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562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高莉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呂悅慈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Lu, Yueh-Tzuen_US
dc.creator呂悅慈zh_TW
dc.creatorLu, Yueh-Tzuen_US
dc.date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8-08-27T06:41:05Z-
dc.date.available2018-08-27T06:41:05Z-
dc.date.issued2018-08-27T06:41:05Z-
dc.identifierG0104151025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562-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10415102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水崇拜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皆有所展現,其中「雨」作為水的一種呈顯型\r\n態,是天地之間動態過程的水,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過淫或旱,都會造成危害,在敬畏與仰賴的心態下,逐漸發展透過祭祀與儀式活動,企求將這些不能掌握的力量,轉變為助力。本文主要以傳世文獻和出土圖像材料探討「雨」作為自然現象,在先秦兩漢的語境中如何被認識,以及其神化的表現和形象特徵,進一步了解與其相關的自然崇拜和祈雨儀式的思想內涵。本研究藉由古人在不同載體上呈現的雨神面貌以及相關的儀式施用,掌握時人對神靈的想像與思維方式,以及在人間秩序和自然秩序之中尋求和諧的企求,其中都揭示著人們對於風調雨順以安身立命的願望。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r\n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r\n一、研究背景 1\r\n二、研究目的 4\r\n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綜述 6\r\n一、「水」及其思想解讀 6\r\n二、氣候與民族流動研究 8\r\n三、水崇拜及水神信仰 8\r\n四、「雨」字考釋研究 9\r\n五、雨神及其形象研究 10\r\n六、求雨、止雨儀式研究 12\r\n七、前人研究成果綜合觀察 14\r\n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 14\r\n一、研究方法 14\r\n二、取材範圍與義界 18\r\n\r\n第二章 先秦兩漢雨及雨神形象 26\r\n第一節 雨的原始的內涵 26\r\n一、「雨」的釋義及占候觀念 26\r\n二、旱澇之災及其救助措施 36\r\n第二節 文獻中的雨師 38\r\n一、雨師之稱名 38\r\n二、雨師之異名 40\r\n三、雨師之司職 44\r\n第三節 圖像中的雨師 46\r\n一、雨師畫像位置 57\r\n二、雨師的周邊神靈 59\r\n三、雨師的形象特徵 60\r\n\r\n第三章 先秦兩漢與雨神相關的自然崇拜 67\r\n第一節 天下行雲:和雨相關的氣象神祇 68\r\n一、雷神 71\r\n二、風神 73\r\n三、虹神 74\r\n四、旱神 76\r\n第二節 遍施雨露:兼司雨水的神靈 77\r\n一、至上神 77\r\n二、日月星辰 85\r\n三、山川大澤神祇 87\r\n四、社稷神、農神 89\r\n五、方位神 91\r\n\r\n第四章 先秦兩漢祈雨儀式與思想意涵 95\r\n第一節 祈雨儀式的施用時機 96\r\n一、毀滅與再造:因逢災求雨 96\r\n二、豐年與繁衍:祈豐產求雨 101\r\n第二節 祈雨儀式的形式 105\r\n一、占卜 105\r\n二、齋戒 108\r\n三、犧牲 109\r\n四、歌樂舞 111\r\n第三節 祈雨儀式的思想底蘊 117\r\n一、巫術思維:生命之水 117\r\n二、陰陽五行:損陽益陰 121\r\n三、天人相應:災異示警 129\r\n\r\n第五章 結論 133\r\n第一節 各章回顧及總結 133\r\n一、雨及雨神形象之考辨 133\r\n二、雨神及自然崇拜之探討 134\r\n三、祈雨文化意涵之分析 135\r\n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展望 136\r\n一、對近、現代材料的觀察有限 136\r\n二、可再針對個別地區差異比較說明 136\r\n三、可再加強對圖像材料變易之關注 137\r\n四、可再加強對民俗考察資料之蒐錄補充 137\r\n\r\n參考文獻 138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25en_US
dc.subject雨神zh_TW
dc.subject祈雨儀式zh_TW
dc.subject雨師zh_TW
dc.subject畫像石zh_TW
dc.title先秦兩漢雨神及祈雨儀式研究zh_TW
dc.titleThe Research of Rain Gods and Rainmaking Ritual in Pre-Qin and Han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一)古籍(依朝代排列)\r\n【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r\n【春秋】老子著,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r\n【春秋】晏嬰著,吳則虞編:《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r\n【戰國】呂不韋撰、【漢】高誘注、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r\n【戰國】荀子:《荀子》,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r\n【戰國】韓非子,陳奇猷校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8。\r\n【西漢】毛公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r\n【西漢】孔安國著,【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r\n【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r\n【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r\n【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店,1990年。\r\n【漢】董仲舒撰,賴炎援註釋:《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r\n【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r\n【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r\n【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09年。\r\n【漢】焦延壽,徐傳武、胡真校點集注:《易林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集出版社,2012年。\r\n【漢】劉安著,【漢】高誘注:《淮南鴻烈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r\n【漢】劉向著,盧元駿註譯:《說苑》,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r\n【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r\n【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r\n【東漢】劉珍等注;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r\n【三國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r\n【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r\n【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r\n【晉】葛洪,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r\n【晉】干寶撰:《搜神記》,收錄於《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r\n【晉】郭璞注,【宋】邢昺書:《爾雅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r\n【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r\n【晉】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r\n【東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穀梁傳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第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r\n【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r\n【唐】孔穎達正義,【清】孔廣森補注、王豐先點校:《大戴禮記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r\n【宋】徐天麟:《西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r\n【宋】徐天麟:《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r\n【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43-10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r\n【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r\n【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r\n【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r\n【清】葉德輝校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入《道教文獻》第12冊,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r\n【清】徐道纂集:《歷代神仙通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r\n【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r\n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r\n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r\n\r\n(二)圖錄與古文字總集(按輯錄者姓名筆劃排序)\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2‧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3‧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4‧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5‧陝西、山西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6‧河南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中國畫像石全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7‧四川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r\n胡新立:《鄒成漢代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r\n柳春鳴主編:《大漢氣象──中國漢代畫像藝術展》,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r\n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4年。\r\n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82年。\r\n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線裝書局,2010年。\r\n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2006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10‧神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1‧米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2‧米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3‧米脂》,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4‧綏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5‧綏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6‧綏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7‧綏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8‧綏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康蘭英、朱青生主編:《漢畫總錄‧9‧榆楊、清澗、子洲、吳堡、靖邊、橫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r\n張從軍、李為:《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年。\r\n譚禪雪主編:《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r\n\r\n(三)中文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r\n(澳)陳慧、廖名春、李銳:《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r\n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r\n牛天偉、金愛秀:《漢畫神靈圖像考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r\n王小盾:《神話話神》,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2年。\r\n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r\n王孝廉:《華夏諸神‧水神卷》,臺北:雲龍出版社,2000年。\r\n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r\n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r\n王青:《先唐神話、宗教與文學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r\n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r\n田天:《秦漢國家祭祀史稿》,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r\n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r\n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r\n向柏松:《神話與民間信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r\n朱存明:《漢畫的象徵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r\n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r\n江紹原:《髮鬚爪──關於它們的迷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r\n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r\n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r\n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69年。\r\n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r\n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r\n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播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r\n宋兆麟:《中國生育、性、巫術》,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r\n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r\n李立:《文化嬗變與漢代自然神話演變》,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02 年。\r\n李立:《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r\n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畫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r\n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r\n汪小洋:《漢墓壁畫宗教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r\n邢義田:《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r\n具隆會:《甲骨文與殷商時代神靈崇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r\n周清泉:《文字考古:對中國古代神話巫術文化與原始意識的解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r\n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r\n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出版社,2004年。\r\n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r\n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r\n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r\n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r\n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r\n徐迎花:《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郊祀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r\n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r\n高莉芬:《絕唱:漢代詩歌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r\n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r\n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r\n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r\n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r\n張家國:《中華占候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頁198。\r\n張從軍、李為:《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年。\r\n張從軍:《黃河下游的漢畫像石藝術》,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r\n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r\n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r\n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r\n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r\n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r\n喬繼堂:《中國人的偶像崇拜》,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年。\r\n賀學君、蔡大成、〔日〕櫻井隆彥(さくらいたつひこ)編:《中日學者中國神話研究論著目錄總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r\n賀學君、蔡大成、〔日〕櫻井隆彥編:《中日學者中國神話研究論著目錄總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r\n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r\n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r\n楊愛國:《不為觀賞的畫作:漢畫像石和畫像磚》,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r\n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r\n葉國良:《居愚居文獻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r\n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r\n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教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r\n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r\n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r\n蒲慕州:《古代宗教與信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2年。\r\n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r\n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1993年。\r\n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r\n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r\n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r\n劉明揚:《大氣測計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r\n劉昭民:《中華氣象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r\n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1998年。\r\n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r\n鄭志明:《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臺北:古風出版社,1993年。\r\n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臺北:大元書局,2006年。\r\n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r\n龍亞珍:《《山海經》山經祭儀初探》,臺北:花木蘭文化,2010年。\r\n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6年。\r\n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r\n鍾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r\n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r\n\r\n(四)外文譯著(依筆劃排序)\r\n﹝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r\n﹝日﹞御手洗勝等著,王孝廉譯:《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r\n﹝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神話學:生食與熟食》,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0年。\r\n﹝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r\n〔法〕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著,馮壽農譯:《替罪羊》(臺北:臉譜出版社,2004年),頁55。\r\n﹝美﹞坎伯(Joseph John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r\n﹝美﹞巫鴻著,柳楊、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r\n﹝美﹞巫鴻著,鄭岩等人編譯:《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r\n﹝英﹞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r\n﹝英﹞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ski),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1993年。\r\n﹝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楊君游、柯錦華譯:《國家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State),臺北:桂冠,1992年。\r\n〔德〕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r\n〔德〕W‧施密特(Schmidt WiIhelm)著,蕭師毅、陳祥春譯:《原始宗教與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r\n〔英〕簡‧艾倫‧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著,劉宗迪譯:《古代藝術與儀式》,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r\n〔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著,王浩譯:《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r\n〔法〕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r\n〔法〕愛彌爾‧涂爾幹(Emile Durheim)著,渠東汲喆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r\n〔法〕馬賽爾‧莫斯(Marcel Mauss)、〔法〕昂利‧于貝爾(Henri Hubert)著,楊渝東、梁永佳、趙炳祥譯:《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r\n〔美〕莎拉‧艾蘭(Sars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r\n〔美〕莎拉‧艾蘭(Sarsh Allan)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r\n〔美〕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著,戚印平、范景中譯:《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r\n〔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年。\r\n〔羅馬尼亞〕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2000年。\r\n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r\n汪濤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r\n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r\n楊儒賓著,黃俊傑譯:《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r\n\r\n(五)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r\n方冠臻:《雷與雷神神話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r\n吳清杉:《漢代的地方官與祭祀活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碩士論文,1994年。\r\n李雅雯:《無「雨」問蒼天──上古秦漢之祈雨儀式及其思想底蘊》,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碩士論文,2004年。\r\n段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r\n洪千惠:《東漢郊祀與宗廟祭祀制度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r\n郁高強:《秦漢水旱災害及救助措施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r\n許又方:《虹霓的原始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表現及意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r\n陳吟文:《中國風神信仰的來源、流變及實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r\n陳妤諳:《山海經中的人物形象與蛇關係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r\n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臺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r\n陳柏全:《甲骨文氣象卜辭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r\n陳炫瑋:《先秦至旱初災異禳除禮俗及救治措施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r\n陳景黼:《中國古代求雨巫術及民俗底蘊研究》,宜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r\n黃智暘:《秦漢時期水旱災變的神話與儀式》,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7年。\r\n楊靜怡:《山海經神人與鳥關係研究:以帝俊為主的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班論文,2011年。\r\n蔡佩陵:《「水」與大禹神話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r\n謝紫琳:《文化觀照下的東漢魚、鳥圖像研究──以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藏為對象》,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r\n\r\n(六)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r\n王從仁:〈雲中君、雨師、雲雨──《雲中君》的民俗學新證〉《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8卷第2期(2009年3月),頁73-80。\r\n何炳棣:〈華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學、訓詁互證示例〉,《農業考古》,1991年01期,頁110-113。\r\n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新39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615-651。\r\n胡厚宣:〈釋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一期,頁49-86。\r\n高華:〈《列仙傳》中「雨師涵義探源」〉,西安社會科學學報,第29卷第3期(2011年6月),頁133-135。\r\n高莉芬:〈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5輯(2011年6月),頁57-94。\r\n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2004年6月),頁113-148。\r\n高莉芬:〈搗藥兔:漢代畫像石中的西王母及其配屬動物圖像考察之一〉,《興大中文學報》,第27輯(2010年12月),頁207-240。\r\n高莉芬:〈墓門上的女神:陝北和畫像石西王母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思想戰線》第39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36-45。\r\n高暢:〈商周時期女巫祈雨巫術研究〉,《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2015年5月),頁83-87。\r\n陳彥良:〈兩漢災害高峰期──天災、人或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臺大歷史學報》第57期(2016年6月),頁47-116。\r\n崔華、牛耕:〈從漢畫中的水旱神畫像看我國漢代的祈雨風俗〉,《中原文物》1966年第3期,頁75-83。\r\n曾憲波、詹敏著:〈探析漢畫中的風神雨神〉,收入於《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0年),頁116-119。\r\n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1996年4月,頁533-573。\r\n蔡月娥:〈由〈坎〉卦探析《周易》「習險解難」之道〉,《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10月,頁205-254。zh_TW
dc.identifier.doi10.6814/THE.NCCU.CHI.014.2018.A08-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501.pdf4.0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