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105
題名: 新能源汽車報導內容分析:以《人民日報》(2007-2017)為例
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paper Coverag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 Case Study of the People`s Daily (2007-2017)
作者: 湯海波
HAIBO, TANG
貢獻者: 王石番
Wang, Shih-Fan
湯海波
TANG HAIBO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科學傳播
科學資訊
媒體顯著性
內容分析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31-Jul-2018
摘要: 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能源緊張以及環境污染。隨著尋求替代能源意識的抬頭,以及保護環境呼聲的提高,特別在全球面臨能源緊張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石油燃料汽車顯得十分必要和急迫。現階段中國正在實現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轉變。目前中國大陸汽車總體產銷量達到一定高度,唯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仍有提升空間,故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現階段重點。\n新能源汽車屬於新興產業,大眾依賴媒體報導了解相關資訊,故而媒體如何報導、如何重視新能源汽車相關議題,都可能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產生影響。本研究基於科學傳播和媒體顯著性理論視角,研究媒體如何呈現新能源汽車報導、媒體如何報導新能源汽車議題、及新能源汽車報導的媒體顯著性表現如何三個問題。\n報紙在大眾獲取科學資訊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媒體角色,故而本研究以報紙作為觀察新能源汽車報導的切入點,並以《人民日報》為研究對象,選取2007年至2017年間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要對象的報導作為研究樣本,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上述所提及的研究問題。\n本研究發現,2007年至2017年十一年間,新能源汽車報導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且2014年之後報導情況趨於穩定,並維持在高點,故而本研究研判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處於穩定發展階段。報導刊載版面分佈和報導形式豐富多元,刊載版面以「要聞版」居多,報導形式則涵括一般新聞、特稿、一般評論、轉引新聞稿等媒體形式,足以見得新能源汽車報導受到媒體廣泛重視。唯報導在照片和解釋性圖表的搭配上略顯不足,使用照片和圖表解釋新能源汽車資訊的情況較少。\n至於新能源汽車報導的內容部分,報導主題以「政策法規」為最多,其次是「實際作為」、「未來發展」、「汽車資訊」、「評價」以及「其他」。報導主要消息來源部分,「官方來源」是最常被引用的消息來源。以上現象反映出官方力量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至關重要。\n進一步分析發現,針對「汽車資訊」、「政策法規」、「實際作為」以及「未來發展」等新能源汽車報導主題而言,「官方來源」是報導主要消息來源;針對「評價」主題的報導則多以「產業界人士」為主要消息來源。報導「汽車資訊」、「政策法規」、「實際作為」以及「其他」主題時,多以「一般新聞」呈現;對「評價」主題的報導則以「評論」為主;報導「未來發展」主題側重「特稿」的報導形式。\n至於報導態度,媒體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較為看好,以「正面態度」的報導為最多。\n在媒體顯著性的「突出」、「注意」與「價值評價」三個維度上,新能源汽車報導均表現不俗,展現出較高的媒體顯著性,「報導主題」、「主要消息來源」均能影響媒體顯著性表現。「突出」維度中,以「官方來源」和「專業人士」為主要消息來源的報導有較高的媒體顯著性。「注意」維度中,「政策法規」和「評價」為主題的新能源汽車報導有較高的媒體顯著性;以「專業人士」為主要消息來源的報導篇幅也明顯多於「記者/作者」為主要消息來源的報導。「價值評價」維度,以「評價」、「汽車資訊」、「實際作為」和「未來發展」為主題的報導,較常以有感方式報導,以「政策法規」為主題的報導則「有感」、「無感」參半,表現較為客觀。此外,以「產業界人士」和「專業人士」為主要消息來源時,則「有感」報導明顯多於「無感」報導。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動是官、產、學界共同努力的結果,缺少任一方都不容易達成。
參考文獻: 政策法規部分(依發佈日期排列)\n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2001年9月30日)。\n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12月2日)。\n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2006年9月27日)。\n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管理規則(2007年10月17日) 。\n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3月20日)。\n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0年10月10日)。\n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2011年1月18日)。\n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2011年2月25日)。\n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2年4月20日)。\n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2012年6月28日)。\n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2013年1月23日)。\n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2014年7月21日)。\n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2015年2月16日)。\n「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12月20日)。\n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2017年1月6日)。\n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2017年1月16日)。\n資料分析引用報導部分(依報導日期排列)\n施芳、姜泓冰、單子津(2008年7月12日)。奧運中心區交通「零排放」。人民日報,要聞版。\n閻曉明、陳陸軍(2008年10月10日)。讓新能源汽車在路上能見到。人民日報,國內要聞版。\n王金海(2009年9月6日)。新能源汽車將亮相大連達沃斯論壇。人民日報,要聞版。\n沈文敏(2010年5月29日)。千輛新能源車穿梭世博園區。人民日報,要聞版。\n李麗輝(2010年6月2日)。買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6萬元。人民日報,經濟版。\n沈文敏、黃曉勇(2010年7月5日)。千余輛新能源車園區運營。人民日報,要聞版。\n沈文敏(2010年10月13日)。世博新能源車運營客流逾億。人民日報,經濟版。\n諍言(2010年11月22日)。新能源汽車要兩條腿走路。人民日報,產經廣場版。\n秦佩華、劉成友(2011年3月8日)。扶持電動汽車產業。人民日報,兩會特刊版。\n王明浩(2011年7月4日)。純電動公交駛上長安街。人民日報,要聞版。\n梁旭(2011年8月6日)。新能源汽車服務大運會。人民日報,要聞版。\n王政、蘇波(2012年7月12日)。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兩年終出台 新能源汽車標定走向。人民日報,要聞版。\n徐和誼、田豐、楊明方、何聰、楊旭(2013年3月14日)。新能源汽車推廣公務車先行。人民日報,綜合版。\n李剛(2013年5月27日)。新能源車無需搖號可直接申領指標。人民日報,視點版。\n朱競若、余榮華(2013年11月6日)。購車搖號指標每年減少9萬個。人民日報,視點版。\n李麗輝、趙冰(2013年11月27日)。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確定。人民日報,經濟版。\n喻思娈(2014年2月26日)。北京——個人買新能源汽車暫無需搖號。人民日報,視點版。\n賀勇(2014年4月15日)。新能源車可刷卡充電了。人民日報,經濟版。\n呂紹剛、閆軍(2014年7月22日)。深圳試點建設4年 小區充電樁大多被閒置。人民日報,要聞版。\n王政(2014年7月22日)。三十招為新能源汽車清障。人民日報,要聞版。\n王政(2014年7月22日)。國辦印發通知要求 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人民日報,要聞版。\n吳秋余(2014年8月7日)。三類新能源汽車下月起免征購置稅。人民日報,經濟版。\n劉成友(2014年9月12日)。綠色公交節能安全。人民日報,要聞版。\n魏薇(2014年10月31日)。首都機場啓用電動車充電站。人民日報,社會版。\n沈文敏(2014年11月8日)。公共充電樁APP啟用。人民日報,生活版。\n魏薇(2015年1月3日)。500台純電動出租車投放北京城區。人民日報,要聞版。\n李麗輝、吳秋余(2015年5月19日)。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人民日報,經濟版。\n王偉健、奚青蘭(2015年5月20日)。江蘇首座民營新能源車充電站投運。人民日報,要聞版。\n潘少軍(2015年11月14日)。發展新能源汽車用創新換時間。人民日報,生態周刊版。\n鄧圩、賀勇、孫振(2015年12月16日)。別讓充電樁「絆」住電動汽車。人民日報,要聞版。\n李心萍、肖家鑫、張文、溫素威(2016年3月13日)。新能源汽車如何跑得遠。人民日報,兩會特刊版。\n李麗輝(2016年9月9日)。財政部通報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專項檢查情況 揪出五隻碩鼠 涉及資金10億。人民日報,經濟版。\n李長雲(2016年10月13日)。環洞庭湖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開幕 一個環保的比賽。人民日報,綜合版。\n李麗輝(2017年1月1日)。元旦起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人民日報,要聞版。\n張辛欣(2017年1月17日)。工信部要求生產企業為新能源汽車建檔跟蹤。人民日報,經濟版。\n譚凱興(2017年5月25日)。新能源車「開」進桂北偏遠山區縣。人民日報,經濟版。\n馮華(2017年6月7日)。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球佔比50%。人民日報,要聞版。\n王珂(2017年12月22日)。前十一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逾五成。人民日報,經濟版。\n\n中文部分\n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保部(2018)。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n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2018)。中國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CACSI)調查。\n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文化。\n王瑩(2009)。傳統能源瓶頸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究(碩士論文)。河北大學,河北省。\n王玲寧、陳昕卓(2017)。自媒體科學傳播內容與媒體顯著性之研究——以微信公眾號「果殼網」為例。新聞大學,2017(5), 68-76。\n石永貴(1972)。科學新聞報導。台北市: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n石羚(2017年09月14日)。讓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人民日報,第五版。\n江建華(2001)。中國石油化工產業——開放型全球市場戰略理論研究(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n朱佩(2018年01月05日)。外媒:2017年全球汽車銷量首破9000萬輛。環球網。取自http://auto.huanqiu.com/globalnews/2018-01/11499251.html\n李亦萌(2018年01月09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但銷售佔比並不高。界面新聞。取自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867695.html\n邱佩冠(2004)。再生能源的發展——以美國再生能源發展為例。全球變遷通訊雜誌,44 ,28–32。\n杜燕飛(2016年01月26日)。報告稱2015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人民網。取自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6/0126/c71661-28086315.html\n英國石油公司(BP)(2017)。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n林筱芸(2013)。台灣基因醫學新聞報導內容分析(2001-2011年)(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n和玲(2018年01月16日)。2017中國汽車銷量微增3% 新能源車勢頭火爆。北京晨報網。取自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8/0116/1684570.shtml\n陸寒寅(2006)。亞洲石油秩序的演繹:淺析三次石油危機對亞洲經濟的影響。東北亞論壇,15(3)。\n徐美苓(2015)。新興環境議題的媒體建構:以台灣替代能源新聞報導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2,19-57。\n徐弘毅、何雨欣(2018年01月30日)。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全球一半以上。新華網。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30/c_1122342453.htm\n高景宜(2006)。2001-2005年新能源媒體議題興起之研究─新能源報導內容分析與創新者對能源議題之意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n陳軍、袁華堂(2004)。新能源材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陳維新(2004)。能源概念。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n陳憶寧(2011)。當科學家與記者相遇:探討兩種專業對於科學新聞的看法差異。中華傳播學刊,19,147-187。\n陶鳳(2017年09月12日)。禁售燃油車的全球時間表。北京商報網。取自http://www.bbtnews.com.cn/2017/0912/210510.shtml\n常曉華、李新民(2011年08月13日)。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首超美國 如何破解「石油魔咒」?。新華網。取自http://news.hexun.com/2011-08-13/132418174.html\n張卿卿(2012)。科學新聞資訊呈現形式及其對閱聽眾資訊接收的影響—以科學知識觀點與認知基模理論來探討。科學教育學刊,20(3),193-216。\n張雨(2017年04月18日)。2017年一季度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億。人民網。取自: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7/0418/c1008-29217348.html\n張漲(2018年3月8日)。普及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廣州日報大洋網。取自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803/08/153828_52109801.htm\n張子揚(2018年01月15日)。中國公安部: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中新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1-15/8424257.shtml\n張耀(2011)。中國能源安全環境辨析及發展戰略選擇。國際觀察,2011(5),23-29。\n張郁敏(2013)。什麼樣的科學新聞內容會受新聞媒體青睞?報紙與電視科學新聞媒體顯著性之決定因素初探。新聞學研究,117,47-88。\n曾薏珊(2011)。HINI新型流感報導中憤怒恐慌的要素與風險解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n黃海東(2018年02月01日)。中國發佈首部石油藍皮書:預計今年國內成品油需求同比增加3%。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北京時間欄目。取自http://www.brtn.cn/news/37k237cf7pb97t8pq2jbsb7tp0t\n童曉光、趙林、汪如朗(2009)。對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問題的思考。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n黃燁、趙聰(2011)。中國原油對完依存度超美 交通領域耗油超六成。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8-04/3232747.shtml\n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新聞學研究,105,127-166。\n楊孝濚(1978)。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社會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市:東華。\n楊宇(2011)。基於汽車產業的新能源多層次發展研究(博士論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市。\n楊意菁、徐美苓(2012)。環境風險的認知與溝通:以全球暖化議題的情境公眾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2,169-209。\n楊意菁(2017)。風險溝通、媒體關注與框架分析:以新聞再現企業環境相關議題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7(1),71-106。\n楊曉紅(2018年01月31日)。全球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20名出爐:北汽EC系列完勝。第一電動網。取自https://www.d1ev.com/news/shuju/62022\n楊忠陽(2017年08月10日)。多國宣佈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 無燃油車時代真的來了嗎?中國經濟網。取自http://www.ce.cn/cysc/ny/gdxw/201708/10/t20170810_24920292.shtml\n趙永新、雷聲(2004年01月08日)。汽車污染,堅冰難破?。人民日報,第十六版。\n趙航(2013)。緒論。載於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主編),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鄭宇君(1999)。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n熊建(2012年12月28日)。汽車是個人的 空氣是大家的(經濟時評)。人民日報,第十版。\n翟傑全(2007)。論科技傳播。載於劉華傑(主編),科學傳播讀本(163-166頁)。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n劉蕙苓(1989)。報紙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被處理方式之分析(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n潘小川、李国星、高婷(2012)。危險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經濟損失評估研究。北京市: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n盧周來(2011)。能源全球化之後—全球化,轉向能源。能源評論,2011(1),18-25。\n肖成(2015年09月28日)。汽車保有量已超1.5億輛 未來我國超過一半的石油將用於汽車行業。前瞻產業研究院。取自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50927-da204976.html\n謝瀛春(1991)。科學新聞的傳播:倫理與個案。台北市:黎明出版社。\n謝瀛春(1994)。科學與大眾媒介。台北市:遠流。\n謝瀛春(2005)。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載於馮建三(主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187-205頁)。台北市:政大新聞系。\n瞿劍(2018年03月10日)。馬永生委員: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科技日報。取自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3/10/content_646154.shtml\n羅文輝、蘇蘅(2011)。媒介暴露與資訊處理策略對新流感相關知識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07,173-206。
\n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市:正中書局。\n\n英文部分\nAndrews, K. T., & Caren, N. (2010). Making the news: Movement organizations, media attention, and the public agend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5(6), 841-866.\nAtwater, T., & Fico, F. (1986). Source reliance and use in reporting state government: A study of print and broadcast practice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8(1), 53-61.\n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II.: The Free Press.\nBucchi, M., & Mazzolini, R. G. (2003). Big science, little news: science coverage in the Italian daily press, 1946-1997.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2(1), 7-24.\nBurkett, W. (1986). News reporting: Science, medicine, and high technology. Iowa State Press.\nBurnham, J. C. 1987. How superstition won and science lost: Popularizing science and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nBurns, T. W., O`Connor, D. J., & Stocklmayer, S. M. (2003).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2(2), 183-202.\nCartwright D.P. (1953).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Materials,” L. Festinger and D. Katz (eds.),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nClark, F., & Illman, D. L. (200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 section. Science Communication, 27(4), 496-513.\nCouncil of Scientific Society Presidents. 1991. Bridging the communications gap: A Wing-spread workshop on strengthe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Scientific Society Presidents.\nEveland Jr, W. P. (2001). The 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of learning from the news: Evidence from nonelection, off-year election, and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ntex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5), 571-601.\nEveland Jr, W. P. (2002). New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ions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1), 26-40.\nDunwoodu, S., Friedman, S. M., & Rogers, C. L. (Eds.). (1986). 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Reporting science as new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nGerbn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1981). Scientists on the TV screen. Society, 18(4), 41-44.\nGolan, G., Wanta, W. (2002). Second-level agenda setting in the New Hampshire primary: A comparison of coverage in three newspapers and public perceptions of cadidat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8(2), 247-259.\nGregory, J., & Miller, S. (1998). Sci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redibility. Plenum Press.\nHijmans, E., Pleijter, A., & Wester, F. (2003). Cove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 Dutch newspaper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5(2), 153-176.\nKrieghbaum, H. (1967). Science and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nKerlinger, F. N. (1973).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inquir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nKiousis, S. (2004). Explicating media salience: A factor analysis of New York Times issue coverage during the 2000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4(1), 71-87.\n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Sage Publications.\nLaFollette, M. C. (1990). Making science our own: Public images of science, 1910- 195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nLewenstein, B. 1992.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 II.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45-68.\nLogan, R. A., ZENGJUN, P., & WILSON, N. F. (2000). Science and medical coverage 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A six-year persp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 22(1), 5-26.\nLogan, R. A., ZENGJUN, P., & WILSON, N. F. (2000). Prevailing impressions in science and medical news: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Los Angeles Time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Science communication, 22(1), 27-45.\nMazur, A. (2016). How did the fracking controversy emerge in the period 2010-2012?.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5(2), 207-222.\nMiller, J. (1983).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Daedalus, 29-48.\nMiller, J. (1986). Reaching the attentive and interested publics for science. In 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Reporting science as news, edited by SM Friedman, S. Dunwoody, and CL Rogers, 55-69. New York: Free Press.\nMiller, J. (1987). Scientific 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municationg to the public, 19-40.\nNelkin, D. (1995). Science controversies: the dynamics of public disp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444, 456.\nNelkin, D. (1995). Selling science: How the press cov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 H. Freeman.\nOgles, R. M. (1985). An overview of content analysi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published manuscript.\nPellechia, M.G. (1997). Trends in science coverage: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ree US newspaper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6(1), 49-68.\nPrewitt, K.(1982). The public and science policy.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36:5-14.\nPrewitt, K. (1983). Scientific illiteracy and democratic theory. Daedalus, 49-64.\nPritchard, D. (1986). Homicide and bargained justice: The agenda-setting effect of crime news on prosecutor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0(2):143-159.\nRowan, K.E. (1998). Effective explanation of uncertain and complex science. In Friedman. S.M., Dunwoody. S., & Rogers. C.L. (Eds.) 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 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 Erlbaum.\nSchramm, W. (1961). Science And The Public Mind: A Memorandun For E.C. Sherburne, Amw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tanford: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nSotirovic, M., & McLeod, J. M. (2004). Knowledge as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political learning.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57-394.\nTrachtman, L. E. (1981).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effort: A critiqu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6(3), 10-15.\nWalker, G. (1995).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public. Land Use Policy, 12(1), 49-59.\nWaples, D., & Berelson, B. (1941). What the voters were told: An essay in content analysis.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University of Chicago.\nWimmer, R.D., and J.R. Dominick (198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446407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407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7101.pdf1.5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