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289
題名: 「雙忠」敘事及其信仰當代實踐 ——以木柵集應廟為例
The Narrative of  Chang-hsiung、Hsiu-yuan and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Its Belief: An Instance from Jiying Temple in Mucha
作者: 林旻雯
Lin,Min–wen
貢獻者: 高莉芬
林旻雯
Lin,Min–wen
關鍵詞: 雙忠
忠義
神跡
文學書寫
民間傳述
民間信仰
The Dual Loyalists
Loyalism
Miracle
Literary writing
Folk narration and propagation
Folk belief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八月-2018
摘要: 「雙忠」指唐代安史之亂中在睢陽戰役中的將領張巡、許遠,史書中記載著二人及其將士「殺妾殺僕」、「斷指明志」、「為厲報國」的忠烈歷史。唐宋元時,文人、士大夫紛紛以詩文、戲曲、小說的方式記錄、稱頌、演義張、許事跡。在文學書寫之外,民間也以其特有傳述方式講述、傳播張巡、許遠的故事與神跡。經由官方肯認、文人書寫等因素,「雙忠」敘事進一步與民間傳述融合,成為民間信仰的重要一支。直至今日,「雙忠」仍得到廣泛崇祭,關於他們的歷史故事、神跡傳說也在不同地區、廟宇繼續發展。因時代、地域、環境的差異而有了多樣的「雙忠」傳說,其中部分神明形象、神職、故事逐漸消失,同時又有新的元素應運而生。但「忠義」與「顯靈」則是「雙忠」敘事的核心。這些變與不變的敘事下呈顯出各自時代、不同階層人們的心理樣態,反映國家和社會群體變化著的需要和寄寓。成為神祇的張巡、許遠等人,因地緣、血緣和在地傳說等原因,與崇祭地區持續、緊密地發生著連接,從而使「雙忠」敘事隨著信仰的發展而走向多元,成為了凝聚集體智慧的文化生態。
The Dual Loyalists refer to the generals Chang Hsiung and Hsiu Yuan in Suiyang Battle during An-Shi Rebellion in Tang Dynasty. The heroic stories, concerning to the two figures and their soldiers, Killing Concubines and Servants, Breaking Finger to Declare the Resolution and Fighting for the Country after Having Become Vengeful Ghosts for instance, are recorded in history books. In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literati and scholar-bureaucrats recorded, praised and performed the deeds of Chang and Hsiu in the manner of poem, drama, and novel. Besides of literary writing, the folk also retold and spread the stories and the miracles of Chang Hsiung and Hsiu Yuan in a unique way of narration and propagation. Because of the official approval, literary writing and other reasons, the narrative of The Dual Loyalists achieved a further fusion with folk stories and became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folk beliefs. Up to now, The Dual Loyalists have been widely worshipped, and their historical tales, miracles and legends have developed continuously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emples.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imes, regions and environments, there are various versions of legends referring to The Dual Loyalists, in which certain god characters, god positions and stories gradually disappeared, whereas, at the right moment, some new elements emerged simultaneously. However, Loyalism and Miracle are still the two cores in the narration of The Dual Loyalists. These modified narratives, as well as the unmodified ones, demonstr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eople among different ages and classes, and reflect the changing needs and expectation from the nation and social groups. Chang Hsiung, Hsiu Yuan, as gods in folk belief, for reasons like geographical relation, blood ties and local legends, have sustained and intensive connection with the areas advocating the worship, the narrative of which-The Dual Loyalists-diversified into a cultural ecology embodying the collective wisdom.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n一、古籍叢刊(以朝代先後排序)\n(漢)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出版社,1972年\n(唐)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唐)韋應物:《韋蘇州集》,北京:中華書局,1970年\n(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2002年再版\n(唐)柳宗元:《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n(唐)《明皇雜錄:附補遺 校勘記》,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年\n(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卷八〈河南道〉),文津閣四庫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59冊\n(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n(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史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4年\n(宋)梅堯臣:《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台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n(宋)蘇頌:《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n(宋)宋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n(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鑒注》,台北:世界書局,2012年\n(宋)《五代史平話》,《古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n(宋)呂祖謙編:《宋文鑑》,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n(宋)文天祥:《文文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n(宋)王應麟:《玉海》(卷五十七〈藝文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n(元)托克托:《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n(元)謝應芳:《辨惑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n(元)廬鎮補修:《重修琴川志》,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n(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元)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n(元)鄭元佑:《僑吳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n(明)解縉,姚廣孝等奉敕編:《重編影印永樂大典》,台北:大化書局,1985年\n(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n(明)張廷玉:《明史》,中華:中華書局,2000年\n(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n(明)姚茂良:《雙忠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n(明)黃一龍修、林大春著:《潮陽縣志》(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台北:新文豐,1985年\n(明)呂天成,吳書陰校注:《曲品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n(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n(明)樊維城,胡震亨等纂修:《海鹽縣圖經》,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n(明)夏良:正德《建昌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n(明)閔文振等修:《寧德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n(明)宋濂撰:《元史》,台北:鼎文出版社,1986年\n(明)敖英撰;王雲五主編:《東谷敖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n(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n(清)顧炎武:《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n(清)王世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n(清)吳易峰等修、(清)徐日明等纂:《太湖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n(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n(清)梁章鋸:《浪跡叢談 續談》,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n(清)梁章鋸:《歸田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n(清)蒲松齡:《醒世姻緣》,台北:聯經書局,1986年\n(清)呂熊:《女仙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n(清)黃文暘撰,董康纂輯:《曲海總目提要》,台北:新興書局,1967年\n(清)袁枚:《新齊諧:子不語》,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n(清)古吳素庵主人編:《錦香亭》,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6年。\n(清)姚福均:《鑄鼎餘聞》(卷二《光緒鄞縣志》十二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n(清)李斗撰:《揚州畫舫錄》,台北:世界書局,1999年\n(清)蔣廷錫,陳夢雷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台北:台灣學生,1989年\n(清)宋犖:《筠廊偶筆》,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n(清)翟瀚:《通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n(清)李調元撰,姚東升撰輯:《釋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n(清)姚寶煃纂修:《西安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n(清)盧崧修:《吉安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n(清)陳常鏵編:《分水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n(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n張家港市委宣傳部、張家港市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張家港市文學藝術聯合會編:《中國·河陽寶卷集》\n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中國常熟寶卷》(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年)\n\n二、中文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n王見川、皮慶生《中國近世民間信仰(宋元明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n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n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n佘正松:《高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十月初版\n李日星:《中國戲曲文化史論》,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n李日星:《中國戲曲文化史論》,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n李明仁:《嘉義的宗教信仰、聚落與族群》,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n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n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n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n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9年\n車錫倫:《信仰·教化·娛樂——中國寶卷研究及其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n周憲文:《清代台灣經濟史》,台銀:台灣研究叢刊第四五種,\n季明華:《南宋詠史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 台北:博陽文化事業出版,2008年\n林美容:《媽祖信仰與漢人社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n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n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5年\n洪瑩發:《台灣王爺信仰與傳說研究》,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n唐蕙韻、王怡超:《金門縣寺廟裝飾故事調查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9年\n烏丙安:《中國民俗學》,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n馬書田:《中國冥界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n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2004年)\n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n張珣、葉春榮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南天書局,2006年\n張紫晨:《中國古代傳說》,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7月\n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n陳器文:《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n陸永峰、車錫倫:《靖江寶卷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n陸永峰、車錫倫:《靖江寶卷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n曾永義:《戲曲學》,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n程千帆:《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n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n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n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n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n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n蒲慕州:《追求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3年\n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n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n趙園:《想象與敘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n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書局,1990年\n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書局,1990年\n劉開陽:《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n劉錫誠、馬昌儀等編:《中華民俗文叢》,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n鄭志明:《神明的由來 台灣篇》,嘉義:華南管理學院,1998年\n鄭振滿、陳春聲:《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n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n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n\n\n三、外文譯著\n〔俄〕李福清(B. Riftin)著、李明濱選編:《古典小說與傳說(李福清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n〔俄〕李福清著,尹錫康譯:《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n〔俄〕李福清著;張冰編選:《神話與民間文學:李福清漢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n〔美〕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n〔美〕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n〔美〕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n〔美〕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編:《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n〔美〕康豹(Paul R. Katz):《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n〔美〕康豹(Paul R. Katz):《從地獄道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台北:博揚文化,2009年\n〔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徐育新等譯:《金枝》,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n〔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萊特(Frederic C. Bartlett)著 ; 黎煒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昭明書局,2003年\n〔法〕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 ; 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出版,1992年\n〔法〕葛蘭言(Marcel Granet):《中國人的信仰》,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2年\n〔印〕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陳仲丹譯:《歷史意識與國族認同:杜贊奇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n〔日〕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78年\n〔日〕相良吉哉編:《台南州祠廟名鑒》,台北:大通出版社,2002年\n〔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n\n\n四、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n丁仁傑:〈靈驗的顯現:由象征結構到社會結盟,一個關於漢人民間信仰文化邏輯的理論性初探〉,《台灣社會學刊》2012年6月,第49期,頁41—101。\n王少華:〈張巡籍貫考述〉,《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頁37—39\n王壽南:〈國士無雙雙國士——張巡和許遠的故事〉,《歷史月刊》2008年243期,頁77—81\n丘慧瑩:〈江蘇常數地區宣卷活動調查報告〉,《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n石萬壽:〈台南市寺廟的建置——台南市寺廟研究之一〉,《台南文化》,新11期,1981年\n吳真:〈民間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頁40—54\n李小玲:〈中國民間文學中的「箭垛是人物」「武聖」關羽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6月,頁63—68。\n李祖基:〈論《三國演義》與關帝信仰的形成〉,《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4期,頁43—47。\n李國平:〈宋元以降潮州地區雙忠信仰的地理分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年1月,第32期,頁136—145\n李福清:〈關帝傳說與關帝信仰——關帝研究的新探索〉,《宗教哲學》(第二卷第三期),1996年,頁147—164\n李豐楙,〈台南縣地區王船幾點保存計劃—臺江內海迎王祭〉,(宜蘭縣五結鄉: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台南王醮的道教傳統與地方社會〉,《民俗與文化》(2006年12月),頁1—36\n李豐楙:〈凶死與解除:三個台灣地方祭典的死亡關懷〉,香港:《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學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2012年\n李豐楙:〈台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哲學雜誌》,1994年,第8期,頁32—52。\n李豐楙:〈台灣雲林舊金湖萬善祠及其牽(車藏)習俗——一個自然/非自然、正常/非正常觀點的結構分析〉,《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頁12-55\n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n李豐楙:〈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頁147—158\n李豐楙:〈爐下與派下弟子:木柵張家的祠、廟信仰體制〉,《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2011年,頁299—334。\n車錫倫:〈中國寶卷文獻的幾個問題〉,《書目季刊》,1997年30期,\n車錫倫:〈江蘇常熟白茆地區宣卷活動調查報告〉,《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n周明:〈神秘威武的街頭舞者——八家將與官將首淺釋〉,《台灣源流》,2008年,頁105—113\n周建新:〈粵東地區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特徵及其族群意象〉,《廣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頁55—61\n周灌街:〈論梨園始祖神與保護神——兼論梨園神研究中的失誤〉,《民間文學論壇》,1991年,第3期\n岳永逸:〈村落廟會傳說的情景分析〉,《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3年6月\n林威延:〈台北、台南兩市張巡、許遠崇拜研究〉,《台灣人文》第7期,2002年\n林威延:〈台南市張巡、許遠信仰研究:兼論王爺信仰的起源說〉,《台南文化》,第52期,2002年第3期\n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頁83—84。\n林瑋嬪:〈台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台灣人類學刊》2003年,頁129。\n林衡道:〈台灣農村寺廟分佈情形之調查——漳泉移民村落與粵東移民村落寺廟之比較〉,《台灣文獻》,13卷3期(1962年),頁153—165。\n林衡道:〈台灣農村寺廟分佈情形之調查——漳泉移民村落與粵東移民村落寺廟之比較〉,《台灣文獻》,13卷3期(1962年),頁153—165。\n科大衛、劉志偉:〈「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儀禮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頁1—21\n胡楚生:〈比較韓愈與柳宗元兩篇有關南極元的碑傳文章〉,《興大中文學報》,第9期,頁21—34。\n范純武:〈台北都市化中尪公信仰與街莊空間的變化〉,《第二屆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文獻館,2005年。\n范純武:〈明清以來洛陽橋傳說文本的演變——兼論其與華東地方民間信仰的關係〉,《宗教哲學》,2006年,36期,頁61—72。\n范純武:〈道教對民間俗神的編納——以華南道派地祇法和張巡信仰的關係為例〉,《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405—431。\n馬大勇:〈「張巡事件」的非主流聲音〉,《文史知識》2007年05期,頁111—115。\n康韻梅:〈從「粗陳梗概」到「敘述婉轉」——試以兩組文本為例展開志怪與傳奇的敘事性差異〉,《台大文史哲學報》(61),2004年,頁179-222\n張家麟:〈多元與再詮釋:當代台灣張巡信仰型態〉,《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台灣民間宗教》,2016年,頁121—156\n張家麟:〈酬神、融合與交陪:小坪頂集應廟九年輪祀尪公的豬公祭典〉,《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台灣民間宗教》,2016年,頁179—225\n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台灣人類學刊》,2006年第4期,頁38—72\n曹仕邦:〈張巡、許遠死守睢陽的決心來源一個新探討〉,收於《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頁168—182\n許暉林:〈歷史、屍體與鬼魂——讀話本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漢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1年,頁35—62\n郭鶴鳴:〈韓愈《張中丞傳後敘》所涉問題析論〉,《教學與研究》1995年17期,頁17—29。\n陳其南:〈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期,1980年,頁117。\n陳泳超:〈《太姥寶卷》的文本構成及其儀式指涉——兼論吳地神靈寶卷的歷史淵源〉,《民族文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5—17\n陳建林:〈略論張巡領導的雍睢保衛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頁134—141\n陳建森:〈戲曲「代言體」論〉,《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頁50—57\n陳春聲: 〈「正統」神明地方化與地域社會的建構——潮州地區雙忠公崇拜的研究〉,《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4期,頁19—31\n陳春聲:〈正統性、地方化與文化的創製——潮州民間神信仰的象徴與歷史意義〉,《史學月刊》,2001年,第1期,頁123—133\n陳春聲:〈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四期,第42卷,頁35—45\n陳國華:〈論明初教化劇中的倫理道德觀〉,《四川戲劇》,2009年第2期,頁32—34\n陳尊慈:〈國家符號與地方社會:獺窟島雙忠信仰的歷史文化考察〉,《閩臺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頁45—51。\n陳緯華:〈靈力經濟:一個分析民間信仰活動的新視角〉,《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8年3月,頁57—106\n彭志堅:〈地域化的神祗:雙忠信仰及其在閩臺的發展與變遷〉,《社會科學論壇》,2016年1月,頁59-67\n童毅之、張小平:〈張巡抵抗安史叛軍鬥爭研究〉,《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頁114—116\n黃仕忠:〈《雙忠記》傳奇為海鹽姚懋良所作考〉,《文化遺產》2016年05期,頁108-112\n楊子怡:〈「雙忠」信仰與韓愈崇拜——「雙忠」廟祀落戶潮汕地區的文化闡釋〉,《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2月,第33卷第1期,頁1—7\n楊子怡:〈試論「雙忠」崇拜民俗文化之興起〉,《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4卷,2008年,第5期,頁89—93\n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1978年第6期,頁257—259。\n葉舒憲:〈四重證據:知識的整合與立體釋古〉,《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頁24-28\n劉永華:〈關羽崇拜的塑成語民間文化傳統〉,《廈門大學學報》,1995年。\n劉有泰、梁諾謙:〈論財神關公的由來及其形象:以《三國演義》為討論中心〉,輯於《嶺南大學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11年\n歐大年(Daniel Overmyer):〈神明、聖徒、靈媒和繞境——從中國文觀點比較地方民間信仰傳統〉,《宗教信仰與想象》,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7年\n潘朝陽:〈台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986年第12期,頁154、163、170—172\n蔣竹山:〈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八卷二期,1997年6月,頁188\n蔣曄、李可亭:〈試論張巡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的作用〉,《商丘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4月04期,頁23—27\n鄭阿財:〈史語所藏《鸚哥寶卷》研究——兼論同一題材在各類俗文學的運用〉,《成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08年12月,頁1—25\n濮文起:〈寶卷學發凡〉,《天津社會科學院學報》,第2期,頁82—87\n謝國興:〈台灣田都元帥信仰與宋江儀式傳統〉,《民俗曲藝》,2012年,175期,頁1—42\n鍾秀雋:〈厲鬼變神兵——「招軍請火」儀式中的神、鬼、人、兵將〉,《世界宗教學刊》,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13年, 頁95—184\n鍾東:〈廣東潮陽縣靈威廟祀述考〉,《文化遺產》,2008年,頁85—90\n鍾敬文:〈中國的地方傳說研究〉,《民俗學集鐫》第1期\n\n五、外文文獻\nFreeman,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Worfed,1974\nDe Groot,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vol.I,pp.1-2;Freeman . On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n〔俄〕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On the Connection of the Cults of Historical Persons and Baojuan Storytelling: with Baojuan of the Small King of Thousand Sages of the Changshu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論歷史人物崇拜與寶卷演唱的關係——以中國江蘇省常熟縣的《千勝小王寶卷》為例〉),《興大人文學報》,第50期,2013年3月,頁256—294。\n〔俄〕白若思:On the Performance and Ritual Aspects of the "Xiangshan Baojuan": A Case Study of Religious Assemblies in the Changshu Area(《香山寶卷》的表演與儀式側面-以常熟地區「講經宣卷」活動為例),《漢學研究》33卷3期,2015年,頁307—344。\n〔俄〕白若思:New Texts in the “Scripture Telling"of Shanghu, Changshu City, Jiangsu province: With the Texts Composed by Yu Dingjun as an Example(〈論當代中國江蘇省常熱市尚湖鎮「講經宣卷」中出現的「新編文本」現象:以余鼎君「講經」為例〉),《戲曲學報》12期,2015年3月,頁101—140\n\n六、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n李淑如:《河陽寶卷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n林傳凱:《神靈、民族、與認同的空間政治:日治與戰後台北盆地尪公年例之變遷》,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n林麗寬:《金門王爺信仰傳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年\n高振宏:《宋,元,明道教鄷岳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n陳正明:《清季福建安溪高、張、林三姓族人移墾台北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n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78年)\n劉黎卿:《唐代詠「安史之亂」詩歌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n樂匡倫:《木柵地區尪公信仰之研究——以集應廟與忠順廟為核心》,佛光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32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1032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32101.pdf20.3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