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491
題名: 國民中學實施「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科教學與藝術教師專業發展之硏究
作者: 陳曉玲
貢獻者: 邱錦昌
陳曉玲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1-Oct-2018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民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學遭遇之問題與藝術教師進行教學遭遇之困難,提供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視覺藝術科教學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作為日後學校、藝術教師因應新課程的參考。\n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n(1)探討美術教育理論。\n(2)瞭解藝術教師專業學習發展與相關研究。\n(3)瞭解中國大陸、日本及美國之美術教育之概況,做為未來課程規劃興革措施之參考。\n(4)瞭解國民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學實施現況及困難。\n(5)瞭解我國國中藝術教師對於藝術與人文領域及研習進修方面的意見。 \n(6)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日後教育行政當局、國民中學以及藝術教師參考。\n本研究採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樣本有臺北縣、市、臺中市國民中學藝術教師共計 510 人,回收有效卷數為 356 份,有效回收率為 71 . 9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採次數和百分比及卡方考驗。\n根據問卷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n一.就課程目標來看,國中視覺藝術科教學的意義在於運用藝術知能,融入日常生活\n中,並美化自己的家庭生活。\n二.以教學課程時數來說,大多數的填答者認為教學時數以 45 至 90 分鐘為最適\n宜。且認為教學時數縮減會影響教學品質,將課程統整對視覺藝術科教學是有幫助的。\n三.五成的填答者認為視覺藝術科在國中只受到部分重視。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n國中視覺藝術科的教學會比目前教師教學有更自由的發揮和運用的空間。藝術教師都依據教學目標所表現的內容來評定學生美術成績。\n四.教師均認為目前視覺藝術科教學成效尚可,而造成目前視覺藝術科教學成效不彰\n之因素是因為美術為非升學必要科目;與其他藝術的整合教學是目前藝術教師感到最困難的項目。\n五,規劃未來九年一貫課程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視覺藝術科教學最重要為提昇\n藝術教師與其他藝術整合教學的能力;且均認為視覺藝術科教學應將學生學習結果評定等第併入基本學力測驗中,教師認為強化現今國中視覺藝術科教學最重要為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國中藝術教師進行視覺藝術科教學所需的協助來看,要提升現今國中視覺藝術科教學最重要為提供在職進修和研習的機會。師資養成與在職進修是目前學校最需要教育行政機關來協助。\n六.做為一位藝術教師所需具備最重要之能力為願意幫助學生之熱忱及耐心。且認為\n教育當局所舉辦的各種美術研習活動,並不能滿足國中藝術教師。教師有時參加教育當局目前所舉辦的各種研習活動和應以辦理寒暑假美術教材教法研習為提升藝術教師專業知能的最優先研習方案。視覺藝術教學資源的引介是今後美術研習的重點。\n其建議如下:\n壹.在教育主管行政當局方面\n一.減少教師教學時數及增加學生的上課時數\n二.規劃全國美術抽樣性評量\n三.培育表演藝術方面師資\n四.教育局應落實藝術教師之美術研習活動\n五.大專院校美術系可加入音樂、表演藝術等選修學分\n六.宜再加強九年一貫課程方面之宣導\n七.充足學校視覺藝術相關設施\n八.教育行政機關應重新審慎規劃「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之問題\n貳.在學校方面\n一.定期在學校舉辦教師教學觀摩\n二.加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瞭解教學內容\n三.充分提供教學設施\n四.藝術教師甄試宜公平\n參.在藝術教師方面\n一.隨時隨地自我進修\n二.強迫自己最少應有最低時數的美術課程研習\n三.以協同教學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善用教學資源\n四.藝術教師可多利用同儕視導,以促進彼此之專業成長\n五.傳統的課程架構與教學內容應有突破性的創新\n六.藝術教師所採用之美術評量方式宜多元化
參考文獻: 呂廷和譯 Herbert Read 著(1973)。教育與藝術。臺北:東榮印刷局印刷。\n王育德譯 Viktor Lowenfeld著(1986)。創性與心智之成長。臺北:啟源書局。\n王秀雄(1992)。美術史學研究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講義。\n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臺北市立美研術館。\n王麗菱(1997)。中學美術教師專門專業學科能力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卯靜儒(1999)。解讀臺灣課程改革趨勢,尋找教師標學實踐空間。發表於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研討會。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p . p115。\n李坤崇(2001)。國小學校課程計畫的發展-以選用出版社教科書為主,國小學校課程的發展歷程解析與實例。臺南:南一書局,pp . 3-38。\n李坤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n何慧芬(1984)。繪畫鑑賞教學理論基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呂燕卿(1999)。藝術人文領域綱要與統整式課程設計之觀念,五十年來臺灣美術教育之回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師大,p. p320-322。\n林天送(2001)。藝術家右腦靈活,科學家左腦發達。中國時報, 2001年6月29日,第 34 版。\n林玉山(1990)。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繪畫發展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榮鎮(1992)。中共義務教育。臺北:師大書苑。\n吳國淳(1997)。戰後五十年臺灣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孫旗(1987)。藝術概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夏勳(1977)。兒童美術之開拓。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n孫嘉妏(2000)。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財\n財團法人國立臺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2000)。九年一貫課程一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郭\n郭丁熒(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角色的更新。載於: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p.p229-256。\n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n教育部(1994)。大陸藝術教育學制與教育行政制度之研究。\n教育部(1988)。改進我國藝術教育之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編印。\n教育部(1986)。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n陳伯璋(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迎向千禧年-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5-245)。高雄:麗文文化公司。\n陶東風等譯(1997)。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臺北:文景書局。\n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師大書苑,PP.4-11。\n陳處世(1970)。兒童畫教學研究。臺灣文教出版社。\n陳穎彬(1993)。紅配綠畫童年。臺北:雄獅。\n陳瓊花(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視覺藝術課程之探討,五十年來臺灣美術教育之回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師大。\n陳瓊花(1998)。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臺北:教育部。\n郭繼生(1990)。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n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下)(頁258-274)。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n張健(1984)。中國教育年鑑 1949-198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n葉玲瑤(2000)。國中美街教師鑑賞領域教學策略運作歷程之探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董玲玲(1986)。今日的美術教育:一個新的多元化的美術教育。臺北:曉園。\n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n游家政(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其對教師的衝擊。發表於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研討會論文集。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n潘石元(1989)。幼兒畫教學藝術。信誼基金出版社。\n潘莉莉(1993)。國民中學美術科教學與學習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蔡惠真等(1999)。日本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之制度與模式。臺灣藝術教育館編印。\n劉振源(1996)。兒童畫教材教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n盧素碧(1997)。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臺北:文景書局。\n霜田靜志作、蔡金柱譯(1993)。美術教師論。國教天地,第 96 期,頁10-12。\n盧素碧(1997)。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臺北:文景書局。\n魏炎順(1994)。國小美勞科教師學科專門能力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學報,第 8 期,pp. 527-551。 \n蘇振明(1999)。二十世紀美術教育史的回顧與啟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相關參考。美育,第 108 期,頁115。\n蕭競聰(1999)。從在職美術教師到學校藝術教育:一個模式的建議。美育,第 109 期,頁27-38。 \n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頁305-323)。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n二、英文部分\nBennett,W.J.(1988).Why the arts are essential.Education Leadership, 45(4), p. p115-120.\nEisner,E.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 Macmillan.\nEisner,E.W.(1972). Teaching Artistic Vision.New York: Macmillan.\nMayer, R. E. (1981). The Promis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Freema and Company.\nMarcuse, H. (1978).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Boston: Bacon Press.\n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034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