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389
題名: 魏晉南北朝志怪中的命運敘述
Destiny Narration in the Zhiguai Fictions of Wei,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 陳世昀
Chen, Shih Yun
貢獻者: 高莉芬
Kao, Li-Fen
陳世昀
Chen, Shih Yun
關鍵詞: 魏晉南北朝
志怪小說
宗教
命運敘述
自覺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4-Mar-2019
摘要: 「命運」是人無法迴避的課題,哲學、宗教、思想、文史學家各有不同的解釋。本文之所以由志怪小說切入,一來命運的討論雖多,結論也不出命定、命限或人定勝天一類的結論,但透過志怪小說相關資料的整理、解讀,或可為命運觀的研究增加不同材料和切入角度;二來,相較起一般研究多由思想、宗教、史學、文學篇章或作者著手,即便有論及小說命運的,也多著眼於唐至明清,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部分較少提及。故透過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命運敘述的討論,期許能豐富志怪小說的研究。最後,亂世促使人對命運有更多的省思,魏晉南北朝的命運敘述除了有承繼前代的命定,也因時代和宗教因素,產生別於它代的命運敘述,反映在志怪小說上,增加了道德信仰等因素,使得命運可以改變的想法,隱藏在志怪小說的敘述中。以上為本篇研究的意義所在。\n\n寫作上,本文回顧了與本文有關的研究成果,並闡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義。其次先釐析先秦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的命運觀。接著聚焦於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從命運可測與不可測、命運如何知悉、命運可變不可變等幾個角度思索其所展現的對象以及意義,觀察其是以何種方式呈現對命運的思考。當中也討論到命運的內容及敘事模式,從社會、文化、歷史、思想、文學等角度切入分析詮釋,最後從時代性、宗教性、文學性以及變動性幾個角度,突顯本篇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命運敘述的獨特性,探討其所反映與展現的意義,並作一總結。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叢刊(以下先按時序排列,同時代者依筆劃排列)\n【先秦】荀子著;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n【先秦】墨子著;吳毓江撰;孫啟治校點:《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n【秦】呂不韋;許維遹著:《呂氏春秋集釋》(上)(下)(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n【秦】呂不韋;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n【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n【西漢】揚雄撰;【清】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問明》,冊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n【東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n【東漢】王充撰;黃暉校:《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n【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n【東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n【魏】王弼;【晉】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新北市:明文出版社,2002年)\n【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n【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n【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搜神記》(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n【晉】王嘉著;【南朝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n【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n【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臺北:鼎文出版社,1980年)\n【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n【晉】葛洪撰;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n【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n【南朝宋】劉敬叔;范寧校點:《異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n【南朝宋】鮑照注;錢仲聯增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n【南朝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n【南朝齊】劉勰;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n【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第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n【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n【北齊】魏收撰;西魏書【清】謝啟昆撰;楊家駱主編:《魏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80年)。\n【隋】姚察;【隋】謝炅;【唐】魏徵;【唐】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75年)\n【唐】牛僧孺編;【唐】李復言編:《玄怪錄 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n【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n【唐】李百藥撰;楊家駱主編:《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n【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唐】唐臨撰;方詩銘校:《冥報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n【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n【唐】劉知幾著;劉占召評注:《史通評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n【唐】裴鉶著;周楞伽輯注:《裴鉶傳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n【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n【唐】戴孚撰;方詩銘校:《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n【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n【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n【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五)(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n【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六)(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n【宋】洪邁;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n【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十九〈九流緒論下〉(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n【清】皮錫瑞撰;盛冬鈴、陳抗點校:《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n【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n【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n【清】馬俊良輯:《龍威秘書•漢武內傳》一集第六冊,清乾隆世德堂重刊\n【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小學類•第六帙卷六十二》長沙嫏寰館刊本\n【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n【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n【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n【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n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n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弘明集十四卷》(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n《道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n《叢書集成新編》第八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n高明撰:《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n傅亞庶撰:《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n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董志翹點校:《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南京:江蘇出版社,2002年)\n二、中文專著(以下按筆劃排列)\n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所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丁乃通編著:《中國術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術間文藝,1986年)\n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n丁敏等著,李志夫編:《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8年)\n丁鼎、楊洪權著:《神秘的預言-中國古代讖言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n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上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n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 附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n尹鴻:《悲劇意識與悲劇藝術》(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n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n王孝廉編譯:(《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臺北:幼獅文化,1975年)\n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n王立:《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n王次澄、郭永吉主編:《雅俗相成——傳統文化質性的變異》(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社,2010年)\n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n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n王明澤:《中國古代服飾》(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n王青:《佛教信仰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n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王國良:《冥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n王國良:《海內十洲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n王國良:《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n王國良:《搜神後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n王國良:《漢武洞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n王國良:《顏之推冤魂志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n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n王國良:《續齊諧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n王連儒:《志怪小說與人文宗教》(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n王溢嘉:《命運的奧義》(新北市:野鵝出版社,1994年)\n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n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n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一歷史・小說・敘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n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n石峻、樓宇烈、方立天等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n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n牟宗三:《圓善論•心、性與天與命》(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n牟鐘鑒等:《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n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創新--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辦處,2000年)\n何林天校注:《重訂新校王子安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n何淑貞:《展現生命芬芳的神話傳說—列子的智慧》﹙臺北:圓神,2006年﹚\n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n余英時 : 《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n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n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n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山東:齊魯書社,1994年)\n呂世浩:《細說史記》(臺北,時報出版社,2017年)\n李天虹:《郭店竹書《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02年)\n李亦園編:《文化人類學選讀》(臺北:食貨出版社,1977年)\n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修訂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n李劍國:《新輯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n李劍國:《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n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n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n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n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n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n李豐楙:《抱朴子--不死的探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n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n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n杜繼文:《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n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n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2004年﹚\n周次吉:《神異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n林辰:《神怪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n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林淑貞:《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n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一一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n邵穎濤:《唐代敘事文學與冥界書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n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n侯忠義:《漢魏六朝小說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n洪衛中:《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思想演變研究》(河南: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n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1994年)\n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n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 修訂版》第一卷﹙成都:四川出版社,1996年﹚\n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n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讀《抱朴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年)\n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n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三聯出版社,2001年)\n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n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n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1992年)\n馬西沙:《民間宗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n馬爾塞拉等:《跨文化心理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n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n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1997年)\n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中國社會學科出版社,1989年﹚\n張明喜:《神秘的命運密碼》(上海:三聯書局,1995年)\n張雁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n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n張慶民:《魏晉南北朝小說通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n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n荊雲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n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n許抗生:《六朝宗教史》(江蘇:南京出版社出版,2004年)\n許倬云:《西周史》(增訂本)(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n陳文新:《中國文言小說流派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1993年﹚\n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84年)\n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n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n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2005年)\n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陳原:《社會語言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n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n陳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n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3年﹚\n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n傅斯年著、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文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n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出版社,2004年)\n彭國翔編:《學思答問-余英時訪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n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n湖南省博物館:《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四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南:岳麓書院,2016年)\n湯一介:《早期道教史》﹙北京:昆倫,2006年﹚\n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n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n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n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n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出版,2000年)\n馮友蘭、李澤厚等著;駱玉明、肖能選編:《魏晉風度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n馮友蘭:《貞元六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n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n黃光國,胡先晉:《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n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n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n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6 年)\n楊立華:《郭向莊子注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n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n楊健民:《中國夢文化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1997年)\n楊義:《中國歷代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n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n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n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n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1985年﹚\n葉國良:《經學側論》(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16年)\n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n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n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n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一一中國小說的敘述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n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n趙宗乙注:《淮南子上、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n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劉上生:《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n劉大杰:《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匯堂,1985年)\n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n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1993年)\n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7年)\n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n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n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n劉湘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義意治療學說》(臺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n劉葉秋:《古典小說筆記論叢》(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n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縱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n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n衛紹生:《中國方術闡釋》﹙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n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n鄭志明:《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n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n魯迅:《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n魯迅校錄:《古小說鈎沉》(山東:齊魯書社,1997年)\n魯迅輯錄:《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n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瀋陽:遼寧出版社,1998年)\n錢穆:《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三)》(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n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n錢鍾書:《管錐編﹙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1年﹚\n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n謝明勳:《六朝小說本事索》(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2011年)\n謝貴安:《從讖謠到預言:流傳千年的中國讖謠文化》(臺北:未來書城,2003年)\n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n顏崑陽:《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11年)\n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五,第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n龔鵬程:《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三、外文譯著\n【日】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n【日】中嶋隆藏:〈佛教的接受與傳統命運觀的改變〉,《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n【日】加納喜光:〈醫書に見える氣論──中國傳統醫學における病氣觀〉,收入【日】小野澤精一等著:《氣の思想──中國における自然觀と人間觀の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8年)\n【法】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述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n【法】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in)《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2000年)\n【法】列维•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n【英】古斯塔夫‧雅霍達:《文明的困惑──迷信心理透析》(北京:知識出版社,1990年)\n【英】詹•喬•弗雷澤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n【英】麥克斯.繆勒:《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n【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n【美】亞隆著;張亞譯:《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n【美】杰拉德.普林斯著;徐強譯:《敘事學:敘事的行事與功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n【美】Thomas Gilovich湯瑪斯‧吉洛維奇著;林力敏譯:《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臺北:先覺出版社,2015年)\n【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n【瑞士】C.G.榮格著;黃奇銘譯:《探索心靈奧秘的現代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7年)\n【奧】弗洛伊德著;孫名之譯:《弗洛伊德文集一・癔症研究》(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年)\n【奧】弗洛姆著;孫依依譯:《為自己的人》﹙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n【奧】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釋夢》(北京:商務印刷館,2009年)\n【奧】阿德勒作;吳書榆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臺北:經濟新潮社出版,2015年)\n【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编譯局编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n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编譯局编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n四、期刊論文\n丁峰山:〈中國古代小說概念及類型辨析〉,《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年第4 期。\n丁為祥:〈命與天命:儒家天人關係的雙重視角〉,《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4期。\n元偉:〈論古代白犬書寫的文化内涵--以史志、志怪小說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12期。\n尤雅姿:〈虛擬實境中生命諦視--談魏晉文學裡的臨界空間經驗〉,收入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n王永祥、霍豔霞:〈董仲舒的「天命」論與「變命」論簡析〉,《國際儒學研究》第五輯,2013年12月。\n王邦雄,〈道家思想的倫理空間--論莊子「命」「義」的觀念〉,《哲學與文化》,23卷9期,1996年9月\n王明:〈論道教的生死觀與傳統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8年10月。\n王金雲:〈人的心理衝突與矛盾產生根源剖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5期,2005年9月。\n王偉:〈「志怪」與「志怪小說」〉《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4)\n王啟忠:〈試論六朝小說創作的自覺意識兼議「六朝人並非有意作小說」之說〉,《杜會科學輯刊》1988年第3期。\n王國良:〈王琰《冥祥記》小考〉,《東吳中文學報》3期(1997年5月)\n王晶波:〈相術起源與中國古代命運觀〉,《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n王齊洲:〈文筆之分與六朝文學觀念〉,《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n王德華:〈論魏晉六朝志怪小說的潛意識蘊含〉,《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n王慶華:〈論正史「怪異」書寫與小說「志怪」之關係〉,《學術研究》,2018年第7期。\n王曉毅:〈王充的命理學體系〉,載《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n王曉毅:〈郭象命運論及其意義〉,《文史哲》2005年第6期。\n付震震:〈論因果報應觀念對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影響〉,《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8月第22卷第4期。\n白福寶:〈論死亡焦慮的本質〉,《醫學與哲學》2015年10月第36卷第10A期。\n石麟:〈古代小說的史鑒功能和勸戒功能——中國古代小說評點派研究二題〉,《湖北: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n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2011年第五期。\n甘忠寶:〈魏晉南北朝小說中的洞窟仙境意象〉,《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三期2008年5月。\n申丹:〈也談「敘事」還是「敘述」〉,《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三期。\n安憶涵:〈《搜神後記》到《原化記》中「白水素女」故事演變〉,《名作欣賞》2016年第14期。\n成秀萍:〈從《搜神記》看魏晉六朝志怪小說作家的潛意識〉,《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3卷第3期2000年9月。\n曲利麗:〈論兩漢之際的「王命論」思潮〉,《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n朱伯昆:〈晉南北朝時期無神論者反對佛教中靈魂不死信仰的鬥爭〉,《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7年02期。\n朱淵清:〈「時」一一儒家運命論思想的核心概念〉,收入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2009年)。\n何維剛:〈孫權冊封蔣子文的歷史意義-從南朝封神現象談起〉,《興大人文學報》54期2015年12月。\n余治平:〈董仲舒的祥瑞災異之說與讖緯流變〉,《吉首大學學報》,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n余敦康:〈阮籍、嵇康玄學思想的演變〉,《文史哲》1987年第3期。\n吳東:〈從創作動機看文學的層次性特徵〉,《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5月),第16卷第2期。\n吳紹釚:〈文言夢小說的發展軌跡〉,《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n吾敬東:〈中國人「命」即命運觀念的形成〉,《學術界》137期2009年4月。\n呂鵬志:〈試論道教的命運觀〉,《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5期。\n岑溢成:〈嵇康的思維方式與魏晉玄學〉,《鵝湖學誌》第9期(1992年12 月)。\n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2003年5月\n李光摩:〈「魏晉文學自覺論」的迷思〉,《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03期2008年7月。\n李建民:〈屍體•骷髏•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考〉,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2000年)。\n李隆獻:〈先秦至唐代鬼靈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n李劍國、孟琳:〈簡論唐前「服妖」現象〉,《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9卷第4期2006年7月。\n李劍國:〈古小說的文化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5期。\n李維、鄭紅翠:〈中國古代的游冥故事中的冥界官僚系統略論〉,《江漢論壇》2011年第5期。\n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呪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1993年第三期。\n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九期。\n李鵬飛:〈漢譯佛典與六朝小說〉,《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4月。\n李昭鴻:〈生命的延展與超越-王嘉《拾遺記》爲亂世百姓所揭櫫的人生目標〉,《漢學研究集刊》第十一期2010年12月。\n李婕:〈論《搜神記》對魏晉服飾風俗的政治文化闡釋〉,《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10年10月。\n肖劍:〈西方古典思想中的「死亡」意識:從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到塞涅卡〉,《思想戰線》2009年,35卷第2期。\n肖劍平:〈嵇康養生思想論略〉,《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2005年1月。\n周文玖:〈袁宏史學思想再探討——袁宏《後漢紀》史論淺析〉,《濟寧師專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1996年6月。\n周作明:〈對馬與中國古代歷史的文化認識〉,《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 12月第36卷第4期。\n周華斌:〈方相•饕餮考〉,《戲劇藝術》1992年9月。\n尚永琪:〈北朝胡人與佛教的傳播〉,《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6卷第2期2006年3月。\n林沙鷗:〈中國古代小說體敘事的歷時性研究〉,《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n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010年4月第二十八期。\n林淑貞:〈長生不死的飲饌圖像—-六朝志怪異食書寫所豁顯的意蘊與思維〉,《成大中文學報》2009年10月第二十六期。\n林富士:〈人間之魅--漢唐之間「精魅」故事析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7年。\n林富士:〈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學》七卷四期1996年12月。\n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5年。\n林童照:〈《異苑》中的天命觀念及其意識形態功能〉,《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月第23卷第3期。\n金仁義:〈正統觀與東晉南朝時期的史學〉,《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1期。\n金達芾:〈佛教典籍對六朝志怪小說的留存〉,《文史知識》2012年10期。\n金霞:〈《宋書•符瑞志》歷史價值初探〉,《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2期。\n金霞:〈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視野中的祥瑞災異〉,《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5年12月。\n姚彥淇:〈從「受命」到「三命」—兩漢士人的性格轉變與命論思想的發展〉,《高雄師大學報》2010年28期。\n姜文明:〈嵇康思想中「自然之和」的價值--「順天和以自然」論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2年12月。\n施忠賢,〈魏晉南北朝「善惡報應」問題之釐清〉,《文藻學報》,14期,2000年3月。\n施穗鈺:〈如機察變,體道安命-漢晉士人對「知命」典「安身」的詮釋及實踐〉,《先秦兩漢學術》21期2014年3月。\n紀志昌:〈六朝佛法「殺生戒」與世教祠祀信仰的交涉〉,《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2016年3月。\n范軍:〈中國地獄傳說與佛教倫理〉,《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n范軍:〈唐代小說中的閻羅王--印度地獄神的中國化〉,《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n范家偉:〈漢唐時期道教與瘧鬼說〉,收入《華林》第二卷,2002年。\n韋鳳娟:〈從「地府」到「地獄」——論魏晉南北朝鬼話中冥界觀念的演變〉,《文學遺產》2007年第一期。\n孫立群、郭娜娜:〈淺析魏晉南北朝時期童謠的社會影響力〉,《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年 7 月第36卷第4期。\n孫昌武:〈六朝小說中的觀音信仰〉,《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法鼓文化,1998年)。\n徐洪興:〈占卜術與中國傳統文化散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三期。\n晁福林:〈「時命」與「時中」:孔子天命觀的重要命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23卷。\n袁保新:〈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兩重義涵〉,淡江大學《中文學報》,7期,2001年6月。\n袁憲潑:〈小說可以『觀』———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觀念考〉,《北方論叢》,2009年第2 期。\n馬之驌:〈我國古今冥婚習俗〉,《食貨月刊》1976年第六期。\n馬志政:〈反思:命運和命運觀〉,《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1年9月。\n馬豔輝:〈試析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人關係論的轉變〉,《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7月第44卷第4期。\n崔宜明:〈「命運」觀念的起源和理性內涵〉,《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3期。\n康韻梅:〈從「粗陳梗概」到「敘述宛轉」--試以兩組文本為例展現志怪與傳奇的敘事性差異〉,《臺大文史哲學報》2004年11月第六十一期。\n張介明:〈「天人感應」:中國古代的風險文化〉,《江西社會科學》,第1期,\n張守夫:〈北朝佛教研究之我見〉,《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8月第27期第4卷。\n張克明:〈中國相術的文化蘊涵試探〉,《益陽師專學報》1994年第15卷第3期。\n張國清:〈漢魏之際的政治與魏晉玄學的產生〉,《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19卷第2期1998年4月。\n張晨:〈魯迅「文學的自覺」說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4年3月)。\n張雪松:〈南朝民眾的佛教地獄信仰研究〉,《輔仁宗教研究》2012年3月24期。\n張琦:〈方相氏源流考〉,《天府新論》2008年第3期,頁138-144。\n張榮明、崔一楠:〈讖謠與兩晉南北朝政治〉,《理論學刊》2011年8月第8期。\n張榮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格局和發展趨勢〉,《史學月刊》2010年第10期。\n張慶民:〈論蛻變中的魏晉南北朝小說〉,《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n章明明、韓勱:〈心理衝突的理論研究述評〉,《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n許建崑:〈唐傳奇歷史素材的借取與再創-以王維、王之渙故事為例〉,《東海中文學報》(2008年7月)。\n陳文新:〈近百年來唐前志怪小說綜合研究述評〉,《學術論壇》2001年第2期。\n陳文新:〈論漢魏六朝筆記小說的敘事風範〉,《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3月。\n陳文新:〈「小說」與子、史--論「子部小說」共識的形成及其理論蘊涵〉,《文藝研究》2012年第6期。\n陳正賢:〈說「詩讖」〉,《閱讀與寫作》(2008年),第2期。\n陳夢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收入氏著《陳夢家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n陳寧:〈命運可預知而不可改變之觀念的產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2期,\n陳寧:〈孟子的命運觀〉,《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n陳寧:〈漢晉時期思想界的命運觀〉,《新史學》八卷四期1997年12月。\n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2011年11月,第38卷第11期。\n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1997年3月),第18 期。\n黄炎軍:〈走向文學的本體——魏晉六朝小說觀念解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6年4月。\n彭磊:〈論六朝時代「妖怪」概念之變遷——從《搜神記》中之妖怪故事談起〉(《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6期(2007年12月)。\n普慧:〈南北朝正史家的「天命」信仰〉,《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3月第11 卷第2期。\n曾維加 :〈漢魏六朝道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以志怪小說為中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n程宇宏:〈析魏晉南北朝道教基本信仰結構的構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n程麗芳:〈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實錄精神與補史意識〉,《文藝評論》2011年第2期。\n黃宇蘭、趙瑤丹:〈論宋代的科舉夢兆——以《夷堅志》為中心〉,《雲南社會科學》2012年。\n黃克劍:〈生、命、性、道--對先秦人文意識嬗變的一種闡釋〉,《哲學研究》2005年第6期。\n黃翠芬:〈談《搜神記》「東海孝婦」書寫的 取材與敘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十二卷第二期2014年12月。\n黃東陽:〈六朝觀世音信仰之原理及其特徵--以三種《觀世音應驗記》為線索〉,《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三卷第四期2005年6月。\n黃東陽:〈王琰《冥祥記》生命見解中的「博識」論述〉,《東吳中文學報》第三十一期,2016年5月。\n黃炎軍:〈走向文學的本體——魏晉六朝小說觀念解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6年4月。 \n黃啟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16期,2003年7月。\n黃敬愚:〈從「養生論」看嵇康對社會人生的關懷〉,《天府新論》2001年第2期。\n楊春時:〈文學的非理性與超理性〉,收入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n楊國榮:〈徘徊於力與命之間──從力命之辯看理學的自由學說〉,《孔孟月刊》,32卷4期,1993年12月。\n楊景鸘:〈方相氏與大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1年12月。\n楊華:〈先秦血祭禮儀研究—中國古代用血制度研究之一〉,《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n楊超:〈王充命定論思想的剖析〉,《文史哲》1956年第11期。\n楊曾文:〈觀音信仰的傳入和流行〉,《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3期。\n楊澤波:〈從以天論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n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臺大中文學報》第三期1989年12月。\n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與中國古典文學〉,收入吳光正、鄭紅翠、胡元翎:《想像力的世界--二十世紀『道教與古代文學』論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n董剛:〈《晉書》陶侃「折翼」之夢與「窺窬之志」探賾〉,《中華文史論叢》2018年2月。\n董艷玲:〈南北朝時期項羽神信仰的文化内涵〉,《齊魯學刊》2015年01期。\n蒙培元、任文利:〈儒家哲學中關於「命」的學說〉,《齊魯學刊》1998年第4期。\n趙毅衡:〈「敘事」還是「敘述」?--一個不能再權宜下去的術語混亂〉,《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二期。\n趙振祥:〈魏晉「志怪」的社會新聞文體論證〉,《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n趙敏俐:〈「魏晉文學自覺說」反思〉,《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二期。\n劉正平:〈亦莊亦怪:志怪傳奇小說創作主體的雙重人格特徵〉,《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3期。\n劉守華:〈從〈白水素女〉到〈田螺姑娘〉--一個著名故事類型的解析〉,《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03期。\n劉明琪:〈志怪小說:遙遠的呼應與承接——論中國小說觀念的覺醒和中國小說的真正成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n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 期。\n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八期。\n劉苑如:〈從鮮卑敘記看南朝志怪中異族想像與時代感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2年第20期。\n劉振華:〈試析儺禮中方相氏的地位嬗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n劉泰廷:〈文本中的政治秩序:對六朝志怪小說書寫的新考察〉,《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n劉海寧:〈佛洛德焦慮理論述評〉,《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3月第5期。\n劉國忠:〈從清華簡《命訓》看早期中國的三命觀〉,《哲學與文化》第四十四卷第十期2017年10月。\n劉國忠:〈清華簡 《命訓》中的命論補正〉,《中國史研究》2016年01期。\n劉榮榮:〈論歷史必然性、偶然性及人的主觀能動性〉,《理論探索》1991年第4期。\n劉曙光:〈社會歷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及其複雜性〉,《湖湘論壇》2009年第3期。\n蔡妙真:〈從《搜神記》看魏晉思想〉,《孔孟學報》第63期,1992年3月\n鄧仕樑:〈六朝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n鄭土有:〈中國螺女型故事與仙妻情结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n鄭志明:〈牟宗三的《圓善論》的生命關懷〉,《揭諦》第十一期,2006年6月。\n鄭志明:《佛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n鄭志明:〈關於「民間信仰」、「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之我見〉,《文史哲》2006年第1期。\n鄭志明:〈靈魂的生命觀與殯葬文化〉,《宗教哲學》第四十三期2008年3月。\n鄭華萍:《論先唐史書與志怪小説的關係——以〈搜神記〉爲中心》,《南京師範 大學文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n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收入《魯迅全集》(第3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n魯瑞菁:〈高唐神女傳說之再析——一個冥婚習俗觀點的考察〉,《雲夢學刊》2008年第02期。\n蕭放:〈民眾信仰與六朝社會〉,《東方論壇》2003年第3期。\n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收於李建民主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n錢光勝:〈佛教地獄觀念與唐代的入冥小說〉,《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6年26卷第四期。\n錢志熙:〈論中古文學生命主題的盛衰之變及其社會意識背景〉,《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n閻續瑞:〈試論魏晉文人生死觀〉,《學海》2003年4月。\n戴文霞、蔣振華:〈《文選》命運義理之論體文的選編意義研究〉,《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1期。\n戴璉璋:〈玄學與形神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8年9月第13期。\n謝世維:〈練形與鍊度:六朝道教經典當中的死後修練與亡者救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12年12月。\n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之敘事特性––以干寶《搜神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7年第1期\n謝明勳:〈六朝志怪冥婚故事研究──以《搜神記》為中心考察〉,《東華漢學》第五期,2007年6月。\n謝明勳:〈從干寶著作談《搜神記》之著述緣由〉,《中國書目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1991年6月。\n羅祥相:〈「達命」還是「安命」?——莊子「命」論精神新探〉,《中國哲學史》,2016年第1期。\n龐天佑:〈論陳壽的歷史哲學思想〉,《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n龔世學:〈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符瑞思想的整合〉,《蘭州學刊》2010年第12期。\n五、學位論文\n王友珍:《袁宏《後漢紀》史學思想研究》(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11年)\n王亞利:《魏晉南北朝災害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3年)\n王定功:《人的生命價值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學政治思想教育博士論文,2012年)\n王莉:《論魏晉六朝志怪小說文學性敘事的生成》(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n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運觀》(甘肅:蘭州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0年)\n朴美愛:《《太平廣記》「預知未來」故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n何秋瑛:《東漢三國漢譯佛經敘事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年)\n吳勇:《力命之間--《列子》力命觀闡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碩士論文,2013年﹚\n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1978年)\n林沙鷗:《中國古代小說體敘事的歷時性研究》(浙江:浙江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11年)\n金周映:《《太平廣記》與《夷堅志》比較研究-以定命觀為主》(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n段閃閃:《六朝小說與史書的互滲硏究》(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n班孟丹:《中國人善惡報應信仰的心理學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論文,2013年﹚\n張敏:《〈列子〉哲學思想研究》(湖北: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1年)\n張瑞芳:〈《搜神記》研究〉(陜西:西藏民族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n郭於菁:《從「至虛肆情」到「即物順通」—東晉士人應世觀的轉折》(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n陳世昀:《搜神記祥瑞災異之書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n陳玲碧:《唐人小說中的定命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1989年)\n黃東陽:《唐五代志怪傳奇之記異題材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傅含章:《《太平廣記》唐人定命類故事研究中》(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曾雯雯:《漢唐之間中國冥界觀的變化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碩士論文,2012年)\n鄒強:《中國經典文本中夢意象的美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藝學博士論文,2006年)\n楊歡:《六朝志怪小說的文化解讀》(福建:華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n劉正平:《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n劉冠芳:《六朝佛教靈驗類志怪小說敘事研究》(河南:河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n劉芝慶:《自適與修持:公安三元的死生情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n潘星吟:《宋代「詩讖」說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n儲曉軍:《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重慶: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n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文學博士論文,1992年)\n龐天佑:《秦漢魏晉南北朝歷史哲學思想研究》,﹙河南:鄭州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5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150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401.pdf5.0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