化與質化並重的方式加以分析頂大計畫之成效,期對台灣教育治理能多加以討論。同樣地,建議未來研究可收集更多時間點的資料,針對角色間的關係做更深入的探討。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n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 \n第二節 研究途徑3 \n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4 \n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n第一節 台灣高等教育發展 9 \n第二節 教育治理宗旨 20 \n第三節 頂大計畫國際化成效分析21 \n第三章 各校實施頂大計畫狀況探討 25 \n第一節 國立台灣大學頂大計畫實施狀況 25 \n第二節 國立成功大學頂大計畫實施狀況 26 \n第三節 國立清華大學頂大計畫實施狀況 28 \n第四節 國立交通大學頂大計畫實施狀況 30 \n第五節 國立政治大學頂大計畫實施狀況 32 \n第四章 頂大計畫分析研究34 \n第一節 各校整體目標達成情形 34 \n第二節 各校教學品質42 \n第三節 各校國際化情形 51 \n第四節 高教革新後的台灣教育報酬率變化60 \n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 67 \n第一節 研究發現 67 \n第二節 結論建議 71 \n參考文獻 77 \n附錄一 85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1022en_US
dc.subject治理理論zh_TW
dc.subject教育治理zh_TW
dc.subject頂大計畫zh_TW
dc.title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之成效評估研究zh_TW
dc.title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op University Projects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中文文獻\n王瑞琦,2004,〈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追求卓越與金字塔發展模式之形成:從菁英大學的發展與轉型論之〉,《中國大陸研究》,47(2),頁57-92。\n王珊、蘇君陽,2015,〈走向現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權力重構〉,《現代教育管理》,5,頁27-31。\n王明珂,2012,〈請正視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造成的畸形現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頁23-25。\n王順平,2014,〈從國際視野看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112,頁151-175。\n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2010,〈析論大學國際化之發展動向〉,《台灣教育》,663,頁20-23。\n--,2011,〈我國現行學術評鑑政策對大學教師素質的影響與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頁91-110。\n王雲五,1986,《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n王振寰,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資本〉,《科學發展》,362,頁52-56。\n王國澤,2005,〈略論法治政府的含義及建設法治政府的途徑〉,《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頁19-20。\n石泰峰、卓英子,2004,〈本期觀點:新發展觀下的法治建構-新發展觀與法律的新發展〉,《法學家》,1,頁1-5。\n江明修、曾冠球,2003,〈公共行政制度之辯證:公民治理型模的檢視〉,《中國行政評論》,12(3),頁119-138。\n朱曉俊,2005,〈教育勞動是創造價值的生產性勞動-與魏彩霞、屈炳祥同志商榷〉,《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4),頁7 - 11。\n吳柏毅,2007,《我國大學經營績效與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款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n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3(2),頁97-130。\n李佳容,2014,《從國家研究途徑分析高等教育與全球化的關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比較》。政治大學亞太研究英語博士論文。\nShaun Best著;李文政譯,2015,《社會科學研究法-資料蒐集與分析》。新北市 : 心理出版社。\n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 :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市 : 揚智文化。\n李碧涵,2001,〈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國家發展研究所期刊論文》,1(1),頁27-61。\n李振清,2010,〈提升教育國際化與競爭力的共識與策略〉,《台灣教育》,663,頁2-11。\n李步雲、黎青,1999,〈從“法制”到“法治”二十年改一字〉,《法學》,7,頁2-5。\n邢愛芬,2007,〈實現和諧世界的國際法治途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頁107-111。\n邱靖雅,2003,〈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立德學報》,1(1),頁35-41。\n何卓飛,2009,《我國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之策略管理與績效評估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2012,〈教育部推動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頁28-34。\n何明修、林秀幸主編,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 台北:群學出版社。\n林詩筠,2004,《台灣企業國際化發展策略之分析與比較-以資訊電子業與紡織成衣業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昱瑄,2013,〈教育改革的治理方式與實作過程—以台北市推展性別平等教育為例〉,《教育學刊》,41,頁87-122。\n林俊瑩、吳百祿,2009,〈社會網絡,教學品質對臺灣地區大學生的學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教育學刊》,(33),頁75-114。\n林三元,2004,〈法律經濟學之發展特別報導─從有效率的公平正義出發〉,《科技評論》,1,頁249-293。\n林祖嘉、黃啟宏,2005,〈對外投資與勞動結構調整:台灣的實證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1),頁171-214。\n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頁91-143。\n林建煌,2017,《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文化。\nCraig Calhoun等著,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台北市:雙葉書廊。\n周光禮,2011,〈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範式:辦學自主權的國際比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0(5),頁5-16。\n周作宇、馬佳妮,2017,〈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價值坐標〉,《教育研究》,12,頁42-50。\n胡建華,2003,〈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徵〉,《高等教育研究》,24(2),頁15-19。\n胡稅根、金玲玲,2007,〈我國政府績效管理和評估法制化問題研究〉,《公共管理學報》,4(1),頁104-109。\n姜美玲,2009,〈教育公共治理:內涵、特徵與模式〉,《全球教育展望》,5,頁39-46。\n姜麗娟,2002,《大學國際化評鑑:實例介紹及其對國內的啟示》。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n柯朝彬,2009,〈高等教育普及化對於文憑訊號傳遞功能的影響:以賽局模型進行理論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頁107-133。\n紀乃文、張火燦,2006,〈人力資源主管角色、人力資源部門績效指標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門》,6(3),頁71-93。\n俞可平,2000,〈治理和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袁貴仁,2014,〈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7年11月28日,取自http://dwgk.shiep.edu.cn/attachments/201111062344158545593641T8UBZY/month_1404/201404011627375925725652T81UCZ.pdf。\n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頁229-252。\n高永光,1995,《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的新趨勢》。台北市:永然文化。\n--,2007,〈地方治理與地方民主〉,《研習論壇月刊》,74,頁1-6。\n--等著 ; 李炳南主編,2009,《政治學與現代社會》。台北市 : 威仕曼文化。\n--、李佳容,2010,〈全球化與國家能力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http://npf.org.tw/2/8498,2017年11月12日)。\n高強、黃旭男、Toshiyuki Sueyoshi,2003,《管理績效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台北:華泰。\n高宣揚,1995,《新馬克思主義導引》。台北市:遠流出版。\n徐明珠,2005,〈從建構世界觀到臺灣教育的國際化〉。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新世紀的國民學術研討會」,2005年8月12日。\n--、王揚智,2006,〈台灣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學報》,1,頁37-50。\n徐金雲,2016,〈診斷推理的邏輯分析:論診斷假設的產生與鑑別〉,《台灣醫學》,20(3),頁281-289。\n孫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頁19-45。\n夏焰、賈琳琳,2005,〈高等教育治理理論及其原則〉,《江蘇大學學報》,27(2),頁30-34。\n莊奕琦、林祖嘉,2009,〈台灣產業結構變化分析與因應策略:『去工業化與空洞化之剖析』,2017年11月15日,取自http:// www.moeasmea.gov.tw/public/Attachment/741416233071.pdf。\n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頁56-72。\n常健、饒常林,2001,〈試論我國實現法治的途徑〉,《江海學刊》,1,頁71-76。\n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頁121-146。\n張騰亞,2016,《我國高階文官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國發所碩士論文。\n張景媛,1997,〈國中生之正負向情緒與其後設認知、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頁51-76。\n張明輝,1998,〈學校改革的研究內涵與學理基礎〉,《教育研究集刊》,40,頁1-21。\n張國忠、蔡明勳,2010,〈國際化與公司績效:公司專屬性資產之調節角色,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4(1),頁73-94。\n曹壽民、陳光政,2010,〈創新活動、國際化與公司績效:以台灣上市公司之國外直接投資檢測〉,《管理學報》,27(3),頁205-224。\nDavid Marsh、Gerry Stoker著,陳義彥等譯,2009,《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新北市:韋伯文化。\n陳金貴,2011,〈社會課責在公部門的運用〉,《空大行政學報》,22,頁1-18。\n陳瑩瑛,2005,《台灣私立大學績效評鑑與獎補助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陳信宏,2004,〈研發國際化與地主國區位優勢:旗艦級跨國企業在兩岸研發中心之比較〉,《台灣管理學刊》,4(3),頁289-316。\n陳建良,2007,〈1980年至2000年台灣擁屋家戶儲蓄行為之變遷:分量迴歸分析的新發現〉,《住宅學報》,16(1),頁57-78。\n--、管中閔,2006,〈台灣工資函數與工資性別歧視的分量迴歸分析〉,《經濟論文》,34(4),頁435-468。\n陳俊吉,2011,《我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政策成效評估與影響之研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n陳柏志,2011,《審計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決算互動:以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文燕,2000,〈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分配之研究-以北高二市為例〉,《教育研究資訊》,6(8),頁35-61。\n陳素琴,2010,〈全球化指標與排名之研究及其對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方向之啟示 〉,《經營管理學刊》,2(3),頁223-255。\n陳淑嬌,2014,〈全球化下的台灣英語教育:政策、教學與成果〉,《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2),頁7-20。\n陳淑敏,2014,〈論學術資本主義的擴張與效應〉,《高等教育》,9(1),頁1-25。\n陳治堯,2010,〈台灣高等教育提升國際化之影響與爭議〉,《學校行政雙月刊》,(65),頁16-32。\n陳智凱,2008,〈社會資本與知識經濟競爭力〉,《資訊管理學報》,15(4),頁79-99。\n陳昌貴,1998,〈國際合作:高等學校的第四了能:兼論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高等教育研究》,19(5),頁11-15。\n許筱君、詹郁萱,2014,〈學術資本主義下我國頂尖大學計畫之省思〉,《教育政策論壇》,17(3),頁95-116。\n許恩得、陳德茂,2012,〈社會網絡與企業經營績效〉,《會計評論》,55,頁119-145。\n林建煌,2017,《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n黃政傑,2008,《大學治理: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冠學文化。\n--,2010,〈破除大學國際化的迷思〉,《師友月刊》,515,頁1-5。\n--,2016,〈評高校後頂大計畫的構想〉,《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3),頁70-74。\n黃毅志、侯松茂、曹仁德,2004,〈2004年台東大學師生的行政滿意度與對學校意見之調查研究:學校改制與學生就業〉,《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頁305-340。 \n黃絢質,2010,《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n黃榮村,2003,〈從國際化觀點展望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載於國家政策季刊》,2(3),頁1-26。\n黃德祥,2011,〈學術資本與大學評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頁28-30。\n黃政仁、闕伶倫,2014,〈企業創新能力與國際化程度對創新績效及企業績效之影響:以台灣電子資訊業為例〉,《會計評論》,59,頁107-147。\n黃家凱,2008,《科技大學國際化策略與實施成效分析》。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溫連雄,2010,〈以英文期刊為學術目的研究國際化的得與失〉,《學校行政雙月刊》,66,頁51-60。\n曾永清,2007,〈中學教師教育年數之薪資效果探討〉,《當代教育研究》,15(1),頁111-142。\nRussell K. Schutt著,曾華源等譯,2013,《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台北市:洪葉文化。\n彭莉惠、熊瑞梅、紀金山,2011,〈臺灣高等教育擴張對職業成就的影響:世代、性別、性別化科系與初職社經地位的取得〉,《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頁47-85。\n彭懷恩,2004,《政治學辭典》,台北市:風雲論壇。\n詹盛如,2010,〈台灣高等教育治理政策之改革―新管理主義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頁1-20。\n楊蕙芬,2016,《大學合併政策執行之個案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n楊家彥、張建一、吳麗真譯,Eric Rasmusen著,2006,《賽局理論與訊息經濟》。台北市 : 五南圖書公司。\n游立楷,2012,《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與研究成果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大學生物相關領域為例》。台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郭秋永,2010,《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n葉必豐,1999,〈法治的基礎、目標和途徑──法治與社會穩定〉,《江蘇社會科學》,1,頁34-41。\n董泓志,2013,〈學術競爭、成本控制與少子化:「血汗大學」的三重共構評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頁37-40。\n趙珮晴、張芳全,2013,〈情緒智力與高層次思考關係研究之後設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4(1),頁29-50。\n榮泰生、司徒達賢、吳靜吉,1989,〈組織學習論之探討-企業實施辦公室之實證研究〉,《管理評論》,8,頁45-55。\n熊瑞梅,2008,《台灣企業社會學研究的發展與反思》,頁1-54。\n蔡瑞明、紀金山、熊瑞梅,2002,〈中等師資供需組織關係形式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4,頁135-179。\n蔡玉如,2010,《我國三所私立大學外籍教師對國際化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素華,2007,〈確立公平與效率的法治標準〉,《太平洋學報》,9,頁46-55。\n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升〉,《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2(1),頁30-40。\n劉維琪,2010,〈如何評鑑生師比?〉,《評鑑雙月刊》,28,頁6-7。\n劉宏恩,2004,〈從心理學到法律學的學習路:我思我感〉,《法官協會雜誌》,6(2),頁129-138。\n劉梅君,2007,〈超越“保護”與“限制”的女性主義爭辯:以“勞動基凖法”女性夜間工作及延長工時規定為例〉,《政大勞動學報》,21,頁55-90。\nClive Seale等著,劉忠博、張可婷譯,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新北市:韋伯文化。\n駱明慶,2006,〈學校品質、能力篩選與教育報酬率-以高中高職為例〉。出版於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2017年1月4日,取自\n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8659/1/892415H002044.pdf。\n賴勇成,2005,〈合作網絡、結構洞對企業營運效率之關係研究〉,《管理學報》,22(3),頁317-328。\n盧聰明,2008,〈日本的大學國際化與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東亞論壇季刊》,462,頁15-26。\n顏乃欣,2005,〈作業複雜度、作業不確定性及時間壓力對多線索機率學習作業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1),頁101-126。\n--,2010,〈情緒對決策歷程的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4),頁113-120。\n顏國樑、卓玟琪,2010,〈由全球性大學排名系統看高等教育國際化指標〉,《學校行政雙月刊》,68,頁127-151。\n羅啟峰、謝安田,2012,〈從組織國際化程度探討個人-工作契合度與個人-組織契合度之關係〉,《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8(1),頁1-12。\n羅三桂,2004,〈高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思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3(3),頁55-57。\n鄭崇趁,1998,《教育計畫與評鑑》。新北市:心理出版社。\n薛曉華、周志宏,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對課程與學術領域發展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頁105-124。\n戴曉霞,2002,〈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頁301-328。\n--,2004,〈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亞太國家外國學生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0(2),頁53-84。\n顧志遠、王國明,1994,〈高等教育資源分配模式研究〉,《台灣教育》,528,頁20-27。\n\n\n英文文獻\nBerne R., Stiefel L. ,1984,Th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school finance: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nBlackmore J. and Sachs J.,2000,“Paradoxes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imes of change: some Australian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Volume 3, 2000 - Issue 1.\nBirnbaum,R.,2004,“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 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127:5-22.\nBourdieu, P. ,2011,The forms of capital.(1986).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1, 81-93.\nCarnoy, M., et al.,2012,“The economic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BRIC countr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 WP BRP 2.\nChuang, Y.-c. and C.-Y. Chao.,2001,“Educational choice, wage determination, and rates of return to education in Taiwan.”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7(4): 479-504.\nGiddens A.,1999, 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Profile Books, London.\nGindling, T., et al. ,1995,“Changing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Taiwan: 1978–1991.”World Development 23(2): 343-356.\nJohanson, J., & Vahlne, J. E. ,1977,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n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8(1), 23-32.\nKnight, J. ,2015, “Updated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3).\nLawn Martin., 1991,“Social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i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5, No1-2, pp.67-77.\nMalcolm L Fleming; W Howard Levie.,1993,“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principle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nNai-Shing Yen,1988,“Criticism against einhorn and hogarth’s theory of diagnostic inference.” The Journal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Vol.58.\nPsacharopoulos, G.,1985,“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583-604.\nRhodes, R. A.,2000,“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Debating governance, 54, pp.12-18.\nRosenbloom, D. H.,1983,“Public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19-227.\nSklair L. ,1999,“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Globalization.”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nSlaughter, Sheila; Leslie, Larry L.,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715 North Charles Street, Baltimore, MD 21218-4319.\nSalmi, J.,2009, The challenges of establishing 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nTaylor, B. E., Meyerson, J. W., & Massy, W. F. ,1993,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 Improving performance. New Jersey : Peterson`s Guides.\nTraver, R.,1983,“Program and Prophecy: The Fate of General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Vol 33, No.2, pp.73-77.zh_TW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fulltextNo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grantfulltextnone-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