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411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黃東益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Huang, Tong-Y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黃菀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Huang, Wan-Chingen_US
dc.creator黃菀青zh_TW
dc.creatorHuang, Wan-Chingen_US
dc.date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9-03-04T14:52:01Z-
dc.date.available2019-03-04T14:52:01Z-
dc.date.issued2019-03-04T14:52:01Z-
dc.identifierG010492104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411-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10492104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災事件發生後,無論是政府機關或民眾對於核能政策的態度大多有所改變,所有使用核能的國家均提高安全標準,藉此提升核能發電使用之安全性,德國、瑞士及比利時甚至決定廢除核電,我國適不適合採用核能發電這個議題又再次受到重視。\n本研究藉由311日本福島核災事件發生造成台灣核能政策變遷的各種影響,首先,以核能政策改變過程,探討各種影響因素,透過結合政策變遷及政策論證理論,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對於同樣政策,則會採用不同的政策論證模型,表達其政策主張,結合各類型政策論證結果進行統整性的分析,找出各方主要訴求,並針對當中矛盾衝突之處,進一步探討分析,期望可找出未來制定核能政策的主要影響因素,並找出最能符合大眾利益的政策內容。\n再者,探討重大事件的發生,對於核能政策變遷的影響,再利用政策變遷的各項因素,套用於六段式論證架構的六大要素中,目前較少見到結合政策變遷及政策論證兩個理論的研究,試圖透過這樣的研究步驟,使研究過程及結果更加具有可信度。\n研究結果發現,在不同時期,各角色所採用政策論證模式大多相同,但因發生了太陽花學運及林義雄先生禁食行動,造成當時執政黨重大的壓力,導致核四續建演變為核四封存。而外在因素相較內部因素影響層面較大且政策易受政治操作因素影響,利用政策倡導聯盟作政策論證基礎,可強化政策論證模型結果及可信度。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n第一節 研究背景 2\n第二節 研究動機 4\n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n壹、研究目的 6\n貳、研究問題 8\n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n第一節 核能政策之相關研究 10\n第二節 政策變遷 12\n壹、 政策變遷的類型 14\n貳、 政策變遷的解釋模型 19\n參、 政策變遷的動力 21\n肆、 小結 23\n第三節 政策論證 25\n壹、 政策論證結構 26\n貳、 政策論證類型 28\n參、 政策論證的相關研究 30\n肆、 小結 31\n第三章 研究設計 32\n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n第二節 研究方法 37\n壹、 次級資料法 37\n貳、 文獻分析法 38\n第四章 311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的核能政策變遷 39\n第一節 2011年核四續建之核能政策變遷 40\n壹、 政策倡導聯盟模型 40\n貳、 政策變遷的動力 43\n參、 政策變遷的種類及類型 44\n第二節 2014年核四封存之核能政策變遷 45\n壹、 政策倡導聯盟模型 45\n貳、 政策變遷的動力 48\n參、 政策變遷的種類及類型 49\n第五章 311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核能政策的政策論證 50\n第一節 2011年核四續建之政策論證類型 50\n壹、 權威式論證模式 50\n貳、 權威式及方法式論證模式 53\n參、 因果式論證模式 56\n肆、 類比式論證模式 59\n伍、 動機式論證模式 62\n第二節 2014年核四封存之政策論證類型 65\n壹、 權威式論證模式 65\n貳、 權威式及方法式論證模式 68\n參、 因果式論證模式 71\n肆、 類比式論證模式 74\n伍、 動機式論證模式 76\n第三節 政策論證分析 79\n壹、 2011年核四政策論證整體分析 79\n貳、 2014年核四封存政策論證整體分析 82\n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5\n第一節 研究發現 86\n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n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94\n壹、 研究限制 94\n貳、 未來研究建議 95\n參考文獻 97zh_TW
dc.format.extent2396652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21046en_US
dc.subject政策倡導聯盟zh_TW
dc.subject政策論證zh_TW
dc.subject核能政策zh_TW
dc.subject311日本福島核災zh_TW
dc.title311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之核能政策變遷-以政策倡導聯盟及政策論證為架構zh_TW
dc.titleChanges in nuclear energy policy after the 311 nuclear disaster in Fukushima, Japan--on the Framework of Policy Advocacy Coalition and Policy Argumentation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仉桂美(2013)。核四問題之程序正義。海峽評論。268。74-75。\n方凱弘、梁綰琪(2009)。政策爲何變遷?以桃園縣開徵地方稅爲例。臺灣民主季刊,6(3),125-167。\n日本國會,2012年福島事故真相調查報告。\n王京明(2016)。在COP21與全球能源趨勢下我國能源政策應有之革新。經濟前瞻。163。69-78。\n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台灣電力(股)公司(2012),永續報告書(P.10-14)。\n台灣電力(股)公司(2015),永續報告書(P.61)。\n台灣電力(股)公司網站,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196,資料擷取於2018/5/12。\n台灣環境保護聯盟(2014)。台灣環境雙周刊。78。\n江昱辰(2013)。東亞核能政策與法制發展研析。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余政達(2000)。新世紀的永續性能源政策。全球變遷通訊雜誌。27。\n余莓莓、黃琬珺(2013)。核四公投的民主理想與現實困境。臺灣國際研究季刊。9(4)。179-199。\n吳再益、林唐裕、侯仁義、柯亮群、黃永慧(2012)。我國能源政策發展模式及其未來方向探討。臺灣銀行季刊。63(2)。34-87。\n李仲彬(2010)。影響全球電子治理發展的因素:以政策擴散理論為基礎的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69,39-89。\n杜炎磬(2015)。我國核能發電政策之研究-以政策論證架構為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未出版,南投。\n邢瑜(2015)。政策變遷對社區意涵的影響:台灣一九九四至二O一二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中國行政評論,19(4), P1 - 23。\n林子倫(2008)。台灣氣候變遷政策之論述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8,P153-175。\n林子倫、陳亮宇(2009)。重返民主的政策科學-審議式政策分析概念意涵與途徑之探討。\n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林水波(2005)。政策終結的探索。國家政策季刊,4(4),129-152。\n林水波(2006)。政策變遷的三面向分析。政策研究學報 (6) , 1-18。\n林水波、王崇斌(1998)。政策論述與政策變遷的關聯性。台灣政策學刊,(3),245-273。\n林全能(2015)。我國能源情勢與能源政策之發展。綠基會通訊。42。10-16。\n林芳微(2014)。行政與立法的政策論證-勞保年金改革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林庭伃(2015)。我國再生能源之政策變遷-以風力發電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n邱佳雯(2016)。政策變遷動力之研究-以食品 GMP 制度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施佳良(2007)。從政策論證類型檢視審議民主實踐過程:以二代健保法人論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柏雲昌(2004)。大選過後的能源政策新思維。經濟前瞻。93。68-75。\n柯于璋(2015)。我國都市更新條例政策變遷之研究—結合倡導聯盟架構與多層次學習的觀點。臺灣民主季刊 ,12(3), P1 - 42。\n胡佳宜(2016)。311能源政策轉變下的日本能源治理模式。發展與前瞻學報。12。80-102。\n核能簡訊(2018)。德國是歐洲現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171。14-16。\n馬群傑(譯) (2011)。公共政策分析(William N. Dunn原著)。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馬群傑、王孟彥(2009)。公眾參與地方產業發展之政策論證-以台南市為例。中國行政評論。17(2),43-108。\n張世賢(1996)。政策論證對話模式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5(4),1-62。\n張世賢(2015)。政策論證。台北:五南。\n張紹勳(2014)。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n張欽凱(1997)。政策論證的程序規範與策略。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梁啟源、鄭睿合、葉長城、陳建州、謝宗准(2015)。臺灣能源政策及ESCO產業發展策略。經濟前瞻。162。29-34。\n莊文忠(2003)。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莊泓錡(2015)。影響臺灣民眾核能政策態度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陳定海(2004)。專家意見在我國核能政策風險認知之角色研究。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n陳怡珍(譯) (201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hava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原著)。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n陳亮宇(2015)。書評: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Public Policy as Communicative Practive 。臺灣民主季刊 。12(2), 161 - 168。\n陳威逅(1995)。公共政策變遷與發展-以核能四廠興建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n陳恆鈞、劉邵祥(2007)。由政策選擇觀點談政策變遷。T&D飛訊。56,1-18。\n陳映如(2012)。從日本福島核災探討氣候變遷風險與核能風險認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n陳淑婷(2010)。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政策論證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n楊昌儒(2014)。打造非核家園可以怎麼做?看看國際如何發展綠色能源科技,開創永續未來,2014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57/8/2126。資料擷取於2018/9/10。\n楊國松(2015)。福島核災後日本電力政策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發展綱領。取自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news/News.aspx?kind=2&menu_id=56&news_id=2565,資料擷取於2018/12/14。\n萬玟岑(2014)。日本能源政策之發展與借鏡。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7(11)。114-120。\n綠色公民行動聯盟(2013)。核四真實成本與能源方案報告。\n劉明德、徐玉珍(2012)。台灣亟需有遠見的再生能源政策與作法-德國經驗的啟示。公共行政學報。43。127-150。\n劉書彬(2013)。311核災後德國核能政策之研究- 兼論德國核能治理之公民參與。臺灣民主季刊 。10(3), 131 - 179。\n潘俐廷(2015)。從永續發展角度探討歐盟與台灣能源安全及核能政策。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n魯炳炎(2003)。我國工業專用港轉型改制為工商綜合港之公共政策觀點-政策網絡與政策變遷的應用。政治科學論叢 ,(19), P255 - 296。\n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2011)。再生能源與氣候變遷減緩特別報告。\n簡赫琳(2013)。Policy Change or Policy Intractability in Post-Crisis Landscape?-The Fukushima Explosion and Comparative Nuclear Energy Policy。行政暨政策學報。56,117-145。\n羅晉(2014)。政策變遷整合性分析架構之研究:臺灣菸害防制政策的觀察。政策研究學報,(13), P1 - 31。\nAnderson, J. E. (1997)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Houghton Miffin.\nBardach, Eugene,(1976). Policy Termination as a Political Process:Policy Sciences. Programs and Organizations, 123-131.\nDeLeon, Peter. (1978). "A Theory of Policy Termination, "In May and A. Wildavsky(eds.), The Policy Cycle. Beverley Hills, California: Sage.\nDunn, William N. (201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rson.344-345.\nHeikkila, T., Pierce, J.J., Gallaher, S., Kagan, J., Crow, D.A., & Weible, C. M. (2014)."Understaning a period of policy change: The case of hydraulic fractruing disclosure policy in Colorado" . Revies of Policy Research, 31 (2), 65-87.\nHogwood, W. Brian and B. Guy Peters. (1983). Policy dynamics.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nHogwood, W. Brian and Lewis A. Gunn. (1984). Policy Analysis for Real Wor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nKingdom,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 Public policy,166-168.\nRushefsky, Mark E. (1990). Public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n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n Assessment” In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ed. Paul A. Sabatier.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17-166.zh_TW
dc.identifier.doi10.6814/THE.NCCU.MEPA.003.2019.F09en_U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4601.pdf2.3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