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87
題名: 毛澤東經濟理論與中共經濟革命之評析
作者: 林燕文
貢獻者: 魏蕚
林燕文
日期: 1982
上傳時間: 5-Oct-2018
摘要: 論文提要\n 思想理論是某一特定時空之下的產物,輾轉傳襲的結果必然因人、因時、因地而表現出其不同的面目。毛澤東自稱為一馬列主義者,但他對馬列共產主義的理論並沒有深入的研究。他師法列寧,以對立鬥爭為馬列主義的神髓,並以之為統治手段,因而在對人的鬥爭,權勢的爭奪上表現出其非凡的成就。但在經濟工作領域,卻找不出任何客觀的經濟分析言論,他所作的,只是關於整體經濟發展方向的指示,從這裹看來,可以說他是以策略為理論。\n 因為他是以策略為理論,所以在有關經濟工作的指示及講詞上,就顯得只有霸氣而無理氣;同時,在語意上也充滿毛澤東所獨有的辯證意味。此種情形結合毛澤東在中共政權中的政治地位,乃遂漸從有法有天的教條思想演變到無法無天的極左思想,他的話變成了原始部落的萬能咒語與點石成金的魔杖。然而,在這咒語與魔杖的背後則是經濟知識的缺乏與經濟建設認識的馬虎,形成經濟浪漫主義的現象,中共的經濟就在這種浪漫情調的引導下,走向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之路。\n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說明在中共經濟轟轟烈烈的大變革過程中,毛澤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力。首先簡要說明共產主義經濟發展的特質,主要是反映在政治影響經濟的層面,其中尤以中共經濟發展過程特別突出這個特質。綜觀中共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一語概括之,卽「統制與自由的反覆交替」的過程,也或是一直在「紅與專」、「破壞與建設」的循環之中,使得中共的經濟長期處於停滯過程。此種現象的形成除了共產制度的本原痼疾有以致之外,統治中共四十年(自一九三五年的遵義會議以來)的毛澤東,藉其「權威形象」和「領袖魅力」影響經濟決策建構,當為主要因素。\n 其次敘述毛澤東經濟理論形成的因素及其特色。理論形成的基礎必須涉及到他的哲學觀點與工作方法,和他實際參與經濟工作經驗的積累的部份。就哲學觀點與工作方法而言,他執著重視經驗與矛盾對立的觀念,這是他終生奉行的單一信念。因此,在早期(主要是「蘇區」及「邊區」政府時期)的經濟工作經驗及獲致若干肯定價值的事實,一直盤據在他的經濟建設的構想之中,這對後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在本文中詳述當時經濟工作情形的原因。此外,哲學觀點和工作方法與經濟知識的結合,形成了特殊的經濟分析方法,更進一步與不斷革命、不停頓的鬥爭理念的結合,形成了經濟革命理論。\n 在毛澤東經濟理論中,最主要的是經濟建設理論。因為他所作有關經濟整體發展方向的言論都是屬於這個範疇,這些言論見解都選錄在毛選第五卷及「毛澤東思想萬歲」之中。在此主要分析他對經濟建設基礎、動力、速度及工農業建設的見解,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對經濟建設動力的說法及主張,他極力推崇人們「主動能動性」的力量,認為只要激發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在經濟建設戰線上,不論環境如何惡劣,也必然會產生令人滿意的成果,這是他認為在一窮二白的中國社會能夠寫出最美的字跡,能建設成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理由。而且,此種對「人」的重視,是他理想中「共產主義新人(New Communist Man)」的主要成份,也是他革命浪漫情調產生的根源。由此,他對經濟建設成效的預期,就遠遠地超越出客觀實際,形成與現實脫節的現象。其後討論「學大慶」與「學大寨」兩個群眾性運動。這兩個運動是「大躍進」失敗,「人民公社」縮步與蘇聯專家撤囘之後,毛澤東「自力更生」的經濟建設方針之下的產物,其主要內容是毛澤東經濟建設主張的體現,是他經濟建設理想的縮影。但從事實的發展、結局和中共自己的揭批來看,則是毛經濟建設理想的破滅。\n 由於毛澤東一向主張生產關係的變革先於生產力的改變,為了大大地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就必須先變革舊社會的生產關係,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新社會的生產關係,這種見解貫穿毛整個經濟理論領域。本文主要是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合作化與人民公社運動三者為生產關係革命的基本內容,這些變革標示出中共通往社會主義的歷程。然而,這些變革經事實驗證的結果,顯示出它並未提高生產力。表面上的成就是在工商業界造就了一批無創新精神與對生產漠不關心的無產階級,在農村則換了一批改變行頭的富農—新幹部。再加上毛澤東特別強調在物質生產關係的變革過程中,要同時兼顧「思想改造」的工作,因而,總的結果是演成一個「官僚壟斷」的生產關係,黨官僚集團壟斷和操縱一切,成為最龐大的剝削階級,人類生產關係史上的一頭怪物。這樣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是完全背道而馳的。\n 上述生產關係的革命在一九五八年已大體完成,毛澤東就嘗試在這個經濟基礎上發展生產力。他是以人之主觀意志力量(即主觀能動性)和群眾之創造性為基礎,認為在一能夠通權達變的「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就可以大大的發展生產力。這時期的毛澤東似乎已經陷入「虛靈俱滅」的境界,因為他的一切主張與推行措施,無一不悖正常經濟發展過程之所需,例如:以政治掛帥代替物質激勵,以無知識的工農大眾取代專家學者,以土老的生產方式取代科學的生產技術等。這一段期間(一九五八—五九年》的政策標幟出中共的經濟建設由緩步而激進,由有計劃而盲動冒進的紀錄。結果,中共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如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指出大躍進損失了二十億元(當時人民幣),再加上適時而來的天災,釀成了其後(一九六○―六二)三年的大飢荒,至此毛澤東生產力革命的構想已然澈底破滅。\n 最後,擬從毛澤東經濟理論形成的出發點與研究方法,和中共經濟革命的實績兩個角度為標準,對毛的經濟理論作一評價。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n一、中文書目:\n1.「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一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五十八年十月)。\n2.呂律,「蘇俄經濟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三年五月)。\n3.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主編,康仲謀節譯,「中國大陸經濟全貌」,(台北:國防部情報局,民國五十七年三月)。\n4.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編,中華民國經濟部譯,「大陸匪區經濟評估」,(台北:經濟部印,民國六十二年一月)。\n5.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編,中華民國經濟部譯,「大陸匪區經濟評估」,(台北:經濟部印,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n6.高向杲編著,「中共經濟」,(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二月)。\n7.陳雨蒼,「毛澤東思想剖析(上下卷)」,(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n8.鄭竹園,「政治經濟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九月)。\n9.鄭竹園,「中共經濟的診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n10.「毛死後的共匪經濟」,(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譯編,民國六十九年五月)。\n11.黎明華,「中共的土地鬥爭」,(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五十四年十月)。\n12.陳森文,「共匪農業集體化之研究」,(台北:陽明山莊印,民國四十六年八月)。\n13.吉拉斯著,居浩然譯,「新階級」,(台北:聯合報社印,民國四十六年九月)。\n14.「共匪『人民公社』資料索引(一、二輯)」,(台北: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秘書處編印,民國四十八年四月)。\n15.「共匪『人民公社』之剖析―論人民公社之理論、實況、前途」,(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民國四十八年三月)。\n16.王章陵,「中國大陸社會的變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四月)。\n17.萬亞剛,「共產黨與農民問題」,(香港: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四十五年八月)。\n18.高向杲,「共匪經濟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七月)。\n19.劉清波,「中共憲法論」,(台北:著者兼發行者,民國六十五年一月)。\n20.易陶天,「共黨理論批判」,(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n21.吉拉斯著,葉蒼譯,「不完美的社會」,(台北:今日世界社,一九八一年七月)。\n22.葉青,「毛澤東思想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三年九月)。\n23.中國大陸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著,「共產主義與共黨策略批判選編」,(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二月)。\n24.行政院新聞局敵情研究室編印,「毛澤東死後的中國大陸問題論集」,(台北:編者印,民國六十六年六月)。\n25.「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三年)。\n26.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二輯,一九六七年版,(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九七四年)。\n 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一九六九年版,(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一九七四年)。\n27.林邁可,「共產主義錯在那裡」,(台北:聯合報社,民國六十五年七月)。\n28.高祖興,「共產黨人論毛澤東」,(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六十五年十月)。\n29.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八月)。\n30.施建生,「經濟學原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六年二月)。\n31.黃天健,「匪偽政權十八年」,(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八月)。\n32.張敬文編,「共匪政治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六十四年六月)。\n33.羅斯托著,饒餘慶譯,「經濟發展史觀」,(香港:今日世界社,一九六五年五月)。\n34.徐復觀,「論中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四月)。\n35.「論大陸經濟調整與經濟現狀」,(台北:經濟部編印,民國六十九年六月)。\n36.「學習文選」一—四冊,(台北:國防部情報局複製本,一九七九年十二月)。\n37.「共匪原始資料選輯:一九八○年一月至九月」,(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七十年三月)。\n38.伯格(P. Berger)著,蔡啟明譯,「發展理論的反省」(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二月)。\n39.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一九六四年;第二卷:一九六五年;第三卷:一九六四年;第四卷:一九六四年;第五卷:一九七七年(北京:人民出版社)\n40.鄒樹民,「社會主義工業化講話」(中共漢口: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十二月)。\n41.廖蓋隆,「中國的社會改造」,(中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五五年六月)。\n42.馬寅初,「我的經濟理論哲學思想和政治立場」,(中共: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一年一月)。\n4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共四卷,(中共: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五月)。\n44.「列寧選集」第一、四,(中共: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十月)。\n45.「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九五三—一九五七)」,(中共: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n46.「劉少奇選集」,(日本東京:中華文化服務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n47.許滌新編,「政治經濟學辭典」(上冊),(中共: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三月)。\n48.吳傳啟,「無產階級專政與和平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北京:科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n49.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十月)。\n50.鄭秋理,「馬列主義與毛澤東思想」,(新民主主義畸型的革命之批判),(香港:三和書店,一九五四年三月)。\n51.雙山,「毛澤東思想論稿」,(香港:信達出版社,一九七三年十月)。\n52.「馬恩列斯論經濟問題」,(香港:新民主出版社,一九四八年)。\n53.米特蘭尼(David Mitrany)著,明君譯,「馬克思歟,農民歟」,(香港:友聯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十二月)。\n二、英文書目:\n1. Alexander Eckste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Interplay of Scarcity and Ideolog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5.\n2. ________, China’s Economic Revolution.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n3. Barnett A. Doak, Uncertain Passage: China’s Transition to the Post-Mac Era.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4.\n4. Chen Chu-yuan, Communist China’s Economy, 1949-1962, Structural Change and Crisis, South Orange, N. J.: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1963.\n5. ________,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Boulder Colorado: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 1982.\n6. Goodstadt Leo, China’s Search for Plenty : The Economics of Mao Tsc-tung. New York &\nTokyo: Weatherhill, 1973.\n7. Jacques Guillermaz Translated by Anne Destenac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Power, 1949-1976.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6.\n8. Jan S. Prybyla, The Chinese Economy : Problems and Policies. Columbia, S. C.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79.\n9. Renneth R. Walker, Planning in Chinese Agriculture Socialization and the Private Sector, 1956-1962.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7.\n10. Lucian W. Pye, Mao Tse-tung: The Man in the Lead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n11. Paris H. Chang, Power and Policy in Chin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5.\n12. Stuart R. Schram, Mao Tse-tung. New York : Penguin book, 1967.\n13. __________,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o Tse-tung. New York: Praeger, 1970.\n14. E. L. Wheelwright and Bruce McFarlane, The Chinese Road to Socialis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0.\n15. John G. Gurley, China’s Economy and the Maoist Strateg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6.\n16. Lick Wilson (ed), Mao Tse-tung in the Scales of history: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Lond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n三、中文期刊、報紙:\n1.東亞季刊(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n2.匪情月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3.中共研究選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4.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n5.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情報局)\n6.人民日報(北京)\n7.光明日報(北京)\n8.大公報(香港)\n9.文滙報(香港)\n10.紅旗雜誌(北京)\n四、英文期刊:\n1. Asia Survey\n2. The China Quarterly\n3.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7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39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