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85
題名: 當代中國「國家-農民」關係的重構 : 農村村民自治制度運作之探討
作者: 柳金財
貢獻者: 趙建民
柳金財
關鍵詞: 村民自治制度;\r\n村委會選舉;\r\n三層分析法;\r\n制度變遷;\r\n法團主義;\r\n公民社會;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5-Oct-2018
摘要: 一九八○年初,中國廣西的宜山、羅城兩縣農民自發地建立起一種帶有準政權性質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委會)。八二憲法正式確認村委會的法律地位,之後中共通過村委會組織法將村民自治制度逐步規範化,其發展可謂是從誘致性制度變遷走向強制性制度變遷。然則何以國家願意在農村推動「草根民主」呢?本文的基本假設是國家試圖在其與農民的互動關係中創造一個緩衝地帶。本文之研究架構是奠立在「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途徑」的基礎上,跳脫偏於僅僅只是使用「國家中心論」或「社會中心論」的研究途徑;並試圖運用「國家――村莊菁英――農民」此種三層分析法,進一步深化傳統的「國家與社會」二元分析架構來探討當代中國國家與農民的關係。與此同時,在三層分析法中結合制度變遷理論、委託代理理論、公民社會理論、法團主義分析國家(包括中央、省級、縣級、鄉級政府)及農民關係的重新建構。本文試從「國家權力介入」與「社會力量增長」兩個向度探討基層選舉與村民自治制度運作下國家與農民關係,包括國家基層政權組織、農村黨支部等正式組織對村民自治制度運作的影響,及非正式組織宗族與經濟因素對村民自治制度運作的影響,希望藉由上述諸面向的探討,有助於理解當代中國「國家――農民」互動關係。本文章節安排共分九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檢視各種研究取向與相關理論應用之探討;第三章為村民自治制度興起背景與制度功能;第四章則是分析國家與社會互動下村民自治制度形成過程的爭論與制度設計;第五、六章分別探討代表國家權力介入的鄉鎮人民政府、黨支部委員會對村民自治制度運作的影響;第七、八章則是分別討論代表社會力量增長的宗族組織或宗族菁英、經濟菁英對村民自治制度運作的影響;第九章則是本文的結論。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943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