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06
題名: 旅行證照制度與我國簽證待遇研究
Research on Travel Documents and the R.O.C. Nationals’ Visa Treatments
作者: 曾翔
Tseng, Hsiang
貢獻者: 邱坤玄
Chiu, Kun-Shuan
曾翔
Tseng, Hsiang
關鍵詞: 旅行證照
護照
簽證
免簽
簽證待遇
入出國
聯合知識庫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十月-2018
摘要:   自2009年起,我國簽證待遇大幅改善,並先後獲得英、歐、美在內西方重要國家免簽證待遇,「164國免簽」被視為馬英九任內的重要政績。然而以往有關旅行證照制度之學術研究較為缺乏,光是「免簽」乙詞即有不同定義,坊間常見的簽證待遇指標又多以免簽國數量作為衡量基準,難免見樹不見林,也導致各界對於此項政績有不同解讀與評價。\n  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途徑,運用「聯合知識庫」為主的史料,對護照、簽證及相關入出境管理制度進行探討,並瞭解我國簽證待遇的發展歷程。鑒於現有的外交部免簽國名單存在認定標準不一致等問題,且因公部門強調數字管理,護盤痕跡較為明顯;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及護照指數(Passport Index)對於免簽國的認定標準雖較一致,但卻無法反映非免簽國待遇,且所有國家無論大小或重要性,皆為等值給分,難以反映其間差異,本研究對此將進行改良。除以免簽國數量作為指標,並引進重要國家免簽證數量指標、國家發展與免簽國數量關係、人口數及面積加權之免簽指標、李克特量表綜合簽證待遇指標、簽證友善度指標、簽證互惠指標等評估模式。透過這些統計資料,對我國現有簽證待遇進行描述,解構「164國免簽」的意義,再以國際關係層次分析模式探討影響我國簽證待遇之變因。\n  研究發現,我國雖有百國免簽,但全球亦有半數護照享有百國以上免簽;從各項指標來看,我國除在七大工業國免簽成績表現亮眼,其餘指標大多處於劣勢,成績大致只和加勒比海一些邦交國相當,表現並非想像中的好。若由層次分析角度來看,儘管個人、國內與國際層次因素皆對簽證待遇有所影響,但兩岸因素仍是主要變因。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促成我國簽證待遇大幅改善,但歷任執政者卻也功不可沒,全體國人的長期努力更是重要關鍵。
參考文獻: 一、中文\n1.刁國仁,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1年)。\n2.丘宏達,現代國際法 修訂三版(臺北:三民出版,2012年)。\n3.出入境證和護照申請手冊(臺北:文教出版,1980年)。\n4.外交部護照科,護照條列暨簽証辦法(臺北市 : 外交部護照科,1952年)。\n5.刘国福,移民法-出入境权研究(北京:中国经法出版社,2006年)。\n6.吳學燕,「入出國及移民法」逐條釋義(臺北 : 文笙書局,2011年)。\n7.柯雨瑞,臺灣入出國及移民法有關驅逐出國機制之現況 問題與未來可行之發展方向(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12年)。\n8.范振水,中國護照(香港 : 三聯書店,2004年)。\n9.凌诗,领事浅谈(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n10.容繼業,旅行業理論與實務(新北:揚智文化,2002年)。\n11.戚名遠,美國簽證與移民概論(新北:作者自行出版,1999年)。\n12.梁宝山,实用领事知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n13.許義寶,入出國法制與人權保障(臺北:五南出版,2012年7月)。\n14.陳加昌,超越島國思維:李光耀的建國路與兩岸情(臺北:天下出版,2016年3月)。\n15.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作者自行出版,1995年9月)。\n16.曾文昌,入出國及移民法釋論(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n17.楊永明,國際關係(新北市:前程文化,2010年)。\n18.劉進福,日本外人入出境管理之探討(桃園:中央警官學校,1992年)。\n19.劉蓬春,台灣地區入出境管理與兩岸關係的探討(臺北:海基會,1992年5月)。\n20.张世琦、张磊,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n21.项谠,中国出入境法律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n\n二、西文\n1.Balli, F., Balli, H.O., and Cebeci, K. "Impacts of exported Turkish soap operas and visa-free entry on inbound tourism to Turkey." Tourism Management, 37, 186-192, (2013).\n2.Bigo, D., & Guild, E.. Policing at a Distance: Schengen Visa Policies. Controlling Frontiers: Free Movement into and within Europe. Aldershot: Ashgate, (2005).\n3.Lauterpacht, H.. "The Limit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Laws of War." Brit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30, 206-43, (1953).\n4.Lloyd, Martin. The Passport: the History of Man`s most Travelled Document. England: Sutton, (2007) .\n5.Neumayer, E.. "Unequal access for foreign space: How states use visa restrictions to regulate mobility in a globalized world." Transi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1(1), 72-84, (2010).\n6.Salter, M. B.. "The Global Visa Regime and the Political Technolog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lf: Borders, Bodies, Bio-politics." Alternatives: Global, Local, Political, 31(2) 175, (2006)\n7.Woodside, A. G. & Lysonski, S..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7(4), 8-14, (198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398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8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601.pdf8.7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