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202
題名: 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吉爾吉斯共和國語言政策
The language policy in the Kyrgyz Republic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 -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
作者: 邱宇聖
貢獻者: 亞榴申娜
邱宇聖
關鍵詞: 吉爾吉斯共和國
語言政策
吉爾吉斯語
俄語
語言規劃
日期: 2018
摘要: 本論文旨在分析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吉爾吉斯共和國之語言政策。 語言政策為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重要因素之一,語言與個人生活、社會文化變遷息息相關,稍有變動對於國家整體,甚至是國際關係中都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做為近代歷史重大事件,蘇聯解體在國際關係、區域政治乃至社會思潮的變遷上均有莫大的影響,這樣的狀況同樣也出現在語言政策的變動上。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分別制定並規劃相對應的民族語言復興計畫,除了造成境內俄羅斯族及其他歐洲人種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問題,也加深了各國境內民族間的衝突,如2010年在吉爾吉斯共和國南部的奧什市爆發的種族騷亂。由此顯示後蘇聯地區的語言政策及規劃問題並不只是純粹的語言規劃問題,更關係到國內政治局面變動,乃至於國際政治局勢的發展。 此外,歷史與地理的機緣使吉爾吉斯共和國位於絲綢之路的樞紐上,研究其語言建設對探討整個一帶一路規劃相當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9月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重新建立古代絲綢之路對於二十一世紀當代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有其顯著的影響力,吉爾吉斯共和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鄰國,同時也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該國的語言政策不只是可以提供經濟和政治上面的考量,更可以協助人們多了解中亞地區的民族、文化和歷史。 本論文研究吉爾吉斯共和國語言政策之目的並不限於其資料和文獻可做為大學社會語言學和跨文化溝通課程使用,且因吉爾吉斯共和國及台灣島內的語言情況有其相似之處,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因素,兩地皆為多民族多語言區域並皆處於不平等之語言情況,吉爾吉斯語在吉爾吉斯境內面臨俄語、乃至於英語的競爭,而在台灣島內的如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等語言的發展皆面臨境內國語和國際語言英語的壓迫。對於現今的台灣境內試圖平衡語言不平衡的現況,研究吉爾吉斯共和國的語言政策有助於處理台灣島內國語和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言等平衡問題。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斯拉夫語文學系
1045540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554001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301.pdf7.6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