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041
題名: 廣播小說:二十世紀中期台灣聽覺文化與聲音敘事
Radio Novel: Auditory Culture and Audio Narrative in the Mid-20th Century Taiwan
作者: 張毓如
Chang, Yu-Ju
貢獻者: 范銘如
Fan, Ming-Ju
張毓如
Chang, Yu-Ju
關鍵詞: 廣播小說
聽覺文化
聲音敘事
媒介
聲音文學
早期台灣廣播
Radio novel
Auditory culture
Audio narrative
Mediation
Sound literature
Early Taiwan radio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30-Jul-2018
摘要: 本研究關注文學與聲音的關係,旨在測繪一個由文學藝術和廣播聲音緊密交織出的特殊時代與文化,具體探勘的是台灣廣播全盛時期中極具代表性的敘事類型:廣播小說。首先,本文重探早期台灣廣播的發展歷史、發掘五、六〇年代台灣廣播小說的生產與實踐情形,藉此指出新興的「聽的文學」在改變廣播節目型態之際,也對文學本身產生大規模的影響和變革。另一方面,本文著眼「讀與寫」、「聽與說」兩組溝通關係,析論了引領文學小說和聲音廣播緊密結合的深層動力。其後,本文追索「有聲敘述者」如何逐漸演變成戰後台灣廣播裡的主流敘事方法之一,也指出「有聲敘述者」甚至是廣播小說這個次文類的核心部分,從而論證了廣播小說既不同於書面小說、也不同於廣播劇,具有其獨立的類型地位。正文的後半部主要聚焦廣播小說的內涵,分別研討廣播小說的形式和內容兩大方面。在形式上,為了適應廣播的播出,廣播小說的情節結構出現了書面小說中所不曾具備的新韻律;另外,為了適應聽覺的欣賞,廣播小說傾向以連綴、重複、迴旋、遞進等技巧來謀篇佈局。在內容上,廣播小說的分集播出方式使得小說的情節性和其中的懸念設置成為格外重要的部分;再者,音效、音樂的設計也有助創造廣播小說獨有的聲本意義。總之,作為一份關於廣播小說的總體探索與解讀,本文引進聲音研究的理論思維,循此注意到廣播小說正位處文字和聲音兩種不同表述系統與符號邏輯之間的交匯地帶,從而在深究廣播小說的歷史發展、文類特質、美學特徵之後,理解文學如何演變為現代媒介聲音敘事的新型產物,並省思廣播小說如何使我們重新審視戰後台灣的文學生產與文藝美學。
參考文獻: 壹、聲音資料:\r\n一、中國廣播公司「短篇小說」節目\r\n於梨華原著,王棣主講,《雪地上的星星》(台北市:皇冠,1963),播出年月不詳。\r\n林海音原著,王棣主講,〈我們的爸〉,1966年播出。\r\n\r\n二、中國廣播公司「小說選播」節目\r\n田原著作,田樹英導播,趙剛主講,尹傳興、朱墨淙、白茜如等演播,李林配音,《喬遷之喜》(台北:小說創作社,1969),1969年11月播出。\r\n司馬中原著作,田樹英導播,趙剛主講,趙雅君、胡靜、張凡、梁紹良、李小寶等演播,李林配音,《驟雨》(台北市:水牛,1968),1968年播出。\r\n尼洛著作,侯穎導播,李季準主講,韓靜燕、趙忠、李季準、白志元、尹傳興、門琪、王媺姈、趙聚賓、胡立成、羅小雲、黃偉立、田濟林、蔣欣、侯穎、董淑貞、張莉等演播,李林配音,《吉他與心愫》,1973年5月播出。\r\n孟瑤著作,胡靜導播,鄢蘭主講,胡靜、張莉、田樹英、徐謙、王仙鑑等演播,李林配音,《畸零人》(台北市:皇冠,1966),播出年月不詳。\r\n南郭著作,趙雅君導播,侯穎主講,牛成章、黃偉立、金達昌等演播,李林配音,《金色世紀》(台北市:幼獅,1970),播出年月不詳。\r\n姚宜瑛著作,田樹英導播,楊先治主講,周靜芳、趙媛演播,李林配音,《明天的陽光》(台北市:新亞,1969),1969年10月播出。\r\n紀剛著作,田樹英導播,趙剛主講,白志元、李厚生、孫豫先等演播,李林配音,《滾滾遼河》(台北市:純文學,1970),1970年8月播出。\r\n張漱菡著作,田樹英導播,鄢蘭主講,李厚生、陶曉清、張蓉嬌等演播,李林配音,《跳躍的陽光》(台北:文藝沙龍社,1963),1970年1月播出。\r\n張漱菡著作,胡靜導播,田樹英主講,李敢、盧蘭君、李堂儀、盛菲菲、張鴻森、張曉民、王庭樹等演播,《春山愁》(台北市:立志,1967), 1967年7月播出。\r\n張漱菡著作,田樹英導播,武莉主講,胡立成、王庭樹、馮澐鍾等演播,李林配音,《歸雁》(台北市:立志,1971),1971年4月播出。\r\n郭良蕙著作,田樹英導播,王筠主講,徐謙、白茜如、張鴻森、侯穎、鄢蘭等演播,李林配音,《黃昏來臨時》(香港:新文化,1965),1965年7月播出。\r\n郭良蕙著作,趙雅君導播,趙剛主講,李厚生、宋丹昂、趙雅君、劉欣欣、徐謙、田樹英、馬國光等演播,《雨滴和淚滴》(台北市:新亞,1968),1968年4月播出。\r\n郭良蕙著作,田樹英導播,白茜如主講,侯穎、張中勇、李秦元、田樹英等演播,李林配音,《嫁》(台北市:立志,1969),1968年6月播出。\r\n郭嗣汾著作,胡靜導播,陶曉清主講,李堂儀、張凡、包國良、侯穎等演播, 《雲泥》(台北市:皇冠,1966),1967年6月播出。\r\n郭嗣汾著作,田樹英導播,李季準主講,王庭樹、甄惠京、戴愛華等演播,李林配音,《海埔之春》(台北市:作品雜誌社,1969),1970年3月播出。\r\n彭歌著作,張凡導播,李季準主講,李志成、李培恩、張凡、田濟林、黃偉立演播,李林配音,《從香檳來的》(台北市:三民,1970),1973年3月播出。\r\n華嚴著作,田樹英導播,白茜如主講,張莉、蔣潔、李志成、徐謙、陶曉清等演播,李林配音,《和風》(台北市:皇冠,1969),1969年3月播出。\r\n\r\n貳、書面資料:\r\n一、文學作品\r\n王藍,《定情錶》,台北縣中和鄉:紅藍,1954。\r\n———,《女友夏蓓》,台北縣中和鄉:紅藍,1957。\r\n———,《藍與黑》,台北縣中和鄉:紅藍,1958。\r\n———,《期待》,台北縣中和鄉:紅藍,1960。\r\n朱白水,《魂斷嘉陵江》,台北市:廣播雜誌社,1955。\r\n———,《熱血忠魂一江山》,台北縣中和鄉:文壇,1955。\r\n———,《親情深似海》,台北市:中廣周刊社,1959。\r\n孟瑤,《心園》,台北市:暢流半月刊社,1955。\r\n———,《追踪》,台北市:大華晚報社,1955。\r\n———,《幾番風雨》,台北市:自由中國社,1955。\r\n———,《窮巷》,台北市:暢流半月刊社,1958。\r\n———,《含羞草》,高雄市:大業書店,1961。\r\n於梨華,《夢回青河》,台北市:皇冠,1963。\r\n林海音,《曉雲》,台北縣中和鄉:紅藍,1959。\r\n———,《薇薇的週記》台北市:純文學,1968。\r\n南郭,《加色的故事》,台北市:中國文學,1956。\r\n———,《金色世紀》,台北市:幼獅,1970。\r\n姜貴,《旋風》,台北市:明華書局,1959。\r\n徐鍾珮,《餘音》,台北市:重光文藝,1961。\r\n崔小萍,《芳華虛度》,台北市:皇冠,1961。\r\n———,《受難曲》,台北市:正中,1965。\r\n———,《第二夢:廣播劇選集》,台北市:立志,1967。\r\n袁瓊瓊、潘寧東合著,《多情累美人:郁達夫、王映霞的時代苦戀》,台北市:聯經,2000。\r\n張漱菡,《七孔笛》,高雄市:大業書店,1956。\r\n畢珍,《古樹下》,台北市:皇冠,1958。\r\n畢璞,《風雨故人來》,台北縣南港鎮:皇冠,1961。\r\n———,《十六歲》,高雄市:大業書店,1962。\r\n郭衣洞,《曠野》,台北市:平原,1961。\r\n郭良蕙,《春盡》,高雄市:大業書店,1961。\r\n———,《黑色的愛》,高雄市:大業書店,1961。\r\n———,《琲琲的故事》,台北縣南港鎮:皇冠,1962。\r\n———,《遙遠的路》,高雄市:長城出版社,1963。\r\n———,《金色的憂鬱》,台北:文藝沙龍社,1964。\r\n———,《女大當嫁》,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5。\r\n郭嗣汾,《春波》,台北市:暢流半月刊社,1959。\r\n———,《浪花》,台北市:幼獅,1962。\r\n陳紀瀅,《荻村傳》,台北市:重光文藝,1951。\r\n———,《赤地》,台北市:文友,1955。\r\n———,《華夏八年》,台北市:文友出版,重光文藝發行,1960。\r\n章君穀,《落花時節》,台北市:雨辰出版社,1962。\r\n———,《迷途》,高雄市:大業書店,1963。\r\n彭歌,《落月》,台北市:自由中國社,1956。\r\n楊念慈,《陋巷之春》,高雄市:大業書店,1955。\r\n———,《廢園舊事》,台北縣永和鎮:文壇社,1961。\r\n———,《黑牛與白蛇》,高雄市:大業書店,1963。\r\n劉枋,《陋巷天使》,台北市: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0。\r\n劉非烈,《曲終夢回》,台北市:中國新聞出版社,1956。\r\n———,《千里姻緣》,台北市:中廣周刊社,1959。\r\n潘人木,《如夢記》,台北市:重光文藝,1951。\r\n潘弘輝,《夕陽山外山:李叔同傳奇》,台北市:聯經,2001。\r\n潘寧東,《回首碧雪情:蔣碧薇、徐悲鴻、張道藩的愛情故事》,台北市:聯經,2000。\r\n———,《夢迴西安關外情:張學良的故事》,台北市:聯經,2001。\r\n潘壘,《紅河三部曲》,台北市:暴風雨社,1952。\r\n———,《還我河山 原名:紅河三部曲》,台北市:亞洲文化,1952.05。\r\n———,《血渡》,台北市:中國文學,1955。\r\n———,《銀霧》,台北市:新醫,1962。\r\n墨人,《黑森林》,香港:亞洲,1955。\r\n繁露,《向日葵》,高雄市:長城出版社,1963。\r\n———,《夢迴錢塘》,台北市:黎明文化公司,1978。\r\n鍾梅音,《遲開的茉莉》,台北市:三民,1957。\r\n魏可風,《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台北市:聯經,2001。\r\n魏希文, 《我永遠存在》,香港:亞洲,1954。\r\n\r\n二、廣播刊物史料暨報紙史料\r\n不著撰者,〈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台灣廣播電台播音節目時間表〉,《台灣之聲》七月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47.07),封裡夾頁。\r\n不著撰者,〈編者的話〉,《台灣之聲》四月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48.04),頁1。\r\n不著撰者,〈編者的話〉,《台灣之聲》八月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48.08.01),頁3。\r\n不著撰者,〈聽眾信箱〉,《台灣之聲》新年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50.01.01),頁25。\r\n不著撰者,〈民本廣播電台廣播節目時間表(六月份)〉,《台灣之聲》第8卷第6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50.06),封裡夾頁。\r\n不著撰者,〈自由中國廣播電台聯合節目表〉,《廣播周刊》第1卷第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3.29),頁15-26。\r\n不著撰者,〈民本電台特別節目〉,《廣播周刊》第1卷第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05),頁6。\r\n不著撰者,〈正聲電台五月份調整節目表〉,《廣播周刊》第1卷第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26),頁16。\r\n不著撰者,〈台北市各廣播電台一覽〉,《廣播周刊》第1卷第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5.03),封底內頁。\r\n不著撰者,〈民聲電台特別節目〉,《廣播周刊》第1卷第10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5.31),頁5。\r\n不著撰者,〈正聲電台特別節目介紹〉,《廣播周刊》第1卷第1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07),頁4。\r\n不著撰者,〈正聲電台特別節目表〉,《廣播周刊》第2卷第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28),頁4。\r\n不著撰者,〈正聲電台特別節目〉,《廣播周刊》第2卷第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7.12),頁6-7。\r\n不著撰者,〈民聲台本週重要節目〉,《廣播周刊》第2卷第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8.16),頁5。\r\n不著撰者,〈民聲台本週重要節目〉,《廣播周刊》第2卷第1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9.20),頁10。\r\n不著撰者,〈民本台本週重要節目〉,《廣播周刊》第4卷第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1.10),頁9。\r\n不著撰者,〈民本台本週重要節目〉,《廣播周刊》第4卷第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1.31),頁9。\r\n不著撰者,〈民聲台本週重要節目〉,《廣播周刊》第4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2.14),頁11。\r\n不著撰者,〈正聲電台重要節目預告〉,《廣播雜誌》第5卷第1期(1953.07.25),頁8-9。\r\n不著撰者,〈民聲電台重要節目預告〉,《廣播雜誌》第8卷第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7.25),頁10。\r\n不著撰者,〈民本台的:爵士音樂社〉,《廣播周刊》第5卷第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7.25),頁12。\r\n不著撰者,〈民聲台重要節目預告〉,《廣播雜誌》第5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10.17),頁16。\r\n不著撰者,〈「文藝選播」節目〉,《廣播雜誌》第80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4.08.01),頁34。\r\n不著撰者,〈自由中國廣播電台聯合節目表〉,《廣播雜誌》第9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1.16),頁28-42。\r\n不著撰者,〈廣播節目分類標準〉,《廣播雜誌》第9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4.16),頁15。\r\n不著撰者,〈不看不便於聽〉,《廣播雜誌》第9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5.16),頁28。\r\n不著撰者,〈自由中國廣播電台聯合節目表・中華民國四十四年七月份〉,《廣播雜誌》 第10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7.01),頁22-38。\r\n不著撰者,〈警察廣播電台「小說」節目預告〉,《廣播雜誌》第9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10.05),頁16。\r\n不著撰者,〈中廣元旦聽眾猜謎謎底及得獎人公布〉,《廣播雜誌》第10卷第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1.20),頁10-11。\r\n不著撰者,〈中廣公司節目消息〉,《廣播雜誌》第12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5.05),頁5。\r\n不著撰者,〈收音人語〉,《廣播雜誌》第13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9.20),頁26。\r\n不著撰者,〈台灣廣播電台節目重大調整〉,《廣播雜誌》第14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7.11.05),頁10-11。\r\n不著撰者,〈名著藍與黑 今起廣播〉,《聯合報》1958.04.18,第2版。\r\n不著撰者,〈文藝櫥窗〉,《廣播雜誌》第180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0.06.05),頁4。\r\n不著撰者,〈文藝櫥窗彌月座談〉,《廣播雜誌》第18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0.10.05),頁9。\r\n不著撰者,〈文藝世界已推出〉,《廣播雜誌》第18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0.12.05)頁14。\r\n不著撰者,〈文藝天地〉,《廣播雜誌》第19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1.06.05),頁5。\r\n不著撰者,〈廢園舊事〉,《廣播雜誌》第20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2.09),頁12。\r\n不著撰者,〈小說選播曠野〉《廣播雜誌》第20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2.10),頁17。\r\n不著撰者,〈自由中國廣播電台聯合節目表〉,《廣播雜誌》第21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3.02),頁24-54。\r\n不著撰者,〈各台節目點滴〉,《廣播雜誌》第22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4.05),頁9。\r\n一鳴,〈音波飄蕩〉,《廣播雜誌》第16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9.07.05),頁10。\r\n中,〈播音員介紹:李靈達〉,《台灣之聲》第8卷第6期(台北:台灣之聲出版社,1950.06),頁7。\r\n尹懷青,〈我和我的「幸福家庭」〉,《廣播雜誌》第13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11.20),頁22。\r\n王玫,〈我談小說選播〉,《廣播雜誌》第21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3.01),頁11-12。\r\n———,〈小說播出前〉,《廣播雜誌》第21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3.03),頁8-10。\r\n王鈞,〈什麼是口語——試論口語之一〉,《廣播周刊》第1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5),頁1。\r\n———,〈怎樣口語化——試論口語之二〉,《廣播周刊》第1卷第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頁1-2。\r\n———,〈談廣播小說〉,《華聲》第2期(台北:華聲廣播電台,1957.09.15),頁5。\r\n———,〈如此江山待才人——張愛玲與台灣文壇〉,《聯合報・聯合副刊》1996.02.14,第37版。\r\n王鈞,〈播送紅樓夢的幾點探討〉,《廣播雜誌》第16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9.04),頁3。\r\n王鈞筆記,〈何容先生漫談「口語化」〉,《廣播雜誌》第15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8.05),頁3-4。\r\n王鼎鈞,〈廣播與作者〉,《文壇》第8號(台北:文壇雜誌社,1960.10.01),頁17-18。\r\n———,〈理想的小說〉,《空中雜誌》(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3.02.01),頁10-12。\r\n王瓊,〈劉枋主持文藝櫥窗〉,《廣播雜誌》第18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0.09.05),頁10。\r\n———,〈女作家劉枋小姐——教育台「文藝櫥窗」主持人〉,《廣播雜誌》第20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2.06),頁6。\r\n石蕙,〈漫談廣播小說節目〉,《廣播雜誌》第10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9.05),頁11-12。\r\n伊夢蘭,〈我們的主任——杜兆楠女士〉,《廣播周刊》第1卷第1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14),頁6。\r\n朱白水,〈廣播劇的發展〉,《廣播與電視》第54期(台北: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1989.03),頁16-25。\r\n江中明,〈描述民歌時期校園戀情 蔡素芬,寫橄欖樹〉,《聯合報》,1998.05.12,第14版。\r\n舟山,〈我與收音機〉,《廣播周刊》第5卷第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09.19),頁29。\r\n何凡,〈聽廣播〉,《聯合報.聯合副刊》,1955.05.26,第6版。\r\n君鳴,〈此處有最佳故事 警察台的小說選播節目〉《廣播雜誌》第10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7.01),頁14-15。\r\n吳可君,〈試論定型節目——以「夫婦之間」為例〉,《廣播周刊》第1卷第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12),頁1。\r\n吳東權,〈長篇小說「古樹下」〉,《廣播雜誌》第16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8.12.05),頁15。\r\n吳道一,〈本處處長吳道一廣播演詞:台灣廣播事業觀感〉,《廣播週報》復刊第113期(南京: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1948.11.14),頁5-6。\r\n宋乃翰,〈自由中國的廣播事業(上)〉,《廣播雜誌》第7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4.07.16),頁3-5。\r\n———,〈自由中國的廣播事業 (下)〉,《廣播雜誌》 第80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4.08.01),頁3-6。\r\n———,〈談寫廣播劇〉,《廣播周刊》第2卷第1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9.27),頁4。\r\n李辰冬,〈談廣播文學〉,《廣播雜誌》第11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1.20),頁3。\r\n李雲亭,〈中廣七月星運移〉,《廣播雜誌》第20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2.07),頁10。\r\n李鍾麒,〈播音基本修養〉,《廣播雜誌》第10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6.16),頁16-17。\r\n依寧,〈由小說選播的觀點論王藍的作品〉,《廣播雜誌》第14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7.04),頁10。\r\n季薇,〈廣播與文藝〉,《廣播雜誌》第9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5.01),頁8。\r\n於梨華,〈我寫「夢回青河」〉,《空中雜誌》第64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3.06.16),頁40-43。\r\n姚宜瑛,〈明天的陽光〉,《女性》第16期(台北:女性雜誌編輯委員會,1968.02),頁314。\r\n胡靜,〈漫談小說選播〉,《廣播雜誌》第22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4.02),頁3-6。\r\n———,〈談往事・說未來——小說播出技巧上的兩點商榷〉,《中廣通訊》第8卷第6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總務部,1964.06),頁8-9。\r\n風,〈介紹小說選播的藍明小姐〉,《廣播周刊》第3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11.15),頁10。\r\n高原,〈擁有六十萬基本聽眾的「軍中之聲」〉,《廣播周刊》第1卷第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05),頁9。\r\n兼聽眾,〈試論廣播小說〉,《廣播周刊》第1卷第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26),頁1。\r\n凌末,〈廣播劇的效果〉,《廣播雜誌》第6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3.11.28),頁22-23。\r\n徐篤嘉,〈廣播劇錄音滄桑〉,《空中雜誌》第109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5.5.1),頁42-43。\r\n徐鍾珮,〈悅耳和悅目〉,《廣播年刊》(台北: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55.3.26),頁98-99。\r\n柴扉,〈幼獅台的重點節目〉,《廣播雜誌》第19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1.10),頁5。\r\n郝肇嘉,〈左營軍中廣播電台小說選播節目介紹〉《廣播雜誌》第12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5.20),頁18-19。\r\n寇節,〈民間夜話 暴政與奴工〉,《廣播周刊》創刊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3.29),頁12-14。\r\n———,〈民間夜話 談跳舞〉,《廣播周刊》第1卷第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4.19),頁13-15。\r\n———,〈民間夜話 青年到軍中去〉,《廣播周刊》第1卷第1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07),頁14-15。\r\n———,〈民間夜話 公共秩序〉,《廣播周刊》第1卷第13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21),頁12-14。\r\n崔小萍,〈小說選播 風雨故人來〉,《空中雜誌》第9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2.02.25),頁17-18。\r\n———,〈十二年如一日〉,《空中雜誌》第85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4.05.01),頁22-25。\r\n張瑞玉,〈改進中的聯播節目〉,《廣播雜誌》第6卷第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4.02.20),頁12-15。\r\n梁宗之,〈廣播小說的特質〉,《廣播雜誌》第11卷第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9.20),頁3。\r\n許午言,〈從視覺文學到聽覺文學〉,《廣播雜誌》第10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9.05),頁3。\r\n———,〈廣播文學的寫作態度〉,《廣播雜誌》第10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9.20),頁3。\r\n———,〈縮短文字與語言的距離〉,《廣播雜誌》第10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10.05),頁3。\r\n郭衣洞,〈我和「曠野」——寫在「曠野」開播之前〉,《空中雜誌》第39期(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2.9.23),頁10-12。\r\n陳燡,〈夫婦之間 簡單的西餐〉,《廣播周刊》第1卷第7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5),頁7。\r\n喬,〈中廣新節目負責人續介〉,《廣播雜誌》第150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7.12.05),頁16-17。\r\n彭歌,〈一個聽眾的謝意〉,《廣播雜誌》第14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7.03.26),頁28-29。\r\n智,〈選介各廣播電台的優良節目:名著選播(民聲電台)〉,《廣播雜誌》第11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3.20),頁10-11。\r\n曾虛白,〈我做一個廣播評論員〉,《廣播雜誌》第8卷第1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6.16),頁3。\r\n程光蘅,〈中國廣播公司復興島上的新書介紹〉,《廣播雜誌》第16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8.12.05),頁9。\r\n集賢,〈中廣近聞〉,《廣播雜誌》第9卷第6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9),頁34。\r\n黃皋,〈播音上的幾點比較〉,《廣播周刊》第1卷第1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6.07),頁1。\r\n煉,〈正聲台的新節目 每日小說選播〉,《廣播雜誌》第94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3.01),頁10。\r\n瘂弦,〈不容青史盡成灰〉,《聯合報》,2001.08.26,第37版。\r\n夢松,〈高雄軍中電台節目介紹 「名作選播」和「自由談」〉,《廣播雜誌》第9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5.01),頁20。\r\n趙友培,〈「說」和「寫」〉,《廣播雜誌》第10卷第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6.01.05),頁3。\r\n黎模斌,〈播送小說節目的要領〉,《廣播小說》第110期(1955.11.05),頁12。\r\n學莊,〈警察廣播電台鱗爪—女作家鍾梅音讚揚小說選播〉,《廣播雜誌》第152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8.02.05),頁11。\r\n蕭自誠,〈廣播事業與廣播週刊—為廣播週刊創刊號作—〉,《廣播周刊》第1卷第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2.03.29),頁1。\r\n鍾梅音,〈必須購置的東西〉,《廣播雜誌》第141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7.03.26),頁24。\r\n叢靜文,〈麥克風前〉,《廣播雜誌》第208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2.10),頁19。\r\n羅盤,〈文藝天地的想法與做法〉,《廣播雜誌》第195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61.09),頁20。\r\n羅學濂,〈怎樣發揮廣播的效能〉,《廣播雜誌》第8卷第9期(台北:廣播雜誌社,1955.05.01),頁3。\r\n\r\n三、專書\r\n(一)中文專書\r\n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r\nMichel Chion(米歇爾・希翁)著,張艾弓譯,《聲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r\n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爾)著,陳家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99。\r\nHerbert Marshall McLuhan(麥克魯漢)著,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出版,2015。\r\nWalter J. Ong(沃爾特・翁)著,何道寬譯,《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詞語的技術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r\nFerdinand de Saussure(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Charles Bally(沙・巴利),Albert Sechehaye(阿・薛施藹)編,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r\nViktor Shklovsky(維・什克洛夫斯基)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05。\r\n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r\n上海市檔案館、北京廣播學院、上海市廣播電視局合編,《舊中國的上海廣播事業》,北京:檔案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5。\r\n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r\n———,《文協60年實錄(1950-2010)》,台北:普音文化,2010.05。\r\n中國廣播公司研究發展考訓委員會,《中廣五十年》,台北:空中雜誌社,1978。\r\n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尹雪曼總編纂,《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5。\r\n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廣播實務》,台北: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1983。\r\n王鈺婷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4:鍾梅音》,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12。\r\n王鼎鈞,《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台北:爾雅,2009.03。\r\n———,《廣播寫作》,台北:空中雜誌社,1964。\r\n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10。\r\n北見隆,《中華民國廣播簡史(上冊)——民國11年(1922年)~民國69年(1980年)》,雲林:神農廣播雜誌,2007.10。\r\n司徒衛,《書評續集》,台北:幼獅,1960。\r\n正聲廣播公司編,《正聲十年》,台北:正聲廣播公司,1960。\r\n申丹,《敘事學理論探賾》,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09。\r\n石計生,《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台北:唐山,2013。\r\n吉見俊哉著,李尚霖譯,《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台北:群學,2013.06。\r\n何容、齊鐵恨、王炬編著,《台灣之國語運動》,台北:台灣書店,1948.01。\r\n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日記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11。\r\n吳道一,《中廣四十年》,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68。\r\n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1995。\r\n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r\n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1942-1944年)中譯本》,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r\n李厚生,《廣播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r\n沈冬、陳峙維、陳煒智、羅愛湄,《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r\n周錦,《中國新文學簡史》,台北:成文,1980。\r\n林其蔚,《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台北:藝術家,2012.09。\r\n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1994。\r\n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純文學,1984。\r\n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2009.08。\r\n林黛嫚,《華嚴小說新論》,台北:國家,2016。\r\n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09。\r\n姚加凌,《戲劇與廣播論集》,台北:廣播月刊,1988。\r\n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03.01。\r\n———,《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07。\r\n夏曉華,《種樹的人》,作者自印,2003。\r\n高前,《編劇的前置作業 : 六十年廣播電視編劇經驗實錄》 ,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r\n崔小萍,《崔小萍獄中記》,台北:耕者出版,1989。\r\n———,《表演藝術與方法》,台北:書林,1994。\r\n———,《天鵝悲歌:資深廣播人崔小萍的天堂與煉獄》,台北:天下遠見,2001。\r\n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r\n———,《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04。\r\n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09。\r\n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r\n陳江龍,《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作者自印,2004。\r\n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10。\r\n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03.15。\r\n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r\n詹伯望,《在地的聲音:李元華前傳》,台南:俊逸文教基金會出版;勝利之聲廣播公司總經銷,2003。\r\n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12。\r\n黃裕元,《歌唱王國的崛起: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I)》,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6。\r\n———,《漂浪的曼波: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II)》,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6。\r\n慎芝、關華石手稿原著,汪其楣編繹校註,《歌壇春秋》,台北:台大圖書館,2010。\r\n溫世光,《中廣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三民,1983。\r\n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02.01。\r\n———,《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〇年代》,台北:前衛,1991。\r\n葉潤玉,《廣播對話:夫婦之間》,台北:真理世界,1954。\r\n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1975。\r\n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r\n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1981。\r\n劉建順,《現代廣播學》,台北:五南,2001。\r\n廣播年刊編輯委員會,《廣播年刊》,台北: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55。\r\n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r\n應鳳凰,《五〇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4.06。\r\n———,《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戒嚴時期台灣作家的文學史位置》,台北:前衛,2012.11。\r\n藍明,《繁花不落》,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07。\r\n羅蘭,《歲月沈沙第二部—蒼茫雲海》,台北:聯經,1995。\r\n龔鵬程,《台灣文學在台灣》,板橋:駱駝,1997。\r\n\r\n(二)外文專書\r\nBarthes, Roland.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 Image, Music, Tex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r\nBolter, Jay David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9.\r\nBrigg, Asa. The History of Broadcas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Volume I: The Birth of Broadcast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r\nBull, Michael and Les Back, eds. The Auditory Culture Reader. Oxford, UK; New York: Berg, 2003.\r\nChion, Michel. James A. Steintrager, trans. Sound: An Acoulogical Treatise.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r\nCrisell, Andrew. Understanding Radio,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r\nErlmann, Veit, ed. Hearing Cultures: Essays on Sound, Listening, and Modernity. Oxford; New York: Berg, 2004.\r\nFanon, Frantz. Haakon Chevalier, trans. Adolfo Gilly, introd.. A Dying Coloniali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r\n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A Translation of Sein and Zeit.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r\nHilmes, Michele and Jason Loviglio, eds. Radio Reader: Essays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Radio. New York: Routledge, 2002.\r\nHilmes, Michele. Radio Voices: American Broadcasting, 1922-1952.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r\nHutcheon, Linda with Siobhan O’Flynn. A Theory of Adapt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r\nLacey, Kate. Listening Publics: The Politics and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in the Media Age. Cambridge & Malden: Polity Press, 2013.\r\nLasswell, Harold D.. Propaganda Technique in the World War. New York: Knopf, 1927.\r\nMiller, Daniel, ed. Material Cultures: Why Some Things Matter. London: UCL Press, 1998.\r\nOng, Walter J..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2.\r\nPage, Norman. Speech in the English Novel. New York: Longman, 1973.\r\nSchafer, R. Murray.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 Rochester, Vt.: Destiny Books; [United States] : Distributed to the book trade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American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Corp., [1993], c1994.\r\nSterne, Jonathan. The Audible Past: Cultural Origins of Sound Reproduction.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r\nThompson, Emily. The Soundscapes of Modernity: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 1900-1933. The MIT Press, 2004.\r\n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r\nVerma, Neil. Theater of the Mind: Imagination, Aesthetics, and American Radio Drama.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r\n坪井秀人,《感覚の近代 : 声・身体・表象》,名古屋市: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6.2.28.\r\n\r\n四、單篇論文與文獻\r\n(一)中文單篇論文與文獻\r\n川島真,〈戰爭與廣播:東亞的電波戰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2006.05),頁37-70。\r\n王沂,〈人生的況味 民族的悲哀——司馬中原《驟雨》印象〉,《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1992年第1期(1992.05),頁35-36。\r\n王道偉,〈聲音的文學,文學的聲音——「命運四部曲」小說和廣播聯姻〉,收在杜十三編,《2000台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04),頁132-133。\r\n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第10卷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9.04.01),頁375-419。\r\n何義麟,〈日治時期台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過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0),頁293-311;後收在氏著,《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稻鄉,2006),頁91-116。\r\n冷魂,〈天空小說話當年——漫談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天空小說與粵語片〉,《香港電影資料館通訊》第8期(1999.05),頁5。\r\n吳兆剛,〈天空小說與其他藝術媒介的互相影響〉,收在梁秉鈞策劃,《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頁146-150。\r\n———,〈通俗與嚴肅:天空小說的題材處理〉,收在梁秉鈞策劃,《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頁140-145。\r\n吳昊,〈天空小說與廣播劇〉,《香港電影民俗學》(香港:次文化堂,1993),頁46-51。\r\n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05),頁297-333。\r\n李瑞騰,〈回望「中國文藝協會」的成立及其發展〉,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60年實錄(1950-2010)》(台北:普音文化,2010.05),頁10-19。\r\n———,〈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6卷第1期(1988.09.01),頁81-88。\r\n周蕾,〈香港・童年點滴——記母親(艾雯)的廣播生涯〉,收在梁秉鈞編,《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香港大學,2012),頁91-103。\r\n林平,〈戰後初年台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1945~1947)--以台灣廣播電台為中心〉,《台灣學研究》第8期(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2009.12),頁119-138。\r\n林志龍,〈戒嚴時期台灣廣播事業與頻道分配政策〉,《台灣文獻》第64卷第2期(2013.06),頁40-73。\r\n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台北:國史館,2007.12),頁181-213。\r\n林海音,〈我寫「薇薇的週記」的經過〉,何凡、林海音合著,《窗》(台北:純文學,1972),頁300-302。\r\n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7),頁313-335。\r\n長嶺亮子著,李婧慧翻譯,〈日治時期始政三十年紀念表演活動和廣播節目中的藝能〉,《關渡音樂學刊》第18期(2013),頁53-80。\r\n封德屏,〈靄靄停雲——華嚴在台灣的文采風流〉,《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4卷第4期(2006.08.01),頁19-25。\r\n柯裕棻,〈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3期(2009.03),頁1-38。\r\n秦賢次,〈張道藩的一生及其對文藝的貢獻〉,《現代文壇繽紛錄—作家剪影篇》(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01),頁177-209。\r\n高肖梅,〈台灣的天空——台灣廣播事業的發展與演變〉,《台灣文獻》第53卷第4期(2002.12),頁 225-238。\r\n高前,〈小說在廣播節目中扮演的角色〉,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編,《廣播新貌》(台北:黎明,1987),頁47-53。\r\n尉天驄,〈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的發展〉,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1985),頁443-488。\r\n崔小萍,〈前人種樹後人涼〉,《碎夢集:崔小萍回憶錄》(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12),頁172。\r\n張學謙,〈紐西蘭的語言規劃〉,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前衛,2002),頁151-198。\r\n梅家玲,〈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 〉,《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06),頁189-223。\r\n———,〈《大公報・戰線》與五〇年代台灣的「朗誦詩」〉,《中國文學學報》第3期(2012.12),頁39-61。\r\n———,〈文藝與戰鬥,聲音與政治:大分裂時代中的「詩朗誦」與「朗誦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15.06),頁27-46。\r\n許佩賢,〈作為機關裝置的收音機體操與殖民地台灣〉,《文化研究》第12期(2011.06),頁159-202。\r\n陳世慶,〈中廣事業在台之發展〉,《台灣文獻》第21卷第4期(1970.12),頁72-103。\r\n———,〈民營廣播建設在台灣〉,《台灣文獻》第22卷第2期(1971.06),頁89-103。\r\n———,〈軍公廣播電台在台之發展〉,《台灣文獻》第22卷第1期(1971.03),頁155-181。\r\n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1977.03),頁6-29。\r\n陳雲,〈香港電台:電台講古與天空小說〉,《一起廣播的日子——香港電台八十年》(香港:明報出版社,2009),頁30-37。\r\n陳暉,〈作家.書店〉,收在陸震霆等著,中國文藝協會南部分會編輯,《南部文壇》(高雄:大業,1986),頁32-39。\r\n程宗明,〈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 (1947-1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陳世敏編,《傳播論文選集1997》(台北:中華傳播學會,1998),頁319-370。\r\n———,〈從歷史的後照鏡中回顧——軍中廣播電台〉,《文訊》第352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15.02),頁90-97。\r\n項青,〈陳暉與大業書店〉,《文訊》第16期(台北:文訊雜誌社,1985.02),頁273-281。\r\n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台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12),頁227-270。\r\n楊秀菁,〈戰後媒體管制體制的建立與實踐〉,呂芳上編,《戰後初期的台灣(1945-1960s)》(台北:國史館,2015.10),頁685-720。\r\n葉龍彥,〈台灣廣播電台的業務經營(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台北文獻》直字第120期,1997.06,頁23-41。\r\n———,〈台灣廣播電台的重建與發展(1945-1949)〉,《台北文獻》直字第96期(1991.06),頁149-167。\r\n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95.05),頁201-239。\r\n蔡盛琦,〈戰後初期台灣的出版業(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9期(2006.09),頁145-181。\r\n———,〈戰後初期台灣的圖書出版——1945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第5期(2005.03),頁209-251。\r\n———,〈戰後初期學國語熱潮與國語讀本〉,《國家圖書館館刊》100年第2期(2011.12),頁60-98。\r\n鄭梓,〈光復元年台灣政治圖像之一——以戰後「台灣廣播電台」為中心之探討〉,胡春惠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6),頁318-334。\r\n鍾梅音,〈再論宣傳〉,《海濱隨筆》(台北:大華晚報,1954),頁51。\r\n\r\n(二)外文單篇論文與文獻\r\nCamlot, Jason. “Early Talking Books: Spoken Recordings and Recitation Anthologies, 1880-1920.” Book History 6(2003): 147-173.\r\nCamlot, Jason. “The Three-Minute Victorian Novel: Remediating Dickens into Sound.” In Audiobooks, Literature, and Sound Studie, edited by Matthew Rubery, 25-43. New York: Routledge, 2011.\r\nChow, Rey. “The Sounds and Scripts of a Hong Kong Childhood.” In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103-121. Columbia Uni. Press, 2014.\r\nDrobnick, Jim. “Listening Awry.” In Aural Cultures, edited by Jim Drobnick, 9-15. Toronto: YYZ Books, 2004.\r\nGray, Frances. “Fireside Issues: Audience, Listener, Soundscape.” In More Than a Music Box: 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 edited by Andrew Crisell, 247-262.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4.\r\nHuang, Nicole. “Listening to Films: Politics of the Auditory in 1970s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7:3(2013): 187–206.\r\nHuwiler, Elke. “Radio Drama Adaptations: An Approach Towards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Journal of Adaptation in Film & Performance 3:2(2010): 129-140.\r\nJesson, James. “ A Library on the Air: Literary Dramatization and Orson Welles’s Mercury Theatre.” In Audiobooks, Literature, and Sound Studies, edited by Matthew Rubery, 44-59. New York: Routledge, 2011.\r\nKozloff, Sarah. “Audio Books in a Visual Cultur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18:4(1995): 83-95.\r\nLasswell, Harold 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edited by Lyman Bryson. New York: Harper, 1957.\r\nSmulyan, Susan. “Now It Can Be Told: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n Japanese Radio.” In Radio Reader: Essays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Radio, edited by Michele Hilmes and Jason Loviglio, 301-317. New York: Routledge, 2002.\r\n日本放送協會編,〈台湾の放送事業〉,《ラジオ年鑑》昭和十七年(東京:日本放送協會,1942),343-350.\r\n李承機,〈ラジオ放送 植民地台湾の大眾文化〉,貴志俊彥、川島真、孫安石,《戦争・ラジオ・記憶》(東京:勉誠出版,2006),147-153.\r\n\r\n五、學位論文\r\n何光國,〈廣播節目製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0。\r\n何家駒,〈我國電視興起對廣播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r\n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r\n陳俐如,〈政治與戲劇:以崔小萍的經歷為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理論組碩士論文,2005。\r\n陳韻文,〈台灣的廣播劇:1930s ~1990s〉,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r\n熊湘泉,〈廣播節目戲劇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1。\r\n\r\n\r\n參、網際網路資料:\r\n中央廣播電台官方網站:https://arts.rti.org.tw/懷舊館/rti劇場/(最後檢索日:2018.05.16)。\r\n不著撰者,〈關於民本〉,載於民本廣播電台官方網站:https://mingpen.com.tw/page/1\r\n不著撰者,〈鳳鳴大事紀〉,載於鳳鳴廣播電台官方網站:http://www.fengmin.com.tw/sublistcomp0.asp?LarCode=%BB%F1%BB%EF%A4j%A4p%A8%C6&MidCode=%BB%F1%BB%EF%A4j%A8%C6%AC%F6&snum=0\r\n不著撰者,〈歷史沿革〉,載於台北廣播電台官方網站:http://www.radio.gov.taipei/cp.aspx?n=7A8CAFFB4F65164B\r\n神農廣播電台官方網站:http://www.fm995.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5\r\nSimon Callow. Dickens the Performer. The British Library website: http://www.bl.uk/romantics-and-victorians/articles/dickens-the-performer#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9159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95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50101.pdf7.0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